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 第147章

作者:晏闲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重生 爽文 复仇虐渣 穿越重生

  谢澜安皱眉启唇,荀尤敬忙用眼神将她的锐气压了一压,心平气和地与皇帝说:“人心如水,难以以尺平,以斗量。陛下须知,我朝原本便有崇尚浮靡无为的弊病,是这一年来着力改革,荡浊致清,风尚才稍见扭转。一旦举朝上下得知,北尉求和输币,那么试想上下官僚才绷紧起来的心思,会不会再次松懈?”

  陈勍略有意动,荀尤敬两眸清亮,起身拱手:“而为了得胜而刻苦训练的万千兵士,一旦确信不再打仗,那么训练时是否还能和从前一样勤励?

  “且不说,尉人愿纳朝贡是真是假,即便成真,北朝坐拥河洛平原,天下粮米十占七八,三年五载的纳币,掏不穷它。尉人只出钱粮,又非自断手脚,令人忌惮的骁勇战力仍在!等他们缓过这口气,再征养精蓄锐之兵挥师南下,到时我朝以怠惰之兵应对,还有胜算吗?”

  这番话看似是站在谢澜安这边,其实是荀尤敬清楚他这关门弟子的锋烈脾气,怕她操之过急,有心用柔缓的方式,弥缝君臣关系。

  北尉来信不怀好意已是毋庸置疑,若陛下与含灵真起嫌隙,岂非正中了敌国下怀。

  荀尤敬活到这把年岁,也能理解少年天子的心情。令北尉求和纳币,是连先帝、高帝都未做到的大功业,陛下正值年轻气盛,能不趁机张扬一番吗?

  这个时候,便须臣子慢慢劝导,令其明白其中利害。

  “……祭酒的担忧,朕听明白了。”陈勍沉默半晌,压着眉睫道,“可北尉想缓这口气,我朝得了好处,兴民利国只会治理得更好,不是吗?天下苦战久矣,怎么就不能坐下来谈呢?不管成与不成,两国之交,总不好置之不理,否则传之天下,北尉求和,南玄却欲战,使朕的子民听到了,难道就不心生怨怼?到那时,便是我们不占理了。”

  楚清鸢暗地皱眉。

  遥想百年前胡人马踏中原,血涂洛阳,又与谁讲过道理?开启不义战的本是对方,与贼寇讲仁义,无异于愚蠢。

  不过此地没有他说话的余地,楚清鸢忍住未语。

  其后一个时辰,中书令、鸿胪寺卿、兵户两部尚书等大臣也受诏匆匆陆续进宫。

  新年余留的喜庆,就这样被北朝的一招无理手打得烟消云散。商讨的人一多,心思便更繁杂了,大臣们分成两派,鸿胪寺卿出于政治考量,支持皇帝的做法,不管有枣没枣,先遣节去打一杆子,不管怎么说,都是逞我大国威仪的好机会。

  中书令却大皱其眉,不赞同轻易出使,以防北尉有诈。

  兵部保持中立,而户部尚书不用想都是支持和谈的——无他,可以获得进项了嘛。

  “谢中丞年前清田后,倡议免去三吴的三年田税,又借百姓种苗,如今京仓的粮储半数都不剩了。加上修葺宫室、会试修建贡院、会试后开宫宴赏赐新科进士、报销女学子盘缠……还有大司马索要的军费,青州的军需……”户部尚书直接给在场诸人算起了账。

  中书令看不上眼地皱眉,谢澜安直接打断:“户部是给皇上管家的,不是哭穷的。我问尚书,假如北朝今年上贡,明年推辞收成不丰,以牛羊充数,如之何?又假如明年上贡,后年突以奇兵扰边,又如何?”

  谢澜安冷峭的目光转向陈勍,“就为了不知底里的变数,我们便要赔进一个公主吗?”

  “中丞原来是介意此事。”

  户部尚书自忖看透了谢澜安的想法,她自己是个女子,一路来多为女子谋福利,涉及公主和亲,自然要站出来拦阻一番,才好彰显自己慈悯怜女,收买人心。

  户部尚书转头看向鸿胪寺卿,后者立即道:“这也简单,伪朝信上并未点名求娶谁人,只要是皇亲中尚未出嫁的贵女,都——”

  “不行。”谢澜安说。

  鸿胪寺卿一噎,见谢澜安面容皙冷,知晓这是位难缠惹不起的主儿,囫囵着给自己找补:“其实……汉时有充宫女为和亲公主旧事,郡主金尊玉贵,那不如选——”

  “谁都不行。”

  这四个字里隐含的专横,直接打断了和亲这条路。

  陈勍终于忍不住轻拧眉心,看着谢澜安,委婉地说:“含灵,你莫要如此……迂腐。若能以一女换取两国相安数载、百姓安居,朕相信那和亲之人也会心甘情愿的。”

  霎时之间,谢澜安淡恹一笑,便连火气也没有了。

  牺牲的不是他,他怎知别人心甘情愿?

  啼妆寒叶下,愁眉塞月生。君王有勇意,何用王昭君!

