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35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贾诩差点笑出声:“行,行,这也算唯才是举。使君,我还有个问题,仅凭我念的那些书,你不应该有如此本领。我猜测,在我为你授课之前,你已经很有本事了。”

  刘盈歪头:“你想知道?”

  贾诩颔首。

  刘盈道:“真的?听了你就走不了了。”

  贾诩哭笑不得:“即使你同意让我离开,你的心腹可不见得。”

  “那行吧,嗨,那你是第一个真正知道我秘密的人。”刘盈竖起大拇指,指着自己,“我,刘盈,你信吗?”

  贾诩想了想,道:“我信。”

  “我就知道你不会信,肯定要说我是阿父……”刘盈瞪大眼,“啊?你信了?”

  贾诩看见刘盈惊讶的神色,眉眼间多了一抹柔色,竟显得面目不那么平凡了:“信。汉哀帝不该是你这模样,那为何不能有一位汉惠帝,是你这模样?”

  贾诩确实立刻就信了。

  若刘盈自称“刘邦”,贾诩可能还有思量一下,刘盈是否开玩笑。

  但汉惠帝,真没什么好冒认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眼前之人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或许会假借自己儿子的名字胡来。

  但贾诩了解刘盈,刘盈偶尔表现出的灵动气质,表明他定是被家里人溺爱的儿郎。

  他收集的“张盈”的信息,也表明“张盈”是个活泼开朗的年轻人。

  汉高祖或许洒脱,或许不羁,但以他起兵时的年龄,已经扮不了年轻人。何况汉高祖绝对不是在衣食无忧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富贵子弟。

  小皇帝在衣食上还是蛮挑剔的,一天要吃好几顿的肉。

  刘盈和贾诩相处时,没有和贾诩透露太多自己的秘密,贾诩没有一开始就锁定刘盈或许是汉家祖宗。

  但刘盈自称“刘盈”了,贾诩便很好确认刘盈的身份了。

  还是那句话,汉惠帝有什么好冒认的。

  身为汉人,贾诩有些唏嘘:“读史书时,我时常想,若汉惠帝再年长些,在汉高祖无暇顾及他之前便已经长于汉高祖膝下,接受汉高祖悉心教导,长成如汉高祖那般的人物,大汉会如何。不过文帝、景帝、武帝都是明君,若换掉他们,我会更遗憾了。”

  刘盈乐道:“那你不用担心了。我儿子就叫刘恒。”

  “什么?!”贾诩比之前还惊讶。

  刘盈笑道:“我没说他就是你所知道的汉文帝。只是我还没成婚时,阿父就给我的长子定下了‘刘恒’这个名字。弟弟们的名字中正好缺了‘刘如意’和‘刘恒’。冥冥之中或许真有什么定数吧。”

  贾诩心神激荡,阖目静了一会儿心,才遗憾道:“可惜你英年早逝。”

  刘盈骂道:“屁,谁英年早逝啊,我还没死呢。”

  贾诩再次震惊,这次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盈坏笑道:“你就当我做了一个梦吧。梦里我在当刘协,醒来后我还是汉太子呢。明年我才接受阿父禅位。啧,阿父那孽子,我刚弱冠他就想禅位,还好我跑得快,带着壮壮跑去西域玩了。哦,壮壮是我妻子,萧伯父的女儿,我的青梅竹马。你要看我妻子的画像吗?”

  刘盈对贾诩扔了一大堆让贾诩消化不良的信息,凭空拿出一张画轴,对贾诩炫耀自己的妻子。

  贾诩把画轴接过来,把刘盈凑过来的大脑袋推过去:“你多少岁了?怎么还如顽童一般?”

  刘盈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已过弱冠,二十多岁,未满而立。”

  贾诩话语中不由带了一丝嫌弃:“快而立的人,怎么还如顽童一般?”

  刘盈耸肩:“那没办法。父母尚在,我为何要成熟?”

  贾诩沉默半晌,才无可奈何道:“高祖高后肯定对你很头疼。你刚刚甚至称呼高祖为‘孽子’??”

  刘盈自得道:“我当着他的面都这么叫,他也这么叫我。阿母嘛,她终于已经习惯,不会被我和阿父气哭啦哈哈哈哈。”

  贾诩很难把高后和“气哭”二字联系在一起。

  但他转念一想,如果刘盈从小就是这副模样,那高后或许会少许多磨难,可能心底真的能柔软到被不孝子气哭的程度。

  一个正常人,见到儿子和丈夫互骂对方孽子,是一定会气哭的。

  他展开画轴,仔细端详画中女子的模样。

  贾诩夸赞道:“灵秀之气充盈,萧相国的女儿,就当是如此模样。”

  刘盈摇头:“萧伯父说,他没有这样的女儿,这样的女儿不是她和萧伯母生养的,是从河里捞回来的。”

  贾诩:“……养女?”

  刘盈继续摇头:“亲女儿。可能因为壮壮的性格和我比较相似的缘故吧。那没办法啊,壮壮就是这么优秀,和我一模一样。”

  贾诩卷好画轴,不忍再看画中女子。

  萧相国真是辛苦了。

  他不再打探刘盈的私事,免得刘盈说出更多刺激他心脏的皇家秘闻:“既然你说现在的你只是入梦,那你梦醒时,难道能将梦中的事告知高祖?”

