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27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即便如此,吐蕃对于阗的压榨和搜刮也没有减少,反而因为不用考虑长远发展,征敛起来毫无顾忌。

  在这种情况下,于阗国内的反吐蕃情绪自然十分高涨,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

  直到安西军的消息传来。

  安西换了一个主人,她是神女的化身,能够召唤天兵护佑西域,就连所向披靡的吐蕃大军也不是她的对手,出征的大军被彻底剿灭,只剩一些残兵败将逃回。

  这消息听起来太夸张,反而具备了可信度。

  要是真说是郭昕率领安西军反击吐蕃成功,大家反而不敢信呢。尤其于阗是个非常虔诚的佛国,在传言之中,雁来“天神之女”的身份也就渐渐变成了佛教天女,更让于阗百姓深信不疑。

  当然,这样的传言无法说服于阗王。

  但问题就在这里,经他多方打听,发现它居然是真的。不管是鄯善、且末那边的动静,还是从疏勒城传来的消息,都证实了这一点。

  传言非但没有夸张,反而因为遮遮掩掩,显得不够震撼,安西军真正的战绩,可是覆灭了论洛丹的十万大军,从回鹘手中夺回了西州城,又让驻扎在疏勒城的葛逻禄将军纳尔罕束手无策。

  那位天女化身,是以一己之力硬抗三大势力,还占据了上风!

  这于阗王还怎么按捺得住?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安西军的队伍就能打过来,收复于阗。而为了让这个进度更快一些,他也开始在国内做一些准备,只等安西军一到,就举旗响应、里应外合。

  结果安西军它不动了!

  于阗王心里苦啊,眼看曙光就在眼前,却卡在那里不动的感觉,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

  虽然他也可以理解,不管打仗还是治理地方,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安西军肯定也有自己的考虑,但是于阗却被架在了半空,不上不下。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于阗王相信,安西军的脚步不会停止,尤其于阗的地理位置如此紧要,肯定不会被放弃。

  只要再等等。

  等待虽然煎熬,但是从于阗陷落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已经等了那么久,他们有足够的耐心。

  然而就在前不久,吐蕃人发现了于阗王私下做的小动作。

  要说于阗王的小动作,其实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只是无伤大雅,以前的吐蕃人不会在意,但现在,吐蕃人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于阗王能想到的事,吐蕃人当然也早就已经想到了。

  同样是等待,但吐蕃人的心情跟于阗人却是截然不同的。面对一个随时都可能出现,却又迟迟不出现的敌人,吐蕃人所感受到的折磨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的过度反应。

  于阗王就这样撞上了枪口。

  得知吐蕃人打算拿自己开刀,于阗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安西军虽然还没来,但他已经等不下去了,只能提前发动各种布置。

  但是光靠他们,或许能抵抗吐蕃人一时,却是不可能获胜的,所以于阗王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尉迟信,前往安西军报信。只要能够及时搬来救兵,那就还有一线生机。

  ……

  雁来看信这段时间,唐一、赵猫猫等玩家,以及从京城跟来的安西军属官也都被人以各种方式叫了过来。

  明亮的灯火之中,众人汇聚一堂。

  那封信在众人手中传递,雁来也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然后问道,“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安西军的属官们还是头一回参与这样的重要会议,一个个虽然精神振奋,但都很谨慎地没有开口。

  唐一现在跟着雁来,算是充当了幕僚的角色,见没人开口,便主动道,“于阗王一心向着大唐,即便身陷敌境也从未放弃,反而一直在寻找机会拨乱反正,一片忠心,感天动地,我们可不能让这样的忠良寒心。”

  一番话定下了调子,其他人便也都开口附和。

  一个老成的官员更进一步道,“这位于阗王不仅忠心可嘉,能力也十分出众,想必在国内很得民心。”

  在敌境组织人手反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仅要应对吐蕃人的高压管理和监视,还要从吐蕃的横征暴敛之中抠出物资来。

  于阗王能做到这些,殊为不易。

  但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行动失败,甚至他本人身死,就必然会给整个于阗国带来沉重的打击,也会让安西军彻底失去于阗的人心。

  分析到这里,结论也就很明显了。

  赵猫猫说,“雁帅,事不宜迟,得赶紧召集人马,前往于阗救援!”

  不少安西军属官听到这话,都有些欲言又止,但迟疑半晌,甚至跟身边的同僚交换了视线,最终还是没有人开口。

  雁来坐在上首,居高临下,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下颇为欣慰。

  她知道他们想说什么,这种军国大事,按理说是应该先禀报朝廷,等候皇帝和宰执们决定的。要说雁来在西域,天高皇帝远,来不及通知也就罢了,但现在她人就在这里,从此处往京城,也不过一两日功夫罢了。

  更何况她手底下还有那么多神出鬼没的天兵。

  但最终还是没有人开口说这事,说明大家都已经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他们首先是安西军的官员,然后才是朝廷的。

  这一仗不管打不打,对朝廷都没什么影响。反正隔着一整个河西走廊,朝廷基本已经失去了对西域的统治,那么多一个于阗少一个于阗,都是一样的。

  但对安西军来说,在已经与吐蕃议和的前提下,于阗王的求助,本身就是一个出兵的绝佳理由。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动手,就要再绞尽脑汁地找借口了。

  何况如果坐视于阗王被吐蕃人除掉,失去于阗人心,以后就算收回了这块地方,治理起来也很麻烦。

  如今朝廷跟安西军的关系如此微妙,谁知道朝中诸公会不会为了削弱安西军的势力,故意拖延时间,破坏救援行动?

