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42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就算家里再穷,今年风调雨顺,正好丰收,一把庭院里的野菜还是有的。

  平时农人没有如此淳朴,能有便宜占,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只是刘邦和兄弟们在沛县为刘盈扬名,说碓床和石磨都是刘盈想的——事实也是如此。刘盈又挨家挨户教他们如何吃面粉。

  农人奸猾的时候很奸猾,感恩的时候也很真诚。

  刘盈给他们带来了利益,他们不会舍不得一句感谢和一把粮食、几个鸡蛋。

  当蒙毅特别给刘邦增加的赏赐下达后,县官将“神童刘盈”的名字也报了上去。

  秦始皇喜欢祥瑞,神童也是祥瑞的一部分。

  伟大的皇帝曾经任命虚岁十二岁的甘罗为相,那么现在虚岁八岁(虚两岁也叫虚岁)的刘盈,自然也可以是思考出碓床和想要推广石磨的神童。

  蒙毅已经吩咐下属,只要有沛县的文书就优先送到他那里。

  当看到刘邦的政绩也和刘盈有关时,蒙毅有一种“一点都不意外”的感觉。

  李斯正在和蒙毅议事,对地方上打造神童的事习以为常,嗤之以鼻。

  蒙毅摇头:“别的神童可能是假的,这位神童是真的。我见过。”

  李斯忙追问。

  事关君上的行踪,蒙毅只摇头做神秘笑,没有多说。

  李斯见蒙毅这模样,便知道皇帝大概又和蒙毅私自出游了,心里难免嫉妒。

  虽然他为丞相,皇帝在大事很重视他。但比起恩宠,他远远不如蒙毅蒙恬两兄弟。

  蒙毅没觉察到李斯的嫉妒。

  在他看来,自己和蒙恬是三代秦人,祖孙三代都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但在朝中位次还不如客卿出身的李斯,该是他和蒙恬嫉妒李斯,哪可能李斯还来嫉妒他二人?

  不过蒙毅一点都不嫉妒李斯,只是很敬佩李斯。

  他与蒙恬不仅出身极好,年少时还是始皇帝的侍官,是始皇帝最亲近的臣属。只要他们有能力,始皇帝不会吝啬封赏。

  他们起点比李斯高许多,现在李斯却站得比他们高,这是李斯自己的本事大。他和蒙恬不仅不嫉妒李斯,还很愿意和李斯交好。

  蒙毅也真的以为,自己和李斯是好友,才会把皇帝对刘邦父子二人有印象这件事私下透露给李斯。

  李斯完全没有意识到蒙毅的言下之意,也完全没有关注沛县那个小小的神童。

  他只是再次妒火中烧,哀怨君上微服私游又不带自己。

  哼,蒙毅又在炫耀!

  蒙毅拿着县令报告神童刘盈的文书去觐见秦始皇,不出蒙毅所料,秦始皇紧皱的眉头再次舒展。

  “此人若不夭折,可给二世。”

  十分忌讳死亡,忌讳立储之事的秦始皇,第一次在蒙毅面前提到“秦二世”。

  虽然秦始皇仍旧没说他心中属意的秦二世是谁,蒙毅也足够开心了。

  只要君上有思考这件事,大秦的未来就没有问题。君上的判断绝对正确。

  “孩童性子未定,容易浮躁,先不必关注。”秦始皇第一次主动为沛县这对父子下达指令,“提拔其父,也等明年官吏考核再定。”

  蒙毅叩拜:“是,君上。”

  秦始皇想了想,又道:“你去一趟沛县。”

  秦始皇没说为什么,蒙毅也知道自己的君上的意思。

  君上是让他亲自去沛县查探神童真假。

  秦始皇对神异之事看得极重。

  去年,大秦发生陨石和玉璧两件预言“祖龙死而地分”的事。秦始皇深以为虑。

  同样在去年,秦始皇因预言之事苦恼,私游酒肆,刚好撞见一位神童,这位神童和其父亲又很积极地为大秦做事,很是忠诚。

  在秦始皇看来,这或许是上天预示的破局之解。

  蒙毅觉察到了君上的心思,神情郑重,再次应道:“是。”

  明年刘邦大概要一飞冲天了。

  秦始皇捋了捋胡须,即使以前没有回忆过,但他记忆力十分好,一回忆,就想起那个孝顺孩童的可爱面容。

  他又想到了扶苏。

  不知道扶苏在北疆有没有好好反省,有没有获得成长。

  六国旧士人,不是怀柔便能安抚。他对六国旧士人的怀柔做得还不够多吗?

  等出游回来,他要把扶苏叫回咸阳,好好责骂一顿。

  ……

  赏赐再次到达。

  刘盈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时代的纸。

  刘邦一个不留神,刘盈就把纸折成了纸飞机。

  “呼呼……飞……啊?”刘盈被刘邦捞起来,放在膝盖上就是一顿揍。

  刘盈这次挨了揍却不哭,还“嗷嗷”大叫着让人给自己评理。

  “这是皇帝赏赐给我的纸!我想怎样就怎样!就是拿来擦脸擦手又如何!阿父你凭什么打我!”

