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但原本就二十四个人,后面又加塞进来这许多,墙壁显然是不够用了,所以早就改成了悬挂绢本画像的形式。
所以现在说要移除,那确实是方便得很。
没多会儿玩家就将两幅画像拿出来了。
雁来这才领着众人入内,先烧香祭奠,再一一瞻仰悬挂在墙上的画像。
瞻仰着瞻仰着,雁来突然冒出来一个主意,便对身边的李吉甫道,“大唐建国、守成、靖难、存续,都赖这些贤臣良将。其实还有许多人同样功勋卓著、鞠躬尽瘁,却未能名列其中,着实可惜。”
这话里的意思也太明显了,李吉甫便问,“令君是想趁此机会,考察历代文臣武将,选其功绩卓著者,补录其中?”
“不错。”雁来点头,“只是如此一来,这凌烟阁就太小了。我想着,不如推倒重建,修筑一座高楼,每一层中,绘制一位帝王的画像,再以当朝文臣武将拱卫之,先生以为如何?”
李吉甫想象了一下那样的场面,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若真能建成,自是古今第一奇观,只是陛下已大唐第十二位君主,如何能建起这么高的楼?”
楼和塔是不一样的,塔越往上越窄,当然就没有足够多的空间来绘像了,楼却是上下统一的。
大唐目前还没有修筑高楼的材料和工艺。
武则天那座九十八米的明堂,实际上也是塔式建筑。
雁来却只是一笑,“十三层而已,让天兵来建就是。你们能建出来吗?”
最后一句是问玩家的。
每一个听到这个问题的玩家都用上了自己最大的音量,异口同声道,“能!”
是时候给大唐亿点来自建筑师的震撼了。
第260章 有些人啊,你不隔段时间给他紧紧皮,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狭小的空间里,这一声整齐的应答显得很有气势。
耳膜被震得嗡嗡作响,让人有短暂的失聪,但李吉甫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雁来刚才说的是十三层。
这第十三层是给谁用的,不问可知。
李吉甫的心跳陡然加快了一些。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因为雁来这个恢弘巨大的构想而震撼,那么此刻,李吉甫的想象有了更加具象的内容。
李吉甫有自知之明,要是只挑拣历朝功勋卓著、有资格名列凌烟阁的文臣武将,他多半是选不上的,毕竟他并未经历过危急存亡的时刻,之前的讨刘辟和平李锜,放在二百年的历史中,什么都算不上。
但如果每朝都能选若干人,那他身为宰相,绝对可以入选。
那么问题来了。
像他这种历仕数朝的老臣,到底该去哪一位帝王所在的楼层呢?
李吉甫之前一直觉得,身后的名声都是给后人看的,不必太过在意,但现在,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在意一下——站在雁来身后和站在李纯身后,那能是一回事吗?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在两朝的官职和成就差距过大,比如前朝是宰相,本朝直接分司东都去洛阳养老,那肯定会被安排在前一朝。
意识到这一点,李吉甫顿时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也能上六楼了,退什么休,五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他还年轻,至少能再干十年!
他给李纯当了三四年的宰相,在雁来这边怎么也得刷够这个时长吧?
但光是这样也不够保险,李吉甫略一沉吟,就有了决定,朝雁来躬身道,“臣亦曾监修国史,殿下若是不弃,臣愿总领此事,搜寻史籍、排列先后,并寻访先辈子孙,图形写真,以供画师绘像。”
大唐帝王的平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岁,臣子却常有活到七八十的,像他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是个例,只需在负责排定名单和位置的时候稍微操作一番,等轮到他的时候,就能直接“循例”了。
如此就算有什么万一,他来不及安排后事,也不用太担心。
雁来不知道李吉甫一瞬间已经想到了那么长远的事,闻言笑道,“先生肯受累,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复杂琐碎不说,一旦牵涉到名次位置,肯定会吵起来的,确实需要一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来压阵。
当下的朝堂,还真没有比李吉甫更合适的。
“多谢殿下。”
雁来头点到一半,忽然微微一顿,意识到李吉甫对她的称呼也变成了殿下。
这算是一种认可吗?
别说,还真挺有成就感的,有点像是那种抽卡游戏里,卡牌羁绊升级,解锁了特殊台词的感觉。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逛逛凌烟阁就能涨好感度吧。
……
凌烟阁显然不是一天能建成的,雁来打算等过完年后,将它作为新活动来主推。这样应该足够玩家忙上一段时间,不用总惦记着给他们找事情做了。
她正要说话,眼角余光忽然注意到了一幅不一样的画像,就迈步走了过去。
远远看着就感觉有旋即,走近了细看才发现,这幅画无论尺幅还是精细程度,都明显要比周围其他画像更胜一筹。
不用问雁来也猜到这是谁了。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存在、唐代宗的太子、后来的德宗李括,身为大唐皇帝,却名列功臣榜中。
他能在这里有一幅画像,是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后期担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叛乱平定之后,他身为领导者自然是首功。
对了,他的副元帅是郭子仪。
雁来抬起头,跟画像中雄姿英发、风采卓然的青年对视。
不知道当他第二次进入凌烟阁,看到自己这幅画像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回想起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心生惭愧,还是文过饰非到连自己都被骗了,真以为四海升平,当之无愧?
