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09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这家伙到了长安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就连使团的成员也被他约束着,很少出门。要不然,按照吐蕃人的脾性,到了大唐,不耀武扬威一番是不可能的。

  很显然,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要不然,他们就要正好撞在玩家的刀口上了。

  他们没动,玩家的精力自然就放在了长安城内的那些不法之事上,直接跟大唐的权贵们对上。

  论芒杰大概很想看到安西军就此跟大唐朝廷翻脸,但雁来虽然对皇帝也没有表现出多少敬意,却始终恪守作为臣子的本分,行事并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应该让他很失望。

  论芒杰还想说什么,那边徐复已经凑了过来,“陛下今日在宫中设宴,庆祝会盟达成,两位可要先回去准备一番?”

  眼看谈话进行不下去,论芒杰便干脆地朝两人告辞,先走一步了。

  雁来见状,也要离开,徐复连忙把人叫住,“不知雁帅何日离京,下官也好备酒相送。”

  一看他的脸色,雁来就知道这并不是他自己要问的,她也没有为难对方,想了想,答道,“等吏部选官结束吧,到时候我一并把人带走,省得他们自己上路。”

  徐复松了一口气,吏部那边显然也很懂事,只给了十天的报名时间,很快就能结束。

  他笑着道,“雁帅思虑周详。”

  其实心里也怀疑雁来是怕有些人临到头又反悔,跟天兵一起上路,就由不得他们了。

  从皇城出来,雁来远远看到张贴公告皇榜的地方有两三个人正在盘桓,不由微微摇头。论坛上的帖子她也看到了,不知道最后能招到几个人?

  玩家还从她这里拿走了不少辟书,挨个去给他们知道名字的历史人物送,甚至还有几个玩家跟着回家探亲的李贺去了洛阳。

  作为大唐的东都,洛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玄宗之后,已经没有皇帝巡幸洛阳,但是那边的宫殿一直都在修缮维护,也有一整套分司东都的朝廷班子——跟大明朝的南京六部一样,基本都是给官员发配或者养老用的。

  韩愈和孟郊现在都在洛阳,韩愈作为国子博士和文坛宗师,身边跟着不少学生,也都是此时知名的才子,只是没有出名到上中小学课本而已。

  虽然雁来觉得多半是请不到这些人的,不过玩家估计也不是真心去捞人,只是想去打卡而已。

  ……

  转眼就到了进士放榜日。

  李贺已经从河南回来了,一大早,玩家们就簇拥着他去看榜。

  得亏她们跟着去了,今天简直全长安的人都涌到了皇城门外,挤得水泄不通。要是让李贺自己来,这小身板还不得挤成纸片人。

  好在礼部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安排了嗓音洪亮的小吏在前面唱名。

  而人群虽然拥挤,但都想第一时间听到熟悉的名字,便也没人大声吵嚷。

  玩家来得有些晚,看到这样的场面,刚准备挽起袖子往里面冲,旁边就已经有好事者凑了上来,大声问道,“可是今科状头昌谷李贺?”

  玩家先是疑惑,继而震惊,连忙抓住此人,“什么,状元是李贺吗?”

  “正是,恭喜恭喜!”此人也是满脸激动,下意识地想往李贺面前挤,被玩家挡住,也不尴尬,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名帖来,“不瞒诸位,在下刘十七,是进士团的人,特来邀请李状元参加我们举办的宴会。”

  “进士团是什么东西?”玩家一头雾水地接过名帖。

  刘十七能一眼认出玩家和李贺,也不奇怪她们不知道这些,立刻热情讲解起来。

  原来进士科放榜之后,长安城里就会举办各种与之有关的宴会,名目繁多,有些是进士自己举办的,有些是邀请进士参加的,而这些宴会,大部分都是由“进士团”承办。

  所谓进士团,就是长安某些无业游民自发成立的组织,专门承办这些宴会。

  不过长安城里不止一个进士团,彼此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实力最强、名声最响亮的进士团,甚至可以承办本该由官府举办的关宴——也就是曲江池畔最盛大的那场宴会。

