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刘诞的嘴猛地张开,不敢置信地看着刘盈。
刘盈对刘诞笑了笑,扬了扬手臂上的麻布条:“我还以为刘焉告诉你此事了呢。你要一根吗?”
刘诞闭上嘴,深呼吸,伸手:“给我一根。”
刘盈道:“你若不想杀刘璋,我可以留着他的命。”
刘诞沉默良久,道:“长嫂还活着。如果长嫂原谅他,我也原谅他。”
刘盈猛拍了一下刘诞的肩膀:“你不像刘焉,过于纯良。你应该像你的母亲。走吧,去见一见你的弟弟。”
刘诞点头。
刘盈让身后的将领带了几十个人去保护刘诞的妻儿。他带着刘诞,奔向益州牧府邸。
孙策攻打益州牧府邸。赵云和张绣控制城门,以让刘盈失败也能顺利逃走。
刘盈到达益州牧府邸的时候,孙策已经把刘璋捆了起来。
孙策郁闷道:“益州难道无将?我几乎没遇到抵挡的人。”
刘盈道:“可能他们不肯为刘璋拼命,抛下刘璋逃跑了。”
敌人都攻打益州牧府邸了,天知道外面有多少兵马?
对敌人一无所知的益州官吏,自然选择先撤退,免得拼上自己的私人部曲。
而原本的刘焉的部曲即使投降了,对保护刘璋也不积极。孙策勇猛,自然如入无人之境。
倒是刘盈救刘诞时,遭遇了较为顽强的抵抗。
益州豪强逃走的时候,也派人来带走刘诞,好换个人控制。他们正好撞上刘盈。
“你们兄弟慢慢聊,我去安抚城中人。”刘盈顾不上休息,准备离开。
“等等。”刘诞拦住刘盈,带刘盈进入益州牧府邸的书房,将暗格里的兵符和益州牧官印交给刘盈。
他让刘盈把益州牧府邸残存的兵卒聚集起来,以刘焉长子的身份,将益州托付给刘盈,命令剩余的部曲效忠刘盈。
刘范死后,他便是刘焉长子。
“我无能,不能守住益州。张使君高义,你我若归于张使君,才能保全家人和地位。”刘诞道,“诸位都是英武忠义之人,应该效忠一位英雄,而不是效忠令益州内乱的宵小。”
刘诞对父兄的部将拱手作揖:“这是命令,也是我的请求。”
部将面面相觑。
“二郎君,这是何话?命令就是命令!”一位年轻将领道,“我听你的!”
“对、对,我是你家的部曲,当然听你的!”
“我虽不是益州牧的部曲,但也不想跟着小人过。听你的!张使君,我就投奔你了!”
“张使君,也请收留我一个!”……
“收留什么?你们还会是益州的将领。”刘盈一一扶起跪下的将领,“我这就带你们把逆贼全部驱逐。”
他看向刘诞。
刘诞想对刘盈笑一下,却笑不出来。
他微垂着脑袋,压低声音道:“我用一儿换了长兄之子。你会保护我们的安全,对吗?”
刘盈轻捶了一下刘诞的肩膀:“你说什么屁话?我可是连夜赶路来救你。若我只想夺益州,不如等刘璋杀了你,益州更混乱。”
虽然是胡扯,但就说他救没救刘诞吧!
刘诞终于露出了笑容:“我信你。”
刘盈对刘诞扬了扬手,带着自己的兵卒和益州降卒离开。
“别担心,张盈很讲义气。”孙策虽不认识刘诞,但刘诞的当机立断博得了他的好感,他愿意交这个朋友,“到张盈麾下,你更能施展抱负。”
刘诞听孙策提起刘盈那熟稔的语气,猜测孙策和刘盈可能私交很好。
他压低声音道:“你可知他真实身份?”
孙策笑道:“我知道的比你多。”
刘诞长舒一口气:“是啊,你是他心腹,肯定知道的比我多。没想到大汉还能三兴。”
孙策坏笑:“谁说他要三兴大汉?张盈的目标是让大汉入土,当新王朝的皇帝。他现在姓张,是留侯子孙。”
刘诞目瞪口呆:“什么?!”
……
“哎呀,你身手不错啊。你叫什么名字?”刘盈没想到跟随他的益州降将中还有一位猛士。
等战斗结束,就让孙策和他打一场,免得孙策在那抱怨攻打益州牧府邸没遇上硬茬子。
那年轻将领保全道:“末将姓甘名宁。”
刘盈脚步一顿,然后继续奔跑:“好名字。”
竟然是未来的孙吴猛将甘宁?那更要让他和孙策打上一场。
不知道孙吴的小霸王和孙吴第一斗将谁输谁赢,嘿!
