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34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淮阴侯怎么和律令扯上关系了?淮阴侯不是兵仙吗?

  刘盈没解释,故意吊法正的胃口。

  他对眼含期待的张翼道:“你是他们几人中唯一能自己为将拼杀的人,淮阴侯的兵书不是不适合你,而是我更缺能亲自拼杀的将帅。本来应该曹相国给你布置功课,但他太懒,只列了个书单。给你布置功课的人数众多,王陵啊、吕泽啊、雍齿啊……你随便挑着看。”

  刘盈这次没办法单手拿书了。他抱出一本被装订成像小匣子的书,递给张翼。

  张翼抱着沉沉的书堆凑成的书本,眼神既茫然,又惊恐。

  刘盈话里的信息量太大,太可怕了。

  诸葛亮已经开始看“功课”。

  他翻了几页,惊诧道:“都是你的字迹。”

  刘盈捏了捏鼻梁,没好气道:“这就是我行为改变的理由。其他我不能多说。”

  诸葛亮眼珠子转了转,试探道:“如果我们要交功课,也需要你誊抄一份?”

  刘盈点头。

  诸葛亮咧嘴笑道,笑容故意学习刘盈的模样:“那我得多写点!”

  庞统回过神:“啊,这,你这次真的把我吓到了。”

  法正还在嘀咕:“淮阴侯和律令有什么关系?淮阴侯还懂律令?”

  刘盈心道,这个世界的淮阴侯懂不懂律令,自己不知道,但阿兄肯定精通律令,因为阿兄差点就考上大秦亭长了。

  阿兄备考那么久,结果没派上用场。就阿兄那完美主义的性格,可不就在不用打仗的时候使劲拿着律令研读,并(在自己的怂恿下)摩拳擦掌给别人出律令考卷?

  而且军令和律令有很多相似之处。阿兄能治军,在不需要处理同僚关系时,能力也足够治国。

  张翼一屁股坐在地上,翻开厚厚的书“匣子”。

  “章邯?!”张翼看到为首者的署名,声音变了调。

  “嗯?”刘盈瞅了一眼,“哦,因为曹伯……曹相国写的内容太少,所以让章邯排第一。”

  章邯的本事只略逊曹伯父一筹。

  阿兄?阿兄不算在骑马打仗的将帅中,他是将帅上面的大帅。

  听见刘盈不知道是疏忽还是故意的口误,小伙伴们的眼皮子又是狠狠一抽。

  刘盈抱着手臂:“还要继续探知我的秘密吗?”

  张翼率先道:“别说了别说了,我缓缓,缓缓!”

  他顿了顿,还是没忍住:“留侯兵书和淮阴侯兵书……”

  刘盈道:“我说了很多次,真的。”

  庞统略带挣扎道:“曹相国的兵书……”

  刘盈道:“目前真的只有那几页。”

  庞统闭上眼,放弃挣扎。

  目前……目前啊。也就是说,曹相国的兵书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吗?

  法正眯着眼:“淮阴侯没死?”

  刘盈道:“活得上好。你眯什么眼?风沙迷了眼吗?要不要我帮你吹吹?”

  法正伸脚踹向嘟着嘴凑过来的刘盈:“你什么都别说了,我们暂时什么也不想知道。等离开袁绍后,我们把猜测告诉你。”

  诸葛亮使劲点头:“别说了,我自己猜!”

  刘盈笑道:“好。”

  真不知道他们能猜出个什么来。顶多也就猜他是他阿父吧,啧。

  就算自己故意说漏嘴,但谁会相信我是刘盈?啊,不对,谁会相信汉惠帝是完美无缺的我?

  刘盈唏嘘。

  他继续抄书。小伙伴们更忙碌了。

  刘盈欣慰地看见,小伙伴们装得平静,精神却一日比一日颓废疲惫,一看就是好几宿睡不安稳。

  舒坦了舒坦了,这才对嘛。好朋友就要有苦同吃。

  刘盈速记下需要的书籍,剩下的整理可以在路上和回益州后再进行。

  他算了算,益州的胜负该分出来了,便向袁绍辞行。

  袁绍虽不像曹操那样殷勤,也对刘盈许诺高官厚禄,希望刘盈留在他身边。

  刘盈以长辈在益州为由,婉拒了袁绍的好意。

  在大部分时候,袁绍是个慷慨的好人,也乐于向不会威胁到自己的人展现自己是个慷慨的好人。

  刘盈在袁绍这里得到了近百车粮草,足以让他一直吃到汉中还有剩。

  袁绍还给了刘盈大量金银锦缎,赠送了刘盈男女仆从若干。

  “带着太多财物,可不好走完从中原到汉中这条路。”法正苛刻地评价袁绍的“好意”,“他想给你找麻烦。”

  刘盈道:“他不是故意害我,是希望我能原路返回,别去关中。你频繁拜访关中士人的行为,还是让袁绍警惕了。”

  袁绍能看到这一点,还运用赠送大量财物这样的阳谋,而不是粗暴地制止,刘盈对袁绍的评价提高了不少。

  袁绍此刻,确实算得上“明主”。

  法正皱眉,不情不愿地自我反省:“是我的疏忽。”

  “没什么。别有所图的好处也是好处,只要能吞下,所图再大又如何?”刘盈轻蔑道,“关中匪徒众多,正好练兵。袁绍给了我们这么多粮草,我们可以沿路募兵了。”

  庞统想了想,问道:“若有坞堡攻击我们……”

  刘盈果决道:“那就打!正好补充兵粮人口!”

