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这点山路只是一点小小的考验,之后下田泥土可是没过膝盖的。
叶欣身体好,李兴国也是走惯山路的,都没觉得吃力,只是要照顾两个新来的知青。路上就不免慢了很多,走走歇歇的,回到凉水塘的时候已经快四点了。
李兴国直接把两人带到了知青宿舍,路上也让人去喊了正在上工的张康明、王有为和王小薇回来,开门先把人安置进宿舍。
床和柜子已经到位了,只是拥挤的宿舍、简陋的屋子又让邱志云和李英丽受到了打击。
不过他们已经很累了,也没有精力挑剔,只想坐下来收拾收拾,然后休息。
只是现在还不能休息呢。
李兴国等他们相互打招呼认识了,就对新来的两人说:“等会儿再收拾。趁现在天还没黑,先去把你们的粮食领了。”
听到领粮食,两人倒是打起精神来。一路走来也是饿了,要是不领,今晚都没饭吃的。
于是还没弄熟悉宿舍的两人,又要匆匆跟着李兴国出门。
两个人的粮食,加起来也有大几百斤的,叫回来几个老知青也是为了帮忙扛粮食。
叶欣这会儿还没走,说道:“大队长,我先回去放了东西,等会儿过来帮忙。”
李兴国看看她那身板,直接摆摆手:“你回家歇着吧,一路也辛苦了。有其他人帮忙够了。”
李英丽闻言奇怪地问:“叶知青不住这儿?”
李兴国说了句:“叶知青搬出去了。”
两人虽然奇怪,一时半会也没顾得上问。因为大队长已经带他们往仓库去,在说知青口粮划分的标准。
叶欣则背着背篓匆匆上坡。倒不是她不想立刻帮忙,而是买的东西不先回去放好不安心。
匆匆回去放了东西,又匆匆下去帮忙。
到那边时,两人也是刚刚分好粮食,还没往回挑。这会儿李兴国就没帮忙了,让知青们自己动手,或者新老知青互帮互助。
几人就开始往知青宿舍运粮食。有几个壮劳力在,叶欣也不用出多少力,主要就是参与进去,帮帮忙,混个脸熟,表示友好。五六个人一起,走两趟也运完了。
这时候也快五点钟了,天边红霞灿烂。
疲惫不堪的李英丽和邱志云,都对帮忙的老知青感谢不已,心中的落差和迷茫也因此消散不少。
“多谢你们了!”
“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到天黑也运不完!”
“大家都是知青同志,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这时上工的人也回来了,知青宿舍里又是一阵热闹,相互介绍认识。
一天下来不管是上工的,还是奔波的,都累了。这会儿到了晚饭时间,就先做饭。
叶欣也饿了,见他们忙着,自己就告别回去了。
这一通忙得她也有点累,回去就没忙着做饭,先坐着喝口水,歇了歇,然后去收院子里晾晒的各种东西。
沈卓回来的时候,她还在收拾。
他就问她:“怎么样,今天见到新知青了?”
叶欣收着衣服道:“见到了。帮忙拿行李、领口粮,忙到现在,我还没来得及做饭呢。”
沈卓已经习惯回来做晚饭了,闻言就放了车,撸起袖子往灶房走去,又说:“你帮着拿行李回来就很累了,怎么还去扛粮食了?那么多知青呢,还不够帮忙的。”
叶欣道:“我也没扛多少,只是凑热闹罢了。人家初来乍到的,热情一点,友好一点,也好让人心里没那么忐忑。”
沈卓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她。
她去年来的时候,想必也很难受吧?
