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11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抄。”李纯盯着他道,“一个字都不要少。”

  晕厥过一次,病情再瞒不住之后,他反而对于自己的名字也被列在账册上这一点,没有太多的感觉了。

  只有留下这个部分,看到这份账册的人才会悚然惊惕,才会不知所措。

  尤其是那些收得比皇帝还多的。

  裴垍已经中风了,他倒要看看,其他人会怎么做?

  俱文珍低头掩去眸中的惊色,再次应下。

  等退出了紫宸殿,他才在心中暗暗叹气。

  陛下的病情终于暴露出来,俱文珍本以为是好事,至少以后他不需要提心吊胆,生怕谁没有分寸刺激到皇帝了。但是现在看皇帝这样的表现,他却忍不住更加心惊胆战。

  皇帝……似乎少了很多顾虑。

  ……

  李纯本人也在账册上这事,其实知道的玩家并不多。

  毕竟有能力整理账目的人才很少,都是官方玩家在搞,弄完之后就送到雁来手里,并没有张扬。

  但是李纯自己让人到处送,消息自然就传出来了。

  同时传出来的,还有裴垍中风,皇帝也险些中风的消息。

  不光是玩家知道了,两京的官员也都知道了,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传遍整个大唐。

  “怎么有种皇帝豁出去了的感觉?”雁来摸着下巴说。

  “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郝主任推测。

  皇帝虽然是终身制的,但是如果真的中风瘫痪了,朝臣显然不可能再尊奉这样一个皇帝,到时候册立太子来监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作为一个曾经监国并且逼迫亲生父亲禅位的太子,李纯对这一点的感触只会更深。

  他怎么可能不急?

  人一急,行事自然就少了几分顾忌。

  “也可能是受的刺激太大了。”雁来补充。

  她是故意保留李纯的名字的,其实她本来还想调整一下顺序,把李纯排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但怕他看得不仔细,错过去了。而且按照古代的规矩,写奏折遇到圣、皇、陛下之类的词都要另起一行顶格写,把皇帝排在后面也不合适。

  没错,比起朝臣收受贿赂,雁来觉得李纯会更在意他拿到的份额比很多人都更少。

  皇帝都带头贪污受贿当国贼了,却没拿到最大那一份,谁来看不觉得是个天大的笑话?

  习惯了唯我独尊的帝王,自然忍不了。

  不过效果居然这么好,雁来也没有想到。

  一本帐册干掉了一个宰相,半个皇帝,玩家这份战绩可以吹一辈子了。

  这么想的时候,雁来完全没有意识到,李纯没直接被气得中风,是因为这一年多来,她和玩家陆陆续续给予的刺激太多,以至于李纯已经有了不低的抗性。

  但真要是把李纯气坏了,对雁来也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这样就刚好,让还保持着一定理智的李纯去处理朝廷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跟朝臣斗法。

  这样他们就没功夫来管玩家接下来要做的事了。而等玩家接手了对地方事务的管理,朝廷乱成什么样子,就都无所谓了。

  等他们折腾完了,将来她收拾起来也方便一些。

  至于现在……雁来乘坐的船只缓缓停靠在了偃师县码头。

  从洛阳出发,乘船南下的路线是这样的:先顺着洛水往东,经偃师、巩县,然后出洛水、入黄河,再经运河通济渠段南下,抵达淮水,沿淮水往东到楚州,走邗沟下扬州,之后就能转道长江去往江南各地了。

  回来的路线当然也一样,所以船会先到偃师。

  北邙山是洛阳的地标之一,也是洛阳城里很多公卿贵族的墓葬所在。而首阳山,则是北邙山在偃师县境内的最高峰,也是杜甫为自己选定的落叶归根之地。

  李白和杜甫的新墓地,就选在了这里。

  地点是提前勘察过好多次才最终商定的,该做的准备工作也都已经做好。三天后就是提前选定的吉日,也是两位大诗人下葬的日子。

  杜嗣业已经提前将杜甫的灵柩送到了,现在雁来就要将李白的灵柩也送过去。

第201章 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

  偃师县不大,但也绝不算小,作为东都赤县,有数万常住人口,又是水运要冲,往来客流无数。

  但现在,雁来感觉这座县城已经被玩家攻陷了。

  从她上岸开始,视野之内就到处都是玩家,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好几声“雁帅”。有人打完招呼就自己跑了,也有人选择跟在她的队伍后面。

  结果就是队伍越来越大,越来越长。

  幸而洛河本来就在偃师县的北边,靠近首阳山,从这里上山距离很近。

  不过越往这边走,玩家的密度越高,到上山的时候,简直是摩肩继踵、挤挤挨挨,从山下抬头往上看,只觉得人已经比树更多了。

  但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雁来之所以放开账号限制,一次性让一千多万新玩家进入游戏,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参加诗仙和诗圣的迁葬仪式,亲眼见证这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当然不能在这上面掉链子。

  针对这个情况,她们早就提前做了预案。

  不过这会儿看到这么多人,雁来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她深吸一口气,才对郝主任道,“走吧。”