这些益州降将在抵挡孙策时一触即溃,刘盈带领他们扫灭成都城内反抗军队时,他们却所向披靡。
甘宁不仅勇武,口才也极佳。
他一边砍杀一边高声喊着刘璋弑兄的罪名劝降,许多成都守军都放下了兵器。
刘盈入城时天刚亮,到日上竿头时,他已经完全控制了成都城。
刘盈果断提拔甘宁,让甘宁整合成都守军,劝降益州其他城池。
张绣领着几百骑兵回汉中。
汉中已经集结兵卒二万余人,张绣将率领汉中官吏和将士进入益州。
张绣回到汉中时,张鲁和张修才刚开始互骂,“张盈走了,你是不是要反叛”。
见到张绣回来报喜,二人面面相觑。这才几日啊?益州就是我们张家的了吗?
那还不赶紧收拾行李,去成都选个大豪宅!
第210章 识破计谋也无用
拿下成都后, 刘盈如摧枯拉朽般,迅速扫平整个益州。
益州豪强都要用刺杀来赌翻盘了,可见之前益州豪强被刘范压制得多惨。
历史中的刺杀,大致上都是这样, 硬实力实在是难以抗衡, 才会暴露自己在敌人内部安插的所有力量, 孤注一掷。
如孙策被刺杀一样, 若成了, 此事就此揭过, 继任者为了维持内部稳定, 顶多找个替罪羊;若不成, 安插的人脉就会被连根拔起,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
益州豪强的军事实力本来就很弱, 这是史书上盖棺论定的。
刘焉的部曲是进入益州后才开始组建。
黄巾之乱,关中、关东流民涌入益州。刘焉拿出大笔钱财, 用这些流民组建部曲, 因这些流民来自益州之东,称东州兵。
流民的素质众所周知, 说好听点是蛮横, 说难听些就是一群匪徒。进入益州后,东州兵多有骚扰当地民众的不法事迹。
刘焉坐稳益州牧的位置后, 着手整顿内部,东州兵才开始收敛。
原本历史中, 刘璋继承了刘焉的位置, 既不能安抚益州本地豪族,又不能压制以东州兵为主的益州牧私人部曲,益州内乱不断, 刘备才有机会入主益州。
但就在益州内乱时,赵韪联合益州大族起兵叛乱,有钱有人才还有本地人的地利优势的益州豪强,还是被匪徒般的东州兵击溃。可见这群益州豪强有多废物。
甘宁本来会在刘璋继承益州牧后,被荆州诱使叛乱,被击败后逃入荆州,之后归顺孙吴。
现在他成为东州兵的主将,提前许多年意气飞扬。
刘盈却眉头紧锁。
占领成都后,平定益州一系列战斗,就不需要刘盈亲自出面。
系统贴心地给刘盈用动态画卷展示了益州的战况,刘盈只需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就像是玩战略游戏一样。
甘宁和他所率领的东州兵,真的完完全全是一群匪徒。
刘盈三令五申不可扰民,但这帮匪徒完全不把他的命令放在眼里。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刘盈叹了口气。
他让法正带人加班加点整理萧何等人为他准备的法令,经过本地化润色删改,快马送往益州各个郡县宣读。
刘盈又让在益州当地颇有声望的王商去安抚益州豪族,只要他们及时投降,就能赦免他们。
“如果他们投降不及时,我就只能让流民分走他们的田地。”刘盈指着一旁的甘宁道,“你也看见了,他们有多不听话。我想让他们封刀,他们也不肯啊。”
甘宁:“……”
王商作揖,飞速离开成都,招降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益州豪族。
“你曾经为锦帆贼,后用心钻研诸子之言,投身仕途,当是不想做贼了。你的暴虐对着你的敌人去,别对着手无寸铁之人。”刘盈骂道,“先跟着庞统读书,若不醒悟,你就当一辈子的文官吧!”
甘宁垂着脑袋,本来想着立功后还被叫回来挨骂,要不要叛逃算了。
听见刘盈让庞统教他读书,还让他当文官,甘宁抬起头:“当、当文官?”
刘盈道:“好好努力,说不定你将来还能混个尚书令当当。”
甘宁:“……”郎君,你高看我了。这是我努力就能当的吗?
听到有人教自己读书,甘宁决定先多读点书,再琢磨跑不跑。
“你以为你的错误只在没控制住自己的匪性吗?”刘盈幽幽道,“我已经给你发出三次诏令,为何不遵从?”
三令五申,刘盈是真的发出了三次命令。
“甘宁啊,你还没把我当成主君,才不愿意听我的命令,对不对?”刘盈轻轻拍着甘宁的肩膀道,“没关系,是我这个主君还不够优秀。你读书的时候,正好观察我够不够资格让你听从命令。若你还认为我不够资格,不用你冒险逃走,我会放你离开。这点心胸,我还是有的。”
甘宁看着刘盈带着笑意的双眼,冷汗一点一点浸湿了后背。
“好好用你的双眼看看,由乱世进入治世需要什么。”刘盈让庞统把甘宁带走,给了甘宁最后一次机会,“好好回想,你二十来岁时幡然悔悟,决定努力读书的初心。”
甘宁临走前问道:“郎君为何对我如此了解?”
刘盈似是回答,又答非所问:“因为我欣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