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到时候回鹘人将羊毛、矿产和药材卖给天兵,赚到的钱又从天兵这里买进自己喜欢的奢侈品,不就形成良性循环了吗?
等到两边的贸易兴盛起来,习惯了这样安定富足的生活,回鹘人自然不会没事就想着造反了。
徐复等人其实也都看直了眼睛。
但到底自诩是上国来的使者,还是要保持一点形象的,不好跟没见过世面的回鹘人一样,凑上前去仔细欣赏,只好去找送礼的玩家打探,“这是怎么做到的?”
玩家正兴奋着,闻言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各种原理以及制作的时候遇到的难题,听得一班文科生头晕眼花。
但有一点他们听明白了。
这些东西没有使用任何神奇的力量,都是用人间所有的材料制造的。
既然如此,能造出第一个,自然就能造更多个。
便有人问,“这些东西,以后应该也会对外出售吧?”
“肯定会啊。”玩家研究这些,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给雁来送礼吗?
众人闻言,立刻都欢喜起来。
能买就好,能买,就不会只能看到这一次。就算自己暂时买不起,也能去店里逛逛——天兵的店,向来是很欢迎参观者的。
徐复还好意提醒道,“若是对外出售,却不能再造这么大的了。”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了顿,又道,“或者再造个更大的,进献到宫中,就能卖比它小的了。”
“为什么要进献到宫中?”玩家不高兴了,“皇帝不是很有钱吗?想要就花钱来买。”
“这……”徐复卡壳了。
因为皇帝是君父,天下最好的东西当然都应该先献给他。
但这种道理当然没法跟天兵讲,就算天兵听进去了,她们认定的君主也并不是大明宫中的皇帝。
他只能道,“两京风尚,不少都是从宫中流传出来的。东西进献到宫中,陛下喜欢,权贵们也会趋之若鹜。”
玩家“呵呵”了一声,“皇帝喜欢有个鬼用啊?他喜欢也不会花钱买,只会让宫里的工匠仿制用料更好、装饰更华丽的。到时候权贵不是进宫去讨赏,就是私下找工匠打造,跟我们有一文钱的关系吗?”
上回那个卖得很好的沙盘就是这样。
当然那个沙盘本来就是平价款,宫里看不上也正常。
但今天展示的这些可都是奢侈品,让内廷仿造成功,他们还赚什么钱?
徐复还没说话,又有玩家说,“只是仿制也就算了,毕竟他们那个精工细作,产量肯定比不上我们。就怕皇帝一看这是好东西,就把它们列为贡品,民间不许僭用。到时候我们这生意做还是不做啊?”
徐复:“……”
还真别说,玩家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虽然成为贡品之后,其实也不是不能偷偷卖,甚至还能卖得更贵,但那跟他这个清贫的文官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说来也怪,徐复以前一直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有好东西进上,被列为贡品,那是多大的荣耀?但是现在听玩家一说,只是稍稍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很多弊端了。
不必为生计忧虑的天兵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的大唐百姓呢?
对普通人来说,一旦本地的某种东西成为了贡品,那就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就算是他们亲手种出来的米、酿出来的酒、织出来的绫,也不会有机会吃喝穿用哪怕一次。
官员想要这种荣耀,因为可以作为自己的政绩,百姓要这样的荣耀,又有何用?
只是一般的百姓根本无力反抗,只能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
天兵却不是。
就算是皇帝,想用他们的东西,也得花钱来买!
这种态度让徐复心底生出一股无法形容的颤栗,他感到恐惧,因为自己一直以来认同的某些东西被颠覆了,但在这恐惧之中,似乎又藏着一抹难以忽视的兴奋。
徐复有一种感觉,顺着这条线一直追寻下去,他会遇到某种大恐怖,又或者是大机缘。
但最后,他还是谨慎地选择了不去探寻。
天色不知何时已彻底暗下来,跳跃的火光成了唯一的光源,烤肉的香气在营地上空飘荡,徐复揉了揉有些饥饿的胃部,起身吃肉去了。
……
等使者过来的时间里,雁来已经将回鹘这边的事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所以典礼结束的第二天,给咸安公主——现在该叫镇国大长公主了——迁坟的事就提上了日程。
具体的礼仪流程由大唐这边的官员负责,雁来只需要作为孝女一路护送灵柩返回大唐。
对于能走复活点传送的她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的事。但雁来愿意花费这些时间,尽量将这件事办得更圆满一点。
她能为她们做的实在不多。
不过实际上,从牙帐一路向东,道路情况比预想的更好。
雁来听队伍里的徐复等人说起,才知道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灵州与回鹘诸部盟誓之后,还特地修建了从突厥故地——也就是三受降城所在的那一带——到回鹘的道路。
这条道路,回鹘人过去将它称为“参天可汗道”,意思是从这里可以前往长安,朝见天可汗。