  刘盈烦恼道:“对啊。阿父要求可多了。我这次回长安,就是他特意叮嘱我,让我去长陵帮他炫耀,他有一个好儿子。”

  贾诩嘴角微抽。

  嗯,高祖之风就是如此。所以汉高祖让儿子覆灭大汉也是正常的。

  虽然面前之事太神异,但刘协变成张盈之事已经足够神异。贾诩之前只在书中见过神异之事,如今亲眼见到,倒也能接受。

  刘盈说这只是他的一场梦,贾诩也能接受。

  书中有写,一些贤人说自己是在梦中,大梦一场后回到现实。

  如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有何不可?

  刘盈比他们神异的地方,大概是能断断续续做许多次梦吧。

  贾诩突然意识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你家中所藏半卷留侯兵书?”

  刘盈捂着嘴笑:“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张伯父还蛮勤快的,或许你有生之年能看到全卷。”

  贾诩眼眸发亮:“还有其他的?”

  刘盈点头:“淮阴侯兵书看吗看吗,我的阿兄可没死!”

  贾诩带着仿佛朝圣般的肃穆神情道:“我不适合学淮阴侯的兵书。淮阴侯的兵书该你来学。萧相国和曹相国的治国之道你也带来了?”

  刘盈道:“萧伯父很忙,没写多少。你想问什么,我帮你带回去。曹伯父你就别想了,他在正事之外就是个酒蒙子,别说你有生之年,我看他自己有生之年,都不一定攒得出一本治军治国的心得。”

  贾诩脸上肃穆的神情崩塌了:“你不……高祖不劝劝?”

  刘盈讥笑:“阿父只会和曹伯父肩膀搭着肩膀,一起酗酒!”

  贾诩重重深吸了一口气。

  好吧,是啊,高祖之风就是如此。

  贾诩十分遗憾。以曹相国与高祖相似的洒脱性格,恐怕真的难以留下多少心得。

  曹相国恐怕连口述让别人记载都懒得做。

  贾诩浑身难受:“使君,高祖纵容友人,你可要好好照顾他们的身体啊。”

  刘盈难得露出痛苦神色:“在努力了,很努力了。”

  贾诩失笑。

  听刘盈所言,汉初贤才们大抵都还活着吧。汉高祖都要当太上皇了。

  刘盈为了长辈的身体,肯定很努力了。

  贾诩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态,不适合在乱世中苟活。

  但人非草木。他在长安与刘盈几乎日日相处,对待在家乡躲避的孩子,都没有如此用心过。

  刘盈对他交付信任。他为刘盈保守秘密。

  几年后重逢,他一眼认出了曾经的弟子,曾经的弟子也再次对他交付了所有信任。

  罢了,既然逃不掉,那就洒脱一些吧。

  身为汉人,听从汉高祖的命令,协助汉太子覆灭大汉,重建新王朝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只想在乱世苟活,为家人寻得富贵的贾诩,只因“帝师”二字,竟生出些使命感了。

  刘盈不意外贾诩会选择自己。

  贾诩,又一条在赛博斗蛐蛐中评价“三国中的大汉忠臣”中的漏网之鱼。

  为了自保,贾诩曾怂恿李傕等人攻打长安,让长安被战火焚毁,吏民死伤过万。

  但同样是贾诩,多次在董卓、李傕、郭汜处周旋,保全汉献帝的性命,帮助汉献帝东归。

  贾诩一生中,唯一一次没有选择更稳妥的道路,也是因为汉献帝。

  李傕、郭汜等矛盾日益激烈时,张绣劝贾诩与他一同离开长安,贾诩却因汉献帝在长安,拒绝了张绣的好意——“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直到汉献帝被曹操接走后,他才奉还印绶,辗转几处,去投奔张绣。

  这乱世之中,许多人都如此矛盾。

  贾诩献策长安之乱,但也极力在李傕、郭汜处周旋,常出些济民之策。在他未离开前,李傕、郭汜保持着表面的和平,关中大致还算安稳;

  贾诩为自保可以不顾长安城中汉献帝的性命,也从不在意在曹操处的汉献帝,但他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汉献帝东归。

  此次副本,贾诩为自保制造长安之乱前,刘盈便在董卓与吕布拼杀的混乱中逃走。

  贾诩只是在西凉军阀中缝缝补补,还未曾扬名。

  刘盈相信,自己承诺给贾诩富贵安稳,贾诩或许更想当萧何、曹参。

  不过毒士也没什么不好,陈平非常非常好。

  谁要是说陈平的坏话,刘盈就去掀谁家屋顶!

  哦,周勃和灌婴除外。这两人陈平说很热闹,看着他们嫉妒的嘴脸很开心。

  既然坦白了秘密,刘盈打开了话匣子,嘀咕起陈平和周勃、灌婴二三事。

  贾诩皱着眉头,表示非常不想听。

  “你还是赶紧出去,安一安你友人的心。”贾诩道,“他们虽才高,但年少,恐怕正在忧惧中。还有孙策和周瑜那里,你不解释吗?”

  “嗷,行吧。我还想让他们多忧惧一下呢。贾诩你这么说了,那就这样。”刘盈放下腿,站起来。

  贾诩叮嘱道:“虽然你可能不习惯,但还是别把高祖之气带出来。我便罢了,若其他士人有字,你不可太过无礼。此时与汉初不同……”

  刘盈捂住耳朵,瘪嘴:“贾师傅,你好烦。”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