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啊?”乔雨薇反应过来,脸色微微一红,“我是说你平常锻炼还挺有用的,我都这样了,”她指了指自己的伤,“你竟然一点事没有。”
高如海看着她有些无奈,顿了顿,只道:“你刚才是要去洗手间”
对,一经提醒,乔雨薇才又重新想起睡梦中起床的目的。
这房间是个套间,洗漱间一应俱全。
她不好意思的朝高如海笑了笑,才赶紧去了洗手间。
看洗手间的门关上了,高如海才咬着牙重新抬了抬右肩膀,刚才确实被压得狠了,也不知道关节是不是真的错位了。
但等乔雨薇出来时,他又恢复了平时的沉静如水。催促道:“时间不早了,快睡吧。”
乔雨薇躺到了床上,有些担心,“你说我们刚才的动静外面的人会不会听到了?”
高如海也不确定,刚才的动静确实大了些,尤其是这种夜深人静的时候,任何的声音都会被放大。
“不知道,可能他们都睡了,睡梦中是听不到。”
“那要不我们别关灯了,就开着灯睡?”乔雨薇提议。
“开着灯我睡不着。”高如海实话实话。部队上有熄灯号,他已经形成了习惯,要是光太亮,他从来都是睡不踏实的。
想了想,他问道:“你还要起来?”
乔雨薇道:“以防万一嘛。”
经过刚才的事,乔雨薇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翻过身来,见高如海也还睁着眼睛,鬼使神差的问道:“对了,你有喜欢的人吗?”
“啥?”高如海怀疑自己听错了,抬起上半身,往床上瞅了她一眼。
“应该不会没有吧?”乔雨薇也回看向他,“你都二十八了,要是没有跟我结婚的话,说不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
高如海默默躺了回去,皱眉听着她半夜三更的胡言乱语。
“唉,都是我耽误了你。”乔雨薇莫名伤感起来,“我妈说的对,你是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好人…”
高如海听不下去了,他坐起来,身体往床边挪了挪,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又摸了摸她的额头,“头还疼么?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
这么一问,乔雨薇也紧张起来,她跟着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好像没那么疼了…”又看向他,“你说会不会有啥后遗症?”
“明天到医院看看去吧。”高如海道。
半夜三更的说胡话,多半是摔出问题了。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高家一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高如海两口子身上。
乔雨薇就不用说了,额头上明显青肿了一块儿。乔雨林凑近小声问:“昨晚跟妹夫打架了?”
“说什么呢?”乔雨薇白了他一眼。
高如海则是走路姿势不对劲。进餐厅吃早餐的时候程萍就发现了,他走起路来步子有点虚浮。
“这是怎么了?昨晚没睡好?”
“没事儿。”高如海轻描淡写。
程萍不放心,吃饭的时候不由多注意了他几眼,发现老大进来时将手往他肩膀上搭了一下,他也立刻就皱着眉头躲开了。
这明显就是有事发生。但程萍也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于是就将目光移到了乔雨薇身上。
第18章 闺房私事
等吃过饭,她就一脸和蔼的拉着乔雨薇到客厅里去谈心,“走,咱们娘儿俩难得说说话。”
乔雨薇跟着她,刚坐到沙发上,就见程萍一脸笑意的问道:“昨晚睡得好吗?”