或许是她看的时间太久了,李吉甫有些不安地叫了一声,“殿下……”
雁来回过神来,一转头,就见所有人都一脸紧张地盯着自己,不由好笑。
怎么,以为她会突发奇想,要把这幅画像也拿出去吗?
那倒是不至于,跟德宗做皇帝的功绩比起来,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顶多是有点水,但还不算烂。再说,他可是雁来的外祖父,也是她李唐血脉的正统性的根源,雁来还是要稍微给予一点尊重的。
她面露伤感之色,“我只是忽然想起从前在回鹘的时候,阿娘总给我讲大唐、讲长安、讲她的阿爷。今天我终于见到祖父了。”
众人连忙宽慰,请她节哀顺变、保重身体,连她称呼德宗为祖父都顾不上了。
出了这个小插曲,众人也没心思再瞻仰先辈,走马观花地看完一遍,就各自散去。
雁来回到延英殿,发现今天居然没什么工作,也没人等着求见。她想了想,应该是大伙儿体贴她,给她留出了独处的时间,于是怀着十二分的感动,打开了论坛。
上班摸鱼,快乐加倍!
唔……玩家也想进凌烟阁,这个倒是可以操作一下,别的不说,她那一层,放几个天兵进去应该没人反对。
就是每年换一次有点麻烦,但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是玩家自己去换。
不过雁来觉得,凌烟阁也就是有历史滤镜,对于不人前显圣就没有任何意义的玩家来说,估计还是传统网游里那种主城雕像更吸引人吧?
直接摆在皇宫门口,进出的人都能看到。
或者直接将玩家和原住民分开,给他们单独建一栋楼?
回头弄个投票好了。
不急,毕竟现在凌烟阁连地基都还没有呢,等房子建好,里面的壁画画完,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不知不觉,雁来脑海中思索的念头渐渐散去,只剩下用树枝编头冠的猴子,爬上树之后下不来的熊猫崽,以及终于在美洲上岸的黑人们……呃,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雁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探索美洲的玩家船队终于到港登陆。
其实他们到达美洲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但美洲也是大洲级别的板块,还分南美北美,光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这还是玩家有地图,而且各种作物的原产地都能划出大致范围,然后直接调整航向前往的情况下,不然耗费的时间只会更多,说不定上了岸才发现离目的地十万八千里。
至于黑……任谁在船上晒了大半年也白不起来的,哪怕是玩家。
就是看起来真的很喜感。
不过倒也没有人嘲笑他们,毕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玉米土豆红薯三件套,以及花生瓜子辣椒番茄之类的农作物上,当然,也少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催化剂——橡胶。
据说有些欧洲学者认为,全世界可使用的植物,有一半都是经由印第安人驯化培育。
所以玩家到了这里,当然也不用自己跑到野外去寻找这些作物,直接跟当地的原住民交易就可以了。在没有语言交流障碍的情况下,难度不大。
雁来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船队应该就能回来,很快她就能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各种美食了。
三年了!你知道这三年,她一个西南人在没有辣椒的大唐是怎么过来的吗?
……
进入腊月之后,朝廷虽然还没有正式放假,但衙门已经陆续停止办公。
人们有了闲暇,开始操办起过年的种种准备,街市上更加热闹,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
去年和前年,因为李纯心里不痛快,也因为朝廷确实缺钱,新年都没怎么热闹过,偶尔心血来潮举办一两场宴席,也被玩家搅了兴致。朝中如此,民间自然也不好大操大办,让盼了一年的人们颇为失落。
毕竟这个时代,物资不丰裕,也只有年节的时候才舍得将好东西拿出来,反过来又让人们对年节更加看重。
不光是孩子们盼着,大人其实也想过年呢。
但今年不一样了。
今年朝堂上下由雁来做主,玩家自然也跟着参与到了官方庆祝新年的种种筹备之中,有天兵在,还会少了热闹吗?
再说,这两年大部分人的日子都好过多了,这年自然也能过得更宽裕。
所以走在街上,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每个人的脸上也都是喜气洋洋的。
与之相反的是,雁来忽然忙起来了。
到了年底,全国各地的官员都要回京参加吏部的大计,当然也要见见她这个新的话事人。从雁来这方面,今年从年头到年尾,玩家主持的各种改革就没有消停过,也需要借这个机会安抚一下人心,拉近朝廷和地方的关系。
除了各地官员,那些臣服于大唐的藩国、部落的朝贡队伍,也已经陆续抵达长安,雁来同样要抽时间接见使者。
而这些都不是秘书团能够代劳的,必须要她亲自来。
雁来之前觉得那些批不完的奏折就是最烦人的,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狭隘了。
比起会说话的活人,奏折已经很可爱了。毕竟批奏折的时候她可以放飞自我,不用注意仪态,不用绷紧神经,但对着这些难得见一次的地方官员,太过随意会被认为是轻佻、不尊重。
幸好秘书团也不是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比如夸奖各位官员的台词,就是提前写好的,雁来只需要复述就行,不用自己绞尽脑汁。
没想到因此又惹出了一场风波。
这天雁来刚送走一位客人,正准备出去透透气——她在论坛上看到玩家发的图,大明宫的梅花开了,看完帖子雁来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又很久没有休息过,更不用说出门了。
别处没空去,大明宫的梅花还是可以看一看的。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