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央
要知道,齐宣王留给齐湣王的,是一个极其强大的齐国。
齐湣王在位早期,甚至可与秦昭襄王相约并称“东帝”与“西帝”。
然而齐湣王身死,齐国一朝败落,被五国联军连夺七十城,险些直接亡国,也不过是瞬息之间发生的事。
那位齐湣王,就是如今在位的这位齐王建的祖父。
提起秦国,提起如今的秦王政,人们总有无数话可说,关于秦王的新政,关于秦王近来的种种举措和意图,以及秦国接下来的规划……
秦王政便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带动着他周围的人不断地转动,将秦国导向他预期的方向。
但提及齐国,人们似乎无甚可说,因为齐王建日日丝竹歌舞不断,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讨论的呢?
在齐国,也只有过去的辉煌,还可以拿出来偶尔怀念一下了。
姚贾在听到李令月的感叹后,淡淡道:“想要在诸王时代称帝,必得顶得住诸国施压。就连我秦国先王秦昭王最后见势不可违,都主动取消了西帝的称号,那位齐湣王,倒真把自己当东帝了。”
说来,其实这事儿还是秦国这边主动挑起的。
嬴稷觉得只称王已经显示不出他自个儿尊贵的地位,以及秦国强大的实力了,便拉上齐湣王一起称帝,有齐国分担火力,秦国也不至于被群起而攻之。
在称帝一事上,齐湣王自始至终被秦国遛着玩儿。
后来苏秦将秦国的“险恶”用心告知齐湣王,齐湣王终于“恍然大悟”,取消了东帝的自称,与秦国离了心,还与其余几国一道合纵抗秦。可惜,“东帝”称号虽没了,齐湣王心理上仍把自己当成“东帝”,优越感十足。
在入齐为间的苏秦撺掇下,齐湣王处处树敌,大肆扩张,导致齐国成了被诸国群起而攻之的那个。
“齐襄王历经了亲父的身死,国家濒临灭亡,倒很有几分谨慎劲儿。他妻子君王后也是个能耐的女人,可惜,两个能耐人,没能生下一个中用的儿子。”
提到如今的这位齐王,姚贾显然很是不屑。
但这毕竟是在齐国境内,他还是压低了声音:“齐襄王自己勤于政务,便一心想要将儿子也教成个贤明的齐王。可你猜怎么着?公子建开口对他父亲说,他大父那般有雄心壮志,反而差点令齐国亡国,倒不如‘无为而治’,齐国兴许还能多延续一些年的国祚。”
齐王建所谓的“无为而治”,当然就是字面意思,不存在任何深意,毕竟他本人就是吃喝玩乐的一把好手。
李令月:“……”
懂了,这齐王建就是觉得,老祖宗太“上进”差点儿把国家给作没了,他索性躺平摆烂了呗。
不过,躺平到能够任由李令月带着十万大军兵临临淄城下而无任何作为,还是够离谱的。
李令月是知道姚贾为了让自己的大军不要跟齐军对上,率先给齐王去过书信的。
那份书信她还看了,写得相当之忽悠,只说是秦国大军将要途径齐国,请齐王行个方便借个道,并赠送一些粮草给秦国大军,秦国大军是绝对不会对齐国动手的。
李令月本来觉得,这条件没人能接受。
谁不知道春秋战国这些国家一个个都是大忽悠,借着道指不定就顺道把你给灭了。
可让李令月没有想到的是,这齐王建好像还真被姚贾给忽悠住了?
看着一脸热情地出来给自己的大军送粮草的齐王和齐国官员,李令月有点懵。
第014章
“知道将军要来,寡人早早便为将军备好宴席了。”
齐王建看上去是个很富态的中年人,常年的养尊处优,让他肤白而圆润。
他的眼中不似燕王喜那般充满诸多算计,瞧着倒是比燕王喜要讨喜一些。
李令月试图从齐王建的脸上找到些许强颜欢笑的痕迹,却没能找到,不由有些纳闷。
难不成,齐王建是真心盼着他们一行人来“打劫”他的粮草?
