买活 第551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布衣生活 励志人生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在她的安排中,逊帝移驾羊城港,是又一个时间节点,在那时候,未老二,也就是前信王会从买地北上,帮助未家人整体迁移南下,也就是说,在上元节之前,差不多京里需要多少人来维持运转,谁走谁留,这结果也应该逐渐明确。

  在这之间,整个过渡委员会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商议着敲定新编制:这也是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毕竟,京城还会剩下多少人,还需要多少人,这谁都不知道。很多问题都是大家谁也没有遇到过的,比如谢双瑶就完全没想到,京城的治安居然能一乱两个月还没平息下来,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了,一般来说,有她在,有买活军的兵丁在,他们治下的城市总能迅速恢复秩序,这会儿都开始安排明年的生产了。

  京城作为敏朝的首都,尤其还是一个和平过渡的敏朝首都,情况必定是非常特殊的——这要是打进来的话,那又是另外的局面了,一般来说,新政权攻破京城之后,都会把他们认为不值得拉拢的势力全部杀掉,金银珠宝据为己有,这么着只要预防兵士争赃内讧就行了,等到人都杀得差不多了,再来整顿秩序,剩下的平民百姓,早就被杀破了胆子,自然也不会和新朝作对,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买活军这里,情况肯定就不同了,首先这是禅让,改朝换代就并不彻底,但谢双瑶还想达到改朝换代一般的瘦身效果,那挤掉废物冗余的过程,肯定就会比较漫长、反复而痛苦,那些本来会被消灭的势力,很多都还在蹦跶,不肯乖乖地被时代抛弃!

  这股子混乱的风气,又影响了本该顺服的民间,才会造成京城这里断断续续地乱了这么久,孙世芳这些特调进京的买活军兵士,在买地恐怕几年都抓不了这么多人——这些被送去苦役的人,加在一起大概近一万,但这数目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按谢双瑶的计算,她一刀砍掉的京官数目,大概在一万三四千人之多,这个是从官员名册和留任官员的数量计算出来的。

  敏朝的京官数量在一万五千人左右,谢双瑶预备留下三千人左右,考量到这里大概还没算以种种名目留京的已致仕或者捐官不赴任而留京的册外人员,光是官员解职者要一万四千人,但很明显这些官员不是孤身在京城做官,他们会有家眷、小厮等等,往往这些人才是闹事的主力军,估算中,一个官员关系着十个京城常住人口,这是不夸张的。毕竟,虽然小京官可能只有二三仆从,甚至只有一个兼职的帮佣,但要考量到高官勋贵夸张的人口比,这么一平均下来,因为京城变化而失去前程指望的,这就有十三四万人了——就这还没算在京中聚居的未家宗亲呢。

  说到宗亲,全国而论,大概几十万人这是有的,虽然经过谢双瑶随手为之,皇帝也极力配合的几次瘦身计划,朝廷财政不用供养江南宗亲了,也算是甩掉了沉重负担,但京里的宗亲也有四万人左右。

  朝廷虽然几经削减,但始终没有完全断绝他们的财政供养,这也是因为人数过多,害怕闹起事来,绵延不绝,又给朝廷添乱。虽然已经放开了宗亲从业的限制,但是财政始终还要贴补一二,这人数摆在这里,每年也都是天文数字的开销。

  四万宗亲,十三四万的京官眷属,再加上专门做他们生意的一些关联人物,经过这几年来天灾瘟疫的减员,京城常住人口估计也就是百万左右,这一下二十多万人要丧失生活来源,带来的动荡会有多大?现在谢双瑶就正在体验着答案——乱一时不要紧,更重要的是,既然她不准备把这些人一杀了事,那总要给他们安排个去处吧。

  甄别——导流,这项工作两个月内是完成不了的,二十万人起码要一年起,而且同时还要应付寒冬,这是有切身体会的——零下十几度的冬天,和零下几度比,其实区别还不是特别大,零下几度的御寒装备也还够用的。但如果冬至就有零下二十几度,那差别就很大了,零下几度的服装在零下二十几度,也就比完全没穿要好一些,基本无法支持正常的户外生产生活。

  而零下三十几度呢?这就不是外出时的御寒了,要考量的就是在现有建筑质量下,要增加多少煤炭供应才不会冻死人的问题。今年才刚冬至就来了这么一波寒潮,谢双瑶现在要考量的已经不是京城了,而是整个北方的防寒问题——但要沟通北方各县衙准备防寒的话,对接的部门肯定也得在京城落地啊。这是多大的工作量,需要多少人,考虑准备多少容错的冗余呢?

