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65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她一向对许多事情抱有好奇心和探索欲, 但也是知道分寸的。

  其实本地人对被下放的两人都感到好奇, 就算是身份敏感不敢接近,也会不经意走过, 观察观察,远远看两眼。上次发工资的时候,几个医生凑在一起,还私下谈论过,其他人知道李光耀给开过药送去,还问过具体,沈卓当时也听了的,知道一些情况。

  不过那都是刚开始的时候了,现在过了一个月,大家已经差不多习惯了,好奇的人就少了。

  此时被下放的人和队里人处在一种相安无事、互不打扰的状态。之前因为这事带来的些许不安,也过去了,大家又恢复了往常的日子。

  沈卓觉得叶欣能忍到现在才去,已经很克制,陪她去一趟也无所谓。

  到了那边,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老旧的建筑,三面用泥砖建了半围墙,一面空空的只有木栏杆,泥砖砌了有柱子支撑,也有不少木头柱子,顶上是密实的稻草和麦秆,间或有一些瓦片,透着一股杂乱和简陋的感觉。这就是大队的牛棚了,占地面积不小,里面集中养了二十来头牛。

  在整体的大牛棚边上,还有两个圆顶小凉棚样式的,顶上也是稻草覆盖,下面木头支撑。有时候特殊情况,如母牛生犊子了,需要分开出来,就先安置在这小凉棚里。

  二十来头,有水牛也有黄牛,平时小孩子割草只是一点点,不够吃的。看牛的也要去打草,间或轮流地赶着牛到边上吃吃草,活动活动。东边也是山坡,没什么人,一处水坑正好给水牛洗洗澡。东坡这边算是默认的牛群活动场,割草的小孩子都知道要去别处的。

  当然,以上这些也还是不够牛吃的,牛群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是地里收割过后储存起来的稻草、玉米杆等等。

  牛是认人的,如今骤然换了人不熟悉,还不能牵出去放,怕出意外。所以目前,两个老人和所有牛都在牛棚这边。

  叶欣和沈卓走近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两个老人站在牛棚门口,谨慎而沉默地看着他们。

  这一对年轻男女,女的手中拎着一个篮子,男的手中拎着一筐草,大约能猜到他们是来送草的。但以往并没有他们。这年纪的年轻人应该已经在地里上工了才对,只有力气弱的小孩子才做割草这种比较零碎的活。

  何况,这两个小年轻样貌实在出众,看着一点儿也不像乡下人。倒像是刚从城里来的。

  叶欣也仔细打量了一番他们,两个老人,瘦骨嶙峋,面色憔悴,非常非常地落魄。他们看过来的目光带着戒备。不过还是有些不同的,一个似乎愤懑不平,一个则是沧桑无奈。

  其实能解。听说之前生了病,吃得不好睡得不好,现在也不知道痊愈了没,这么恶劣的条件,生活状态肯定很糟糕了。

  走近了,叶欣开口:“我们帮幺妞来送今天割的草。就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她背着妹妹干活的。”

  两个老人都沉默地点头,想来对那个小女孩有印象。

  叶欣一转身,借着身体的遮挡,从篮子里拿了五六个煮鸡蛋,扔进草筐中,翻了翻草,盖严实。

  沈卓默默地看着,微微皱眉,但也没说话。

  等她放好,就拎着筐上前,也不说话地递过去。

  更年长、面容也更沧桑的金忠国看看这挺拔清俊的后生,目光有些惊异,被他奇怪地看了眼,才伸手接过了这一筐鲜嫩的春草,转身走进牛棚里倒。

  另一个叫唐搏雅的,则站在原地还是冰冷戒备地审视着这对年轻男女。

  沈卓一直皱着眉头,也没顾他的打量,就是站在原地等拿筐。叶欣更不在意,甚至左顾右盼,有些好奇地打量牛棚的环境。

  不一会儿,金忠国倒好了拿着筐出来,交还给沈卓的时候,再看看他,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你是本地的队员?”老人声音沙哑,透着一股气虚。

  沈卓虽对他的问话有些奇怪,但只是点点头,接过了筐。

  转身正想叫叶欣回去,却发现她已经转到那两个小牛棚去了,只好走过去。

  外面这两个小棚,这时都是拴着母牛,边上跟着牛犊子,这是今年春天刚刚产下的。小牛犊并不会乱走,只跟着母牛,还要吃奶的。

  叶欣也不嫌弃味道难闻,围着两个小牛棚转了一圈,好奇地打量。母牛卧在地上,嘴巴嚼着干稻草,对她的打量并没有什么反应,耳朵一扇一扇的,赶着蚊虫。小牛没吃草,挨在妈妈身边,也好奇地看看她。

