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第34章

作者:晏央 标签: 穿越重生

  可他总是不肯死心?。

  眼下,秦国大臣们的态度,让他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好在目前看来,秦王对他还算倚重,没打算对他用过就?扔。

  李斯身边的书童见状,向李斯提议道:“老爷若是觉得孤立无援,何不去寻那韩公子?非?”

  “一则那韩公子?非与老爷同拜在荀子?门下,自有一份师兄弟情分,二则韩公子?非也与老爷一样,身边无人相助,三则韩公子?非也是法家之人,听说他曾上书劝韩王行变法之事,对于如何变法,想来心?中?应很有章程。”

  那书童口齿极为伶俐,对着李斯侃侃而谈:“既如此?,若让韩公子?非来帮老爷,定能为老爷减轻一部分重担。他虽有可能会分走一部分功劳,但也能为老爷分走相当一部分风险和压力。况且,如今满朝皆知?,这变法一事是老爷开的头,若变法成功,老爷自当居首功,这是谁也抢不走的。”

  李斯细细一想,觉得书童说得有道理,便问:“这话是你?想出来的,还是王上的意思?”

  “小?的曾受王上恩惠,如今又在老爷身边当差,自然盼着王上与老爷都能如意。王上既然专程派人将?韩公子?非接入秦国,必是想用他的。只是韩公子?非一心?存韩,王上不知?该将?他用在何处趁手。老爷若能劝说韩公子?非与您一起主持变法之事,非但能加快变法进?展,也是为王上解决了一桩难题。届时,王上定会更加看重老爷。”

  “此?话在理。只是,那韩非就?是个认死理的犟驴,且其理念与商君相似,认为应当以重法治国,与此?次秦王的变法理念背道而驰。”李斯喃喃道。

  李斯若要劝说韩非加入此?次的秦国变法一事,该如何让韩非好生?为秦国干活呢?

  李斯自个儿在琢磨了一宿,反复权衡利弊之后,第二日,便登了韩非的门。

  彼时,韩非正?坐在小?院之中?,翻看秦法典籍。

  “你?,你?怎么,来,来了?”

  韩非在看到李斯之后,态度颇为冷淡。显然,他对李斯可没什么“师兄弟情”。

  从前二人同拜在荀子?门下时,韩非是韩公子?,李斯只是一介寻常士子?,韩非的地位自然高于李斯。

  可如今,李斯已?是秦王倚重的变法重臣,韩非在秦国却身份颇为尴尬。

  他们二人身份已?然有了极大的转变,韩非对李斯却依旧态度不改,这也让李斯心?中?略有不虞。

  但李斯没有将?自己的心?绪表现出来,他是个聪明人,向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

  况且,韩非就?是这么个臭脾气,对着谁都这样,也不单单是对李斯如此?。哪怕他在秦王面前,表现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么一想,李斯心?中?便痛快了不少。

  只见李斯脸上堆满了笑容,对着韩非道:“韩兄大才!整日在小?院中?蹉跎,岂非委屈了?斯虽不才,眼下在王上面前还说得上几句话。如今斯有一计,可令韩兄得到王上的看重!”

第034章

  韩非闻言,望向李斯的目光中这才带了几分热络。

  “你,你能,能让王上?,重用我?”

  自打与小张良敲定了入秦以来的计划后,韩非便一直盼着能够在秦国一展宏图,既可实现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又可在秦王面前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好劝说秦王不要?对韩国动手。

  可韩非的计划执行得并不顺利。

  秦王虽肯定了韩非的才干,但他给韩非安排的几个官职,都不怎么适合韩非。

  至今为?止,韩非仍然表现平平,这与韩非的期盼落差太大,让他颇感沮丧。

  “自然。”李斯热情地拍了拍韩非的肩:“你我同出一门,又都秉承法家?思想,如今同在秦国为?官,正?该勠力同心?,争取在秦国尽快站稳脚跟。”

  他说得情真意切,韩非不免为?先前对他的怠慢而惭愧。

  李斯又道:“韩兄可知,眼下王上?最看重的是何事?”

  韩非想了想,不确定地开口道:“变法?”