  刘盈不依不饶,说要上京告御状。

  刘邦被刘盈吓得不轻,责打又没用,只能发挥能屈能伸的英雄本色,给刘盈道歉。

  一场家庭闹剧,看得韩信扶额叹气不止。

  他在家里快待了一年了。这一年时间,他发现义父真的太溺爱盈儿。

  说什么责打也没用,这不是义父你舍不得下重手吗?他就没见到哪家父亲会和幼子掰扯什么道理,难道不是父亲说的都是对的,就算是错的,身为儿子也不能说父亲是错的?

  韩信对刘肥道:“义父这样,盈儿就更难管了?”

  刘肥不解:“盈儿是对的,为何要管盈儿?”

  韩信又去委婉地劝说义母,希望义母委婉地劝说义父。

  吕娥姁在韩信开口前,就拉着韩信抱怨:“你义父真是不对,君上赏给盈儿的纸,他激动什么?”

  韩信:“……”

  得了,他算是明白,这个家不会有人管教刘盈了。

  最终,只能韩信自己苦口婆心地劝说刘盈:“纸非常珍贵,哪怕是皇帝赏给你的,你也不该浪费。”

  刘盈把叠纸飞机的纸展开:“这不也能用?我没有浪费。唉,这纸软趴趴的,纸飞机根本飞不起来,一点用都没有。”

  “飞鸡”是什么?山上会飞的野鸡吗?

  韩信以为刘盈只是想吃鸡,便和刘肥去山上打了野鸡给刘盈做烧烤。

  刘盈不知道为何阿兄和刘肥要给自己抓鸡,但管他呢,吃!

  咸阳送的笔墨纸砚太贵重,刘盈虽然喊着“赏给我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最后还是让刘邦和吕娥姁锁了起来。

  刘盈嘀咕,送这些不能变现的东西有何用?不如送给他千金,等秦二世一继位,就给他阿父招兵买马推翻暴秦。

  但对于沛县其他人而言,送笔墨纸砚可比送千金的意义大多了。

  上面这样赏赐,就是信了刘盈确实是神童,鼓励刘盈好好学习,继续成长。

  刘盈的未来在上面挂了号,刘邦的名字也肯定放在了贵人的桌案上。这家人即将飞黄腾达了。

  县令得意地捋胡须。

  他就说刘邦在上面肯定有人。若没有人,赏赐怎么会这么快下发?上面又怎么立刻相信刘盈这个神童是真的?

  族里之前不肯送女给刘盈联姻,知道错了吧?

  还好刘盈年幼,现在也来得及。

  县令已经决定,等族里选出合适的女孩,就让儿子收其当义女。之后儿子的仕途也有保障了。

  不止县令,整个沛县的豪强都关注到了刘盈的婚配。

  刘盈比平常孩童高大,肯定没两年就能长到婚配的身高。趁着刘邦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仓吏,他们才有机会嫁女给刘盈。

  就算刘邦眼界高,他们送点族女去给刘盈当丫鬟也不错。

  刘盈得知此事,骂了一句“神经病,我刘家不养闲人”。

  刘邦和吕娥姁更是不悦。

  “盈儿还这么小?!他们在想什么!”吕娥姁气得肺都炸了。

  刘邦也很不满:“盈儿还未立业,成什么家?荒唐。”

  刘邦挨个敲响相熟的豪强的门,让他们不准带坏自家孩子,这才让他们安静下来。

  他们彻底放弃给刘盈塞小丫鬟,还是刘盈自己出力。

  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让族女穿得漂漂亮亮去偶遇刘盈,但刘盈误以为是有人抢地盘。

  娇滴滴的小女孩看不上在泥里打滚的刘盈等人,沉着脸鄙视了几句。她身旁的倨傲子弟也出言不逊。

  毕竟他们的族人只是让他们来找刘盈玩,不会对小孩说太多功利市侩的话。小孩藏不住心思,一鄙视就露在了面上。

  刘盈和小弟们这个年龄可没意识到什么男女之别,冲上去就是一顿揍,把小女孩的头花都扯歪了。

  豪强们放弃。

  刘盈就是个懵懂孩童,懂个屁的美色,还是再等几年吧。

  刘盈完全没意识到这些偶遇的含义。

  他以为自己木秀于林,一些恶风来挑衅自己了。

  萧壮壮在刘盈身后抱着手臂昂首,她左边是左护法樊伉,右边是右护法夏侯灶。

  谁敢来挑衅老大,鼻子都给你打歪!

  刘盈小团体再次一战成名,名声都传到沛县其他几个邑了。

  因刘盈和小弟们实力出众,挑衅者落荒而逃,销声匿迹。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