“还行。”她点了点头,心道,如果不提半夜那场混乱的话。
“对了,我看早上如海肩膀好像有些不舒服,你知道怎么回事吗?”程萍说着叹了口气,“这孩子从小就是个锯嘴葫芦,啥事都不跟我说。好在现在有了你,你帮妈多看着他些。”
乔雨薇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一沉,昨晚自己问了好几遍,他都说没事。可果然还是受伤了吗?连他妈都看出来了,自己却没发现。
“妈,都是我的错。”乔雨薇愧疚的解释道:“他肩膀应该是被我压到的…”又解释,“我昨晚问了他好几遍,他都说没事,是我没仔细检查…”
“哎呀,原来是这样…”说着,程萍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我也不是想管你们房里的事…我还以为出了别的什么事…”
高如海回房换个衣服的功夫,出来就发现客厅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了。
乔雨薇看向他,一脸歉意:“要是胳膊疼的厉害,就去医院看一看吧。”
高如海刚想说话,又听他妈道:“中午早点回来,我让厨房炖只乌鸡给你们补一补…”说着,看了一眼乔雨薇,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责备,“你也太胡闹了,看看雨薇的额头磕成什么样子了…”
“我下次注意。”高如海开口就认错。
一直到他出门了,程萍还站在原地一片凌乱,什么叫下次注意?这孩子…怎么突然会变成这样?说话这么没遮没拦的。
回头再看儿媳妇,只见她一脸懵懂的看向自己,还替儿子解释,“昨晚真的是我不小心,您别怨如海了…”
真是闲的,大儿子两口子的事自己从来不过问的,分寸拿捏得极好,怎么都老二身上就破功了呢?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操这份闲心干嘛?
程萍心里虽后悔,但后悔完了还是忍不住亲自到厨房吩咐红姨,“中午炖只乌**。”
红姨听了,问道:“晓琳中午要回来吃饭?”
“不是她,是老二两口子。”
“啊…”红姨有些惊讶。
之前乔家人的态度,她多多少少也听程萍提过,还以为两人过不到一块去呢,这才过了多长时间?
程萍的心情也有些复杂,道:“还是个小姑娘呢,什么也不懂,我一问,就什么都往外说…”
“啊…这…”红姨听的哭笑不得,想了想,笑着宽慰:“老话说的好,什么锅配什么盖儿,如海是个冷硬的性子,从小就独来独往的,说不定就是看上了雨薇这单纯绵软的性子呢?过日子嘛,最要紧的就是合适,要是遇上个精明的,反而过不到一块去。”
也许吧。程萍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安排完厨房的事,趁着乔雨薇和乔雨林兄妹俩都在,程萍商量道:“如海这几天都在军分区开会,我是想着正好也是个机会,你们就在家里多住几天,没事的时候到城里去逛一逛,熟悉熟悉环境。”
最重要的是,以前还不觉得,现在越看越觉得乔雨薇身板太薄弱了,程萍想趁着机会给她补一补。
乔雨林本来就是打算先在城里待几天,打听打听机械厂的情况,闻言,笑道:“婶子,那我们就要在打扰几天了。”
“不打扰,你们都来了家里才热闹呢。”程萍笑着抱怨:“你别看家里人口多,可平时一上班,就剩下我们几个年纪大的了,如海和如欣更是半个月都难得回来一次呢。”
她说的确实是真的,驻地离城里有一段距离,高如海已投入工作,几个月不回家都是常事,自己这个当妈的如今想要多见儿子几面,还得想法子将儿媳妇留下来。
乔雨林早上就要出门去打听情况,雨薇嘱咐他,“先摸清情况再说,要是不行,咱再想其他的办法。”
等人出门了,她一个人呆在陌生的环境也有些不适应,便去厨房给红姨帮忙。
红姨正在择菜,见她进来,笑道:“这些不用你,你去陪你婆婆多聊聊天。”
“妈她有客人来了,我待着不太方便。”
程萍虽然做了一辈子的家庭妇女,但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家属院里很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天空闲时间大家坐在一起品品茶,谈谈天,乔雨薇陪在一旁实在插不上话,程萍见她无聊,才打发她自由活动。
红姨听了,这才不再说什么。乔雨薇就坐下来帮她一起准备中午饭。
做了一会儿,红姨见她做什么都是极为顺手,夸赞道:“想不到你家务活干的这么好?”