  没答案,只知道或许她预料中准备的人手是不足的,但这也只是直觉,具体如何,还是只能通过试运行来解答,谢双瑶现在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先在分流人群中筛选出五千人左右的预备干部,如果京里人手不够,那就立刻填上,人手足够的话也不要紧,五千人还是很好消化的,而且怎么看人手基本都是不够的,后期扩招的时候再从这批人里挑也行。

  这段时间以内,可以先安排他们到地方上去开扫盲班之类的,或者去县城填充衙门人手,毕竟如果说京城的衙门人手,还只是或许不够的话,那毫无疑问,考量到之后北地县衙要承担的职责,县衙的人手是肯定不够的。

  都是拍脑袋的决策,主要是没有前例,那只能是想着来了,在这些事情上,能帮得上忙的人还很少,毕竟买活军本部高层,多数都留在羊城港维持局面,而且他们对北方的情况肯定也并不了解。谢双瑶现在就是缺人——缺办事的人,也缺了解北地情况又了解她的能人,田任丘这些人虽然能干,但目前刚开始磨合,甚至连拿准她的心思办事都做不到,就更不要说再进一步了。

  “关键当然还在于是财政。”

  夜里吃饭的时候,她忍不住对丈夫说,“目前来看我的态度是明确的了,北方财政是最好从现有的盈余着手。已经一刀砍出了这么多,而且还拿了国库、私库的残余,省着点花,足够两三年的了。没有一开始就从南方库房大量划账的道理——庄素肯定不会同意的,就算有也不会,更何况南方账上也已经很紧张了。”

  对于谢双瑶这样等级的人来说,钞票,那当然完全就只是数字而已了,物资才是货币价值的基础,而物资关联的就是各地的生产力水平……归根结底到最后还是生产力和交通,但这个问题就太大了,而且更加需要广泛的调研作为决策基础。

  她揉着太阳穴,甚至失去了胃口,把第三碗饭推到一边,“希望这个典礼能传递出我的态度,务实、简朴,不要花钱在场面上,就直面残酷的事实——为啥场面不好看,因为事实就是这么不好看,甚至连给京官换发冬制服的余裕都没有,大家只能乱穿,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留下来的人也没有福享,大家只能放弃幻想好好干活。”

  当然,仓库里是有棉花布料的,但冬制服的制作也需要时间,这也是一项紧缺的资源。本来一度,礼部的设计是让敏朝旧官都穿老朝服,但突如其来的严寒也打乱了计划,现在可以这么说,这已经不是维持敏朝的旧制度就可以解决了,就算是旧制度其实也很难来适应如此严酷的气候,所以,旧有的经验也很难拿来参考。一切全都是新的,朝廷是,政体是,官员的构成是,困难也是。

  什么是旧的呢?旧患、旧伤……几乎没有什么好词儿,新的困难来了,旧的困难可没有离去,而旧人要腾位置的同时,新人还没有养成那。哪怕是为谢双瑶设身处地的想想,也很难不感到头疼,谢先生虽然不议政干政,但也会适当地发问来帮助她梳理思绪,“供应有限,需求激增,那就只能放宽标准了,但是……”

  “但是,放宽标准又会带来无穷后患。”

  谢双瑶的语调里,逐渐少了那股子不耐的烦躁,而变得异常冷静起来,她说,“当然,但凡是进士就没有不聪明的,读书读傻了的那是极少数,这些进士只要经过教育,工作表现不会差的,可以放宽标准,不要分流出去那么多人,留下一些,用人困难也就迎刃而解——”

