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08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雁来的私人都是天兵,有没有官职还真不是问题,自然不用计较这些。

  也不知道是不是误会了他的意思,雁来解释道,“是啊,之前不是说过吗,我们那里缺少能做文书工作的人。朝廷能多给几个好用的人,就最好了,否则我还得自己想办法。”

  雁来到长安来的目的,除了送郭昕他们回来,跟朝廷和皇帝达成默契巩固身为安西大都护的身份,开复活点让玩家能在长安城里站稳脚跟,以及推动三方会盟和贸易互市之外,就是要捞几个能用的文学之才到西域去,接手那边的文书工作。

  别管中间的流程怎么走的吧,现在前面三条是差不多完成了,之后的会盟和互市也是顺理成章,所以就只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

  玩家一心只想捞那几个青史留名的大才子,雁来却不能也这样。

  名气不名气的不重要,先得有能用的人。

  而跟满世界撒网去捞人相比,当然是朝廷分配的官员年更靠谱。

  要不然,她也就只能去捞今年进士科落榜的士子了。

  不过这个渠道,雁来觉得不能太指望。

  这些年轻的、仍旧对仕途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士子,未必会愿意脚踏实地去给人做幕僚。何况西域实在太过偏远,就算有人愿意出去历练,肯定也是首选自己更熟悉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天兵的名声好像不怎么样,还真说不好会不会有人愿意来。

  当然,不管怎么说,等放榜了,雁来还是会给没考上进士的发一波邀请函,广撒网捞一波,万一就有人愿意去呢?

  不过朝廷要是能先给个保底,就更好了。

  听完这一番分析的李贺:“……”

  发现雁来是认真的之后,这个年轻人不由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她这种态度还真是……朝廷真正在意的部分,她浑不在意,就显得很不把人放在眼里。明明是对朝廷示好的举动,但放在她身上,就怎么看都更像是挑衅了。

  但这么一想,李贺也觉得安西军确实很需要做文书工作的人。

  不说别的,在措辞的时候将雁来这些想法剔除,变成朝廷更能接受的方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李贺觉得自己可以。

  确定了雁来没有别的要求,他就在心里打起了草稿,很快就将一封奏折写好。

  雁来随便扫了一眼,就拿去给郭昕过目。

  郭昕看完,不由笑道,“你若是能得此人为掌书记,老夫就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不容易啊。”雁来叹气。

  要是李贺中了进士,就是跟他关系最好的拿几个玩家,估计也不会指望捞他了。就像玩家从来没想过把这个时期的白居易捞到西域去一样,人家在这边有光明的前途,当然不会选择安西军。

第138章 安西军的名声,还真没有雁来想的那么坏。

  尽管看到的是已经被润色过的奏折,李纯还是下意识地生出了一股逆反心理,甚至想干脆一个人都不给,随她怎么折腾。

  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往地方选派官员,是朝廷政令和威德能够加于地方的最直接的方式。

  李纯心心念念想要削藩,不就是为了将朝廷的影响力扩展到藩镇之中吗?

  现在雁来主动给了这样的机会,李纯肯定不能拒绝,就是心里有些不舒服,憋闷得厉害。

  干脆直接将这折子丢给宰相们,眼不见心不烦。

  几位宰相倒是很平和,大唐自从安史乱后,所谓的朝廷威严便彻底扫地,外有吐蕃回鹘耀武扬威,内有各地藩镇桀骜不驯,朝廷受的憋屈也不是一次两次,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李纯无法接受,是因为安西是藩镇、雁来是臣子,他作为帝王的尊严受到了挑衅。

  但是在宰相的位置上,安西军凡事都愿意守规矩、走流程,他们手上的工作就能顺利推进下去。

  只要稍微转变一下视角,就会发现,天兵虽然有些不敬皇权之嫌,跟文官集团还真没有过直接的冲突。至于对宦官不客气,损害权贵的利益……这些本来就是文官集团要打压的对象。

  虽然不能说双方的目标就是一致的,天兵也不可能真的配合他们的行动,但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对大家都没有坏处。

  所以雁来提了要求,他们当然也愿意行个方便。

  公文很快下达到了吏部。

  大唐吏部选官的方式还是比较严格的,有需要了就组织考试,通过考试才给授官。

  当然了,仅限于那些清要的官职。像是去西域做官这种,跟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了,有人愿意去就不错了,根本没有筛选的余地。

  所以吏部现在头痛的,是要如何把位置填满。

  要是别的地方,想把文书上的位置填满是很容易的,至于说被列入名单的人事后愿不愿意履职、会不会直接弃官,那就不关吏部的事了。

  但这可是安西军啊……

  万一到时候选中的人都不愿意去,天兵强行把人绑了去,他们岂不是与人结仇了?

  这还算好的,万一天兵觉得是他们从中作梗,来找麻烦怎么办?