乔雨薇还是第一次被人夸这样的话。事实上,她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一路长起来,家长的期望并不在干家务如何优秀上,关注更多的是成绩如何优秀,能考的上哪所大学,211还是985。
乔雨薇这些做饭的技能是上了大学,寒暑假的时候兴趣来了,跟着乔妈打下手学来的,到了这里,更是几乎一天三顿的练习。
她朝红姨笑道:“平日里也干的,熟能生巧吧。”
人虽在家里,但乔雨薇一直惦记着乔雨林不知打听的怎么样了。一时想自己应该跟她一起出门的,一时又觉得第一回到婆家去,不能刚开始就惦记着往外跑,给人家留下一个不安分的印象。
但等乔雨林回来,一上午确实没啥收获。
“我在厂子门口蹲了一上午了,愣是没找到一个搭话的机会。”乔雨林觉得挫败,自己这样一个社牛竟然会出师不利。
“要不下午你跟我一块去吧。中午下班的时候,我看出来的好多都是女工,你们女孩子在一起好搭话。”
“不是机械厂吗?怎么会全是女孩子呢?”
“谁知道呢?”乔雨林撸了一把头发,我本来是打算直接找潘大叔的,谁知他今天没来上班。
好在程萍早上也发现了乔雨薇的不适应,下午的时候,听说乔雨薇要跟乔雨林出门转转,没多想就同意了,还嘱咐高如海,“你媳妇儿难得出门一趟,不能手里没钱。”
乔雨薇闻言赶紧道:“早就给了的,不需要再给了。”
说罢不等高如海把钱掏出来,就拉着乔雨林匆匆出门了。
高建国见了,瞪了高如海一眼,“你小子还把家里的财政大权握在自己手里?”
这在他的观念里是绝无仅有的,毕竟他这一生,大半的精力都给了工作,家里顾不上操心,索性直接上交了家里的一切权利,包括财政财权,真正是做到了两袖清风——只管挣不管花。
高如海一时语塞。他们两人如何结合彼此心里都心知肚明,乔雨薇更是在自己第一次试探时就表明了态度,后来更是时时刻刻都表现出一副与自己明算账的态度,他又如何说的出口呢?
程萍心里还是向着儿子的,见高建国这样说,道:“雨薇刚来,毕竟有些事还是要慢慢交的,再说了,谁像你似的,钱包一交就像是家里啥事都跟你没关系了似的,你自己倒是舒服了,却不管其他人累不累。”
高建国对高如海的做法还是不满,但一看战火蔓延到了自己身上,便哼了一声,回书房去了。
兄妹来下午赶在上班前就到了机械厂,也不凑近,就一直蹲在马路对面观察职工上班的精神状态,心里盘算着怎么打听才好。
正在这时,旁边经过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商贩。他用扁担挑着两个大簸箩,里面装着已经炒好的板栗,上面用厚棉被盖着防止热气散尽,沿街边走边叫卖:“糖炒栗子哎,刚出锅的糖炒栗子哎,又大又香的糖炒栗子哎…”
“大叔,糖炒栗子怎么卖?”乔雨林在商贩经过身边的时候叫住了他。
“两毛钱一斤,小伙子,来一点不?”中年商贩说着将扁担从肩上卸了下来。
乔雨林走过去掀开棉被的一角看了看,见栗子的卖相不错,尤其是棉被掀开的瞬间,板栗的清香味瞬间就飘了出来,很容易就勾起了人的馋欲。
“来二斤。”乔雨林豪爽的道,回头示意乔雨薇掏钱。昨天卖纸盒的钱都在她身上。
趁着商贩称斤头的时候,乔雨林问道:“大叔,像你们这种摆小摊的不会被抓住吗?”
“现在已经松动不少了。”中年商贩笑道:“西街公园那一带都是摆摊的,全是合法的,我们家在那边也有摊位,叫刘记糖炒栗子,由我婆娘看着,我是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出来走动走动,多招些散客。”
“大叔,您真有经济头脑。”乔雨林结果称好后用牛皮纸袋子装着的糖炒栗子,恭维道。
中年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啥头脑不头脑的,家里孩子多,能多挣一分是一分,不过我这样的要是被逮住了还是要罚款的,所以能不能挣下钱得看运气。”
乔雨薇把钱递给他后,中年商贩重新又担起簸箩,叫卖着走远了。
兄妹俩蹲在马路牙子上剥板栗吃。乔雨薇想了想,提议道:“哥,你有没有想过去南方闯一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