  毕竟安西军占领了西域全境,就将再无掣肘,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和精力放到别处。

  作为那个“别处”,大唐有所防备,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哪怕不故意拖延,以朝廷的办事效率来说,要商量出一个结果,怎么也要一段时间,而他们现在一天都耽搁不起。

  见无人反对,雁来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准备起来吧,尽快行动。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西域,主持大局。”

  她说着看向那群文官,有些迟疑,“诸位……”

  立刻就有人表态,“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等自然是追随雁帅左右!”

  开玩笑,他们之前闭口不提上报朝廷的话,支持安西军支援于阗,当然也不都是一片公心。毕竟这些人不远万里跟随雁来前往西域,可不是为了观光游览,而是要建功立业去的。

  功业从哪里来?自然是从战争中来!

  现在眼看西域要打仗了,他们难道还能因为赶路辛苦,就安心地留在这里等结果吗?

  “好。”雁来虽然有点担心他们的身体吃不消,不过人嘛,都是练出来的,反正就算坚持不住了,也能安排他们在后面慢慢走。

  她打量了一圈,道,“那大家就回去收拾一下,只带上必要的东西,我们轻车简行,明日一早就出发!”

  “是!”众人轰然应诺,感觉血液都随之沸腾了起来。

  然而这种打鸡血的状态甚至没能持续完一天。

  上了路,众人才明白为什么雁来要特别询问他们的意见,因为安西军赶起路来,那是真的什么都不顾。全员骑马,只带必要的食物和水,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其他时候都在赶路,就算马匹受不了了,人也要下来自己走。

  尽管在大唐尚武的风气下,这些官员都会骑马,但是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赶路,果然还是吃不消。

  一天下来,人差不多已经废了。

  好在玩家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所以总结出了不少非常有用的小妙招,甚至还配置了专门的伤药,又在休息的时候过来给这些文官来了一场马杀鸡,所以废归废,一觉睡醒,又能勉强上马了。

  “贺啊。”玩家替李贺将马备好,又往马鞍上铺了厚厚的褥子,不太放心地回头看他,“要不你……”

  “我能行。”李贺坚持道。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兵看待他,总像是看待一个随时能碎掉的玻璃瓶,但是作为这群文官之中最年轻的那一个,而且还有不少独自出门游行的经验,他认为自己完全没问题。

  这一路必定很辛苦,但这也是一种历练和修行。

  如果自己始终只待在天兵身后,接受她们的庇护和照顾,那当初又何必坚持要到西域去?

  ……

  在湖边睡了一夜,跟着其他人回到焉耆城,见到了那个先死回来的玩家,尉迟信心底最后一点戒备与迟疑都尽数消去。

  吃过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他便有些按捺不住,正准备找人问一问,送信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结果一出门,就发现外面多了许多人。

  尉迟信现在已经知道安西军全员都是天兵了,所以看到这些面孔年轻、看起来不太着调的家伙,却一个个都穿戴着铠甲,手提长槊,也不觉得奇怪。

  他只是震惊于安西军聚集速度之快。

  但想到他们传递消息的手段,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难怪即便是吐蕃的精锐大军,在安西军手下也毫无抵抗之力,这样的组织能力和应对速度,别的势力拍马都跟不上。

  不过天兵是自己这一边的,尉迟信心里当然只有欢喜,他们越强大,才越能解决于阗此刻的危机。

  虽然如此,但当玩家过来通知他,说准备出兵了,问他是跟着去,还是留在这里时,尉迟信还是有点傻眼。

  “就……就这样出兵了?”他看着乱糟糟聚在街道上,连队列都没有的玩家,脑子里一片混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需要做准备吗,兵马,粮草,辎重……而且不用派人回于阗去联络大王吗?”

  他都已经准备好休整一天就回去了。

  “那些会有人去准备的。”玩家满不在乎地说,“至于于阗,你出门都好几天了吧?谁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派人过去太麻烦了,还危险。不如第一时间派遣大军,把吐蕃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第150章 玩家都已经到了这里,怎么可能空手而回?

  直接大军压境,吐蕃就顾不上于阗那边了是吧?

  这什么新时代的围魏救赵啊!

  直到骑着马出了城门,尉迟信回过神来,看着周围跟出门踏青一样说说笑笑、轻松愉快的玩家,再想想于阗国中小心翼翼、艰难支持的人们,对天兵的行事风格便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自然就不需要瞻前顾后、以备万全,无论对方出什么招,都能以力破之。

  所以一路上,尉迟信都在打探那位雁帅的消息。

  对于雁来的事,玩家当然是知无不言,尉迟信听了一路,不由得生出高山仰止之意。

  尤其是听说雁来这回去长安,不仅是为了受封,还一力推动了唐蕃两国的互市贸易,就更是叹为观止。

  他早就应该走出于阗,到外面来看看的,外间这般风云突变,于阗却什么都不知道。

  他一门心思想着这些,自然也没有留意其他细节,直到这一晚停下来休整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个临时营地大得有点离谱了。然而这还不是全部的人,直到天黑之后,也仍然有人在陆续赶来。

  这人数多得连尉迟信有些不安了,忍不住问身边的玩家,“这支大军到底有多少人?”

  “能来的都会来吧。”玩家随意地说,“有些人实在抽不出空,那也没办法了。”

  尉迟信尚在无言之中,又听他道,“不过我们这边的人算少的了,另外一支大军会从拨换城出发,绕过疏勒城直奔于阗,所以人应该比这边更多。”

  尉迟信:“……”

  他估计这一路已经有两三万人了,再加上后面赶来的人,就算没有五万,也差不太远。另一路大军更多,那岂不是总共有十几万人?

  “这……”他艰难地开口,“人数会不会太多了?”

  于阗国总共也没有十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