  “但这也意味着,将来的并轨会极为艰难,甚至我可以这么说,分轨期间,北方的买地吏目绝对会受到敏朝□□气的污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染上吃拿卡要的所有恶习,让行政效率降低……我们这支生机勃勃的队伍,会失掉那股子朝气,这也的确是我很不愿看到的倾向。”

  “但如果不用这些老进士,在买地的底子里再挖人呢,那眼光或许就只能看准官员内眷了。”

  她看了丈夫一眼,似乎没有任何异样,语气也还是那么的平常,“那就是打开了另一个我不愿看到的口子。”

  “的确,夫妻同掌权,如今的高层权力扩大的速度就太快了,权力家族化的趋势也会更强。”谢先生很镇定地说,还是那就事论事的语气,“但是,眼下的确急用,而且就效率来说,这么做似乎是更好的选择,至于后患——朝廷底定之后,鸟尽弓藏、杯酒释兵权,本来都是必然的事情,在开拓时期适合掌权的人,未必适合继续主掌平稳期的大政,这不也是很自然的道理吗?”

  谢双瑶似乎是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但她脸上倒看不到多少猜忌与不快,这对地位、关系都非常特殊的夫妻,平时感情似乎是很融洽的,或者说,谢先生总能恰到好处地满足谢双瑶的需要。大概,这会儿他也是帮谢双瑶说出了她心底的某一种倾向,又为她加以粉饰,削弱了她的精神负担。

  是放任敏朝官场那有毒的习气在北方新轨重新扎下根,而不是乘势一扫而空,又或者是打开对于买地吏目的限制,让新的上层阶级扩张势力?两个选择各有优劣,代价都在遥远的将来,而谢双瑶似乎也在对未来的怀想中,完全浮想联翩,暂时地离开了眼下这寒冷的冬季。在明亮的灯光下,她的脸颊泛着健康而红润的气色,但她的眼神是迷离的,似乎并没有她惯常的那股子自信和魄力。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办禅位典礼吗?”

  她看似是在问谢先生,但更多的仿佛仍然在自言自语,“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们现有的筹码,说什么常人难以企及的伟业,说什么天下一统,其实……千疮百孔、外强中干、危机四伏,任何一个超级公司距离破产也只有十五个月,这个道理其实对我们也很适用。而我希望这个禅位典礼不会是买活军的‘新总部大楼’……”

  这些话,已经不是谢先生能听得懂的了,她的声音逐渐地更低了下去,近于呢喃,“太复杂,太多变也太庞大了,任谁都会有点力不从心……”

  谢双瑶皱起眉头,狠狠地咬住了嘴巴,似乎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但谢先生大声地问了一句,“什么?”一下又把她给惊醒了,几乎是本能地,她立刻摆脱了那无益的惆怅和脆弱,重新变成了惯有的模样,那个尽管承认前路艰难,却始终抱有信心的乐观的领导者。

  “我是说,我想起了定都大典时候,谁问我的话。”

  她笑着说,“不记得是谁了,是二哥?还是逢春?大红?那时候我在吃饭,他们问我,我在想什么。我说等我统一天下再告诉你……现在,差不多算是统一了吧,可他们没一个人在身边。”

  “不过,我还记得那时候的想法,其实现在也是一样——那时候他们都说,创下了这样的伟业,怎么你一点也不自豪?我就想说,这才哪到哪,将来还会更好,到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做繁华!”

  即便是如今,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谢双瑶说到这句话时,依然是眉飞色舞,充满了强大的信心,让人似乎都不由得被她的信念所感染,但很快,她的笑容逐渐地淡去了,化为了一个暧昧的、忧伤而隐约的弯角,“但是……但是在我们到达这个终点的旅程中,也会有很多损失的,会有很多同伴掉队……”

  “有多少新生,就会有多少人埋沉,病木前头万树春……冬天已经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在春天发芽变绿……过筛的时候已经来了,会有更多人活下来——但没有办法,也会有很多人化为养料,被时代抛弃。”

  “甚至,我恐怕也有许多是我们都认识的人,这是最让人难受的一点,是不是?但历史总是如此。”

  她的唇角逐渐地抿成了一条严厉的直线,似乎是觑见了无法改变的某种历史的必然,谢双瑶的语调有些发沉,“总会有很多人死的,这就是历史,历史总是如此……”

第1160章 卫家聚餐

  “怎么样, 今日煤库西街那边怎么说?煤价真没涨那?”

