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央
第004章
很快,李令月就发现,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吐蕃降军非但没有对李令月表现出敌意,反而一个个毕恭毕敬,尊崇有加,就差把李令月给供起来了。
对此,李令月心中十分纳闷,私底下跟几个心腹吐槽:“如果我没记错,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我们杀了他们不少人吧?”
就算吐蕃军碍于形势,不得不屈从于她,可他们心中的仇怨,是这么快就能彻底放下的吗?
杜如晦之孙杜从约继承了其祖父的谋断能力,与李令月分析道:“主公在此前的大战中,以火器大败吐蕃军,吐蕃军视火器为仙人手段,此其一。”
“其二,主公于大雪之中,带着我们十万人逃生,除了仙家之外,还有谁拥有这样的本事?”
“有这两条,他们自然不敢忤逆主公。甚至,在他们看来,他们失去了那么多同袍,就是上苍对他们的惩罚,因为他们冒犯了主公。”
李令月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没想到自己居然客串了一回神棍。
不过,神棍就神棍吧,只要能让这群吐蕃降军彻底归心,别背后捅她刀子,他们是怎么想的,并不那么重要。
女将陈茵也凑过来道:“所以,主公果真是仙人下凡,对吗?”
李令月见自己人也这么说,顿时有些无奈:“若孤真是仙人下凡,当初孤的阿耶病情加重,孤为何未能挽救他的性命?这话莫要再提了。定是咱们命不该绝,才有此奇遇。”
陈茵没再开口,只是她心思浅,从她的神色中,不难看出,她并不认同李令月的这些话。
当李令月握住她的手,将她从泥泞中拉起来的那一刻,在她心中,李令月就已经与神仙无异。
这时,营帐的帘子被掀开,尉迟循俨与房绰走了进来。
他们一个是尉迟敬德之孙,一个是房遗直之孙,房玄龄曾孙,说起来,两家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只是到了他们这一代,家中都开始走下坡路了。尉迟家倒还有爵位在,房家却是因先前房遗爱与高阳公主谋逆之事,被一撸到底。
好在子孙争气,家中便仍有复兴的希望。
每当看到这些得力下属的时候,李令月就特别感激她家阿翁,非但自己贡献羊毛给她薅,还为她留下了这么多好用的人才。
若是没有她阿翁招揽那么多大才,她又怎能轻易将这些大才的后裔收入麾下呢?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便是如此。
她的阿翁当真是个好阿翁。
房绰上前禀报道:“主公,派出去的斥候前来回禀,我们所在之地距离邯郸约莫三十里,邯郸城守将穿着胡服。邯郸城中一应布局设施瞧着都很陈旧,与我大唐相比,至少落后了数百年。因语言不通,斥候暂时没得到更多的信息。”
说到这里,房绰叹了口气:“不知此处是我大唐之前的某个朝代,还是一个全新的,格局与我国类似的国度。”
若是大唐之前的朝代,还有史料可以参考。若是全新的国度,那他们可就抓瞎了。
“当前最要紧的,便是确定我们所处的国家的背景信息,以及国内目前的局势。”
李令月一边说着这话,一边盘算着去街上溜达一圈,找个当地人打探一下情况。
她手底下的其他人或许没办法,她却是手握系统翻译器的。
只是,方才李令月已经仔细看过了,这系统翻译器,并不能为她和原住民提供永久性的自动翻译,而是翻译一次,扣除一次积分。
那价格,都快赶上她上辈子请个同声传译的价格了,实在让人肉痛。
一想到这里,李令月就摇头叹息。
看样子,多学一门外语势在必行了,毕竟,谁也无法料定,他们会在这个时空停留多长时间。
哪家穿越者像她这么悲催哦,连语言关都得靠自己来过!
