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26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等他再次猛然惊醒时,已经被带回了玩家的营地。旁边是温暖的篝火,身下是舒适的床垫,鼻端是诱人的食物香气——最后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占据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他动了动,发现身体酸涩僵硬得不像是自己的。

  “你醒啦?”头上忽然传来声音。

  他抬头望去,被吓了一跳,好几个脑袋悬在他上方,正满是好奇地打量着他。

  他急忙调动起生了锈一般的身体,艰难地坐了起来,跟他们拉开了一些距离,才问,“请问你们是……?”

  “我们是安西军的人。”对面的人回答,“你呢,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安西军!

  这三个字就像是关键词,触发了他脑海中的某道程序,他下意识地将手探入怀中,确定那熟悉的硬实触感还在,才松了一口气。

  一抬眼,发现其他人正目光闪闪地望着自己,他迟疑片刻,才将怀中之物取出。

  那是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油纸包,他将之高高捧起,肃容道,“奉骠骑大将军、安西四镇节度副使、毗沙府都督、于阗王尉迟健之命,往龟兹城拜见四镇节度使、安西大都护,有紧急军情呈送!”

  玩家的眼睛顿时变得比一旁的火光更亮。

  就知道大半夜莫名出现在这荒郊野外的NPC不会是普通人。

  这一看就是有任务的节奏啊!

  一个玩家伸手就要去接任务物品。送信任务嘛,家的老本行了,他们都懂,就是“虽然NPC自己好手好脚嘛事儿没有,闲得无聊只能站在路边,但还是不能亲自去送信,只能劳烦玩家帮忙跑一趟”这样子。

  说不定一会儿还钻出来几个追兵,制造一下紧张的气氛。

  结果这一伸手,却接了个空。

  NPC已经将油纸包重新揣进了怀里,满脸警惕地看着他们,“事关军事机密,见到节帅之后才能打开,还请诸位见谅。”

  玩家瞪眼。

  就知道没那么简单,合着是个护送任务是吧!

第149章 玩家都快急死了,这正主怎么还四平八稳的!

  “那个谁……”玩家打算开口说好话的时候,才发现还不知道NPC的名字,不由有些尴尬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尉迟信。”

  “尉迟信……你跟那个于阗王是什么关系?”

  “那是在下的兄长。”尉迟信总觉得这些安西军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样子,连忙将话题转回来,“不知我何时能前往龟兹,拜见节帅?”

  “这个嘛,实不相瞒,我们雁帅现在根本不在龟兹,她去长安接受朝廷册封去了。”玩家挠了挠头,“要过去见她,怎么也要走上个大半个月吧?”

  “对啊,你不是说有紧急军情吗,等不了那么久吧?”又一个玩家说,满脸期待。

  尉迟信的心顿时一沉。

  来之前,他们的确想过,事情可能会不顺利,但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种不顺。

  于阗确实等不了这么久。

  玩家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要不把你那文书交给我们,我们替你去送?”

  “你们去送会更快?”尉迟信疑惑。

  “那当然啊。”玩家底气十足地点头。

  但尉迟信怎么想都感觉这更像是骗走他文书的借口,手按着胸口,有些迟疑。其实这些人没直接搜他的身,也不打算动手抢,他觉得他们应该是善意的。但是,尉迟信不敢赌。

  “要不然这样,你也不用把文书给我们,只要告诉我们发生什么就行了。”又有玩家提议。

  “事关重大,我怎知你们不是在诳我?”尉迟信咬了咬牙,还是直接问。

  “这个嘛……”几个玩家对视一眼,要怎么证明玩家是玩家,这个套路他们也是很熟悉的了,唯一的问题是,“谁上?”

  并没有人主动站出来牺牲,现在打一架也太麻烦了,最后玩家们选择了……

  “剪刀石头布!”

  尉迟信迷惑地看着这一幕,疑心自己其实还是在梦里,没有醒来。

  玩家已经决出了胜负,被选中的幸运儿耷拉着脑袋走到尉迟信面前,正准备动手,忽然反应过来,连忙确认般地朝尉迟信问道,“那个……你知道天兵吗?”

  尉迟信点头,“自是知晓。”

  安西军在西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吐蕃人有意封锁消息,也还是有风声传到了于阗。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这一回的“紧急军情”了。

  “那就好。”玩家松了一口气,果断自刀回城。

  虽然早就听说天兵能复活,但亲眼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眼前消失,尉迟信还是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眼睛。

  “你没眼花。”一个玩家催促道,“现在相信我们是天兵了吧?你赶紧把那紧急军情告诉我们,我们替你去送。”

  玩家都快急死了,这正主怎么还四平八稳的!

  天兵……

  尉迟信慢慢回过神来,眼中也出现了几分光彩。他下定决心,也不含糊,直接从怀里再次取出包裹,双手捧给玩家,“我相信你们,这文书便托付给诸位了。”

  几只手同时抓住了包裹。

  气氛剑拔弩张,尉迟信本以为他们会打起来,至少也该再来一次“剪刀石头布”,但就在这时,忽听其中一人道,“你们就算抢到了文书,也去不了大唐吧?”

  “靠!”其他人顿时反应过来,破防道,“老玩家了不起啊!”

  “嘿嘿。”老玩家将包裹接过来,得意地晃了晃,“对你们的前辈放尊重一点,老玩家就是这么了不起!我要不是为了带你们,早去长安城潇洒了好吗?”