  “嗯那,还说了,今年都不涨了——这倒是个好信儿, 也不知道是不是南边运了煤球来,按理说, 今年冬天这样冷,入冬以后,山阴的煤也不容易出来了, 该是要涨价的!”

  “往年是京里的煤不够使了, 外地煤加了运费这才涨价的,啥呀, 您也不想想, 就这几个月, 京里走了多少人, 那可都是用煤的大户!就算今年再冷, 西山的煤也尽够的了。

  再加上, 如今这是买活军当政, 别说煤块了,就连蜂窝煤的价钱说都要跌呢!以后倒不必再上黑市去买煤球了!正经的官煤就都能买得起!”

  “此话当真?”

  “儿唬!”

  “那可太好了!好歹总能对付着过了这个冬去!”

  卫太太喜滋滋地一合掌, 紧了紧身上披着的袄子, 又有些惋惜, “哎,可惜了的,今儿菜市上见了可好的榲桲, 就是贵!二十文一个, 真没舍得买, 想着省点家用买煤吧, 听了您这信儿,我又恨不得返回去买了,我们家大姑娘这几日老咳嗽,冬天太干,燥的,我寻思做个榲桲拌梨丝么,正好家里窖了点儿鸭梨……”

  “明儿买去也是一样,再说了,您不如直接买点罐头黄桃,甜丝丝的可润燥了,要是怕凉,就兑点水,加点白耳丝那么一炖,酸溜溜、甜滋滋的,什么烟气都给压下去啦!要说呢,都说那烧暖气也是暖,烧炉子也是暖,就是有烟气,三不五时把这个罐头炖白耳一吃,又解了烟气,还管了口福,这不是顶好么……”

  “那罐头多贵呀!还要加白耳!这白耳多亏这些年来也是掉价了,不然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敢想的?”

  “您这就客气了,咱们这胡同里,除了您家大官人以外,还有谁是提得上的?谁不敢想,您家里也敢想!”

  “这话说到哪里去了——”

  尽管天寒地冻,但只要是能穿得够暖的人家,站在一起唠嗑起来,还是免不了一谈再谈,要不是卫太太手臂上还挎着个菜篮子,真不知道要谈到什么时候去。主要是她菜篮子里还有一块热豆腐——这豆腐要是上冻,成冻豆腐,那可就不是热豆腐的价格了。

  尽管卫妮儿已经是胡同里人尽皆知的‘卫大官人’了,对卫太太来说,这还是难以接受的损失,因此,她和老街坊说了一会儿,便依依不舍地约了明日到家里来做针线,“今天家里孩子们都回来吃饭,实在是不得空——”

  的确,这几年间,尽管卫家的日子正经不算差,但合家欢聚的时候却并不多,如今二老算是跟着卫妮儿过活,倒是都闲下来了,但子女们各有各忙,算下来,居然也有几年没有这样坐下来吃饭了。

  除了经常要出差的卫妮儿之外,卫小弟前些年送到南边去读书了,为此,家里颇为耗费了一笔积蓄。至于卫大哥,算是分家出去,因为他手巧,虽然是木匠出身,但琢磨着居然也能修一些机器,又有卫妮儿作为靠山,故此,虽然没有正经进一家工厂,但自家开了个修理坊。

  工厂的大机器也修,自行车、钟表这些精巧买货也会修,生意相当兴旺,学徒工都招了五六个。这修理坊因为要做工厂的生意,因此设在了城外,进城也得小半日的功夫,卫大哥也就逢年过节能抽空回来看看父母,还未必能带孩子来。

  这几年,京里也不太平,不是瘟疫就是动乱,更别说入了冬又冷,这一次好不容易卫小弟回京探亲,卫大哥昨日过来都说不带孩子了,一个是人多了杂乱,另一个就是冷,这天气已经冷到了一般孩子不敢随便叫出门的地步,“就让他们在家里吧,家里有暖气,还能少穿点,不然一咳嗽又是一个冬天,怕是把元气耗费了,遇到时疫就更凶险。”

