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大佬爱人全家跟着吃软饭 第1章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书名:穿越成大佬爱人全家跟着吃软饭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简介:

  乔雨薇穿越到了八十年代初,好消息是全家人一起穿过来了,坏消息是一家人根本无法适应倒退了四十多年的农村生活。

  乔爸:从生下来就是城里人,当了半辈子图书管理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突然让他握着锄头去种地,就算寡言如斯,也忍不住爆出一句粗口:“妈的,老天害我!”

  乔妈:原是妇科大夫,精明能干,家务工作一把抓,穿来后只能东家去接个生西家去灸个娃。职业生涯终结不说,家里面缸也见了底,乔妈愁的夜不能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乔家大哥:大学毕业就开始了“啃老”人生,舒坦日子过了没两年突然就变成了西北小山沟里的贫农二代,让他去拔草,结果走错地儿嚯嚯了别人家一地的麦苗,让他去砍柴,差点放火烧了半座山。被人指着鼻子骂完祖宗后,绝望嘶吼:这日子没法过了!

  好在跌入谷底必见曙光——乔雨薇那结婚两年、只见过寥寥数面的团长丈夫突然来信,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到部队探亲?

  真是做了几辈子善事才修来了这把登天梯!

  全家人一合计,地不种了,漏雨的土胚房也不要了,打包行李全家一起投奔这个便宜女婿去!

  高如海最近头都大了——之前左请右请都不肯来探亲的懦弱妻子,这次一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先是摆出一副长居不走了的架势,再是拍着桌子扬言要跟传说中的第三者碰个面,一较高下,耍足了原配的威风。

  高如海以为是因为有岳父一家的撑腰,妻子才敢有如此做派,可岳父岳母那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岳父:男人工作在外,跟同事关系要好算什么大事?这事是二丫头太不尊重你了,你放心,我回头就说她。

  岳母:缘分的事强求不来,你们要真是过不到一块去,想分开,我也没意见。

  还有乔家大哥:妹夫啊,你能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我十分敬佩。不过,你俩离婚的事儿能不能再等等?等我开车那活儿敲定了,到时候我亲自送你们去扯证。

  高如海惊出一身冷汗,岳父一家的段位实在太高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是要拿捏他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出门,岳父岳母后脚就开始了复盘:

  岳父:我刚才讨好的还成吧?既展示了矜持,又表现出了大度。

  岳母:要什么矜持?咱们吃软饭就要有吃软饭的样子,可不能让小高感觉到压力。回头跟二丫头说说,下次看见小高和那个女军官就躲着点儿走,免得撞上了还要假装吃味。

  乔家大哥:妈说得对,以我十年的游戏经验来看,前期猥琐发育至关重要。

  亲家来投奔,高家如临大敌。鸡飞狗跳的磨合期过后,渐渐发现,这乔家一家子怎么跟想象中农村来的穷亲戚不一样……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群穿群像

  主角视角:乔雨薇,高如海;配角:乔家一家子,高家一家子

  一句话简介:全家穿越后,跟着闺女吃软饭。

  立意:与人相交,贵在以诚相待。

第1章 全家都是穿来的

  1982年春,西北省城火车站。

  乔雨薇一家扛着包裹赶火车,她爸和她哥个子高,包裹扛在肩头左躲右闪几下就顺利挤到人群前头去了,乔雨薇和她妈没有身高的优势,在人群中行进的极为困难。

  乔雨薇和她妈一人怀里抱着一只老母鸡,母鸡装在尼龙袋子里,袋子上剪了几个小洞,以防鸡被闷死。不过这会儿人挤人,母鸡被吓得在尼龙袋子里缩成一团,就连乔雨薇都差点被挤倒了好几次。

  “妈,反正爸爸和大哥已经赶到前头去补票了,也不怕没有座位,咱们要不到边上先等一会儿,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咱们再上。”

  乔雨薇艰难的跟她妈提建议,真怕再这样挤下去,万一发生了踩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乔妈艰难的回头看了一眼闺女,不敢答应,“不行,咱们要赶紧上去,人多力量大,要是补不到坐票,这几天就得站着睡觉了。”

  乔雨薇只好认命的跟在她妈后面继续往前挤。

  等挤上了火车,母女两个俱都出了一身的汗,乔雨薇喘着粗气,边往前走,边四处张望着寻找她爸和她哥的身影。

  “哎,在那儿呢。”终于看到了熟悉的人影,乔雨薇心里一喜,赶紧拉着她妈挤过去。

  到跟前见她哥不在,张望道:“我哥呢?”

