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12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尤其是衬着山上的积雪,更显得清冷。

  就连平日里跳脱活泼的天兵,今天也变得沉默了很多,不再说话。

  在这样的沉默之中,哀乐听起来似乎都不那么响亮了。

  连天气都阴沉沉的,像是要应和今日的气氛。

  众人跟在手捧灵主的亲属和抬着灵柩的送葬人身后,排成队列上山。

  先下葬的是杜甫。

  墓室已经提前挖好了,在礼官的指引下,众人注视着棺木被放入墓室之中,而后依序上前,在墓室里放上他们带来的物品。

  这个下葬的流程并不全依古礼,而是经由玩家改创,省去了很多流程,又取消了陪葬品,只让前来送葬的亲友送上一些能够表达哀思的物品,用来陪伴墓主。

  大唐如今很流行奢葬,尤其是权贵之家,往往会陪葬很多金银器物。将这些东西长埋地下,浪费东西不说,还有可能让死者不得安宁——唐朝末年,李唐皇室在终南山的墓室大部分都被军队盗挖,就是为了求财。

  所以雁来提出的这个改良葬礼,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虽然改良了,但应有的庄严肃穆却并未因此减少。

  雁来第一个走上前,将一只沉重的木匣放进墓室之中。匣子里装着的,是丽正书院的所有人这段时间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杜甫诗集》和《李白诗集》,以及王建主编的第一期《诗文荟萃》。

  这两本书印刷清晰、装帧精美的典藏版,相较于金银珠宝,雁来相信,两位先生应该会更喜欢这份饱含了他们毕生心血特殊的礼物。

  等到所有人的赠礼都放完,就是封墓、起坟、立碑。

  杜甫的墓志铭,最后还是选择了让韩愈来写。

  一来韩愈是古文大家,公认的可以将墓志铭写得文采斐然、详略得当、全无程式化的痕迹,虽然也被人诟病是“谀墓”,颇有为墓主讳之处,但他仍然是当今时代最受欢迎的墓志铭作者。

  杜嗣业是个俗人,既然能请到最有名的,当然优先考虑请他。

  元稹倒也没有要争这个差事的意思。

  现在毕竟才是元和四年,元稹还不是那个被贬近十年、饱尝仕宦升沉之痛的他,纵然喜欢杜甫的诗,也很难像是历史上那样生出无尽感触,更不敢说自己比韩愈写得更好。

  仪式结束之后,才是祭奠。

  除了香烛供品之外,最重要的部分是诵读祭文并焚烧。

  这个环节玩家可以打酱油,雁来却不行。好在祭文也并不一定要自己动笔,可以由他人代写,雁来这份是白居易代笔。

  杜甫的安葬流程结束之后,众人便又赶去李白的墓地。

  李白的墓跟杜甫不在一处,但距离很近,只隔了一条溪水,隐隐相对。

  下葬的流程跟杜甫是一样的。

  略有不同的是,捧着杜甫灵主的是杜嗣业这个孙子,而给李白捧灵的是他的孙女。

  这很明显是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很多人其实都不赞同这种改革,觉得颇有大逆不道之嫌,但是对着雁来这个同为女性的领导,又不好说出来,只能在心里憋气。

  雁来才不管他们。

  不说就是没意见,说了她也自有道理等着他们。

  倒是两位娘子得知此事时,看向雁来的眼神终于有了神采。

  在这之前,不管是玩家还是雁来,随便她们说什么,两人都不为所动,好像真的无欲无求、坚贞不屈,直到此刻,才终于泄露出一点真实的情绪来。

  雁来当即决定等葬礼结束之后再挽留一次。

  之前无法说动对方,是因为她根本没有取得对方的信任,现在或许会有不同。

  雁来也往李白的墓室里放了一个跟杜甫同款的匣子。

  至于李白的墓志铭,则是由柳宗元撰写的。

  这是雁来指定的,因为两位亲属都没有表态,问就是“全凭雁帅做主”。雁来考虑到这么多诗人中,李贺和柳宗元的风格更接近李白一些,但李贺太年轻了,所以最后定了柳宗元。

  李贺则是替她代写了祭文。

  今日份的一碗水也端得很平呢。

  ……

  两场葬礼都结束之后,外面的玩家才被允许入场。

  其实玩家一直在论坛上呼吁,他们也想给李白和杜甫添陪葬品,但是玩家的人数实在太多了,人人都添的话墓室根本装不下,所以雁来无情地拒绝了。

  没了那些繁琐的仪式,也不需要等待走流程,玩家过来之后,在墓碑前献上供品,想磕头的磕头,想许愿的许愿,然后就可以走了,尽快给后面的人腾地方。

  雁来等人也离开了首阳山,回到偃师县,她就拉着薛涛去找两位李娘子谈话。

  这一次,两人的态度明显地动摇了。

  也不奇怪,毕竟她们虽然是名人之后,但是父亲一生未曾入仕,过着布衣躬耕的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兄长失踪,姐妹俩失去依恃,只能嫁给农户,自然没有机会走出当涂县。

  这是她们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大父的诗里写过的那些地方。

  不走出来,根本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

  如果只有她们自己,这巨大的、陌生的世界只会令人望而生畏,缩回原本的小世界里。但现在,雁来的存在如同一个锚,让她们能够在这个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必继续随波逐流。

