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342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他困于袁术麾下,正颓废着,周瑜夸他,他都提不起劲。

  虽不明白刘盈的用意,孙坚仍旧很热情地接待了刘盈。

  刘盈没有多说场面话,见面便奉上重礼:“谢乌程侯修整长安汉陵。”

  孙坚困惑:“贤侄来拜访我,只是为了此事?”

  刘盈笑道:“最主要的便是此事。”

  孙坚积极与董卓作战,还能说他的考量更多在于扬名和累积更多资本。但修缮长安汉陵,就纯粹是善意了。

  即使这个副本的刘盈诈死,大汉真正意义的名存实亡,孙坚也去修缮了长安汉陵。

  刘盈在任何一次副本进程中,孙坚都做了同样的事。

  刘盈每次都会来寻孙坚,若不能在孙坚活着道谢,在孙坚墓前也要敬一杯酒。

  孙坚没想到还有人在乎汉陵,更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因此向自己道谢。

  刘家还活着的宗室很多,也没有一人提过此事。

  毕竟长安的汉陵是前汉的汉陵,后汉的宗室对他们的感情很淡薄了。

  刘盈竟然对此事道谢,孙坚反倒不知道做何反应。

  刘盈没想过让孙坚有何反应,只是顺从本心,该道谢便道谢而已。

  刘盈如此坦然,让孙坚更是无所适从。

  夸赞他的人很多,刘盈这次非夸赞、纯感谢的行为,竟让孙坚第一次有种羞赧的感觉。

  孙坚忙说不敢当,然后感慨道:“贤侄果然是留侯的后人。”

  还记着前汉皇帝的勋贵后人,他真是没见过。

  刘盈笑了笑,应下了这个夸赞。

  真正的留侯后人张翼听得耳朵发红。

  只是一次郑重的感谢,竟让颓然的孙坚心中涌出一股壮志又活了过来的热流。

  他做出了一个符合他豪强身份的侠气决定:“贤侄可是想从关中回汉中?”

  刘盈点头:“是,小侄想去长安拜祭先帝。”

  孙坚道:“诸公暂时没空平定关中匪患,此去路途艰辛。我派人送你一途。策儿。”

  孙策指着自己:“啊?我吗?”

  孙坚真想给儿子一脚。

  他的决定不仅是因为对刘盈有好感。

  刘盈和他的友人的贤士之名已经传遍中原,儿子跟随他走一程,正好蹭一蹭刘盈的名声,为孙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儿子怎么在这时候犯傻?你不是很会交朋友吗?

  孙策确实很会交朋友,虽然愣了一下,立刻热情地握住刘盈的双手:“好,我送你回益州,见识一下益州的繁荣,再乘船回汉中。叨扰一阵子,不会嫌弃我吧?”

  刘盈看着孙策那张美人脸,语气和内心都十分诚恳真挚:“嫌弃从何谈起?孙郎光辉如日月,我见之心喜。这大概就是倾盖之交,一见如故吧?”

  他就纳闷了,孙策这么好看,孙权怎么会长那样?

  孙策和孙权是同母所生,都挺像孙坚。但孙策是化了妆加了滤镜并修了图的孙坚,容貌极美,身材比例协调;而孙权是卸了妆去了滤镜没了修图的孙坚,方额头大嘴巴,上身长下身短。

  刘盈在孙吴阵营当傀儡皇帝时,每当孙策拉着自己硬夸弟弟天下第一好看,还逼着自己跟着夸时,刘盈就想戳瞎孙策那双大眼睛。

  反正你是个睁眼瞎,不如真瞎了。

  这时候刘盈就挺佩服周瑜。只要孙策说好,周瑜是真的连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能写一篇赋来夸。

  他便更喜欢欺负周瑜了。谁让周瑜只给孙策当夸夸佞臣?

  不仅刘盈对孙策(的脸)一见倾心,孙策也对刘盈的气度一见倾心。

  孙策虽能与文人雅士交好,但内心与(周瑜之外的)文士不太合拍。但孙策是个直觉生物,他一见刘盈,就直觉刘盈不是外界传闻的那样的雅士,自己和刘盈肯定很合拍。

  两人三言两语便结下了深厚友谊,决定抵足而眠。

  被冷落的法正、庞统、诸葛亮和张翼面面相觑。

  周瑜忙打圆场,替孙策接待四位贤士。他们五人弹琴论道,也颇为愉快。虽说谈不上立刻就到友人的地步,但也对彼此有了好感。

  孙策和刘盈早早洗漱上榻,就像是久别重逢的好兄弟一样,盖着被子聊起天来。

  孙策对自己认可的人,见面必定吹自己弟弟。

  弟弟好,弟弟妙,除了周瑜,没人比我弟弟更优秀。不过思及周瑜是友人,弟弟是弟弟,所以还是弟弟更优秀!