  用一个人换取天下人太平的便宜事,她历经一百年,也从未见过。

  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在谢澜安身上,她却垂眸说了句貌似不相干的话:“北朝有高人哪。”

  楚清鸢心中陡地一动。

  原来如此。早就听说北尉的国师智谋非凡,尉朝在经历几场大损失后,一定会研究谢澜安这个人。连楚清鸢都清楚,谢澜安心性高傲,又疼惜女子,之前她开创女子科考,被骂作无天无祖宗,尚未肯退让一步。而今的“公主和亲”,无异触犯了她的底线,她是不可能同意的。

  然而……胤奚身姿笔挺地立在宫阶下,摩挲着刀柄沉思:站在皇帝的立场上,以区区一女换取北国来朝,大显威名,何乐而不为?尉人赌便赌南朝臣强主弱,必会因这一封信产生分争。

  这是一场,针对大玄君臣设下的离间局。

  “二哥不进宫吗?”天光黯淡,谢晏冬在新枰斋的廊庑上,身披一领轻薄雪毳望着北边,忧颦双眉。

  几瓣冷梅被北风吹落到廊上,谢逸夏抱臂与妹妹一同望着皇宫方向,道:“议阁中有一个姓谢的是良辅,有两个,便是逼迫了。”

  他与北朝打了十几年交道,深谙那野心磅礴的尉迟太后,绝非等闲示弱之辈。匈奴入关,第一件学的便是汉家兵法,如今,也能将一手以退为进使得圆转无痕了。

  这样的道理,即便掰开揉碎了讲给皇帝听、即便皇帝也听进去了,依然会遣个使节去和谈。

  就如同北尉收到玄朝送回的两万兵俘,明知其中有所图谋,却依旧不能不查瞒报军情的蠹虫。

  帝王尊严,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无法动摇的心性。

  换成他是皇帝,他也会如此。

  朝中的使节就如军中的斥侯,明知前线凶险,也要有人去探一探。高居云端的君王以为成与不成都没有损失,殊不知,这一步迈出去,横生的节外旁枝,足以改变现如今稳定的格局。

  “这是北朝送给含灵的回礼。”

  ·

  “嚓”地一声,琉璃盏在地上碎成无数片。

  陈卿容一连摔了六只月霜国进贡的五色琉璃杯,崩溃地大喊:“要我堂堂郡主,委身满身膻臭的胡人,想都别想!不嫁不嫁!”

  侍女小心地绕过碎片,心中兀自不安,犹柔声安抚郡主:“殿下先别急,王爷已经进宫面圣去了。王爷这么疼殿下,定会保全您的。”

  陈卿容的怒色还在腮颊,忽然流下泪来。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娘发软地跌在座里,紧紧攥住侍女的手。侍女惊觉郡主竟在不停地发抖。

  “菁儿,我怕……澜安在哪里,我想去找她……”

第110章

  此刻, 会稽王已经赶到了皇宫。

  皇帝并未在得信的第一时间通知他,当陈稚应奔到太极殿外时,阁中的第一轮争辩已经结束了。陈勍以午休为由, 婉拒了皇伯的请见。

  这抗拒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陈稚应心往下坠, 拦住正从殿阶走下来的谢澜安。

  谢澜安停步道声王爷, 等着他开口。

  陈稚应从谢澜安的表情上看不出商议的结果, 他从前总是恭维谢家满庭芝兰玉树, 眼下却是有些打心底里佩服这女子峙如山岳, 不可撼摇的品格了。他的心也跟着定了定,沉眸往黑黢黢的殿门中望一眼,搓了下掌心。

  “娘子知晓,我膝下只安城这一个女儿,儿子是有一大堆,却都不及卿儿让我惦记。”会稽王苦涩一笑,“先帝临终时,降旨让本王送一个世子入金陵开府立业,王妃她……个个都舍不得, 最终不得已,便送了牙牙学语的卿儿来……”

  令藩王之子住京开府, 说好听是照拂, 其实便是为质。

  会稽王妃不舍得儿子, 舍了女儿, 陈卿容在才记得父母的年岁, 便被迫远离双亲。

  人人道她自幼在宫中长大,锦衣玉馔,天生好命。可当她在夜幕降临时想念耶娘,抱着布偶在锦被里哭泣的时候, 陪伴她的也只有那一盏盏璀璨华贵的宫灯。

  “……卿儿那些娇蛮的小性子,其实都是她为自保长出来的刺。”陈稚应还在谢澜安面前喋喋说着,这一刻,他不是藩镇一方的显赫亲王,而只是一个不知如何弥补女儿的老父亲,“谢娘子,能否看在卿儿过去和你的交情的份上,帮她一回?”

  “王爷是皇室宗亲。”谢澜安的襕裾被风吹出縠纹,凛凛涛浪一般,将喜怒皆掩在衣簪之下。她道:“一次不得已是不得已,两次不得已也是不得已,若陛下亲自请求王爷点头,为了老陈家的江山稳固,王爷会拒绝吗?”

