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大佬爱人全家跟着吃软饭 第31章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照相机在这个时代跟录音机、电视机地位相当,都属于一般家庭轻易消费不起的轻奢电器。

  他们宣传科也只有一台,是国产的海鸥DF单反,算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最近一直归任务最重的张荣华使用,姚玉梅下午去采慰问照片,见张荣华不愿意让,只好问院办借了他们的一个老式相机走了。

  照相机装在皮盒子里,乔雨薇单挎在肩上,张荣华不放心的提醒了好几遍,“可一定要小心啊,咱们院里托人拿的指标,斥巨资才买回来的,千万不能磕了碰了。”

  乔雨薇道:“你放心吧,我注意着呢。”这玩意背在身上,没看她见人就躲,生怕被碰一下吗?

  张荣华话题一转又道:“其实啊,院里接待慰问啥的都是常事,你刚来没见过才会觉得新奇,以后见多了,也就稀松平常了。”

  乔雨薇反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这话可能是以为自己更想跟着姚玉梅去慰问现场。便回道:“我干什么工作都一样,张干事,一会儿咱们去了直接就采照片就行了吗?”

  张荣华闻言心里熨帖,当下交代起他们今天的工作任务。

  原来上回的拍照工作是徐永明负责的,可是照片回去一洗才发现爆光过度了。

  张荣华苦恼道:“还要再补一些其他素材,不过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新补照片,这些人虽说已经退下来了,可有好几个当年都是副院长级别,为咱们医院立过汗马功劳,得过大首长亲自表扬,这些人功劳大脾气也大,要让他们再按照咱们说的摆姿势拍照,估计不容易,你最好做好挨训的准备。”

  张荣华见过乔雨薇之前半点不吃亏的样子,这会儿提前给她打预防针。

  乔雨薇一听,心里顿时阴谋论起来,难怪徐永明今天急着请假,难道是为了躲这个事?别人的锅,凭什么背到自己身上?

  可现下已经跟着来了,又不能半路反悔说自己不去了,给人家留下一个避害就利的印象。

  乔雨薇心思一转,建议道:“我下午看你写的那些稿件,其实就是宣传老干部们退休后的幸福晚年,采照片的话也不一定非得让人家一个个的摆拍吧?”

  张荣华看向她,“你有别的想法?”

  乔雨薇点头,“或许就不用挨训了。”

  这可是好事。张荣华心里一动,那些老干部们的脾气他最近可没少领教,退休前都是领导人的,退休后没人领导了,抓住个自己求着他们接受采访的机会,就狠狠的在自己身上过领导的瘾,没看到周科长下午直接躲了么,都知道这事不好干。

  要是乔雨薇真有法子,谁没事还想上赶着找骂啊?张荣华道:“你快说说?”

  乔雨薇道:“我建议咱们直接抓拍,就拍他们生活里的样子。老干部们的幸福晚年到底是怎么幸福的?不就是不用像咱们一样累死累活当社畜吗?他们已经辛苦了一辈子了,退休后由国家养着,工资按月拿,消遣有地方,可不就是比一把年纪还在地里刨食儿的农民伯伯幸福么?”

  乔雨薇给张荣华描述场景,“你想啊,一觉睡到自然醒,要是天气好,出门跟一群老伙伴打打太极,跳跳扇子舞,要是天气不好,就约上三五好友在家里下下棋喝喝茶。中午一吃饭提溜着鸟笼再散散步,谈一谈天,没有烦人的领导、难缠的患者,这生活不惬意?”

  乔雨薇的描述实在太有画面感了,听得张荣华恨不得自己也赶紧到了退休的年纪,去过她嘴里所说的惬意生活。

  当下拍板,“就听你的,抓拍他们的生活感。”

  其实乔雨薇说的是后世常用的一种新闻宣传方式,哪有比直接展现生活更真实更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宣传方式呢?