  乱世之中,哪容得下奢侈的善意?

  谁来截杀他,他就灭对方满门!

  诸葛亮拍着胸脯,说他要上战场,以一敌百。

  刘盈一脚把诸葛亮踹回去,让张翼好好磨炼。

  诸葛亮气得双脚离地:“我很厉害!我能上战场!”

  刘盈敷衍道:“嗯嗯嗯,我知道你厉害,但我需要有人管理后勤。你不准上战场。庞统也不准去。”

  庞统疑惑:“为何?”他真的能上马厮杀啊。

  刘盈道:“你运气差,容易死于流箭,以后都不准上战场。”

  庞统:“……我可以穿好一点的盔甲。”

  法正想了想,道:“我还是跟你一起上战场吧。我好歹是年纪最大的。”

  刘盈这次没拒绝:“行,试试。反正关中都是流民匪徒,我们只是赶路,不是攻城略地,遇到的危险不会多。”

  法正跃跃欲试。谁家好儿郎没有一颗征战沙场的心?就是文士也会骑马上战场的。

  做好准备后,刘盈却没有立刻离开。

  只接受袁绍召见的刘盈,第一次亲自拜访了别人。

  这人却不是袁绍的部将,而是袁术派来袁绍这里的使臣——孙坚。

  孙吴在赤壁之前没什么存在感。

  黄祖在《三国演义》中是个丑角,但在正史中,位居江夏太守之位的黄祖单防了孙家两代半十六年,才死于孙权手中。

  在这之前,孙吴一直困在江东之地,一直和越人死磕。

  若玩过三国相关游戏的人就很清楚这一点,走其他两条线时剧情很丰富,走孙吴的线,赤壁之战前几乎重复打山越。

  刘盈拜访孙坚,不是为了今后谋划孙吴。

  他只是单纯来道谢。

  后世会点评许多“虽然做的忠于大汉的事没多少,但论心不论迹的大汉忠臣”“可能年少有壮志的曾经的大汉忠臣”时,因《三国演义》将孙坚的戏份都挪给了别人,所以后世点评“大汉忠臣”往往没有他。

  在正史中,在这个梦境副本中,诸侯盟军讨董,几乎全部都在磨洋工。就是袁绍全家被杀了,他也打仗不积极。

  至于曹操和刘备,他们此时都说不上话,不能独自领兵,领兵也常被揍。

  而在讨董之战中,唯一与董卓正面对抗,几乎以一人之力击溃董卓的,是孙坚。

  华雄是他杀的,吕布是他击退的,董卓因被他打败退守长安。

  在长安内乱时,汉献帝与公卿出逃,长安陷入一片大火中。

  诸侯见没了目标,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有的开始分割兵力,谋划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有的加入匪徒,掠夺财物和女人。

  孙坚带着他的兵来到了汉陵,整修被董卓毁掉盗掘的西汉皇帝陵墓。

  其中被董卓损毁最严重的,就是汉长陵。

  虽然孙坚起兵是夺汉代其他地方官的权力,没少屠杀当地百姓,算不上什么好人。他忠于大汉的行为,有多少是为自己积攒实力也说不准。

  但刘盈还是承了他的情。

  毕竟孙坚是他在董卓那里当傀儡皇帝时,唯一将救他的行为付诸行动的人,也是唯一还记得他的父母曝尸荒野的人。

  孙坚没和刘盈接触。

  他是寒门豪族,没有太多家传经书底蕴,又是袁术的人,自没有借口与刘盈接触。

  他带来见世面的长子孙策虽对刘盈好奇,听闻刘盈整日抄书读书,就不愿意来了。

  孙策更希望和人比武,而不是和人比念书。

  刘盈竟亲自来拜见自己,孙坚很惊讶。

  孙策嘀咕:“难道他想投袁术?眼瞎吗?”

  全家都倚靠袁术的孙坚,给了儿子背上狠狠一巴掌,拍得儿子哇哇叫。

  周瑜其实很想向刘盈讨教学问,但孙策不去,他也只好不去。

  听闻刘盈拜访,他比孙策更兴奋,便不由自主为刘盈说好话:“张君定是得知叔父高义,才来拜访叔父。”

  孙坚苦笑:“我能有什么高义?”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