正优哉游哉计划着如何获取当地信息的李令月君臣并不知道,赵王宫中上上下下,都已经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精神紧绷,如临大敌。
任谁在自家王宫里喝着美酒,欣赏着歌舞,却听说有一支由十万人组成的大军,突然杀到了家门口,都会吓尿的。
李令月一行人就驻扎在距离邯郸城三十里的地方,这是什么概念?若他们有千里马,片刻功夫,便可兵临城下!便是没有千里马,用不了多少功夫,也能直达邯郸!
赵王偃年少时经历过邯郸之围,那次的围困,在他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他再也不想再体会一次了!
最恐怖的是,这样一支军队,是如何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入侵赵国,直到逼近邯郸,才被发现的?
赵王偃越想越是心惊。
他一面派人去打探与那支军队相关的信息,一面命人急招廉颇入宫,随时准备打响邯郸保卫战。
当赵王派来的人与李令月一行人接触之后,双方都是一惊。
李令月等人未曾料到,他们居然穿越到了九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赵王的使者也没料到,这群奇奇怪怪的人,居然是秦军!
哼,别以为那为首的女将伪装得好,他就听不出其他人说话中带着的秦腔。(陕西话)
暴秦亡他们赵国之心果然不死!
如果李令月等人知道赵国使者心中的想法,定会觉得冤枉。
他们大唐话跟秦国话哪里像了?他们明明连秦国话都听不懂,顶多因为咸阳与长安相邻,口音有些近似罢了。
即便是同一个地方,时隔近千年,语言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千年的差距,如同一道鸿沟,横亘在秦唐之间。
……
当使者回邯郸,将自己探得的信息禀报赵王偃后,赵王偃大怒。
“寡人就知道,只有暴秦会做这种事!明明前些年才签订了止战条约,他们居然出尔反尔!”
这时的赵王偃继位不久,还未接受过来自现实的毒打,又有廉颇与李牧在手,觉得自己能够对秦国硬气一把。
于是,赵王偃一面写国书强烈谴责秦国的所作所为,一面命廉颇整顿兵马,准备好好给李令月等人一个教训。
倘若“秦国”这次派来的,是成名已久的大将,赵王偃在作出这个决定时,或许还会犹豫一下。
但既然来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将,在赵王偃看来,不好好欺负一把,都对不起赵国往年在秦国那儿受的窝囊气!
第005章
邯郸城的异动,很快便被李令月君臣所知。
陈茵的神色颇有些兴奋:“看样子,有仗可以打了,也不知赵王会派出多少兵力来对付我们。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去抢些粮草回来!”
唐军十万将士,其中有三万还是骑兵,每一名骑兵都对应了至少一匹战马,每日的粮草消耗量可想而知。
再过几日,他们一行人的军粮就要告急了,也难怪陈茵会如此着急。
李令月却将手摁在了她的肩膀上:“莫急,这次的主力不是你们。”
在整合了吐蕃降军之后,李令月麾下的十万大军中,有七万精兵,三万后勤兵,这些后勤兵便包括了负责运送粮草的辎重兵,负责战场急救的两千医护兵,以及负责制作火药的两千工匠。
七万精兵又分为三万骑兵与四万步兵。
先前在大唐,李令月麾下的步兵手握火药,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比骑兵逊色,有时,取得的战果甚至比骑兵更为丰硕。
然而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才是碾压诸多兵种的存在。
骑兵行动迅速,又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在平原地带,步兵通常难以抵挡来势汹汹的骑兵。
李令月虽看重火药,却也不会忽略了骑兵的作用,要知道,后世的蒙元便是凭着他们的重骑兵横扫欧亚大陆。
她不喜蒙元的蛮横粗鄙,但不得不承认,蒙元在训练骑兵,利用骑兵作战方面,很有一手。
在武皇的支持下,李令月总结了蒙元的成功经验,组建起了一支由轻骑兵与重骑兵组成的骑兵队,其中,重骑兵的比例高达四成。
轻骑兵主要以弓箭为武器,负责为重骑兵提供辅助与支援,重骑兵以长枪为武器,每名骑兵的马鞍上还挂着一柄短弯刀或者一根狼牙棒。
当然,重骑兵那就是烧钱的机器,无论是精良的甲胄,还是高大强壮的战马,所耗费的钱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若非通过海上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李令月也养不起这么多重骑兵。
大唐养重骑兵都费劲儿,别提吐蕃了。李令月在将吐蕃降兵与她的亲兵整合过后,重骑兵在骑兵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如今,李令月一行人身在战国,没有制作火药的原材料来源,火药用一分便少一分,自然每一点都要用在刀刃上。在李令月看来,对付赵国军队,用骑兵就足够了。
战国时代,由于马镫、马鞍等物尚未出现,骑兵在战场上起的仍然是辅助作用,尚未发展成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提到,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出动了两万五奇兵与五千骑兵去断绝赵军的粮道。
这里的五千骑兵,便是作为辅助其余两万五奇兵的存在,并未单独成军,更非对抗赵军的主力。
连强秦都是如此,其余诸侯国又能养得起多少骑兵,能发挥出骑兵几成的实力来?