  只是时下相机是个奢侈品,拍照更是十分慎重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孩子又长大了一岁的时候,才会走进照相馆,站在镜头前十分郑重的留下那一刻值得纪念的岁月。讲究的人家,要是身上衣裳脏了,都不肯去拍照的,害怕留下不好的记忆。

  所以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拍照就是要照正脸的,最好是抚衣平袖,正襟危坐。板板正正的留下最好的精气神儿。

  两人到了干休所,熟门熟路找到副所长陈平,张荣华掏出院里开的介绍信,说明来意,陈平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一来张荣华这阵子老往干休所跑,即使不用介绍信他也认下他了。二来,虽说是他们医院自己做宣传,可宣传中提到老干部,肯定要夸一句干休所,陈平身为副所长,自然能想到这对自家单位也是一件好事。三来嘛,还是张荣华采纳的乔雨薇的建议,说明这次来就先不打扰老干部们了,他们只需要拍几张老干部们平时消遣的生活照就行了,这也省了陈平磨嘴皮子了,当下就找了个干事带他们去小广场。

  “今天天气好,估计都在小广场唠嗑呢,你们一拍一个准儿。”

  等两人到了小广场,张荣华往里逡巡一圈,果然就在人群中瞅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指给乔雨薇看。

  乔雨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好嘛,老干部们的生活比她描述的还要惬意,正聚在一起唱京剧呢。有敲锣的,有拉二胡的,还有站在场中央穿着戏服直接扮上的。

  建议既然是乔雨薇提出来的,张荣华就让乔雨薇进行抓拍。

  “可是我没用过这种相机啊。”

  乔雨薇之前只用过手机拍照,美颜一上,只要找好角度,自拍出来颜值绝了。可这个年代,虽说手里拿的是最新的国产机器,可奈何操作者技术跟不上。

  张荣华道:“没事,我教你怎么用。”他也不是专业拍照的,论起拍照,徐永明更在行,当初徐永明进来时科长就说找了个专门照相的,可他之前拍出来的照片一洗直接废了。

  这次,张荣华不求照片洗出来能多么惊为天人,只要能看清楚五官就行。

  乔雨薇被临时赶鸭子上架,张荣华教了她如何操作后就全权放了手。也确实得益于她之前自拍的经验,起码知道拍照得找角度。

  乔雨薇端着照相机开始各种找角度,一会儿走近一会儿退远,一会儿蹲下一会儿又站起来的,张荣华瞅着还真有大师那味儿了。

  拍完了唱京剧的,又去拍聚在一起唾沫横飞讨论医术的,这都是极好的素材,乔雨薇多照了几张近景,人物脸上的表情十分生动。

  她这样抓拍,有人发现了,一看见后面还跟着张荣华,便问道:“小张,怎么又来拍照片啊?上次不是已经照完了吗?”

  张荣华面上一点心虚没有,笑着解释:“上次回去后领导审核完,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希望能再多拍几张咱们老干部的退休生活照,越自然越好,您不用管,你们讨论你们的,我们抓拍几张就行。”

  乔雨薇接道:“是啊,阿姨,刚才您跟大伙儿讨论病例的画面实在太震撼人心了,真是蜡炬成灰泪始干,活到老学到老啊。”

  那人听的心里高兴,道:“那照片洗出来也给我们看看嘛。”

  “没问题,到时候洗出来肯定给您送一份儿留作纪念。”乔雨薇一口答应下来,反正都是单位掏钱,多一张少一张没啥大问题。

  之后又找到两位老干部在凉亭里下象棋,边上一群老头老太太围观,乔雨薇远景近景又取了一组,这才歇了下来。

  等拿回去照片冲洗出来,张荣华顿时就乐了,“小乔,没想到你技术这么好。”

  洗出来的照片不仅一张都没有曝光,而且抓拍的角度也好,照片里老干部们虽然不是正襟危坐、面向镜头,但每个抓拍的镜头里都能看清楚他们的脸上的表情,各个脸上洋溢笑容,尤其是那个下棋的老干部,乔雨薇抓拍了一个近景,只见他右手里抓着一个“象”,正要下下去,又抬头跟对手说着什么,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线。

  还有那个讨论医术的,张荣华认为很有典型性,拿在手里连说三个好,满意的不得了。

  乔雨薇得了表扬,也是心情飞扬,但还是不忘说一句,“都是张干事你指导的好。”

  紧接着话锋一转,“不过,今天没有拍到他们早上锻炼的场景,明天还得去取一组,会不会耽误今天的发稿啊?”她下午听见张荣华说的是今天就要发出去。

  张荣华老神在在,不徐不缓道:“来的及,你明天尽管去取景,稿子我再润一润。”