孤身一人长途奔波,精疲力尽地来到这个举目无亲的落后山村,心中一定充满了忐忑。
所以她才会对新来的知青那么友好。因为自己是过来人,才用善意去温暖别人……
叶欣见他愣在那儿,催了一句:“快去做饭啊。”
沈卓这才回神,转头进灶房忙活了。
叶欣则把衣服收回屋。
其实关于原主刚来时候的记忆,她已经模糊了。今天跟着迎接新知青,倒像是把这部分的记忆补全了似的。
第073章 观望中
晚上, 叶欣进空间把药种撒了。
空间里药材长得快,去年种下的那些有开花结果的,或者分蘖长茂盛了的, 叶欣就继续种到旁边空地上。
外面本来洒在菜地果树下的那些, 也被她慢慢移栽进来了,反正长得歪歪扭扭的跟杂草似的, 没了沈卓也只当她除了, 没有在意。
加上她偶尔进山搜寻移栽的, 一亩地已经慢慢种了大半。
现在她把从徐大夫那儿讨来的药材种子,均匀稀疏地撒在剩下的空地上。撒完了还没满,她就把今天刚买的菊花种也撒在这块地。毕竟, 菊花也算是一味清热降火的药材嘛!
撒完了种子,浇浇水,就算是把一亩药田种完了。
虽然这会儿洒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 长起来的那些也参差不齐的, 草本和木本杂生, 看起来乱七八糟,但叶欣本来就对药材一知半解的,暂时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管它们——种满就算成功!
接着她去鱼塘里看了看鱼。
现在真是鱼塘了。之前天气不好的时间里, 她天天进来挖鱼塘,每天挖一点, 水沟就慢慢扩大成池塘,挖出来的泥土筑在田埂上,慢慢就挖了鱼塘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四分之一亩, 已经像模像样了。
如今小鱼们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畅游,清澈的水中, 波光粼粼。
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加上空间的增幅作用,当初的小鱼苗已经长大了不少,仔细观察一下,不少有叶欣手臂粗了,看着可以吃了。
不过叶欣不急着吃,觉得它们还可以再长长。
她转身从茂盛的菜地里摘了些菜扔进去喂鱼。之前沈卓在菜地里拔的草,她见很鲜嫩,也偷偷扔进来喂鱼了,不浪费。
喂完鱼,她又去菜地忙了一会儿。
现在外面菜地的菜慢慢长起来了,她又可以暗中操作了,移栽一些出去种,拿一些出去吃,摘一些出去卖——不过卖菜真的没赚头,还累,也就是自己吃不完,赶集的时候顺路卖一点了。
忙完了菜地又去看看小鸡们。
鸡群仍在日益壮大中。早进来的已经换毛,晚进来还是毛绒绒的。叶欣大概把它们分成两群,一群大的,一群小的,一天喂四五顿,就盼着它们快快长大,然后下蛋,然后她就可以财源滚滚了!
鸡群边上用以种饲料的半块地,现在没有种玉米了,而是种了绿豆,现在秧苗整齐,正长得旺盛。
水稻田和葵花也各又种了一亩,都在茁壮生长着。
果树林嘛,那些野山竹野桃树也长得越来越高了,只是直生苗,要长好几年才开花结果啊。倒是果苗还太少了,还空着好大一片。叶欣决定这段时间在村里转转看看,有什么果树就弄点补充进来。反正这个省事,种上就不用管。
另外就是鱼塘边上准备种莲藕的,还没挖出来,也要去找找莲种……
叶欣在空间巡视一遍,记下要做的事情,就扛不住困意出去睡觉了。
——今天也是很忙碌很充实的一天!
第二天照常上工。
三月的天气越发暖和了,草长花开的季节。
人们也纷纷脱下厚衣服,穿上了单衣,撸起袖子,干活还热出汗的。
之前因为阴雨天气,有些地方滑坡了,需要去挑土修;靠山开辟出来的地块,坡上长出的杂草和新生的树枝需要清,以免遮挡阳光。这些比较出力气或者危险的工作,都是一些强壮的男知青去干。
这会儿地里的庄稼主要是油菜和小麦,需要除草、施肥。叶欣和一些妇女被安排的就是这些活。
叶欣讨厌拔草,自家菜地推给沈卓干了,公家地里还是没能躲过。
只能叹口气,撸起袖子干活。
她看见那边几个知青热热闹闹在一起拔草,两个新知青也在,就没凑过去。见王小薇独自在远些的地方,她就先谨慎地靠近王小薇,先探探情况。
王小薇转头见是她,就忍不住笑了:“你怎么猫着身子过来?做贼似的。”
叶欣调皮一笑,蹲在她身边一起拔草,“小薇姐怎么独自在这边,不跟他们一起?”