  “补票去了。”乔爸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将套在外面的军大衣脱下来,叠的整整齐齐放在旁边的座位上,“这张桌子上的四个座位都是咱们的了,你们赶紧坐下,不要挡到后面的人。”

  “补到票了?”

  “我们上来的早,已经问过乘务员,可以补到票,你哥跟着交钱去了。”

  听到这么容易就补到了票,母女两人俱都喜笑颜开,小心将尼龙袋塞到座位底下,安心坐了下来。

  车厢里刚上车的乘客还在络绎不绝的穿梭着找座位。等到“哐当哐当“的声音响起,乔雨薇感觉到火车开始悠悠的动了。

  这时她哥乔雨林也回来了,一米八几的大个子,长得精瘦有力,他扬了扬手里的票,得意道:“已经补到了,幸好上来的早。”

  此时已接近晚上十一点,乘客们略作整理后,开始进入休息状态。

  一家人为了赶火车,早上起了个大早不说,还在进站口站等了好几个小时,再加上刚才又经过了一场挤火车大战,此时已经精疲力尽,车厢里动静轻下来之后,没多时就靠在一起睡着了。

  晚上,火车走走停停,沿途好几个站下去了一些人又上来了一些人,乔雨薇睡梦中模模糊糊听到乘客上车下车的动静,本能的摸了摸脚下的行礼还在,便又安心沉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却被吓了一大跳,只见昨晚还秩序井然的车厢里此时满满当当全是人,过道里或站的,或自带小板凳挤在一起坐的,一眼望过去黑压压一片,若是有人上厕所,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么多人什么时候上来的?”

  乔雨林比她早醒,正捧着半个窝头啃,闻言解释道:“五点多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大站,好多人都是那个时候上来的,幸好咱们补票补的早。”

  说着,将手里的窝头往乔妈面前一让,“妈,你饿了没有?吃点儿吧。”

  乔妈刚睡醒,没有胃口,便摇了摇头。乔雨薇看她妈不吃,眼疾手快抢了过来,“我吃。”

  “哎,我问你了吗?咋这么不客气呢?”乔雨林习惯性的和妹妹斗嘴。

  乔雨薇不理他,将那半个窝头吃完后,觉得噎得慌,又伸手去拿乔雨林面前的水杯。

  这次对方反应极快,在她伸手之际就将水杯抱在了怀里,让乔雨薇扑了个空。

  “想喝自己去接。”好家伙,自己早上为了接杯水,骨头都差点被挤碎了。

  “妈,你看他。”乔雨薇扭头就找乔妈告状。

  “大林,不要欺负妹妹。”乔妈板起脸,佯装生气教训儿子。

  乔爸在一旁帮腔,“就是,你看人这么多,雨薇怎么接,你人高马大的,多跑几趟有什么关系?”

  一家子都向着小妹,乔雨林早对这样的情形见怪不怪了,抱怨了一句“偏心”,便认命般将水杯递了过去。

  乔雨薇见好就收,喝了一半,又给他留了一半。

  “算你有良心,”乔雨林嘟囔了一句,“不过水真不能多喝,这人挤人的,上趟厕所也忒费劲了。”

  不光费劲,厕所还脏,乔雨薇打算这几日少吃少喝,尽量减少去厕所的次数。

  “爸,咱们什么时候能到啊?”

  乔爸正在研究手里的地图,闻言摊开在桌子上指给一家人看,“现在才走到这里,中途应该还要经过大大小小二十几个站,要是不晚点的话,再过三天咱们就能到了。”

  乔雨林听得绝望,“要在这破车上挤这么多天,我非疯了不可。”

  乔雨薇道:“知足吧,咱们比那些挤在过道里的人幸福多了。”虽然鼻端萦绕着人群混居产生的各种复杂的气味,但依旧是比下有余。

  “要是能坐飞机就好了…乔雨林感叹道…高铁也好啊。”此刻他无比怀念现代各种出行工具。

  却不料他这话一出,其他三人俱都变了脸色。

  乔妈戒备的看了一眼挤在周围的陌生乘客,见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才扭头斥责道:“胡说八道什么呢?”