  刘盈早就摸清在孙策吹弟弟的时候怎么敷衍,何况他比孙策更了解孙权。

  虽然刘盈常玩“生子当如孙十万”的梗,但孙权除了打不过张辽,不能北上,还自封“至尊大帝”之外,确实是个英雄。

  虽然孙吴的土地几乎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巩固孙吴政权的功劳,肯定在于孙权。

  身为一个二代,能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就证明了他的本事。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是讽刺,是真的酸。

  别说他,刘备心里何尝不希望“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打天下不太行,内政的能力是相当出色。

  再者,孙权只是不擅长出击战(和御驾亲征),防御战还是打得很出色。曹丕大军南下,被孙吴揍得抱头鼠窜。

  所以要夸孙权,刘盈完全没问题。他比现在的周瑜,更能夸到孙策的心坎上,而且说的全是自己真心诚意认可的大实话,没有半句虚言。

  孙策跟喝醉了酒似的,比听别人夸自己还醺醺然。

  “张郎果真是我的挚友!”孙策激动道。

  刘盈心里嫌弃,你的挚友可真好当。

  “我也是如此想。”刘盈真诚地回应孙策的友谊。

  孙策当即决定,等把刘盈送回汉中,也不急着离开。

  反正父亲还年轻,自己还年少,在父亲麾下也捞不着出战的机会,只被父亲逼着读书和结交士人,实在是无趣,不如和刘盈多混一阵子。

  刘盈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和自己同龄,自己要和同龄人玩耍!

  刘盈鼓励孙策离家出走。

  因他诈死,袁绍和袁术这里格局出现较大变动。袁绍不打算另立皇帝,袁术也没得到传国玉玺,所以二袁没有在表面上撕破脸。

  袁术没有和刘表对上,而是与袁绍暂时联合,准备先扫平曹操和公孙瓒等中原势力。

  咳,辛苦曹孟德了。

  刘盈相信曹孟德的能力。他一定能挺过去。

  袁术是个纯草包,有他的拖累,曹孟德打袁绍应该更容易才是。

  孙坚本应该在前年就因袁术派他攻打刘表,而死于黄祖之手。如今孙坚还活着,只是颓废了些,想来还能活得更长。

  再者,反正孙坚现在也没什么势力。就算死了,孙策也能及时回去收拢旧臣,创立孙吴基业。

  孙策有野心,也有实力。刘盈不会自大地认为自己能轻易收服孙策。

  但他现在正缺厉害的将领,孙策既然自己要跟上来,他自然要把孙策利用个够,让孙策先帮他把基业打下来,再回去打他自家孙吴的基业。

  在刘盈的花言巧语下,父母尚在、今年刚弱冠的天真烂漫小青年孙策立刻入套。

  他不仅入套,还准备把好朋友坑进来。

  “唉,此次和张郎你一同离开,只能与公瑾分别,实在是难过。”

  “叫他一起来呗。”

  “他肯定不愿意走那么远。何况他的出身……唉,比我们好太多了。”

  周瑜堂叔曾是大汉太尉,其父曾是洛阳令。和孙策这等寒门豪强,和“张盈”这等落魄勋贵后人,身份地位完全不一样。

  孙策虽不愿意与好友分别,也知道不可能让好友跟着他跑那么远。

  刘盈的手指头在被子里戳了戳孙策的腰:“年轻人的交情看什么家世?你不要小瞧你和他的友谊啊。”

  孙策别扭道:“我没小瞧。”

  刘盈道:“再说了,大汉都灭亡了,曾在大汉为高官又如何?周郎长辈未能在乱世开始时积攒势力,周郎将来仍旧与我们一样,也是要投奔一方势力的。以他心高气傲,将来不一定喜欢长辈安排。”

  孙策翻身,和刘盈面对面道:“你的意思是……”

  刘盈贱兮兮道:“他若打出名声,有了自己的势力,将来长辈还会依附他呢。”

  孙策催促:“直接说,你有什么计策?”

  刘盈道:“算不上什么计策。你我都是同龄人,我们当白手起家,自己打下一个偌大的名声,将来无论投奔谁都很从容。周郎何尝不想轻狂一把?只是碍于家学,他只能压抑自己。这时候,就只能友人推他一把了。”

  他看着孙策的神色,就知道孙策认可了他的话。

  如何与孙策一起“谋划”周瑜,他太熟练了。

  不然周瑜是那么容易被他坑的吗?

  后来周瑜连对孙策都没了好脸色,自己居功首位。

  “贤弟啊,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别自称兄长,我才是所有友人的兄长!”

  “啧,我就知道你的性格,绝不是传闻的那样。说吧,我们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生米煮成熟饭呗。”

  “哇哦,刺激。他会砍死我们。”

  “不会不会,他打不过你我。”

  “也是……”

  ……

  周瑜正打算睡觉,和刘盈抵足而眠的孙策来寻他喝酒,说自己心有苦闷。

  善解人意的周瑜当即放弃睡觉,与孙策喝酒聊天,直到半醉才睡下。

  第二日,周瑜感到身下摇晃,艰难地睁开宿醉的眼。

  孙策就坐在他身旁,对他报以歉意又顽劣的笑容。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