王小薇就道:“我一向讨厌人多的,是非多。何况新来的两位还摸不清什么脾气,我就先不凑上去了。”说着又笑看她一眼:“你还不是这样?”
叶欣谦虚地说:“我也是跟小薇姐学的处事哲学,不熟悉的人,先远远观望。”
王小薇看她一眼,觉得她真有趣。却也不跟她扯这个,只是问:“昨天你不是顺路跟大队长一起接回来的,还没熟悉?我本来还想问问你的。”
叶欣就说:“昨天忙着赶路回来,他们第一次走山路,走得费劲。我只看出邱志云更加乐观朝气一点,李英丽一脸疲惫的。至于什么性格,我又不是火眼金睛,一时看不出来。”又问:“昨晚你们一起吃饭,一起住了,应该能看出一点?”
王小薇摇摇头:“他们第一天来,对这里不熟悉、不适应的一些反应都也正常。我看他们累得够呛,晚上都很早睡了。早上还差点没起来。一时之间,也是看不出什么。”
叶欣点点头,“也对,初来乍到的。等日久见人心吧!”
说完了新知青,又说些别的。
两个人熟悉之后,就跟朋友一样,时不时聊聊八卦,交换信息,真是越来越好了。
王小薇说起了王有为:“之前招工那事儿,弄得人心浮动,王有为也是。后来见识到了希望的渺茫,他倒是下定了决心,不再等着回城了,又积极请媒人说亲了。”
叶欣对这个八卦感兴趣,立刻问:“可有进展了?”
王小薇笑道:“我只知道,前两天媒人跟他说,隔壁黑水塘有个不错的女方,说是给他牵线搭桥。不知道能不能成,要过几天才知道。”
叶欣就积极地说:“等有眉目了,小薇姐可要跟我分享啊!”
王小薇点头:“放心,我吃了你那么多瓜子,有消息能落下你?”
她们就在油菜地里,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现在油菜花渐渐开了,小小的花朵,嫩黄的颜色,连成一片十分娇艳。其中还有不少蝴蝶蜜蜂飞舞,在忙碌地传花授粉。
叶欣以前也喜欢油菜花,觉得置身油菜花海里非常舒服,非常浪漫,每年春天都出去拍拍照的。但是现在要干活,埋头只见讨厌的杂草、泥土以及更讨厌的虫子,就没那个心思欣赏鲜花了。游玩和干活果然是两种心情,真是应了那句“有钱农村是净土,没钱农村净是土”。
那边的知青们也聊得热闹。
邱志云小声惊呼一句:“叶知青定亲了?”
说着,他转头看过去,正好看到那边与人说笑的叶欣,肌肤白嫩,头发乌黑,面容被鹅黄花海映衬得格外娇美,像幅画一般。他一时不禁看怔了。
孙维强也看过去了,多看了两眼才舍得收回目光,然后看向邱志云,似笑非笑道:“对啊,人家已经名花有主了。”
邱志云连忙回神,觉得孙维强目光不对,像是误会了自己。但自己确实看人家看呆住了,不好解释,只能说:“叶知青不是年纪还小吗,怎么就定亲了?”
孙维强道:“她去年就定亲了。吃不得苦,早早找个本地人做依靠。”
李英丽皱起了一双秀眉,“原来是这样吗?我说她怎么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不像是下地干活的人。”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