  她们上了山,却没有去被选定的墓地,而是继续向上,爬到了山顶。

  首阳山得名于“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自然是是这一片山脉的最高峰,十分突出。

  前几日才刚下过雪,道路两侧能够看到雾凇和积雪,但今日天气晴朗,淡金色的日光照在晶莹的白雪上,映得山间一片璀璨。

  山顶有一片空阔地带,是历来游客旅人们清理出来,方便休憩的。

  不过此刻,雁来登上山顶,却在这里看到了不少熟人。除了丽正书院的官员之外,李贺王建等人也已经赶到了。估摸着是在下面闲着无事,干脆上来赏景。

  “雁帅!”看到她,众人也纷纷起身招呼。

  雁来朝他们点头,笑道,“你们来得比我快。”

  那是自然的,不然难道还能让领导先来这里等他们吗?

  雁来走过去,人群给她让出了一条道路,前方的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她抬眼看去,忽然明白杜甫为什么会对这座故乡的山念念不忘了。

  天气很好,站在山顶向北遥望,不仅可以远眺黄河,甚至能够看到河对岸的屋宇人烟。

  可以想见,年轻时的杜甫登上这座山,居高临下、游目四顾时,该是何等意气风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要到很久很久以后,他才会明白,自己的人生、大唐的国运,也都如同登山一般,到了山顶之后,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时怅然回顾,才会发现,旧日的时光多么令人怀念。

  雁来出了好一会儿神,才慢慢收回思绪,朝其他人笑道,“我说你们怎么都跑到这里来了,原来此地有这样的好风光。”

  “正是。”柳宗元也笑着答道,“若非子美先生,险些错过了这般奇景。”

  元稹也说,“我等正在即景赋诗,雁帅可要观览?”

  雁来不会强迫他们做应酬诗,但他们自己想作,她也不会拦着,只道,“那自然要拜读的。”

  有了之前的经验,雁来已经知道唐代的文士也不是都会作诗,因此也不问大家都作完了没有,只从薛涛手中接过已经写好的诗稿来看。

  大概是今天的感触更深,这些诗大都比之前写得更好,颇有佳句名篇。

  不过雁来没有点评,更没有排定名次,只道,“后日下葬时,可以将这些诗稿一并烧祭,想来子美先生见了写故乡风景的诗作,也会高兴。”

  说着将诗稿交还薛涛。

  薛涛接过去一看,眸中微光闪过。

  她之前拿给雁来的时候,本就整理过一次,是按照她自己的标准做的排序。但现在,顺序已经与之前略有不同。

  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倒是有人转开了话题,好奇地问道,“雁帅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哦,被你们一打岔,险些忘了,还有事情要做。”雁来拍了拍额头。

  她要在这里开一个复活点。

  李杜的名气自不必提,这里以后一定会成为游戏内最著名的打卡点,开一个复活点并不过分。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仪式,也需要借这个复活点来引导人流。

  雁来会暂时将这个复活点的权限改为许出不许进,等到葬礼当天,玩家从洛阳乘船过来,在下面祭拜过两位先生之后,便可一路上山,从这个复活点离开,尽量避免太多人滞留在偃师县内,造成拥堵。

  不这样安排,几百上千万的人流量实在是装不下。

  闻言,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包括最早跟玩家接触的白居易、李贺在内,这里所有人都知道天兵的特异之处,却还是头一回亲眼见证复活点的开启。

  机会难得,谁都不愿错过。

  雁来也考虑是不是把人赶走,但又觉得没有必要。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当着原住民的面开启复活点,别人看得,他们自然也看得。

  这些可都是自己人。

  不过,既然有这么多人看着,那就不能随便一开,得把程序做全了。

  众人配合地让开场地。这里没有桌子,但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块供人休憩,也勉强可以当桌椅使用。雁来将全套的材料放在一块半人高的大石上,开始作法。

  多亏她经验丰富——虽然只是遍览诸多影视文学作品而获得的理论经验——当初编的时候也足够用心,这个作法流程除了有点羞耻之外,还是很好看、很上档次的。

  不过想想大唐的朝官觐见皇帝的时候都要舞拜,各种宴会上也会表演才艺,雁来这点羞耻就算不得什么了。

  她绷着脸走完所有流程,最后将一把红豆抛出,淡淡的白光便随着她的动作升起、扩散。

  在明亮的日光下,这光芒不算起眼,但足够让所有人震撼。

  尤其是当白光向外扩散,扫过他们的身体时,众人似乎也受到了某种影响,对这份“神迹”的感受更深。

  ……

  十二月十二日,宜安葬、入土。

  雁来一早起床,洗漱过后,换了一身素衣。

  她平时很少穿这个颜色的衣服,主要是不耐脏。不过今天这种日子,当然得庄重一些。

  大概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雁来一出门,就看到了一片白色的海洋。一两个人这么穿或许还不起眼,但整座城市的人都这么穿,就让气氛显得肃穆又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