  虽然刘十七说得不是很清楚,但玩家可太懂了,能拉到多少进士来参加自家举办的宴会,显然也是衡量进士团实力的硬性标准之一。

  那这事就有得谈了。

  刘十七见她们神色淡淡,并没有太兴奋的样子,就知道不好糊弄,凑上前低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方就不远处就有一处茶肆,还请诸位赏光,咱们到那边细谈。”

  玩家转头去看李贺,“你想不想去?”

  李贺这会儿都还没从自己中了状元的事情里回过神呢,一听这语气就知道她想去,便十分自然地道,“你们看着办吧。”

  “那就谈谈吧。”玩家朝刘十七灿烂一笑,“不过得再等一会儿。”

  刘十七很着急,“还要等什么?”

  他怕再等,就有其他进士团来抢人了。

  玩家等的就是其他进士团的人,不过嘴上说的是,“我们有人进去看榜了,等等她。”

  虽然刘十七肯定不会说谎,但是榜单还是要亲眼看一看的,再说还得拍照留念,再发论坛上给无数关心此事的云玩家看呢。

  刘十七没办法,只能耐下性子跟着等。

  结果果然先等来了其他进士团的人。

  毕竟是状元,别人可以请不到,这个却不能漏下,大家自然都表现得很积极。

  刘十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这是必然的结果。

  这进士团总不会是因为好心,才又出钱又出力的举办宴会,肯定是其中有利可图。既然有利可图,那这就是生意了,玩家就是要将这些进士团的人聚集在一起,好抬价。

  问清楚几大有竞争力的进士团的人都已经齐了,那边去看榜的玩家也姗姗来迟。

  到这时候,其他人都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只有李贺心里还有些不踏实,眼巴巴地望向她。这谁受得了啊?玩家立刻朝他笑着拱手,“恭喜呀,李状元!”

  李贺神色一松,慢慢露出了笑脸。

  虽然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但他也没想到能考中第一,算是意外之喜了。

  好在没有辜负家人一片殷切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自己十数年苦读。

  ……

  今年的状元是李贺,自然也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对天兵不满的权贵们,对于跟天兵走得那么近的李贺,自然也有几分不喜,于是纷纷打听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雁来威胁礼部的官员了?

  结果这一打听,发现居然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乌龙。

  众所周知,大唐的科举是不糊名的,所以士子的名气对于最终名次,当然也有很大的加成。甚至如果特别被某个权贵或者高官看中,对方还能直接跟主考官打招呼。

  这也就是干谒、行卷的意义所在,既能扬名,也有机会被保送。

  今年的进士科考试,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所有来打招呼的人都默契地避开了第一名,只要了别的名次。

  结果第一名就这样空出来了。剩下的士子之中,李贺是文章写得最好、名气也最大的一个,所以尽管没有任何人替他打招呼,但他还是被列为第一。

  所有打听消息的人:……

  安西军到底是心大,还是早就料到没人敢争这个第一?

  雁来:我说我只是不知道居然还可以直接打招呼定名次,会有人相信吗?

  春闱结束,接下来从二月到三月,就都是各种庆祝活动了,什么大相识、次相识、小相识,闻喜宴、樱桃宴、牡丹宴……虽然中途所有中第士子还要参加一场吏部举办的关试,通过之后才算是正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过基本上是走个过场,没有考不过的。

  那之后,就是最盛大的曲江关宴。

  就在这样的热闹之中,从西域回来的百姓也在玩家的护送下,抵达了长安。

  玩家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等曲江宴结束之后再继续赶路,正好让这些西域百姓看看他们时常挂在嘴边心上的长安。