  竟是一点不着急的模样。

  果然,职场上都是老油条。乔雨薇之前刷短视频,刷到有人大谈职场处事经,其中有一条就是,领导让你一天做完的工作绝不能半天就去交差,即使提前做完了,也要拖到规定时限的最后一刻,或者等到对方能再催一催,那就完美了。

  乔雨薇今天算是见识到了。她什么话也没说,点了点头就准备下班了。

  回到家里,乔妈竟然做了凉粉鱼鱼儿,这是北方一种特有的吃法,就是用一种满是筷子头大小的洞的砂锅瓢,将锅里已经煮绸的面糊糊从砂锅瓢里面使劲儿压出去,这时,一个个筷子头的面疙瘩就被挤到了早就晾凉的开水里,个个带着尾巴,看着跟蝌蚪似的。

  凉粉鱼鱼儿是用做凉粉的荞疹子做的,经凉开水一过,很有劲道。乔妈又用醋炝了酸汤,浇在凉粉鱼鱼儿上,再放一勺用剁碎的辣椒炒的韭菜,味道简直绝了。

  乔雨薇胃口大开,直接吃了两碗,才抱着肚子往椅子背上一靠,乔妈问她,“最近工作怎么样?”

  “挺好的啊。”今天照的照片洗出来后,不用张荣华夸,她自己看着也有成就感极了,见她妈问,就把经过说了。

  高如海听罢,道:“我办公室倒是有一台照相机,虽不如你们单位那个好,但也是最新款的,你要是想练手,明天我拿回家来。”

  乔雨薇一听直接就拒绝了,“不用了,胶卷多贵啊。再说了,我在单位的工作也不常照相,不用特意练手。”说罢,对乔妈道:“我吃好了,进去休息会儿,一会儿锅放着我来洗。”

  饶是高如海再迟钝,这会儿也觉出不对来了。说起来乔雨薇已经好几天没给自己送过饭了,自己提过几次让她到办公室去午休,也都遭到了拒绝了。

  虽说两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说话做事啥的没什么变化,但高如海就是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变了。

  之前没有注意,不细琢磨还好,这一细琢磨,他就琢磨出来有什么变得不同了——自己这几天中午没回家吃饭,对方不仅不送饭也不劝他身体比工作重要了,就连每天早上出门,明明跟自己走的好好的,一看见袁敏,就直接撂下一句“我离得远就先走了”,直接跑去追袁敏去了。

  高如海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抬头见岳父岳母正吃得香,又把疑问吞了回去。

  第二天一早,刚出家门,高如海见她又要去追袁敏,趁机道:“中午我等你一起回家吃饭?”

  “不用了,我离得远,你要是下班早就先回去吃,别浪费时间等我了。”

  说罢,不等他再说,就直接跑远了。

  一进办公室,乔雨薇不等张荣华吩咐,就背上照相机去干休所采照片了。工作嘛,要的就是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有干劲儿,有了干劲儿,不用人在背后推,你也会主动往前走。

  乔雨薇采好照片回来,又和张荣华两人细细琢磨一番,看哪一段稿子配哪一张照片更合适,图文配好了,再交给周京立去审核。

  周京立一看顿时也不满意的不得了,“好,张干事,这次的稿件看来你真是用心了。”

  张荣华笑道:“主要是有小乔在旁边配合,说实话,这里面好些点子都是小乔出的呢。”半句都没提徐永明,谁让他照片全都拍废了呢。

  周京立立刻转口夸了乔雨薇几句,“…后生可畏啊。”

  乔雨薇笑的谦虚,“主要是前辈们愿意教我。”算是跟张荣华礼尚往来互捧了。

  周京立签了同意,稿件便可以发出去了,这时他只顾着满意,可半点都没有想起来追究为何之前说的那般急的稿子现在才做完,看来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大家心里其实都是有数的。

  他们这边得了表扬,姚玉梅最近却像是霉运上了头,甩都甩不掉——她拍的慰问照片出事了。

  院里知道的时候,已经登在了省军区的报纸上,撤都撤不下来。

  首长到眼科病房亲自慰问重症病人,明明是多么感人的画面啊,姚玉梅拍的照片里,首长旁边陪同的一个重要领导笑容满面,而远镜头里,他的对面正好走过一个被护士搀扶着的,双眼蒙着纱布的大肚孕妇,而那领导还举着右手伸出食指。

