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桉柏
第392章
见众人侧目看来,李将军脸上好似有些挂不住了,脸别开看向了一边,想也没料到自己竟然口出如此怯战之语,面上一片通红。
“就当我没说吧……”她讷讷道。
陆参议目光如炬,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他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便看向李将军道:“将军所言,甚有道理!”
他急急地面向袁遥,说出了袁遥期待中的那句话。
“暗中投靠武国,则不必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牵连,我方军队归入大燕腹地,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必要的时候或许可以……”
陆参议也觉得自己说话太过无耻了,然而求生欲在此刻占据了上风,他急切地想要说服更多的人,将他们拉下水。
为了说服其他人,也为了说服自己,他下了一剂猛药:“表面归燕,是为了保全家人,暗中投武,是为了顺应天道,个人私心和天下公理,我们都占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袁遥和李将军紧紧地盯着每一个人的表情,想要从中读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果然大多数人面露纠结。
当年大虞覆灭之时有不少将领抱着忠义之心守城而亡,然而今日大燕覆灭,这种情况却大大减少。
倒也不能说他们是懦弱鼠辈,没有忠义之心,而是情况与前朝覆灭时不同了,因为大燕本来就不占据大义,它已经变成妖党了,是阻止人族复兴的逆贼,是要覆灭人族的逆党。
谁站在这样的王朝身边,谁便是逆势而为。
大燕现在还能支撑,已经是八百年威望积攒的结果,姬麟再狗急跳墙昏招频出,御驾亲征的举动还是为王朝续了一波命数。
听到陆参议这么说,袁遥眼前一亮,然后又黯淡下来。
只听他语气哽咽,双拳紧紧地攥紧,一副心中悔痛的样子:“我对不起先帝啊!”
先帝就是姬瑯,袁遥的官是他封的,入朝为官时效忠的也是姬瑯,他绝口不提子翼和姬麟。
陆参议算是无语了。
袁将军啊,我都顺坡下驴帮着说出这些话了,你说你还装个什么?你不就是想让我把这话给挑明了吗?现在我都挑明了,你还要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将军,您可还记得先帝遗诏?先帝曾言,想要清肃妖魔,更说以贤为帝。武国除妖义举天下皆知,您此举并非背叛先帝,而正是遵循了先帝遗诏啊。更何况那姬麟……”
他知道这话再说出口就回不了头了,然而想到全家老小的性命和自己的小命,他只得心一横,牙一咬:“那姬麟就是个伪皇!是妖党!”
此话一说出口,他就恍若虚脱一般,脸色透着异样的苍白,还有莫名的振奋。
没错,就是伪皇和妖党!他慢慢也把自己给说服了,面对一个伪皇有什么好效忠的?他们甚至连姬麟是人是妖都不知道,就算是人,那能保证他没有听从过妖的命令吗?所有人都不能既然不能证明他不是妖党,那么他就是妖党!
帐中所有人都侧目看来,把陆参议的脸皮刺得有些生疼。
李将军正要开口附和,结果身边有个副将先她一步道:“对啊袁将军,您在犹豫什么?将军如今身上背负的不仅是一军存亡,还有、还有我等下属亲眷的性命……”
他泣不成声,单膝跪地抱拳,“南方战场颓败之势已无可阻挡,我等在大燕东北战场看似占据一时之利,实则就如无根之萍。将军一人的决策,可定最终成败,请将军做出决断!若将军要带领我等玉碎,我等绝无二话,若将军要投武,争出一条生路,助力乾坤伟业,我也愿意追随将军!”
这是在逼袁遥表态了。
到了这一步,他不能再把责任给甩开了。于是袁遥走到这位将士身前弯下腰亲手把他给扶了起来,同样泣道:“我等相处数载,怎么忍心带诸位走向死路?先帝于我有恩,然而天不遂人愿,为臣者想要报偿先帝恩情,先帝却已归去,既如此,便只能用别的办法,报答先帝之恩了!”