  考虑到人数太多,城里不方便安置,所有人还是在城外扎营。反正曲江也在城外,到时候可以直接过去。

  这么多人出现在城外,自然也引得长安城的百姓纷纷出城来看热闹。

  早就听说安西军带了很多流落西域的大唐百姓和他们的后人回来,要回乡祭扫探亲,现在可算是见到了。

  两边见了面,一开始都有种陌生的拘束感。

  直到有人听到了熟悉的乡音,主动询问对方是不是来自某某地方,又有亲朋好友当年去了西域的,也打听起有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音讯,那横在他们中间的、看不见的隔阂,不知不觉就消融了。

  终于,有第一对认亲成功的人出现,两边抱在一起嚎啕大哭,引得周围的人都忍不住跟着落泪。

  离开西域的时候他们没有哭,进入大唐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哭,现在见到亲人,终于可以哭出来了。

  眼泪为这个春天蒙上了一层忧伤的氛围,却并不显得低沉,反而有种压抑多时之后,终于将所有情绪尽数宣泄的畅快。

  哭过之后,或许就能放下过去,迎接新的生活了。

  ……

  转眼就到了曲江关宴之日。

  这场宴会本来就是全长安城的盛会,就连皇帝都会亲临紫云楼观看,雁来和郭昕自然也来了。

  要不说长安城的商人会玩,不仅弄出了进士团这种专门承办宴席的组织,还在曲江池畔摆出了各种各样的摊子,除了卖东西,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表演,繁华热闹完全不逊色于后世的各种大型活动。

  曲江作为大唐人游宴之地,也算是一处成熟的商业区了,茶楼酒肆繁多,自不必说,沿着水边还兴建了各种亭台馆榭,供人游憩。

  但雁来也是今天才知道,曲江两岸的这些亭台馆榭,居然有一大半都是长安城的权贵,以及朝廷的各个衙署修建的。像今天这样的宴会,大家就会待在自家的地盘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混乱。

  雁来和郭昕虽然没有固定的地方可去,但他们一到这里,就有不少人过来相请。

  不过雁来都拒绝了,问过郭昕不打算去郭家的地盘,她就让玩家找了一片空地,开始搭帐篷。

  岸边也有其他人家搭的锦障,但雁来这个毡帐不仅高大宽敞,能容纳数十人,而且直接撑开就可以使用,再加上色彩鲜艳、造型独特,一搭起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都觉得自家正缺这么一顶帐篷。

第139章 “你可真行,瞒得真严实啊!”

  雁来难得出门一回,来的又是长安,自然也带了不少好东西,既可作为贡品献上,也能赠与京中权贵,好让大家知晓西域虽然偏远,但在安西军治下,有天兵帮衬,也是物产丰饶之地。

  也可为接下来的秦州互市做准备。

  结果才到京城,头一回拜见皇帝,礼物都还没来得及掏出来,李纯就黄名了。

  之后的发展,连雁来自己也预料不到,以至于她到长安将近两个月,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以至于今日曲江关宴,西域特产才头一回亮相。

  雁来也终于发现,其实根本不用自己去推销,就有人自动上门来询问了。

  就像天兵的名声比雁来想的更好,天兵的穿着打扮的时尚,其实也早就已经风靡长安。

  譬如今日曲江池畔的游人,不管是高门贵妇还是小家碧玉,基本都换下了华丽宽大、用料夸张的衣裙,换成了窄衫窄袖,偶尔有保留宽袖式样的,也会学着天兵的样子,用系带扎成灯笼袖。妆容方面,更是一改愁眉、斜红、堆髻所构成的“啼妆”,换成了轻快明丽的淡妆。

  女性如此,男性也未能免俗。

  人群之中的年轻男子,革带基本都已经换成了紧窄的式样,勾勒出腰部线条——谁说只有女□□美?沈腰潘鬓,说的可都是男人。

  大唐男子对时尚风潮的追逐,从来不输女子。

  更有趣的是,在玩家学着唐人裹幞头的时候,长安男性反而开始学天兵不裹头、不戴帽,甚至不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