时移世易,回鹘人早就不再去长安城朝见天子,但是每年的绢马贸易,走的仍旧是这条路,所以道路虽已年久失修,但至少还是一条路的样子。通行也没有障碍,就是有些颠簸。
“回头我们把这条路重修一下吧。”雁来对郝主任说。
要让回鹘人真正变成大唐人,不是靠颁布什么政策就能达成的,得让两边的百姓频繁接触,等彼此熟悉起来,有了来往甚至姻亲关系,自然就会将彼此看作是自己人了。
就像现在生活在大唐境内的那些胡人一样。
像是白居易、元稹,一听姓氏就知道是胡人后裔,但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承认这一点了。
要做到这些,修路是第一步。
郝主任点头,“正好西域那边的主干道都修得差不多了。”
也培养出了第一批熟手修路工。
还真别说,最近论坛上有个热帖,说的就是楼主拿着自己在游戏里学会的技能去找工作,结果还真应聘成功了的故事。
#玩游戏是真的有用#这个话题甚至一度爬上了社交软件的热搜。
于是游戏里又掀起了一股做任务的热潮。
论坛也来了一批新网友,时不时又能看到“游戏什么时候公测啊”之类的帖子了。
两人就着修路的话题又说了几句,郝主任忽然停下来,面色也有了些微的变化。
雁来一看就知道是有人给她发消息,等了一会儿,就见郝主任抬起头来看向她,神色有些怪异地说,“天兵刚刚传来的消息,皇帝好像在立太子的事情上松口了。”
自从李纯当着朝臣的面差点发病之后,他的身体情况就成为了君臣之间不能提的话题。
估摸着那时候就有人想要让他立太子了,只是不敢说。开年之后李纯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触碰到了高门权贵的利益,终于有人捅了这个马蜂窝。
从正月到现在,请求立储的奏折就没停过,但因为皇帝一直留中不发,之后又有回鹘大军南下的消息,群臣的注意力都被转移了,折子也就渐渐少了。
谁也没想到,到了这会儿,李纯又突然松口了。
“他这是在做什么,恶心我一下?”雁来有些不解。
在答应让她改姓李之后,又突然想要立太子,要说这不是针对她,雁来还真不信。
“有可能。”
雁来摸了摸鼻子,“但要给我添堵的话,直接不答应改姓不是更好?”
“确实有点古怪。”郝主任眉头微蹙,“上回我进宫时,就感觉皇帝的态度好像变得更积极了,不过我本来以为,他是想在你……更进一步之前,再多给自己揽一些功绩,史书上的名声也好听一些。”
看看唐高宗,虽然他老婆把李家的江山给改姓武了,但他在后世的评价还真不低。
甚至还有不少“武则天只是李治的棋子,他活着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在幕后策划,武则天只是执行”之类的论调。
所以,李纯用同意雁来改姓,来交换一个完全归化,能在当地设置郡县的回鹘,当然很值得。
毕竟郡县化这事雁来以后也能自己做,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总之,在这件事里,李纯表现出了身为皇帝的政治觉悟:目标明确、不择手段。
所以就更显得现在这回打算立太子的做法,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幼稚。除了给雁来添添堵,让彼此的关系更僵硬之外,有任何用处吗?
总不会是为了让雁来去对付他选定的太子,坏掉雁来的名声吧?
李纯自己的皇位还是从亲爹手里抢来的呢。
“算了。”雁来摆摆手,“不要试图去理解对方的想法。”
要是她能想明白李纯是怎么想的,那她不就跟李纯一样了吗?就很可怕。
雁来将话题重新拉回来,“所以他选了谁?三皇子李宥?”
要给雁来添堵的话,肯定是郭贵妃所生的三皇子更合适,顺便还能离间一下雁来跟郭氏的关系呢。
“还没定。”郝主任说,“目前打听到的消息是,皇帝在私下跟翰林学士李绛说话的时候,询问了他对几位成年皇子的看法,谁可堪为储君。”
“李绛怎么回的?”雁来好奇。
郝主任忍笑道,“李绛说,在立储之前,要先正嫡庶,反过来劝他册郭贵妃为皇后。”
雁来:“……这个李绛应该没有被我们收买吧?”
不然怎么李纯要立太子给她添堵,他立刻就让他册皇后,反堵回去?
第221章 这还是第一个主动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复活点的。
李绛当然没有被收买。
他是真的认为皇帝这样做,能够安定人心——最近外面多了不少皇帝沉迷女色的传闻,而像李绛这样的臣子,更知道那不只是传闻。
李纯就仿佛是要将这一年多清心寡欲的时间都补回来一样,有些不知节制。
但是在皇帝的身体可能出问题了的情况下,朝臣们甚至都不敢劝谏。
一个男人要证明自己“还行”,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自然就是家中再添丁进口,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李纯还是那个励精图治的帝王,他根本不需要折腾这些,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本来就是一种软弱。
如果只是软弱也就罢了,李绛更怕皇帝就此荒唐下去。
所以他觉得,真想要安抚人心,比起再生几个孩子,还不如用心培养已经快成年的这几位。
但要培养皇子,就绕不过立储,而要立储,就绕不过嫡庶。
简单来说,如果皇帝册立郭氏为皇后,三皇子就是嫡子,也是毫无疑问的储君。如果他不想册皇后,那就按照长幼有序,立皇长子李宁为太子。
李纯要是想让郭贵妃当皇后,也不会拖延到今天。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