  这话是不假的,这几年京城的孩子夭折的事情很多,和天气也是有关,再一个就是各式各样的传染病,孩子不怎么出门走亲戚,逐渐成为新的共识,就和一入冬便焊在脸上的口罩一样,卫太太也不是不想念孙辈,不过也只能埋怨自己节俭了,这会儿买了菜回来,一边拾掇,一边忍不住也埋怨,“唉!都怪我!也是想着省点是点,见识短浅!之前大妮儿说是要安暖气,我说天老爷,宁可别花这个钱了!装得起,烧不起!你那俸禄能有多少,够得上这煤价涨的么?你平时也不在家,就我和你爹,烧个炉子,炕上呆着一样暖和!要烧暖气,烧的竟是我们的血!”

  “这会儿,房子修好了,煤价也下来了,要再加个锅炉就难了,连孩子们都不得过来,宁可在京郊呢,你说我这没读过书,见识短能怨我吗?也就是你们,一家子读书郎,没一个人当时能劝住我,怎么就依了我的意思?”

  这话实在是强词夺理得有些过分了,卫太太一边说,一边自己忍不住也笑了,卫小弟本来在炕上和卫夫子下棋的,听了母亲在厨房折腾,便趿拉着鞋子过来,也是笑道,“还好姐姐不在家,不然听了这话,一定和您又拌起嘴来了。”

  他虽然在家里,但还是裹着大棉袄,毛衣也是厚实的高领毛衣,就这样,走过穿堂还是冻得一哆嗦,“好冷!今年竟比往年冷了这许多——妈,我来帮你剖鱼吧?这鸡倒是好,都扒光了,里外净膛,挂了冰壳子,倒是省得收拾了,要有,买回来码上,就冻在院子里,也免得年边涨价了。”

  “是不是?据说这鸡是口外来的,那边不是新多了很多屯田庄子么,那里的地很富,夏天虫子多,这些鸡都是赶在春天孵出来,野外就吃些药草、虫子什么的,入冬了,没虫子吃了,赶紧宰了,挂上冰壳子,上船运过来的——别看个不大,价钱倒不便宜,据说如今又时新吃这种土鸡了,认为比买活军那边的炸鸡风味要更好。我这也是买了一只来,大家尝尝,要是好竟真再买个几只,备着年下吃,小三这个主意出得好……”

  卫太太难得有人和她唠家常,一时喜滋滋的,很有谈性,“你也是在南边待久了——冷是冷,也没你这样穿的。”

  “主要是在南边也冷,也穿毛衣棉袄,回家以后,觉得更冷,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多穿了。”卫小三笑道,“还好今年京里煤价下来了,不然这冬天可是难熬,像是刘二哥那样的人家,在如今的气候下可是没点活路,真得冻死啦。”

  “刘二?”

  这可是个太陌生的名字了,卫太太怔住了半日才勉强想起来,“是个跑江湖卖艺的班头,姓魏?在前头金鱼胡同安置的那个大杂院里,带了他妹妹,还有个寡妇娘的小刘二?他是南下了,我记得,怎么你们在南边还撞见了?他如今可还好呢?”

  “好着呢,也是出息了,他南下得早,人也机灵舍得卖力气,摸索着跑了几趟辽东,攒下本钱,后来在买活大学后头盘了个铺子,专给学生冬天热饭,夏天喝冰饮子什么的,因为铺子买得早,现在也是衣食无忧的。我不是在大学读书吗?那天去学生街,把他给认出来了,他知道是我,激动得哭了,还要了姐姐的地址,说要给姐姐写信,只是姐回家没和你们说吧。”

  卫小三才堪堪到能考买活大学的年纪,但大学肯定不是轻易一科就能考上的,每年两次的招考,条件越来越高,试卷越来越难,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本身已经有一定建树,被推荐过去进修,就光是学生干考,难度比不上中进士,和中举人也相差不远了。

