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350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贾诩身体一震,想把手抽回来,没成功。

  刘盈笑盈盈道:“你就是贾诩贾文和吧?我听闻过你的才名,没想到能得如此大才投奔!”

  投奔?贾诩迷茫。

  投奔?!张绣傻眼。

  投奔???小伙伴们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刘盈。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啊!

  刘盈十分感动地握着贾诩的手晃了晃,然后回头瞪了小伙伴们一眼:“学学,赶紧学学!看看贾先生多知礼!你们身为我的下属,居然现在还直呼我的名字!”

  诸葛亮脑子转得最快,最先回过神。

  他神色古怪道:“原来他叫你陛下,是称呼你为主君,要帮你逐鹿天下的意思啊。”

  刘盈感动道:“贾先生太高看我了!不过我确实有这么高远的志向。贾先生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抱负,简直是我的知己啊!”

  张翼把手从剑柄上放下:“啊?是这样吗?”

  法正和庞统交换了一个嫌弃的眼神。

  张翼怎么又变傻了?“张盈”说什么你都信吗?!

  还有啊,“张盈”这借口找得也太烂了。贾诩说的是“陛下你还活着”,这句话要怎么能引申出投奔你的意思?

  你认为其他人会相信你的诡辩吗!

  张绣恍然大悟:“是这样吗?我就说文和为何会亲自拜见张使君,原来文和准备投奔张使君,好离开长安城?”

  贾诩深吸一口气,默默地瞥了张绣一眼。

  张绣挠了挠头,笑道:“你让我同行,就是听见我想要离开长安这片是非之地,帮我找个好去处吧?汉中离长安很近,若叔父需要我,我也能及时赶到。”

  贾诩再次深吸一口气。

  虽然他确实是这么谋划,但他现在不怎么想了。

  长安没什么值得留念,他早就在寻求退路。

  若自己前往东方,袁绍、曹操等人肯定看不上自己,不会给自己太好的待遇。拉上张绣就不一样了。

  张绣有兵,本身又是优秀的将才。他跟随张绣打出些名声,再投向其他势力,才能获得重视。

  原本历史中贾诩便是这样做的。

  他跟随张绣,劝说张绣向曹操投降,本来已经可以过上富贵生活,谁知道机关算尽,没算到曹操好色这一点。

  曹操睡了张绣的婶婶,即张济的遗孀,在得知张绣心生不满后,竟想要除掉张绣。

  无奈,贾诩便让张绣先下手为强,大败曹操,曹昂、典韦等为护卫曹操而死。

  直到袁绍和曹操即将决战时,贾诩才又找到机会,劝张绣再次投向曹操。

  此刻曹操急需扩充势力,张绣又在归附刘表这几年让曹操吃了大亏,在曹操眼中的价值极高。

  果然,张绣归附曹操后,曹操不仅没有因为曹昂、典韦之死冷落张绣,还对张绣恩宠甚厚,并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张绣死后,儿子张泉卷入魏讽那不知道是真事还是冤案的谋反案,连坐身死,贾诩也没有被牵连。贾诩及其子嗣在曹魏到司马晋的八王之乱前一直身居高位。

  至于八王之乱后,贾诩再擅长“谋身”,也算不到那么远。

  刘盈声名鹊起,在中原士人处名声极好。

  正好刘盈路过长安,贾诩便将高升的跳板选为刘盈。

  张绣虽好,但比起小小年纪已经得到刘焉、刘表、曹操、袁绍四人看重的刘盈,还是差远了。

  他先辅佐刘盈做出一番事业,等中原诸侯分出个胜负,他再劝刘盈归顺胜利者,未来富贵就更稳了。

  贾诩与张济、张绣的友谊还算真挚。他为自己谋身时,也没忘记带着张绣一起。

  将来张济若逃不出长安的乱局,至少张绣能活着。

  贾诩算得很好。

  若他没认出刘盈,这个计策必定成功。

  可他认出了刘盈。

  “贾先生,来来来,我们促膝长谈!”刘盈把贾诩拖走,回头道,“都不准偷听!你们帮我好好接待张绣!”

  “去吧去吧。”法正甩袖子赶人。

  诸葛亮亲亲热热拉住张绣的手,用眼神寻找赵云:“子龙,别跟过去。过来与新的同僚切磋一下。”

  庞统按住了周瑜的肩膀。

  终于在犯傻后反应过来的张翼,对着可能猜出点什么的孙策讨好笑。

  孙策无语:“你这什么表情?难道我还会生他的气?”

  孙策拍了周瑜一下:“你也别板着脸。他不是提醒过我们吗?不是故意瞒着我俩。”

  周瑜无奈。他板着脸,不是因为没得到张盈的信任而生气,而是担忧张盈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第205章 摇身一变成帝师

  “好啦, 鬼叫什么,你是想和我同归于尽吗?”

  一关上门,刘盈就不装了。他盘着腿坐在榻上,嫌弃地打量贾诩。

  贾诩惊疑未定, 强装镇定道:“陛下……张使君, 你不掩饰?”

  刘盈坦然道:“掩饰什么?反正你到外面大喊, 别人也不会信。如果你竭尽全力证明此事, 或许有人会信, 但你大概是无法安享晚年啰。虽然天下诸侯不在意大汉的小皇帝, 但若害死小皇帝的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文士, 他们会很积极地为我报仇。”

  刘盈嘿嘿笑了两声, 笑得贾诩脸色铁青。

  贾诩终于意识到,自己一时失语, 会带来多大的麻烦和危险。

  当他喊出“陛下”二字时,刘盈若不怕暴露身份, 主动权就到了刘盈手中。

  如刘盈所说, 天下人谁会相信?