而李令月一行人,非但武器比赵军精良,更有着两万二轻骑兵与八千重骑兵。只要李令月一方能够诱使赵军出城决战,赵军绝不是这支骑兵的对手。
陈茵细细听了李令月的布局安排,而后道:“难怪主公说,这次的主力不是我们。主公说得对,对付赵国,的确不需要用到火药。”
她是步兵营的,她已然知晓,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协助骑兵。
李令月盯着她的脸看了两眼,道:“说来,上次那赵国使者对女子很是轻视呢。原本他来的时候,还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在发现我这个统帅是女子后,一下子就松了口气。”
见陈茵面上露出愤愤之色,一副为自己鸣不平的样子,李令月笑了:“傻阿茵,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我巴不得所有的对手都轻视我们,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他们既然轻视女子,那咱们便好好利用这一点。阿茵,你带领先锋部队与他们交战,佯败后,将他们引到骑兵所在的地方,咱们将他们的大军一网打尽。”
李令月所制定的策略,便是尽可能让己方在零伤亡的情况下,获得此战的胜利。
唐军有着先进的武器与战斗意识,李令月从不觉得自己的军队会打不过战国时期这些各自为政的诸侯。只是,她既带着他们来到了此处,就要尽可能将所有人全须全尾地带回去。
陈茵又道:“主公,若是赵兵投降,咱们要接受吗?”
“咱们语言不通,便是他们想投降,你们听不听得懂他们的意思还是两说呢。”
李令月小小开了个玩笑,而后正色道:“接受赵国降兵,对咱们来说毫无用处。他们若明确流露出投降之意,你们便将他们绑了,让赵国拿粮食来赎人。赵军都是赵国的百姓,总有人愿意用粮食换自家儿郎的性命。”
“若是没人来赎,咱们也不养闲人,只管将被俘虏的赵兵扔去秦国或者燕国边境。”
这两国跟赵国都有仇,长平之战中,秦国坑杀四十万赵军,而后不久便是邯郸之围,信陵君窃符救赵。谁知秦军退了,燕王喜却暗搓搓想趁火打劫吞了赵国。可惜燕国实力不济,最终“兼并战争”差点儿打成了“被兼并战争”。
要是把赵兵去秦国或者燕国,赵兵绝对没什么好果子吃。
陈茵仔仔细细地将李令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了心中,与骑兵统帅尉迟循俨一道领命而去。
……
赵王偃派人将谴责书送去秦国之后,便兴冲冲地召集了七万大军,命廉颇率军前去讨伐这支突然冒出来的“秦军”。
在他看来,廉颇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对付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女将,出动七万大军,尽够了。
然而一连两天,廉颇都未率军迎击“秦军”,只是带着赵王给他的军队龟缩在邯郸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