  沈卓顺便看了看这两个牛棚的构造,都是很简单的四根柱子,还加了几根围栏,不过已经很陈旧了,看着很简陋。他心道,自家的肯定要比这个做得结实好看,而且会更干净。

  他低声对叶欣说:“走了,回去。”

  叶欣也满足好奇心了,就转身和他沿来时的方向回去了。

  两个沧桑的老人见他们这么干脆地离开,松口气之余,心中还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等他们走远了,两人小声说起话来。

  金忠国一开口,先是一句感叹:“这里这么偏僻的地方,竟有那么清俊的后生。”

  唐搏雅冷冷地说:“确实挺古怪的。”

  金忠国问:“他们到底来做什么的?”

  唐搏雅道:“来观猴儿呗。”

  金忠国叹气,“唉,你不要愤懑不平啦,我看他们没恶意。”

  唐搏雅冷笑一声,“呵,你心里能平?”

  金忠国无奈地摇头:“不平又能如何?都到这里了。算了,不说这些,你去煮饭吧,我再进去喂牛。”

  唐搏雅说了句:“煮饭?顿顿红薯吃得犯恶心,这也叫饭?真是比狗都不如!”虽如此说,却还是去角落拿锅和番薯了,毕竟还不想死,就得吃饭。

  金忠国进到牛棚,刚才的青草只是先倒出来,还没喂。新鲜的草不好储存,一般都是当天喂了,牛这段时间没出去,也得吃点新鲜的。

  但是当他把草抓松,却发现有几个几个圆圆、白白的东西滚了出来,跟碧绿的青草和脏污的地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金忠国愣了下,喊了一声:“搏雅,你快来瞧瞧!”

  正要去河边的唐搏雅端着锅就进来了,“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当他看见地上醒目的东西时,也大惊小怪了,“鸡蛋!哪来的?——刚刚那筐草!”

  金忠国点头,“没错,就是他们了。”他感到很不可思议:“他们这一趟来,就是为了给咱们送几个鸡蛋?”

  唐搏雅最初的惊愕过后,很快又皱起眉头来,“非亲非故的,为什么要送吃的来?他们有那么好心?怕不是下了毒的吧!”

  金忠国继续翻着青草,从里面一共捡出六个煮鸡蛋来,仔细看看,说:“都是好的,煮熟了的,还有点余温呢。非亲非故,也无冤无仇,他们何必害咱们?要害人也不必费这些鸡蛋啊。再说他们要是想害人,怎么不提醒一句?这样默默藏着,要是不仔细,直接给牛吃了都不知道的。”

  说着,他捧着六个鸡蛋站起来,跟唐搏雅说:“来,你三个,我三个。以前这对咱们不是什么稀罕东西,现在可是难得吃上喽!”

  唐搏雅还是有些戒备和怀疑,“来历不明的东西,我可不敢吃!万一真吃死了呢?我熬到现在,可不想不明不白地死了。”

  金忠国摇摇头,叹气:“那你别吃,我都吃了。我得吃点好的,不然真熬不下去了。”

  说着他就捧着鸡蛋蹲到角落,当然不敢走出去,怕引人注目。

  唐搏雅看着他剥开一个,那鸡蛋白白嫩嫩的,顿时忍不住咽口水,低头看看自己捧着的锅里的番薯,真是吃不下了,索性也破罐子破摔,“不行!你得分我三个!要死一起死!”

  两个沧桑的老人,就在这散发着牛粪臭味的牛棚里,珍惜地吃着煮鸡蛋,喂牛先不管了,也不急着煮番薯了。

  ……

  叶欣和沈卓已经回到了村子里,把筐送到了幺妞家,还给她。

  因为他们确实快去快回,没有耽误,送回来的时候她家上工的大人还没回来呢。

  幺妞也松了口气,连忙又道谢。一般下工后,知道家里有人做饭,爹妈和姐姐会顺便去自留地侍弄一下,摘点菜再回来,所以慢一些,不过她还是怕叶知青拿筐回来迟了,被说。

  叶欣看她已经升起火来,小妹妹在腿边,很忙的样子,就不多待,挥挥手走出去了。

  出去正好碰到李建业回来,叶欣笑着打声招呼,就跟沈卓离开了。

  李建业觉得奇怪,进屋问了声:“他们来干什么?”