  不过能在吏部任职,别的不说,脑子肯定是足够灵活的,还真有小机灵鬼儿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不如直接组织一次专门考试,事先说清选的是安西军的官。若真有人来应考,想来也做好了去西域任职的准备,万一无人应考,那天兵也须怪不得咱们。”

  天兵还是讲一点道理的,虽然不多。

  这个推卸责任的办法,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

  于是吏部很快就张出榜来,要考选安西军的官员。那长长的一列官职,数量之多,在吏部的考选之中,也是史无前例的,立刻就引来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关注归关注,讨论归讨论,但是所有人都觉得,会去报名的人应该不多。

  那可是西域!

  光是走过去就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沿路尽是荒山、瀚海与石碛,就算有天兵跟着,能保证安全,一路上也定要吃不少苦头。

  再说,外面不知道,长安城的人还不知道吗?安西军跟朝廷的关系多少有几分微妙,这时候加入他们,前途难料啊!

  ……

  【报!皇城门口看到的,吏部要给我们开安西军专场公务员招聘考试了!】

  主楼:[高清大图]

  ——神特么公务员招聘考试……但好像又没什么毛病。

  ——好好好,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我还以为得我们自己一个个去捞呢!

  ——朝廷还是有点用的(喂

  ——现场什么情况啊,报名的人多吗?希望能捞起来几个被我们忽视的沧海遗珠。

  ——呃……没什么人[图]

  ——就这小猫两三只吗,太惨了叭!

  ——泼个冷水,这小猫两三只也不一定是来报名的,人家可能有别的事。

  ——惨,安西军真惨,要不我们还是自己一个个去捞吧……

  玩家很不满意,但这个报名人数,已经远超吏部这些官员的预料了。

  怎么西域那犄角旮旯也有人主动去?

  要知道,大唐官员就算被流放,多半也只是流放到湖南、四川、广西一带,比如“二王八司马”,基本都是被贬到湖南一带。刘禹锡第二次被贬播州,也就是贵州遵义,柳宗元还认为播州太偏远,要主动跟他换呢。

  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被贬到岭南。

  跟西域比起来,岭南那也算是中国腹地了。

  不过已经知道了结果,再去倒推原因,倒也能够找到一些说法。

  李纯登基之后几次用兵获胜,就已经让朝野之间的武风渐长,安西军的回归,更是将这种风潮推向了顶峰。

  尽管天兵看起来不像是大家印象中的强军的模样,但他们的强大却不容置疑。

  慕强本来就是人的本能,何况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五十年里,大唐所受的屈辱实在是太多了,如今终于有了一支能够力压吐蕃和回鹘的军队,眼看就能一雪前耻,朝野之间的热血之士又怎么可能不倾慕、不向往?

  况且,身在朝中的官员不喜欢安西军带来的强大压迫感,但普通人却欣喜于天兵给长安城带来的安定祥和。

  别说他们不清楚雁来在那场宫宴上的举动,就算知道,估计也只会拍手称快。

  宦官不是什么好东西,宠信宦官的皇帝当然也不会一点错都没有。

  不畏强权,甚至不畏皇权,本来就是文官集团极力主张的一种精神,他们没把雁来划分在自己人里,所以不认可她的作为,但外面的人可不会想那么多。

  所以安西军的名声,还真没有雁来想的那么坏。

  再者说,吏部的官员不愿意去西域,是因为他们本就已经身居要职,可朝中还有无数在不起眼的官位上蹉跎时光,既不能施展抱负,也没法指望升迁的边缘人士,总有人想放手一搏。

  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本来也是大唐文人的升迁路径之一。

  有了这种种考量,来报名的人虽然仍不算多,但长安城上百万的人口,总能凑出一些的。

  跟雁来想的不一样的是,来报名的,更多是热血的年轻人。

  就算去了西域没什么作为,大不了就是浪费几年时光嘛,反正他们还年轻,浪费得起。何况留在大唐也不可能立刻就身居高位要职,还是要熬资历,在哪里熬不是熬?

  大家都是读着各种边塞诗长大的,甚至自己也会写,现在有机会去看看真正的边地,自然令人意动。

  要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大多数人估计也就是想想,很快就会打起退堂鼓。但听说有其他人也报了名,就会觉得这个选择没错,从而更加坚定决心。

  于是,在玩家放弃关注此事之后,报名人数悄然破了百。

  ……

  雁来暂时不知道这些,她正在跟礼部官员和吐蕃使臣一起确认会盟的各项条款。

  这次会盟本来就是安西军一手推动的,在大唐和吐蕃都深刻地了解了天兵的实力之后,虽然还是会在一些细节的地方扯皮,但总体来说推进得还算顺利。

  等雁来到了长安,事情更是迅速敲定,就连过年都没有耽误功夫。

  现在只需要再做最后的确认,定下会盟的时间和地点,大家就可以各自准备起来了。

  在会盟文书上签下名字,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耗时日久的谈判工作终于结束了!

  雁来抬起头,就见吐蕃使臣论芒杰正看着自己。

  她坦然地回了一个笑脸,朝对方伸出手,“愿两国情谊长存。”

  论芒杰愣了一下,试探着握了握雁来的手,笑叹道,“雁帅胸襟广阔,令人钦佩。”

  雁来微微一笑,“大论谬赞了。”

  她大致能猜到论芒杰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