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06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就算是现实里,她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以雁来现在的人手和实力,想做什么都行。她不会给意见,因为那样就越界了,但雁来开了口,她就要保证能执行。

  雁来转头看着她。

  “怎么了?”郝主任问。

  “谢谢你们。”雁来说。

  郝主任笑了起来,“我们也要谢谢你。”

  雁来又看了一会儿,也跟着笑了,是啊,她都已经把金手指开到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做一个按部就班的、步步为营的决策者?

  就让她做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吧!

  ……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听说雁来将漕船拦下来了,李纯的心脏就是猛地一跳,“她又想干什么?”

  他现在可就等着秋税的钱粮送到长安来,然后便要开始接下来的改革。但是雁来这么一动,又让李纯生出不妙的预感。

  那可是漕船,是皇纲!

  就算是再怎么嚣张跋扈的藩镇,也不敢动这个——至少明面上不敢。

  当初李锜也只是自己大肆敛财而已,该往上送的也都送了,就算偶尔短少一些,也能拿出过得去的理由。

  现在雁来确实直接拦截了漕船。

  这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这事太大,李纯立刻叫来了宰相和六部重臣商议。

  众人也被这消息震得头昏脑胀,完全想不通。

  这没有道理啊!

  朝廷里聪明人多,李纯能想到的,很多人当然也想到了,他们都觉得雁来是想温水煮青蛙,等到天下人心所向的那一天,就顺理成章地登上那个位置。

  既然如此,他们这些人当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反正谁当皇帝,不都需要臣子吗?哪怕是有无数天兵的雁来,也不例外。

  看她在西域、在洛阳、在河北的行事,都还算温和。

  所以现在又是受了什么刺激?

  她总不会是想跟朝廷开战吧?有人忍不住在心里嘀咕,然后开始心慌。实在是天兵的动作太突然了,完全没有给他们准备时间。

  最后也没商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还是李吉甫提议,先派人过去问问是怎么回事,说不定是一场误会呢?

第198章 给公家办事,那么用心做什么?

  船只缓缓靠岸,雁来被玩家簇拥着下了船,走到纤夫们所在的位置。

  被拦下来时就有些慌乱不安,正在四处张望、交头接耳的纤夫们顿时更加骚动起来,不自觉地聚拢了一些,像是一群受惊的动物,察觉到天敌的存在,下意识地摆出了最警惕的姿势。

  仿佛她们是什么洪水猛兽。

  雁来便没有再靠近,隔着一段距离打量他们。

  农历十一月的河南,天气已经很冷了,再过两天就是大雪节气,要是在现实里,上个月就该开始集体供暖。

  即便是在游戏里不怎么怕冷的玩家,也换上了过冬的衣服,这些纤夫却在寒风里赤着上身。

  看他们瑟缩着身子、微微发抖的样子,显然也并不是不觉得冷。

  雁来没有亲身体验过什么人间疾苦,可是看得多、听得多,她能猜到他们为什么不穿着衣服干活——衣服比人精贵,拉纤这种活计又太容易磨坏布料,他们舍不得。

  或者说,负担不起。

  雁来收回视线,问道,“这里谁能做主?请出来说话。”

  这一问,对面的人群骚动得更厉害了,下意识地要挡住某个中年人,殊不知这样的举动,让那个人在人群中更加显眼了。

  麻四郎苦笑着从人群里走出来,一边走还一边低声安抚其他人,“乡亲们别慌!我看来的像是天兵,他们不会害我们的!”

  听到“天兵”两个字,人群中的窃窃私语变得响亮了一些,但确实没之前那么惊慌了。

  玩家这一年时间在大唐的种种行为和事迹,还是为他们挣到了几分信誉的。尤其是在小民百姓眼中,能够倒逼朝廷出台新政,降低税赋,这可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漕工们有时候闲谈,也会忍不住畅想,什么时候天兵才会管到河面上来,也替他们做做主?

  不过幻想就只是幻想,当天兵真正出现的时候,他们反而不敢怀有这种妄想了。

  最乐观的想法,也只是觉得说不定能做天兵的生意,赚上一笔——天兵有钱,好说话,应该不会随便找理由扣钱。

  麻四郎捏着手走到天兵面前。

  他其实也很紧张,但又知道忤逆的下场会更糟糕。好在天兵名声不差,应该不是来折腾他们取乐的,就算真的折腾了,应该也会给赏钱。

  他也没敢靠太近,停在了几步之外,腰彻底佝偻下去,不敢正眼看对面的人,“小人就是这一队的领头,贵人有什么吩咐?”

  “只是想问一些情况。”头顶上传来一句清亮的女声,然后就没有动静了。

  正当麻四郎不安时,背上微微一沉,覆上了厚厚的、柔软的、温暖的、甚至仍带着香味的斗篷。他在风中冻僵的躯体突然被那种柔软暖和包裹,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战,终于迟钝地感觉到了冷。

  他哆嗦着,不知该说什么,腿一软就要跪下去。

  然后就被一只手稳稳地捞住了。

  “贵、贵人……”麻四郎抖着手,想将身上的斗篷解下,又有些不敢,只能不安地摸摸腰间,“这……小人带了衣物。”

  雁来顺着他的动作看去,果然见他腰上系着一件上衣,但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御寒的样子。

  “披着吧。”她说,“这么冷的天气,你们辛苦了。”

  麻四郎听她语气温和,不由得生出几分期冀,连忙问道,“不知贵人要问什么,我们、我们的船几时能走?”