  哪怕是买地,能供应得起学生不去工作,宁愿付十文钱一天的人头钱,也要全职读书,一心备考的家庭,其实也并不多。其实读完中级班,就已经具备考吏目的能力了,很多人也都会选择先去做事,再慢慢找机会去大学进修。只有像卫小三这样,家里底气较足,也重视教育的人家,会尝试两到三次。

  要支持这样的学子,花费是不小的,不说人头钱,由于他们普遍会上专门备考大学的补习班,往往需要在大学附近居住,这学费和房租、生活费,都是不小的开销。

  卫小三第一次落榜,算是在意料之中,也还情有可原——他从小读的是特科,和买地的教育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政治这门课他的分数一直不高,而且卫小三刚十八岁,过去读书也就是两年而已,卫妮儿也认为,还可以再试一年,考个两次,实在考不上,那就再说。

  卫太太对于这个小儿子,还是很心疼的,但又更心疼女儿的钱包,一听卫小三这样说,立刻就道,“呀?你姐没说,也真是的,她平日太忙,脑筋就不灵光了,又是个死要面子的,想必也没叮嘱你吧?倒是你自己要灵活些——我要是记得不错,那刘二当年若没有你姐姐舍的煤,那就冻死了!这样的因缘,不是寻常的,出门在外,很该互帮互助才对,他有没有让你住到他家里去?就算住在店面里,也能省好大一笔房租钱呢!”

  卫小三面上顿时显出窘迫来,卫太太一看就晓得——刘二必定是如此提议,但被卫小三拒绝了,她气得一抽儿子的胳膊,又把他搡得后退了几步,不让他被油点子溅到。自己这里把拾掇好的鲫鱼下锅了,就着温油细煎,嘴里一边唠叨道,“死要面子活受罪!你不知道这出门在外,一粒米都是要钱的?也不知道为你姐省点——也不止是出门在外,咱们在京城住,难道不是一根线都要钱买么?就这鲫鱼,那,这么十来条巴掌大的,三十五文!多少人一天的工资了!”

  “这鸡,你白口说着就是再买几只来,你知道多少钱啊?你姐一个月俸禄又是多少?说着装暖气、买鸡,都是那么轻巧,这钱不省难道从天上掉下来?”

  今日毕竟来的人多,卫太太安心大展身手,预备的几道菜都是费工夫的,权当过个早年了——卫妮儿连着三五年,每年除夕都要去官署,他们家除夕吃得反而简单。

  这鲫鱼是刚才早腌过的,此时用少许油慢慢煎透了,起出来另起一个油锅,铺了一层葱、一层鱼,姜丝少许,铺完之后,把腌鱼的料汁倒入,上火焖烧起来,又接过刀砧,把卫小三清洗干净的鸡斩了,加香菇焖个鸡汤。

  这两道大菜烧下去了,方才一边擦着汗,一边开始切丝:北方人到了冬天,烧咸什是家家户户都爱吃的,这道菜不难做也不贵,就是切丝费工夫,卫小三和卫夫子、卫妮儿都没有耐心,切出来的胡萝卜丝有小指肚子粗细,卫太太嫌弃得不行,只有打下手的份。

  于是卫夫子给豆芽摘须,卫小三洗菜,卫太太一边切丝,一边絮絮叨叨埋怨卫小三不知道俭省,卫妮儿要脸面又粗心,也没有想到这样省钱的好法子,两个人都是好日子没过几天就作养出了一身的毛病,一点都不实惠。

  “这人活一辈子,要脸有什么用哇?该要的时候,一点不亏心,不该要的时候就别穷讲究!”