袁遥直起身,环视帐中众多将士与军师,沉声道:“本将军欲助武国诛杀宿阳逆贼妖党,推翻伪皇!尔等可愿追随本将军?”
李将军、陆参议率先抱拳:“属下愿追随将军!”
其余帐篷众人回过神来也抱拳:“愿追随将军!”
袁遥连道三声好,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好像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整个人都焕发了生机。
诸位将士神色各异,有人欣喜有人忧虑,还有人恐惧。然而大多数人都已答应追随袁遥,剩下几人不成气候。
“陆参议,本将军记得你藏了一葫芦好酒。”袁遥一双虎目看过来,“军中不得饮酒,然而今天却是特殊时机……”
陆参议苦笑连连,“手下就那么一壶酒,将军还惦记着……”
“少说废话,往日你偷偷喝两口,本将军都不追究了,今日不把酒拿来与众人分享,怎么都说不过去。”袁遥大笑。
陆参议便回去拿来了酒葫芦。
军长之中没有酒具,便以喝水的茶碗代替,众人一一分酒,将酒举在唇边。
袁遥肃声道:“我等既然决意讨伐逆党,便是将自身性命悬在裤腰带上。喝下这酒,我与诸位的关系便如那异姓亲人,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在场诸位,皆是见证!”
上了贼船了。众人心中道。
如今他们都是贼,都是彼此的监督,一人后悔,便是背叛了他们所有人,联盟紧密,不容其余人有丝毫退出之念,否则他们就要联合把那个想要退出的人撕成碎片。
他们将酒一口干了,彼此对望,都多了一股绝地谋求生路的狠劲,举棋不定的内心似乎再无动摇。
……
“袁遥粮草不足,请求从梁国撤军……”姬麟眼眸震动,“商悯攻破睢丘,似乎有动兵之兆,如果其南下,极有可能先吞掉袁遥,直攻大燕腹地……”
看着袁遥送来的这份战报,姬麟嘴唇扭在了一起。
这个王朝已至强弩之末,他百般转圜左支右绌,却还是难以为它延续寿命。
他不后悔投靠妖族,也不后悔追求长生,更不后悔追逐权力,他只恨自己没有做好取舍。
他一天都没有体会过正常皇帝该有的权力,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只是一副空壳,早知如此,他应当先退一步,先去追逐长生,有了长生之后再谋求权力。
不过即便有了长生和权力,他也没有力量抗衡妖魔,只能从妖身上获取权力。
若不是他以“此举可以加速消耗大燕人口,以防止溃败过快,人口剩余过多”为由让苟忘凡放权,让他亲自来到前线鼓舞大军士气,恐怕大燕早在一年前就撑不住了。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吊着一口气而已。
多方权衡之后,姬麟艰难地做出了决定:“让袁遥回援,与大军会合。”
四面皆敌,是大燕所面临的最浅显的困境。
大虞王朝覆灭的时候被赶出了中原,退守南方支撑数年,大燕才取得了胜利。而如今大燕将要覆灭,却没有地方可以接纳他们,让他们退守某地。南方不必提,西北谭国恨不得大燕早点灭,西南翟国态度冷漠,占据地利保持观望,至于去北方,那真是嫌自己活得命长了,他们可是拥立了子翼。
姬麟只能据守中原,慢慢看着大燕如同笼中困兽,被围攻致死。
他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那位陛下答应他不会让他跟着王朝一起殉葬,事成之后她还会赐血。
然而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姬麟其实也潜藏着一些隐秘的期望。
都是妖把他害成这样的……
……他杀不了妖,其他人能不能杀?武王商悯可以吗?
如果黑蛟死在了武国手里,而他那时候还活着,或许仍然有绝地反击的机会。
“报——”传令将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进。”姬麟揉了揉太阳穴,“何事,说。”
传令将颤抖道:“陛下,翟国对大燕宣战了!翟王下令,要亲征!”