  这话其他人还真反驳不了。

  现在玩家数量上来了,新召唤的玩家暂时只能在西域活动,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才能解锁大地图。而这些任务,通常都会安排一两个老玩家带他们,虽然对方应该是接了引导任务,但帮了忙也是真的。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玩家绑定了包裹,潇洒地回了城。

  见这人也消失了,尉迟信终于反应过来,他们所谓的“送信比他快”是怎么回事,心头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天兵这般能耐,于阗有救了!

  这一放松,尉迟信才觉得身上各种不适又重新出现了,身体也虚弱得厉害。

  玩家眼看没任务做,都回了自己的位置,这会儿也有人反应过来了,招呼尉迟信道,“你应该饿了吧?我们熬了粥,要不要吃点?”

  尉迟信实在是头一回看到有人在野外如此潇洒自在,但既然是天兵,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连忙点头,起身准备过去。

  谁知一站起来,眼前便阵阵发黑,手脚无力地倒了回去。

  几个玩家连忙凑过来,手忙脚乱地将他重新安顿好。又有人捧来粥碗,也不让他接,直接凑到他嘴边。尉迟信试了试,见这粥温度刚好,便大口喝了起来,只觉得平生从未吃过如此香甜的粥。

  他一连喝了三碗,还觉得不够,但天兵说饿久了不能一下子吃太多,拒绝继续为他提供。

  尉迟信就看着他们分食了剩下的粥,洗了锅碗,然后就重新忙碌起来。

  玩家大半夜地跑到这荒郊野外来,当然不是为了野炊,而是有任务要做。

  见他们往一辆规模不小的手推车里装湖水,尉迟信就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浇路。”玩家示意他去看那条之前一度让他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的、淡白色的平整道路,“这个路刚修好,还没完全凝固,太阳一晒容易裂开,所以要定时浇水维护。”

  要不是自己亲自跟了一期工程,他们还真不知道修路居然有那么多的细节。

  说到这个,尉迟信早就想问了,“此地没有人烟,怎么会把路修到这里来?”

  “不把路修到这里来,我们怎么取水?”玩家奇怪地问。

  尉迟信:“……”

  完全无法反驳。

  “再说只是现在没有人烟嘛。”玩家说,“以后都会有的。”

  那么多玩家进入游戏,粮食消耗量激增,势必要扩大耕地面积,湖边那么多肥沃的土地,当然不会被放过,回头就该组织人过来开垦了。顺便湖里还可以搞搞水产和水生作物养殖。

  ……

  “紧急军情?”半夜被白真珠叫醒的雁来呵欠连连地问,“哪里来的?”

  白真珠见她困得眼泪花都出来了,心下十分不忍,但这么重大的消息,也不敢耽搁,只能将浸了冷水的毛巾递给她,一边答道,“说是于阗王尉迟健派来的使者。”

  雁来接过毛巾往脸上一盖,顿时浑身一个激灵,整个人都清醒了很多。

  “于阗!”她将毛巾放回水盆里,语气振奋地道,“我的安西四镇最后一镇终于来了!”

  呃……虽然疏勒城目前也不在安西军手里吧,但是从葱岭去做生意的玩家天天从城门口经过,城里的纳尔罕始终装作没看到,想来早就已经失去了斗志,这回要去于阗,可以顺便把疏勒收了,让她这个安西四镇节度大使名副其实。

  几分钟后,雁来从玩家手里接过了那个油纸包。

  然后她拆了一层,一层,一层,又一层……虽然知道这些都是紧急军情的必要保护措施,但她还是拆得整个人都有点斯巴达了,白真珠见状,连忙领着人上前帮忙。

  最后,她们从包裹里拆出了一份文书和一封信。

  见此情景,雁来也松了一口气。还有心情按照格式来写文书,就说明事态还不是特别紧急。要是拆出一封血书,那就不太妙了。

  她先拆开信看过,总算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话说安西四镇所在的位置,就是后世的南疆,也就是塔里木盆地,占地面积虽然极广,但整体格局却十分简单,整个盆地几乎都被巨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占据,只在边缘环绕着一圈绿洲城市。

  从敦煌进入西域有两条路,北道是出玉门关,经焉耆、龟兹、疏勒,南道则是出阳关,经鄯善、且末、于阗,最终两条道路交汇于葱岭,翻过这里,就进入了中亚。

  没错,安西四镇有三个都在北道,只有一个于阗在南道。

  这一方面是因为安西四镇虽然有防御吐蕃之意,但因为西域与吐蕃之间隔着连绵的昆仑山,虽然间有小道,但大队人马想要入侵,要么从东边经过青海,要么就从西边,经过大小勃律,翻越葱岭。

  东边有河西走廊阻隔,西边有一个于阗就就足以镇守。

  所以安西四镇主要防御的目标,还是天山北面的游牧民族。天山之中有多条道路可以南下,因此三镇一字排,各守一处。

  也是因此,当河西走廊失守,西域的东大门彻底洞开,被吐蕃鲸吞蚕食自然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于阗。

  不过于阗本来就是四镇之中最亲近中国、国力也最强的,因此于阗王才兼任了“安西四镇节度副使”的职位,所以坚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它被攻破之后,其他三镇也就成了瓮中之鳖,在几年之内陆续陷落。

  于阗虽然被吐蕃拿下,但是尉迟氏在国中的势力不小,所以吐蕃也只能让他们自治,只在当地驻军,而不涉及具体的事务管理。

  虽然换了一个于阗王,但尉迟健本来就是前任于阗王的儿子,也是预定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