  她一手叉腰,切丝完了又去剁发好的干豆角、干菠菜,气势十足,指点江山道,“别总想着脸面了,合适那就去做!不然,你姐姐怎么考的特科?难道当时街坊就没人拿眼睛看我们?我们老家隔邻那个杨寡妇,为着嫌弃你姐不规矩,不肯要她的接济,也是在这么个冷冬——还没这么冷呢,也就冻死了……那刘二活不下去的时候,也没见着为了脸面就不去坑蒙拐骗讨赏钱了——”

  “那这不是还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吗。”

  很少有人能经得住卫太太的唠叨而不恼的,卫小三无奈地也抬高了声调,“你也知道要住只好说住店里的,那又何必呀,每天睡不好,读书读不进去,还不是更浪费钱?算下来,省了小钱,浪费的全是大钱,还不如一开始就别花。”

  “再说了,那煤也不是我们家给的,是买活军使馆给的,刘二哥念着人情没错,可咱们家怎么能以恩人自居呢?要那也是姐姐,我可没这个脸去开口,您要是嫌花钱,那这书就宁可别念了,我过完年就走,去南边找活干,不碍您的眼,行不行?您要还嫌我花钱,那也别等年后了,我今儿就和大哥回他家里去,行了吧?”

  卫太太不吱声了,咕嘟着个嘴,满脸的阴沉,泄愤般狠剁着白菜,满厨房都是欻欻声,卫夫子推了推夹片眼镜,打圆场道,“行了,你怎么还管到几千里外去了?孩子都出门了,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小三儿吃用都是他姐出的,他记的也是他姐的情,你在这掺和着白心疼什么?也没要你出私房钱不是?”

  “大妮的钱就不是我的了?我就管不了了?”

  卫太太不敢怼儿子,但怼丈夫是最在行的,狠狠把白菜墩子砍下来,往潲水桶里一丢,对卫夫子怒目而视,“我嫁了个丈夫不会赚钱营生,受了一辈子的穷,好容易女儿出息,我还不能管了?就得憋着?”

  “说啥呢?厨房里这么热闹!我拍门你们都没听见啊?”

  “大哥!”

  “老大来了!”

  卫老大一边应着,一边进门脱衣服,他先是习惯地脱了棉袄,但很快又一皱眉,重新披上了衣服,只是脱掉了严严实实的狗皮帽子和手铳,换下了厚实笨重的棉鞋。一边呼噜了几把卫小三的寸头,一边顺口提了一句,“这阵子还是要关门那,京里听说还是有地方闹呢,别虚掩着,进门了还是别上门闩好些,宁可让人叫门,也别躲这个懒。”

  这一听就是在城外住的,毕竟要比城里的百姓谨慎得多,卫太太被这么一打岔,也有些警醒,那股子邪门的火气就下去了,卫老大接过她手里的活计开始切丝——他是做匠人的,手上活儿巧,切丝那不是叱咤立办?夸口每一根胡萝卜丝都能穿针,卫妮儿就爱吃他切出来的胡萝卜丝,“刚才吵什么呢?”

  “也没什么……”卫小三怏怏地说了缘故,他是有点心虚的,因为他南下的学费其实是卫妮儿和卫老大一起承担,具体比例他都不知道,这会儿在出钱的人面前,他说话就没那么硬气了。

  卫老大听了,笑道,“我还当什么事呢,你做得对,小三儿,咱们又不是穷得吃不起饭了,何必觍着脸去占这个便宜?说出去妮儿面上也不光彩。”

  “你这话说得轻巧,你知道南边物价多贵——”卫太太又来劲了。

  卫老大却也是对她了如指掌,截断了高声笑道,“要我说,有钱不花那才是大傻蛋呢,这些年来,京城多少大风大浪,多少好人家就这样倒了、走了,有多少是把自己的家当全带走的?千辛万苦省下来的财富,还不是便宜了别人!就这半年来,这道理您还没看明白那?”

  连消带打,差不多算是把卫太太的怨气打消了五六成了,他又适时地抛出了另一个消息,“就说巷尾刘家吧——他们家没在新朝谋上职位是吧?我刚过来,他们家门扉大开,好像在收拾箱笼,这是要搬家了吗?您看,这么多年汲汲营营,到最后离开的时候,剩的那点子家当,能带走多少?低价变卖都没什么人要,竟全成了负累……”

  这话就算是拿捏到了卫太太的七寸了,她立刻精神起来,把之前的口舌之怨一笔勾销了,“什么?刘家要搬家了?我半点风声没听说!不行,你们拾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