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 第29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听见儿子这个乳名,荣宪公主嘴角抽了抽,一下就没了开玩笑的心情。

  石静才退热的脸又要烧起来了,她催促胤礽把孩子交给乳母:“公主累了,孩子也该吃奶,咱们出去说话吧。”

  荣宪公主闻不得血腥气,产后挪出了耳房,歇在原来的卧房。卧房这种私密的地方,本来就不是胤礽该进来的。

  哪怕姐弟也不行,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胤礽本来也不是很喜欢小孩子,他摆弄孩子,不过是想多与掌珠说说话。

  “三姐,中午有饭吗?”他挑着眉毛问荣宪公主。

  他都这么问,荣宪公主能说没有吗:“有是肯定有的,你不嫌弃就好。”

  “公主刚生产完已经很累了,你要吃要喝去找淑慧大长公主!”石静怕他点菜,连拖带拽总算把人给弄了出去。

  不用胤礽说,淑慧大长公主也留了饭,之后借口要照顾孩子,留下石静陪他。

  望着淑慧大长公主的背影,胤礽叹口气:“我跟她最亲,她却让你招呼好我,这是什么道理!”

  石静抿了嘴笑:“你以后常来就是了。”

  两人从前没少一起用膳,也不讲究食不言。只要没被太皇太后发现,在饭桌上总有说不完的话。

  胤礽用公筷给石静夹了一筷子红焖羊肉:“冬天吃羊肉最好,补身体。”

  石静“嗯”一声,刚要夹起来吃,就听跟来的芳芷低声提醒:“姑娘,仔细积食。”

  冬天吃羊肉固然是好,可羊肉性燥,有热症人禁食。

  小时候吃坏了脾胃,很不好养回来,石静平时也是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石静假装没听见,还是把夹着的羊肉给吃了。

  芳芷心里着急,却不敢再劝。刚才贸然提醒已经是把脑袋拎在手里,万一惹怒太子,小命不保。

  可是这样吃,姑娘多半会积食,回去又得难受了。

  胤礽闻言看了石静一眼:“怎么,你不能吃羊肉?”

  她住在慈宁宫的时候,天天吃水煮菜,不见荤腥,可怜得紧。不忍心她挨饿,他找机会就溜过去偷偷送羊肉包子给她打牙祭。

  怕她噎着,还会搭上一碗红枣山药汤。

  都是补气血好东西,却都可能勾起热症。

  石静不在意:“少吃一点没什么。”

  住在宫里那些年,若不是胤礽时常接济,她会像从前无数次做任务那样,直奔目标,做完就走,丝毫不会在意自己的身体。

  做任务的时候觉得酷,此时想来,把自己活成机器,挺没意思的。

  “你有热症……我知道,可我从前还总给你带羊肉包子和红枣汤。”说着吩咐人将红焖羊肉撤下,“这羊肉不吃也罢!”

  转头赏了芳芷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对石静说:“你这丫鬟好,忠心护主,明年大婚把她带进宫吧。”

  石静回头看芳芷,见她拿着荷包人都傻了,笑道:“愣着做什么,还不谢恩。”

  皇宫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宫女要经过小选这个环节。

  芳芷是包衣,却因为出身有限,连参加小选的资格都没有。

  被石静提醒,芳芷赶紧跪下谢恩:“谢太子爷恩典!”

  石静跟着起身,却被胤礽按住:“你也要谢的话,就与我生分了。”

  在宫里住过的都知道,皇宫除了皇后,没人能带自己娘家服侍的进宫。

  可胤礽都这样说,石静只得坐下。见他自己动手把桌上素菜全都堆在两人面前,一副陪她茹素架势,石静莞尔:“也不必矫枉过正,这里的菜我都能吃,少吃一点肉就是了。”

  胤礽看了芳芷一眼,见她欲言又止,就知道石静在逞强,或者说是变相地安慰他:“宫里烧了地龙燥得很,我最近有些上火,就想吃点清淡的。”

  石静注意到他刚才小动作,自己给自己夹了一块鸡肉,细嚼慢咽吃下:“总吃素嘴里没味儿,偶尔也要打打牙祭。”

  “也好,不用多吃,每样吃上一点。”胤礽心里自责这才减轻。

  从前两人在一起吃饭都是自己动手,不用人在旁边服侍,石静朝芳芷使了一个眼色,芳芷轻轻退了出去。

  等芳芷关好门,胤礽才道:“你怎么让她出去了?”

  石静朝他眨眨眼:“我在家吃肉的时候,从不让人在身边服侍。”

  胤礽笑,长臂一伸,又夹了一块鱼肉给她:“吃这个,白肉好克化。”

  终于找回从前的感觉,石静笑着把鱼肉吃了。

  饭吃到一半,胤礽才想起来意:“你最近怎么总往外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是不是改了主意,不想嫁给他?