  没人知道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但从照片上定格的角度看,那位领导正是指着那个孕妇患者在笑,而这一幕登在报纸上后,直接被有心人解读成了嘲笑。

  本来嘛,人家大着肚子眼睛也不好,你一个领导有什么可高兴的?即使不是嘲笑,当下你那个笑也是不合时宜的。

  报纸被放在了周京立的办公桌上后,他顿时一个头两个大,一边火急火燎的联系熟人撤新闻,一边还要接受院里领导的狂轰乱炸。

  周京立摔门从办公室出来,形象也不要了,对张荣华道:“我记得你表哥在军分区的宣传处?能不能说的上话,先让把新闻从军分区内刊上撤下来?”

  张荣华立刻表示自己这就联系,但责任还是要推清楚,“报刊早都开始分发了,现在就算补救也只能不让剩下的报刊继续散出去,至于其他的只怕很难。”

  周京立也知道,舆论已起,关键是领导们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此时再亡羊补牢早已为时已晚,但该补的还是得补。

  “能阻止多少就阻止多少吧。辛苦了!”周京立说了一句软话。

  这时,他办公桌上的座机又不要命似的响个没完。

  周京立进去接了,出来时脸更黑了,叫缩在一边抹了一早上眼泪的姚玉梅道:“院里正在开会讨论解决方案,院长亲自点名让我去做解释,你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

  姚玉梅顿时一惊,“科长…我已经说过了,当时领导们正在讨论咱们院里新进的设备,那位领导手指的方向也是新设备的方向,根本不是谣言传出来的那样…”

  “那你是怎么审照片的?”周京立也不顾科里其他人在场,直接厉声质问姚玉梅,“照片洗出来,你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个角度会引起误会吗?还有,为什么稿件发出之前没有交给我审核?”

  “那天你开会…”姚玉梅欲哭无泪。

  周京立一听更加恼火了。又是客观原因,就她客观原因多,一出事,不是自己出差就是自己开会。

  “一会儿当着院领导的面你要是还想用这个理由糊弄你就继续用。”周京立冷哼一声,走了出去,姚玉梅连忙胡乱抓了个笔记本跟上。

  乔雨薇这才看见她今天没画口红,又因为流眼泪,底妆也花了,更衬得她脸色憔悴。想想也是,出了这种事,气色能好也就怪了。

  张荣华平时最是怜香惜玉,可这会儿也顾不上了,抱着电话托人看能挽救到什么程度。姚玉梅出了这事,虽是她自己的责任,可对外,宣传科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乔雨薇坐在自己桌子前,心里忍不住庆幸。幸好那天自己跟着张荣华去干休所了,要是姚玉梅没有拒绝自己跟着她,又或者张荣华没有小心眼的将自己要过去,那此时说不定就是她和姚玉梅两个人的锅。

  乔雨薇回去一脸后怕的跟乔爸乔妈说起这事,乔爸感叹道:“舆论害死人,当年也是有个什么公众号,拍了一张模棱两可的照片,直接害的当时照片上那位领导社会性死亡,工作都搞丢了。你这个同事平时应该就不是什么心细的人,不适合这种工作。”

  乔雨薇听了,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细致再细致,凡事一定要多请示多汇报,反正自己又不打算升官发财,拾人牙慧也没什么。

  姚玉梅这事说白了,还是她自己的问题。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干事,白身一个,稿子发出去之前也不给领导签字,没出事时是觉得省事了,可一旦出事,那就等于是自己把责任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活该她一个人背锅。

  正如周京立今天话里透出的意思,他没审核自然不需要责任共担,至多担一个失察的过失也就够了。

  后世有人曾发短视频吐槽层层审批制,就连身在其中的打工人也嫌太过繁琐,可如今有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面,乔雨薇反倒觉得任何制度能够发育起来,自有其道理。

  层层审批虽然确实有相互推卸责任的弊端,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一旦有事这也确实是对一些基层社畜最好的保护。领导说*自己不知情,但这不是你亲自同一的吗?还有你的亲笔签字呢,赖都赖不掉。

  高如海加班回来,乔雨薇还在说这件事,他道:“我们也听说了。”

  乔雨薇震惊道:“影响这么大?”还说后世的网媒传播范围广,如今单纯的纸媒也不遑多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