  陈稚应先是茫然地怔了一怔,继而,一种愤怒与内疚交织的情绪袭上他的心头。

  “放屁!陈稚应岂是卖女求荣之辈!胡人明目张胆要我大玄公主,欺我大玄无人乎?本王手底兵将不是吃素的,谁想祸害我家姑娘,本王豁出去也要与他拼了!”

  谢澜安听到这里,眉心微松,“王爷这句话,我记住了。”

  她敛袖揖手:“请王爷放心。”

  陈稚应闻言,长出一口大气地点头:“谢娘子这份情,我也记下了!”

  谢澜安一诺,何止千金。陈稚应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为何会觉得求谢澜安点头比求皇帝更管用,只在心中欣慰,谢娘子不愧是大玄第一豪爽人,不枉闺女过去对她痴心一片。

  谢澜安在宫阶尽头看到等待的胤奚。

  二人眸光相对,同样的深若渊海。望着他被风吹红的鼻尖,谢澜安下意识摸了下自己的鼻子,在胤奚开口前说:“一起回家。”

  胤奚便知,女郎心里并不是十拿九稳,她可能有用到他的地方。

  这一天,陈勍在荀尤敬和谢澜安两大重臣的进谏下,态度罕见地强硬,始终没有点头。于是翌日朝会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方臣子继续争吵。

  该陈说的利害,谢澜安昨日已在暖阁言尽了,一开始只是听。

  直至褚啸崖在武臣班首迈出一步,狂傲不减地大笑:“北地的狗,不打断脊梁骨不会老实,有什么可和谈的。从前他们叫嚣最狠时我都打得,而今洛阳一团乌烟瘴气,打得更趁手了!有句话怎么说来,‘遣妾安社稷,何处用将军’。谢小娘子,我记得不差吧?”

  谢澜安扬唇进前一步,与褚啸崖并身而列。

  她举笏注视着御座冕旒后那双眼睛,“臣深以为然。”

  褚啸崖便料定谢澜安必是想谋取中原的,若无这份野性与霸气,她又何以入得了他的眼?只是他没料到,谢小娘子今日会如此痛快地与他站在同一阵线,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褚啸崖倍感兴奋,又不自觉向御墀前跨出一步,豪迈捶震胸膛。

  “陛下担心什么?我既能平青州,便能平衮齐、平雍梁,直至战洛阳,复两京!区区和谈,无异小儿啼哭换些糖果,如何能逞男儿志气!”

  褚啸崖原本威势就盛,他这一跨步,形如猛虎倾压猎物,吓得屏风旁的彧良面色苍白。

  楚清鸢立身在御座侧后方,仿佛感觉到一片杀伐之气扑面,微微握住手掌。皇帝扣住龙椅的掌心比他掐得更紧,便见谢澜安从容地亦上一步,附和道:“臣亦以为然。”

  “含灵……”陈勍不敢相信,这两人在上一次宫宴相遇时还剑拔弩张,明明私下绝无交往,今日竟默契地逼他就范……

  谢含灵难道忘了,褚啸崖想要娶她?倘若褚啸崖的北府兵真有马踏洛阳的一日,他功高震世,她还能如何保全自身?

  这就是陈勍内心深处,不想再与北尉开战的另一个理由——褚啸崖不能再胜了!

  大司马已经功高盖主,再打下去,难保这天下不会有易主的一日。

  收复两京、使南北统一固然是陈勍心中所望,可比起让褚啸崖吃空他的国库、带着大玄的兵马攻入中原,占据不回,再掉转矛头篡他的位,那么陈勍宁愿像现下这样,维持南北朝局的平衡。

  直至他将内政经营得气象一新,成长到羽翼丰满,有能力不受任何人的钳制,再收拾胡人不迟。

  “含灵……”陈勍含着近乎恳求的口吻,凝住谢澜安的双眸。“你再仔细想想。”

  你答应过,会永远帮朕的。

  谢澜安却只纹丝不动,与褚啸崖一左一右并立中廷。当朝文武中最有话语权的二位,呈掎角之势与上方的龙椅对峙。

  谢澜安原封不动地将这话还了回去:“陛下,您再仔细想想。”

  貌似恭雅,眼中却含着嘲弄的冷。

  她这个人,做得出囚禁生母,逼杀叔祖的事,本是胡来惯了。偶尔给人个脸,那是看在能达成自己目的的份上,暂将反骨藏在逆鳞之下。可谁若想将“认主”二字按在她头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冷光落在陈勍眼里,让他恍觉下面的那张脸变得无比陌生。

  他的视线模糊起来,对面仿佛不再是两张人脸,而扭曲成两头狰狞的猛虎,踏爪咆哮,意欲一口吞噬掉他的皇位。

  陈勍生平第一次在坐着的时候,产生了两股战战的恐惧感。群臣抿出气氛不对,凝望殿中那两道身影,一时不知是谢澜安借了褚啸崖之威,还是褚啸崖借了谢澜安之势,胸口窝像被揣进了一块冰坨子,皆不由得倒屏气息,等待陛下的应答。

  郗符在无形的迫力中皱眉,恐谢澜安与虎谋皮。正待举步出列,被殿中侍谢策拦住。

  谢策冲郗家大郎隐秘地摇摇头。

上一篇:贵妃吐槽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