  雁来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

  她这么一拦,他们今天的工钱可能就没了,难怪刚才那么警惕防备。

  但拦都拦了,当然不能半途而废,她便道,“船暂时走不了了。不过不用担心,耽误的时间,工钱会给你们补上的。”

  这不是耽误了几天工钱的事,麻四郎知道,可是贵人把话说到这份上,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张了张嘴,又问了一遍,“不知贵人要问什么?”

  “嗯……”雁来有点卡壳了,要怎么态度自然不刺痛对方的打探消息?

  郝主任拍了拍她的肩膀,上前一步接过了话头,“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纤夫拉船,所以想找你们打听打听情况。”

  原来是贵人没见过这些,觉得新鲜、好奇。

  这种事很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好心的贵人问过了话,通常都会多给赏钱。

  麻四郎放松了一些,再加上郝主任很懂谈话的技巧,他很快就顺着她的话,开始有什么说什么了。

  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这句话在底层百姓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南方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北方,人均土地占有量低,再加上大户兼并,失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自然也更多。这些人或是参军打仗,或是给人当佃户奴仆,又或者像眼前这些纤夫,靠干苦力活儿养家糊口。

  所有苦力活里,码头的活儿最稳定,因为服务的都是商人和士人,赚得也更多,聚集在这里的苦力自然最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是靠力气吃饭的人。

  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帮派。他们大都按照同乡抱团,一开始只是为了互为援手,可是时间长了,人数多了,自然会滋生权力和腐败。

  苦力们受着帮派的保护,也受着帮派的剥削,赚到的钱还没拿到手里,就要先交出去一部分。

  但帮派上层其实也不是坐享其成,他们要结交官府、结交商人,想方设法维系并扩大现有的地盘和生意……

  总之,虽然雁来和玩家有些看不过去,但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他们始终在努力地活着,并且早已坦然接受他们就是应该这样活着,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麻四郎十岁出头就开始在码头讨生活了,那时候干不了重活,但是人机灵,就做一些跑腿传话的事,再长大一些,也开始扛包拉纤,因为心思活络,有办法,所以在同乡中渐渐有了威望,之后自然而然接了领头人的位置。

  虽说是领头,但也就是带着乡亲们找活计、谈工钱、讨薪酬,并没有任何特权。

  不过,他能接触到的人和事还是比普通的漕工更多,对于码头上的各种规矩也十分了解。小到漕工们的帮派划分、彼此之间的仇怨和矛盾,大到转运使衙门的胥吏是什么出身,跟哪个帮派有渊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还会算账。

  那些明里暗里的钱粮,从哪里来,去了哪里,如何分赃,他都知晓一些。

  也是上面那些人不会防备他这样的小人物,毕竟谁也想不到一个底层苦力还会关注这些。何况他就算知道了又如何?不仅不敢多说一个字,还得主动保守秘密,否则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帮乡亲。

  雁来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感慨,像是麻四郎这样的人,若是在现代,早晚都能出头,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根本不可能。

  这个时代,权贵就是权贵,士族就是士族,奴仆就是奴仆,漕工就是漕工,农民就是农民……他们是如此,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如此。

  也许个体有升沉起落,可是阶级和出身是永恒不变的。

  ……

  相较于担心停工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终导致他们的生活出现变化的漕工,船上负责运输这批漕粮的官员和士兵,反而没那么着急。

  漕工是手停口停,承受不起任何一点风险和变动。

  但对这些负责运输的人来说,失期固然固然可怕,却未尝不能成为他们再捞一笔的机会——好好的漕粮每年都要沉个三五船,何况这回是被天兵拦下来了,有现成的理由?

  受罚肯定是要受罚的,不仅会挨板子,可能还会被要求限期补上损失。但补不上,也就只能一直拖下去,等什么时候朝廷蠲免逋赋,也就一笔勾销了。

  给公家办事,那么用心做什么?像他们这样的人,又不指望升到京城去,当然是给自己捞好处要紧。

  所以除了派人送信,上报朝廷之外,他们表现得十分冷静。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方面的回复迟迟不到,玩家这边也没有放他们走的意思,船上的人也开始着急了。

  上面说的那种,大家一起上下糊弄的情况,是在大部分漕粮正常解运到京城的情况。朝廷需要人办事,就不会深入追究,毕竟吃了好处的并不是哪个人,而是这条路线上的所有人。

  但问题是,今年因为要清丈,秋税收得很晚,这是第一批押解入京的漕粮。

  要是一粒粮食都没法入京,朝廷就是想不追究也不行了。

  皇帝和高官权贵也是要吃饭的。玄宗之前,年年都要巡幸洛阳,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关中人口暴增、供粮不足,所以皇帝只能带着文武百官去洛阳,还有个词叫“逐粮天子”。

  开元年间梳理漕运,用各种方式增加关中的粮食储备,才缓解了这种尴尬的情况。

  开元二十四年之后,玄宗再没有巡幸过洛阳。

  所以每年的漕运,就是朝廷关注的重点。

  这会儿天气已经很冷了,继续耽搁下去,等到河面进入冰期,船运会变得更加困难,到时候粮食送不到,事情会怎么解决不好说,但是他们这些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