  “不错,正?是变法。王上?任命斯为?左庶长,给予斯诸多便利,就?是为?了让斯为?他行变法之事。可变法一事兹事体?大,斯一人终究独木难支,正?需要?韩兄这样?的大才鼎力相助。”

  一说起此事,韩非就?不由来气。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韩非就?是因为?自觉与李斯理念不合,才对李斯这般冷淡的。

  这年头,若是政见不同,即使是亲戚之间,亦能形同陌路,何况他们只是师兄弟?

  当下,韩非便恶狠狠地瞪向了李斯,出言斥责他:“人之初,性本恶。唯有,唯有重法,方?能抑制,抑制人之恶。你非但不思量……加重刑罚,反而劝着,劝着王上?放宽……放宽限制,你简直是在纵容……纵容黔首作恶!”

  一段话,韩非说得磕磕巴巴,极没有气势,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在这段话里头了。

  在韩非看来,黔首懂什么呢?唯有重刑,方?能遏制住犯罪的风气,逼迫他们向善,让国家?变得井然有序。在这方?面,韩非与商鞅观点极为?相似。

  李斯闻言,在心?底叹了口气。

  这法,难道是李斯自己想变的吗?还不是秦王想变!

  在秦王的极力坚持之下,哪怕李斯不信奉新法,也只能尽可能把新法的诸多好处给掰扯出来,而后拿着这些东西去说服众人。

  李斯不是不在乎自己的学说,他不过是识时务罢了。

  “劝导秦王宽容待人,让秦王变成一个‘仁君’,难道不好吗?韩兄事秦的最终目的,是存韩。若是韩兄能够助秦国完成变法,彻底改善秦王对外?的形象,这对于韩国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李斯对着韩非循循善诱道:“至少,仁君是不会随意攻打其他国家?的。”

  拥有形象包袱的人,总比百无禁忌的人要?好对付得多。

  韩非听了李斯的话,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许久后,韩非才神?色复杂地看着李斯:“你、你,不是,一心?,事秦?”

  否则,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斯面上?的表情有些无奈:“我当然是一心?事秦,可与此同时,我也是一名楚国人。若我既能在秦获得高?官厚禄,又能令秦与楚好好相处,那?我何乐而不为?呢?”

  这自然是蒙骗韩非的鬼话。不是所?有人都像韩非那?样?,一心?惦念母国的。

  李斯与其家?人在楚国也不过是底层人士,纵使李斯靠着识字一项在楚国混了个小吏当,他家?的日?子也仅仅只是比普通黔首要?好过一些罢了。

  对于李斯而言,如今他在秦国得秦王看重,其余大臣们看在秦王的面子上?,也对他客客气气,尊重有加。李斯可以在秦国朝堂上?直抒己见,将自己所?学尽数展现出来。

  从前的日?子与如今的日?子差别如此之大,李斯又怎会怀念在楚国的那?些日?子呢?

  也别说什么爱国不爱国之类的话,春秋战国数百年征伐不休,大国吞并小国之事时常发生?。楚国不也是吞并了别的国家?,这疆域才一日?日?变得那?么辽阔的吗?往上?数几代,李斯故乡那?地界儿究竟属于哪国,还真不好说。

  李斯觉得,韩非这般看重韩国,不过因为?韩非是韩国公子。韩非对韩国,天然便多了一份认同感与责任感。

  倘若韩非只是一介普通士子,他一身才华,在昏庸的韩王手底下却得不到重用,难道他还会一心?为?韩国考虑吗?

  当然,李斯现在正?要?忽悠韩非来与他共事,他自然要?表现出一副对韩非感同身受的样?子。

  韩非在听了李斯的话后,果然对李斯多了一分亲近感。只是,他对李斯的所?作所?为?,仍然不大赞同:“你这岂不是,背叛了,背叛了自己的理念?”

  法家?认为?应该以严法治国,加重刑罚,以此来震慑黔首。李斯却劝秦王放宽刑罚,做一个仁君,这岂非与法家?理念,与他们所学背道而驰?