  若不是他对刘盈面部细节知之甚深,对辨认人的容貌天赋异禀, 也不会一眼认出刘盈。

  除了容貌, 贾诩更确信眼前之人就是曾经那位装傻的小皇帝的,是刘盈散发出的独具一格的气质。

  无论是装傻, 还是在自己面前暴露他是在装傻,刘盈浑身那股气定神闲的散漫劲, 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他仿佛不是身在囚笼, 而是把囚笼外所有人都视作囚徒,唯他逍遥自在。

  贾诩看见“张盈”那双含笑的眼睛,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小皇帝问他要书的神态。

  形不似, 但神太相似。

  贾诩道:“张使君,你是想再兴大汉?”他绞尽脑汁思考,自己要如何跑路。

  刘盈竖起一根食指,轻轻摇晃:“不,我要请这烂怂大汉赶紧入土。”

  贾诩:“……”

  贾诩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刘盈放下手指,义正辞严,慷慨激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请大汉赴死!”

  贾诩再次:“……”

  他竟然生出了开玩笑之心:“张使君,你如今投靠的是米贼,不是黄巾贼。”

  刘盈恢复嬉皮笑脸:“差不多,都差不多。站着干什么,自己找地方坐。你我多好的关系啊,不用客气。”

  虽然贾诩不认为自己和刘盈关系很好,但刘盈此话让他心情轻松不少。

  他看得出来,刘盈对他没有恶意。相反,或许刘盈对他是有几分信任的。

  仔细回忆,或许自己在小皇帝被困长安时,确实只与自己算得上“关系还行”。

  贾诩便真的撩起衣摆,坐在了刘盈下手处的坐垫上:“使君是不会放我离开了,对吗?”

  刘盈摇头:“你若真想离开,也无所谓。反正以你的谨慎,无论投靠谁,都不会把我的身份当作投名状。或许我对你未来的君主有威胁,但你能取得未来君主信任,让他放弃先平定中原,而以我为目标时,我已经在益州站稳脚跟。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贾诩补充:“再者,他以何名义讨伐你?若想联合他人讨伐你,就必定对他人泄露你的身份。隔墙有耳,举兵弑帝之事虽不一定会对未来胜利者造成污点,但提议此事的只是寒门士人的我,未来肯定不好过。”

  刘盈使劲点头:“所以你就别紧张了。没事没事,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贾诩哭笑不得:“使君,你最好还是谨慎些吧。那些听见我的话的人,都是你的心腹?”

  刘盈道:“赵云现在不是,今后肯定是。孙策和周瑜不是,他们可能会回吴地自立,但无所谓,等他们打下吴地时,我绝对已经比他们强。而且只要孙坚死得晚一些,他们就不一定自立了。”

  贾诩思索了刘盈的话之后,道:“孙策比孙坚强很多?”

  刘盈道:“是。孙策比孙坚强;孙策与周瑜彼此信任,加在一起,确实有割据一地的能力。”

  他笑了笑,道:“以他目前的本事,也只能割据一地。”

  孙策的脾气可不好。他扫平吴地杀戮许多,吴地豪族大多对他恨之入骨。

  孙权代孙策,对孙吴的建立,或许是神来之笔。

  孙权擅长权术,又与吴地豪族没有仇恨——豪族大多大度,只要不是面对仇人本人,有利益便可以妥协。在孙权尽心尽力安抚下,吴地这块根据地才稳固。

  “不过也说不准。”刘盈又道,“若他能一鼓作气扫平中原,那劣势也变成了优势。毫不留情地屠灭豪族,让新的勋贵填补他们的位置,这才是一个王朝健康的开端。”

  刘盈的叔伯评价,孙策若一直在孙吴当权,孙吴可能暴毙,但拼出一线生机,就有建立新王朝的可能;孙权当权,孙吴将会平稳地过渡到诸侯国,若孙权不昏庸,子嗣不出错,还能持续存在不少时间,但绝无可能一统天下。

  刘盈深深认可叔伯的评价。回家后,刘盈没有脑子,作业小组就是他的脑子。他们说什么,刘盈就信什么。

  垂拱而治的圣君,便是如此啊。

  贾诩听了刘盈对孙策的评价,嘴角不由带出极浅的笑意:“这便是张使君要让大汉入土的缘由吗?”

  刘盈对贾诩竖起大拇指:“彩!”

  贾诩哭笑不得。原来陛下真实性格如此顽皮?

  刘盈身体前倾,贼兮兮道:“虽然我说你离开也没关系,但你留在我这肯定最好。你又不是不知道外面对寒门庶士和关中、凉州士人的歧视。我保证在我这里,一切唯贤是举!”

  贾诩挑眉:“不是唯脸是举?”

  就算在装傻的时候,刘盈看到长相俊美的人,都会眼睛发亮,多些灵动。

  董卓因此更加喜爱刘盈。因为他也爱美人。

  刘盈道:“我确实常以貌取人,所以长相俊美的人会放在身边,长相一般的人有什么本事就去什么位置,长相实在是不符合我要求的人,就只能去当封疆大吏了。嗯,庞统除外,他是我的友人,我可以忍耐。”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