  幺妞小声说:“叶知青和沈医生只是路过,进来看看,见你们都不在,就回去了。”

  李建业就也没放在心上。

  ……

  回到坡底,沈卓才问出口:“你为什么送鸡蛋给他们?”

  叶欣问:“你不赞同?”

  沈卓皱着眉,摇头,口吻有些担忧:“他们头上有那么多罪名,虽不知真假,但毕竟身份敏感。咱们还是远离些为好。”

  叶欣点点头,“你的担忧不无道,毕竟不知深浅。”

  沈卓看着她,等她解释。

  叶欣就坦白地说:“释放好意,试图认识,以后可以问问外面世界的事情。”

  沈卓听了,也不意外,反而有种“果然是她的行事风格”的感觉,也没反对,毕竟她做得很隐蔽,也很快回来了。他点点头,“嗯,广开人脉,增长见识。”

  叶欣本来以为他会继续劝自己不要接触的,还准备了一番话准备说服他,没想到他直接就解了 ,一时倒是惊讶地看着他:“不错嘛,你终于长进了!”

  沈卓稍稍有些懊恼,不满她这副对待小孩子似的语气,伸手把她拉到身边,绷着脸说:“你比大一岁呢。”

  叶欣乐不可支,“你也就光长年纪和个子了。”

  ……

  隔天幺妞还是背着小妹妹去割草,完了送到牛棚,没想到一向不说话的两个老人,这次说话了。

  问她:“昨日你怎么没来?”

  陌生人跟她说话,幺妞胆子小有些受到惊吓,不过想想他们平时也不凶,也不骂人,那么瘦,还挺可怜的,说话的又是这个看着面色更和善的,她就怯怯地回答一句:“昨天,叶知青说帮我送来。”

  金忠国心中一动,又问:“昨天两个人来,一男一女,哪个是知青?还是两个都是?”

  幺妞愣了下,反应过来是哪两个人了,“长得白白皮肤、黑黑长发、爱笑的姐姐是叶知青,她应该是喊沈医生一起来了,他俩定亲了的。”

  金忠国也愣了一愣,“那个沈医生,是本地人?”

  幺妞点点头。

  金忠国又问:“你们本地不是姓李吗?怎么他姓沈?”

  幺妞说:“是外来户。”

  说着,见他不问了,赶紧拎着筐走了。

  唐搏雅这时候才开口说:“怪不得那女娃白白嫩嫩的,男生也异常清俊,原来都不是本地的?男生应该是最近几年按政策培训出来的赤脚医生,否则不会那么年轻,说不定以前也是从城里来的。”

  金忠国思索一阵,点点头,“建国后确实有一批城里人离开,到乡下落户的,这事儿并不少见。”

  唐搏雅道:“不管怎么样,吃了鸡蛋一天都没死,看来他们是没有恶意。”

  金忠国无奈道:“何止没有恶意,人家主动释放善意呢。以后有机会的话,接触一下……不过,还是要看他们有没有继续接触的意向才行,咱们不好轻举妄动。”

  明白这个之后,两人就等着他们再次来。

  可是等了十来天,也没有看见人,他们不免失望了。刚刚温暖一些的心,又冷却下来。

  叶欣倒不是故意忽冷忽热,只是因为忙起来了。

  四月了,清明又是雨纷纷。

  她和沈卓宰了一只老母鸡——主要是沈卓宰的,她只负责烧水。随后是就是清山坡,拜山祭祖。

  在父母坟前,沈卓告知自己这一年来的变化,说自己当了医生,能拿工资了,灶房建得结实,院子也铺得干净,还准备搭一个凉棚,日子过得更好了,和叶欣好好的。父母在泉下,不必担忧。

  清明过后,天气晴了,医疗站收购中药材的消息也放出去了。

  在医疗站那红砖外墙上,张贴了通知,上面具体写了收什么药材、什么价格,写得很清楚。一些认识药材的队员便心动起来,不认识也走亲告友让识药的抓住赚钱机会。

  在其他人闻风而动之前,叶欣和沈卓已经背着药筐、带上锄头和柴刀,进山采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