  李斯道:“世间安得两全法?若要?尽可能从秦国的虎狼之师下保全故国,便得劝着秦王做个仁君。若要?劝着秦王做个仁君,便当对黔首施以仁政。”

  “如今难得秦王听得进我的劝告,肯依照我的计策行变法之事。为楚国,也为?我自己,我无悔。”

  韩非闻言,沉默了良久。他既钦佩李斯的忠义,又难以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与“存韩”之中做出抉择。

  李斯似乎也明白?他心?中的纠结,并不催促他立刻给出答案。

  在犹豫许久之后,韩非心中的天枰终是偏向了“存韩”。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喃喃道:“也不知你我这等背叛一身所?学之人,往后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李斯见韩非有了松动之意,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前路如何,又有什么要?紧?我辈行事,但求无愧于心?。”

  于李斯而言,在秦国谋得高?位,顺利为?秦王完成变法,便是他之所?求,他并不后悔忽悠韩非一事。

  可这话听在韩非耳中,却有了另一层涵义。

  “但求,无愧于心?么?你说的,极是。”韩非朝着李斯伸出了手:“秦国的新法……你拿来,给我看看吧。”

  ……

  当李斯忙着为?自己网罗变法人才之时,嬴政也忙着与诸大臣们商议在秦国境内开办造纸厂之事。

  如今正?值冬日?,黔首们不需去田间劳作。在嬴政看来,这段时间正?好让黔首们都给他去造纸厂打工去。待到来年开春,地里需要?播种与劳作之时,留一部分女子与老人在造纸厂干活就?是,那?些壮劳力则依旧回田间劳作。

  与此同时,嬴政还要?求底下的大臣们尽快为?他招揽一批商业人才。

  对于嬴政的种种举动,秦国大臣们都感到一头雾水。若说从前嬴政行事还算有迹可循,那?么最近,他们已经跟不上?嬴政的思路了,而嬴政也没有事事都向他们解释的意思。

  他们隐约明白?,嬴政的种种“异常”,都与他从大唐太女那?儿得知的“未来”有关。可他们并不知道嬴政意欲何为?,又究竟准备将秦国导向何方?。

  于是,忧心?忡忡的秦国大臣们只能时不时劝谏秦王步子不要?迈得太大,行事莫要?操之过急。

  无论谁对嬴政说这话,得到的回复都是:“放心?,寡人有分寸。”

  此时,年轻的秦王在诸臣心?中虽有一定威望,但这威望还远远达不到后世的始皇帝那?种程度,可以凭着一己之力推进许多亘古未有之事。

  但秦王那?成竹于胸的模样?,还是让许多秦国大臣们选择相信他。

  无论如何,他们的王上?自上?位一来,行事皆有章法可循,从未令他们失望过。

  既是王上?坚持要?做的事,自然有其道理。

  秦国朝廷的效率高?得惊人,没过多久,嬴政与大臣们便根据派出去的人打探到的情报,在咸阳城附近择定了四处地点,用来开办造纸厂。每处造纸厂根据其实际情况,雇佣三四百名黔首入厂干活。

  造纸厂为?其工人提供一顿早食,一顿午食,以及若干秦半两。

  给的钱虽不多,但在负责督办此事的王绾看来,仅仅只是提供早食与午食,便足以令住在附近的许多黔首趋之若鹜了。

  然而,出乎王绾意料的是,当建议造纸厂修建完毕准备招人时,黔首们只是缩在后头小声交谈,并不敢上?前来“应聘”。

  负责打探消息的小吏身着便服,在黔首们之中晃悠了一圈。

  回到王绾身边后,那?小吏对王绾道:“此前秦法严禁黔首雇佣旁人,或是接受旁人的雇佣。再则,这‘造纸厂’对于黔首们而言,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物。他们一时踟蹰不敢上?前,倒也在情理之中。”

第035章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儿。”王绾思?忖片刻,将那名小?吏召至近前,对他耳语了几句。

  那名小?吏点?点?头,而后匆匆离开。

  不多时,便有一名在之?前的战役中瘸了腿的老?兵上前,向那造纸厂的招工之?人询问道:“像小?人这等人,可以到厂子里做活吗?”

  这老?兵名唤牛录,之?前在战场上杀了两个敌人,得了一级最低等的爵位,伤残之?后,也?从朝廷处得到了一些补贴。

  但钱总是会花完的,坐吃山空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