  虽然动摇,但两人又始终不愿意表态,雁来也有些无奈。

  这时薛涛忽然开口,“雁帅,郝主任好像在找你。”

  雁来抬头一看,见郝主任确实就站在不远处看向这边,只得告罪一声,快步走了过去。

  她没有意识到,但两位李娘子都察觉了,薛涛是故意支开她。

  果然,雁来一走,薛涛就问,“两位娘子可是顾虑家人?其实,举家搬到洛阳也不费什么事。似我这般为雁帅做事,不仅每月都有俸禄,还能安排住处,我那些同僚都能养活一家人,你们自然也可以。”

  两人不由微微睁大了眼睛,颇为吃惊地看着薛涛。

  这话听起来太离经叛道了。

  她们想过脱离如今的生活,想过自己能赚钱贴补家用,但是在她们的观念里,男人才是一家之主的概念仍旧是牢不可破的,可现在,薛涛用如此理所当然的语气,随意地颠覆了它。

  “你们看看雁帅,看看天兵,以后的世道,与从前不同了。”薛涛却十分坦然,“两位好好想想吧。”

  如果思考过后,她们依旧既不能放弃现在的家庭,又不能扭转如今的观念,那么薛涛觉得,她们确实不适合留在洛阳。

  姐妹俩对视一眼,正想开口,雁来就回来了。

  薛涛神色自然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说是有洛阳附近的士子过来祭拜两位先生,被天兵挡在了外面。”雁来又好气又好笑。

  玩家倒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他们人数太多,占据了码头和道路,而且还有更多人源源不断地赶来,其他人根本挤不进来。

  还是一个玩家看到他们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感觉怪可怜的,才主动上报。

  雁来已经让郝主任安排玩家去接人了。

  别人来一趟也不容易,至少比玩家难很多。

  雁来说完,又看两位李娘子,“怎么样?你们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两人迟疑片刻,才道,“我们须得回去与家人商议一番。”

  她们一直都知道大父是当世名士,但今日之盛况,还是远超她们的预料。到底也是自幼饱读诗书的,既然睁眼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又怎么能再回去继续装瞎子,留在村里种一辈子的地?

  虽然没有立刻答应,但雁来已经喜出望外了。要是拒绝,还有什么好商议的?

  她笑着道,“不急,慢慢想,慢慢商量。不如先携家人随我们去洛阳住上几日,熟悉一下。”

  ……

  毕竟是祭拜李杜这样的千古盛事,除了还没走出新手村的倒霉玩家,所有能上线的玩家都来了。

  就连在广西种甘蔗的人都回来了,毕竟冬天留在那边也没什么事。

  只有那支想要步行前往美洲的探索小队还在路上,不过时间又过去了漫长的三个月,他们这会儿已经十分接近白令海峡。如果按照他们的计划,踏上美洲的土地就回来,那应该也快了。

  所以趁着游戏所有玩家的注意力都聚焦过来,雁来顺势发布了新的更新公告,官宣接下来的大型跨年活动。

  玩家立刻炸开了锅,论坛上的帖子一条接着一条。

  之前说是不限制玩家进入游戏,但其实还是会限制他们在游戏里的活动范围,尽量做到不扰民。虽然号称有一千多万玩家,但实际上并没有对大唐世界造成太大的干扰。

  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雁来和玩家都很清楚这一点。

  有时候闲着没事,玩家也会在论坛水帖子,替雁来操心该如何让这么多玩家融入大唐世界。

  怎么也没想到,雁来会直接搞出这样一个大型活动。

  这次的主题活动着实有些大胆。

  系统会将整个大唐划分成若干区域,玩家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其中一个区域,整顿当地的各方面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澄清吏治、解放奴隶、取缔青楼楚馆、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等等。

  活动期间将开启区域完成度排名,等活动结束之后,会按照完成度排名结算奖励。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玩家彻底取代大唐官府对地方的掌控与管理,还要比比谁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这步子大得玩家简直不敢相信。

  所以彻底不用装了是吧?雁帅打算正式占领大唐了?

  说是不敢相信,但是对于游戏官方的这种魄力,大部分玩家还是拍掌叫好的。

  很多事情大家其实早就想做了,只是因为身在大唐,不能挑起天兵和大唐的冲突,又要遵守大唐的律法,所以暂时按捺住了。

  但是这样一来,游戏玩起来多少有点束手束脚,不够爽。

  明明游戏世界只是背景设定,玩家才是主角——这才是大家习惯的游戏模式。

  现在总算是步入正轨了!

  有人称赞,就有人质疑。

  这次的活动确实很“游戏”,但是迈出的步子太大,玩家能给游戏世界带来太多的影响,未必就是好事啊!打破了现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平衡,可能也会让这款游戏彻底失去特色。

  尤其让人警惕的是,这次活动的环节设计就充满了强烈的游戏感。

  以前大家经常吐槽这游戏的更新十分不稳定,有时候一个月连出两三次活动,有时候几个月不动一下,而且每次都没有预告,直接就把新活动端上来了,让玩家没有一点点防备。

  但是,这不也正是这款游戏的魅力所在吗?

  没有太多的套路,所以才显得真实——玩家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引发不同的连锁反应,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自然也不可能提前预告。

  而这次的活动,却总让人感觉有点别扭。

  玩家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篇都写着两个字——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