姬麟一听,只觉天崩地裂,脑袋发晕,然后他身体向旁边一歪,脑袋砸到了扶手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他再醒来,身边围了一大堆的人,各军将士围在他的床榻边,军医满头大汗地为他把脉诊治。
“陛下身强力壮并无大碍,这是怒火攻心,这才晕了过去。”军医小心翼翼说出诊断。
“翟国对大燕开战……”姬麟开口的第一句话便让帐中的将士们脸色骤变。
他呼哧呼哧喘气,“翟国前些年遭逢地动,兵力不一定充足,但即便如此,也要小心应对,此时他们韬光养晦数年,应当恢复了许多。分派三分之一的象兵去西南,由……”
姬麟一下子卡住了。
他眯起眼睛看着帐中的将士,越看脸色越是苍白,越看越是心惊。
将士们也意识到姬麟为何突然顿住。
大燕没有猛将了。
除去东南战场的楚卿,竟然找不到将军可以带领一路大军抗衡翟国。主帅和主将与副将不同,他们可是要统帅三军压阵指挥的,而如今看着满帐的将士,姬麟竟然找不出一个人可以替他去东南战场。
大燕的将才早就凋敝了,剩下几个有头有脸的,都是从苏归走底下出来的,他打压处死了一部分,留用了一部分,这部分人杯水车薪。
“陛下!”外头忽然又有传令将急匆匆前来,脸上是喜悦混合着震惊的表情,“陛下!宋郑赵联军出现异动,似乎是郑国军队和赵国军队与宋国起了冲突!”
颓败的姬麟恍若诈尸一般从床榻上弹了起来,他都要放弃挣扎了,没想到突然又传来有利于大燕的消息。
“快去探查,到底发生了何事?!”姬麟激动难抑。
第393章
从赵国军队逼近宿阳开始,赵王就在想,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动手的时机。
三国联军各有各的心思。
赵王想要入主中原,成为皇帝。宋国被妖党所控,想要覆灭人类的王朝。郑国同样如此,君主身不由己,只能被大势裹挟着向前。
他们固然会为了共同的目标暂时聚集在一起,但是一旦涉及王位之争,一旦他们真的覆灭了大燕,那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决裂,随之而来的就是互相攻伐,乱成一团散沙。
这一天必然会到来,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只因各有目的,他们绝无可能在合作之后瓜分利益蛋糕,只会想着一方独吞战果。
赵王只能想到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们在攻破宿阳之前就决裂,联军内战;另一种可能是他们撇开彼此,抢先攻进宿阳占据先机。
赵王在一年前就已经随军来到了战线后方。
她决定随军出征的时候,许多朝臣都联名反对,因为一国君主将自己的性命压在战场上,实在是过于冒险。但是赵王道:“武国君主年少,然而鬼方压境,对方却亲临战场后方坐镇。同样是王,武王能做得的,我赵王做不得?”
于是朝臣松口,赵王抵达了前线后方阵地,并没有直接亲临战场。
她所在的地方是赵国军队占领的城池,君主到底是与普通武将不同,可以在接近阵线的地方鼓舞士气指挥作战,但如果挑选不对的时机奔赴前线,只会让大军惶恐。
届时军队想的就不再是打仗取胜,而是如何保护一国君主的安危。
赵王选择亲临战场,不仅是自己的决议,其实也是靳相的提议。
她道:“此大燕灭国之战,谁能抢先占据中原,击溃大燕军队,清扫大燕宗室,谁夺得皇位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郑王并未亲临战场,宋王同样没有离开宋国疆土,王上亲临战场则可以占据有利时机,倘若有一天宿阳攻破,王上便可抢先入主皇城。”
如果这只是一场人与人的战争,那么靳相的建议的确是有道理的。
可是宋、郑两国有妖,一下子让这场大战的结局变得不甚确定了。
赵王虽然忧虑,但打算“尽人事”。这是她作为王最该做的事情,也是赵国入主中原所必需的抉择。宋国和郑国有妖作为后盾,而妖只会是赵国的敌人,赵王捉摸不透妖的心思,只能把自己该做的做好。
昨日收到武国密信的那一刻,赵王心中便产生了古怪的想法。
上一篇:我读动物心声直播看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