  乔雨林这时也反应了过来,赶紧小声找补道:“是我说错了。不过刚才声音小,除了你们没人听得见。”

  “还是要慎言,”乔爸难得严肃一回,“你妈出门时怎么交代的?奇怪的话不要说,奇怪的事不要做。”

  “知道了。”

  见他低头认错,乔雨薇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们之所以这么小心翼翼,是因为他们一家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从现代穿回来的。

  没人解释的清原因,只知道有一天早上一睁眼,家里的环境就全变了,一家人脑子里多了许多陌生的记忆——他们继承了八十年代原主一家四口的记忆。

  原主一家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如今变成了他们,根本无法适应倒退了四十多年的农村生活。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封从部队上寄来的邀请信给了他们希望。

  信是乔雨薇的团长丈夫高如海寄来的。

  记忆中,两年前,那时在这世上的还是原主一家,山上发大水,部队组织战士们到地方上抗洪救灾,高如海转移群众时被冲进了洪水里,一直冲到了下游,幸好被乔雨薇意外救下。

  农村的谣言太可怕,轻易就能毁掉一个人。等到乔雨薇英勇救人的事迹渐渐淡化后,另一种风言风语传了出来,说是她当时救人时浑身湿透了,身子已经被男人看光,这样的女人谁家还敢娶?

  风言风语逼得乔雨薇差点跳了井,高如海得知后,二话不说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宣布要跟乔雨薇结婚。

  两人虽然结了婚,但都对这段突如其来的婚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高如海返回部队后,倒是每年都来信邀请乔雨薇到部队上去探亲,却都被拒绝了。

  但对于现在的乔家来说,去投奔这个便宜女婿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火车上的不适感在坐了一天后稍微减轻了些,当初嚷嚷着会疯的乔雨林却是适应的最好的一个,他很快就融进了打牌的队伍中,每天一睡醒就吆五喝六的开始组牌局,跟几个穿着潮流的青年从早打到晚。

  他人不在,他的座位就被一个中年女人临时占了,因感激他们给她让座,女人从包里掏出一包牛皮纸包着的点心,热情的请他们一人尝一块,乔爸乔妈不好意思多拿,只给乔雨薇递了一块,便叫对方收起来了。

  自从来到这里,一天三顿的窝窝头、冻洋芋,猛地尝到点心的味道,乔雨薇差点好吃的咬到舌头。

  其实,这点心硬邦邦的,酸味比甜味更重,比起现代的各种面包点心,味道真是差远了,但此时此刻却是好吃到了极点。

  乔雨薇舍不得一个人吃,便掰成了四份,给乔爸乔妈一人喂了一份,自己吃一份,最后一份打算留给她哥。

  中年女人看见她的举动,羡慕的夸赞道:“你这闺女可真是贴心,不像我家那丫头,嫁出去好几年了,娘家一年也回不来一趟。”

  “这孩子心眼确实实诚了些。”乔妈一脸骄傲,又问她,“大姐,你这是去哪里呀?”

  “就是去看我那闺女。前些日子接到来信说是快要生了,唉,她公婆去的早,我跟她爸都担心月子里没人伺候,就想着去看看,好歹月子里伺候出来不是?”

  “确实是。”乔妈在现代时是妇产科大夫,此时正好聊到了她的专业领域,便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咱们中国人都讲究月子得坐好,不然对身体伤害非常大…”

  乔妈随口说了许多孕产妇的注意事项和月子坐不好带来的后遗症,本来是闲聊,却没想到吸引了周围一众女人的注意力,因为她说的那些后遗症,句句都说到了这些已婚已育妇女的痛点上。

  “我就说怎么自从生了我家大丫头后,弯腰扫个地腰就酸疼的不行,我婆婆还说我是懒人屎尿多…大姐,你咋知道这么多呢?有啥办法治一治不?”

  “我原先在家时就是给人接生的,知道的自然比别人多些。”她不能说自己是个妇产科大夫,但原主本来就是给人接生的,这也是个好借口。

  “你也帮我看看,我自从生产后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知道啥原因…”

  “还有我家闺女,都怀了六个多月了,大夫说有些胎位不正,害怕生的时候难产,有没有什么办法…”

  得,这是直接看上病了!

  看着围绕在乔妈周围求医问药的一众人,乔雨薇只好埋头跟她爸两个研究起这一路上的地图,全当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