这世上竟还有这等憨憨?
其实,齐王建,包括齐国其他大臣的想法很简单。
打不过那就加入,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要他们对秦军滑跪的速度够快,秦军的刀就落不到他们身上。
看看隔壁已经挨过毒打的赵国和燕国吧,再看看正在挨打的魏国,反正迟早都是要向秦国滑跪的,早点滑跪还能少受点罪。
既然已经决定滑跪了,出兵协助魏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于是,魏王派来齐国求援的使者,连齐王建的面都没见到,就被齐王宫的侍卫给撵走了。
齐王建对待魏王使者的态度,与他对待眼前“秦军”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
李令月发现来齐国没仗可打,倒也不感到失望。
一面倒的仗打得虽然痛快,但虐菜虐久了,是会影响手感的。
不是她小瞧山东六国,在她精心打造的军队面前,山东六国的军队全都不够看。
她打赵国和燕国本就是为了十万大军以及爱马们的口粮。如今齐王建主动将这些奉上,倒是省了她的功夫。
齐国君臣引着李令月与秦使姚贾往王宫的方向走,与他们一道的还有一小队护卫队。
大军不好跟着李令月进入临淄王宫,齐相后胜另寻了一处空地安置这十万大军,命人为他们搭起帐篷,又让人为将士们送来了好酒好肉。
临淄黔首看到自家王上在招待“秦军”,吓得就近躲了起来。一面躲,他们一面还忍不住探个脑袋出来看。
那支“秦军”穿着精良的甲胄,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各自各样他们叫不上名字的武器,在黔首们看来,那就是一支天兵。
此番……王上是在款待天兵么?
……
齐国沿海,是产盐大国,齐地又商业发达,自然比苦穷的燕国要富庶不少。这一点,在临淄王宫与蓟城王宫的对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宴席上,由于缺乏调味品以及烹饪技巧,齐国君臣口中的“佳肴”,在李令月等人眼中也只是勉强能够下咽。不过,菜品的数量倒是比蓟城王宫那边为他们备的多了不少,酒水的质量也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姚贾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暗道,齐国在七国中,已是富庶之国。也不知后世的王朝发展到了何等地步,才会对齐国这般不以为意。
老田家的人都爱听人吹竽,齐宣王爱听三百人大合奏,齐湣王爱听人独奏,父子二人还联合贡献了“滥竽充数”的典故。
在今日的宴席上,自然也少不了歌舞表演。
演奏者们吹奏着齐地乐曲,有齐女和歌而舞,虽算不得有多么精妙绝伦,却也让李令月等人感到十分新鲜。
这等富有地域与时代特色的表演,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看到的。
齐国君臣原本见李令月等人不大喜欢他们准备的吃食,一颗心不由悬了起来。待他们发现李令月等人对歌舞表演相当满意时,终于松了口气。
这些天,他们已看出,李令月与姚贾这两拨秦国来使里,李令月才是那个说了算的人,他们万万不能让贵客感到不满。
李令月私下里对姚贾道:“齐国君臣倒是比燕赵君臣要乖觉许多。只是,他们若是将这份乖觉用在壮大自身上,他们又何须讨好旁人?”
姚贾道:“人各有志,兴许,偏居一隅,便是齐国君臣梦寐以求的生活吧。”
只是,如今正逢大争之世,这样的心态,终是无法长久。
作为秦臣,他乐于看到这一幕。若山东六国都如齐国这般,秦国一统天下的阻碍将被降到最低。
……
李令月一行人在临淄停留数日,期间,他们但有所求,齐国君臣无不竭尽所能满足他们。
他们不止为李令月的大军准备了粮草,还为李令月提供了齐刀币,以支持他们一行人在齐国境内的花销。
哪怕是再严苛的人来了,也找不出他们的不是。
整日与齐王与贵族们相处,有丝竹歌舞相伴,若不是“爱民如子系统”提醒李令月,齐地的黔首们幸福感并不高,只怕李令月都要被这繁华的假象所迷惑了。
真正富庶的,只有这些王族勋贵。
靠天吃饭的黔首,以及那些盐民、小商贩等,也不过是勉强糊口罢了。
一旦碰上年成不好的时候,这些黔首们的日子不会比其余几国好过。与其他几国相比,齐国仅有的优势,也唯有战乱较少了。
他们不必像魏、楚、赵边境之地的黔首一般,担心着哪一日有人打来。因而,在这战国乱世,他们的日子过得还算稳当,仅此而已。
李令月与姚贾默默将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前者思考着如何提高黔首的幸福度,来赚取积分,后者则准备将齐地的情况写在一封奏疏中,呈予秦王。
在临淄停留几日后,李令月与姚贾使团一起离开了临淄,一路向着黄海的方向而去。而后,他们从齐国的腹地折返,往魏国所在的方向而去。
当齐国君臣听闻秦军与秦国使臣尽皆离开齐国,没有滋生任何事端时,一颗心终于彻底放下。
他们总算是不用一边在王宫中看着歌舞表演,一边担心着李令月和姚贾会不会突然暴起了。
此时,秦魏交界处,蒙骜已连下魏国十余座城池,魏军被打得满头是包。
魏王向赵国求援,赵国推说自己刚挨完打,实在没有余力帮助魏国,一点儿也不顾及十几年前老大哥帮他解了邯郸之围的情谊。
燕国被秦啃去大半地盘后,都缩水成那个样子了,魏王也不指望燕国能够帮到他什么了。在选择求援对象的时候,魏王直接忽略了燕国。
齐王连见魏使一面都不肯,魏王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赵国、燕国、齐国皆指望不上,至于韩国,更是早早就成了废物点心,让各国给欺负得不要不要的,魏王最后的解围希望就落在了楚国身上。
可惜,他好不容易等回出使楚国的使者,却仍是空手而归。
楚王表示自己虽然有心出兵相助,可楚地实在太偏远了,等楚军赶到魏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还是请魏王自己努力吧,他在精神上支持魏王。
魏王增颓然地跌坐在地上,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任何形象可言。
难道,他就只有降秦一条路可走了吗?
在这个深秋,魏王增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仿佛身边所有可信任的人都背弃了他,他原以为几国之间再有龌龊,面对暴秦的虎狼之师时,仍能一致对外,就像他的叔父信陵君犹在时那般。却原来,一切都是他的错觉。
魏国还未亡,但不知怎的,魏王增仿佛已经看到了六国的末路。
在秦国如此强势的情况下,各国仍然各扫门前雪。来日,新郑、大梁、邯郸、蓟城、临淄、寿春沦陷,又有谁能顾得上谁?
这时,魏王增身边终于有人看不下去,对魏王道:“那廉颇如今就在我大梁城中,他为赵将之时,曾与秦军打过不少仗,没让秦军讨到便宜。既然我方无将可用,王上何不试试启用廉颇?”
魏王增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提议。
他这也是被逼的没法子了,援军找不来,朝中将领完全挡不住蒙骜的攻势。否则,他断然不会考虑启用一个不知根底的将领。
然而,既知廉颇就在大梁城中,秦国君臣又岂会毫无防备?
当魏王增稍稍表现出要用廉颇的倾向之后,秦国安插在大梁城中的细作便开始四处散布与廉颇有关的传言,说他刚愎自用,看重自己胜于君王。他在邯郸最危难的时刻抛弃了邯郸,其为人不可信。若是由他掌了兵权,魏王的性命都掌握在他的一念之间。
魏王增在一家茶楼中听到这话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提任用廉颇的话。
这时,秦国已拔得魏国二十城,设为秦东郡。
……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