  石静不知胤礽心中所想,平铺直叙把她的目的说了。胤礽听完,眼睛都睁大了:“你,你亲自给你阿玛选继室?”

  石静喝下一口汤,抬眼看他:“不行吗?”

  胤礽苦笑:“也不是不行。可据我所知,你阿玛十分敬重在他身边服侍的那个女人。我劝你缓一缓,等你阿玛回京之后再说。”

  别干那些费力不讨好事。

  石静诧异:“这你都知道?那你还知道什么?”

  在给阿玛选继室这件事情上,她承认自己有些着急,对各方面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

  甚至没有去解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是否有可能被扶正,是否有能力掌管整个石家的中馈,与二房分庭抗礼。

  她对那个女人所有印象,全都来自阿玛家书里对她简单概括。

  客家人,住在山里,早年嫁过,因病伤了身子无法生育被夫家休弃。

  阿玛家书里措辞委婉,石静翻译过来就是:少数民族,大概率语言不通。住在山里,可能眼界受限。不能生孩子,很难在后院站住脚跟。还有被休弃经历,大约会是一个胆怯柔弱的女人。

  语言不通,眼界有限,无法在后院立足,性格胆怯柔弱,作为妾室在阿玛身边服侍,也许够用,让她管家,恐怕不行。

  仅凭阿玛家书里只言片语,石静在考虑长房主母的人选时,自动屏蔽了那个女人。

  福建到京城路途遥远,再写一封信去问,恐怕信还没送到,阿玛都已经启程回京。

  她也问过派去送信的家丁,奈何男女有别,他并没见到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

  眼下的情况是,因为用冰事件,她与二房撕破脸,急于在自己出嫁之前,为阿玛找到一个厉害继室,以长房长媳之名重掌石家中馈,撑起长房这一片天。照顾好她的两个妹妹,让她进宫之后不用一心挂两头,可以心无旁骛地完成穿越任务。

  奈何在外头跑了好几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此时听了胤礽的话,石静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足以说明妻和妾区别。能得到男人敬重的,只有他的妻子,妾不过是传宗接代工具。

  之前阿玛没有给那个女人名分,有一部分原因是怕她心里不舒服,还有一种可能则是……阿玛压根儿不想委屈那个女人做妾。

  或者那个女人哪怕被休弃过,也不愿委身做妾。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看出这个女人不简单。

  而石静心目中继室的人选,也不能是个简单的女人。

  如果有现成可捡,又何必舍近求远。

  见石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胤礽就知道自己没有白忙活:“你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叫黎百玉,在福建客家人中间很有些名气,是个巾帼不让须眉人物。”

  黎百玉是猎户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在山里打猎,练就一手百步穿杨好箭法。后来父亲病逝,她独自撑起全家的生计,也是方圆百里最好的猎手。

  二十一时被当地首富看中,迎娶回家做了长媳,奈何丈夫是个药罐子,四年后撒手人寰。

  那时候她已经代替丈夫帮着公爹打理婆家生意,她带人走出大山,主动与汉人交易,赚得盆满钵满。

  婆家不肯放她离开,又不忍心让她年纪轻轻守寡,就做主让她嫁给丈夫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小叔。

  她不愿意,却被婆家灌药与小叔生米煮成熟饭,还怀上了小叔的孩子。

  得知怀孕之后,她愤而落胎,以致终身不孕。见她闹得厉害,婆家没办法才以无子为借口将她休弃,同时赔了一大笔银子给她。

  她靠着这笔银子东山再起,仍旧与汉人做生意,与当地官员也混了个脸熟。

  那年雨水多,时有山洪爆发,石文炳带兵救灾,不要命地冲在最前线,被山洪卷走,生死不明。

  幸而被刚从山外回来的黎百玉所救。

  黎百玉知道他是一个好官,花大价钱为他延请名医,亲自服侍左右,两个月后才把石文炳从阎王殿前抢回来。

  石文炳感念其救命大恩,欲以银钱回报,黎百玉却说自己不差钱,又说自己是个寡妇,这段时间衣不解带地照顾他,早已坏了名声,请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石文炳虽是鳏夫,却立志为元妻守节,婉拒了黎百玉的好意。黎百玉被拒,非但不恼,反而更看重石文炳这个人。

  朝廷兵戈不断,国库吃紧,下拨到福州饷银逐年递减。为了筹措粮饷,养活手底下兵将,石文炳不得不向当地富商借钱。

  起初没人愿意借,还是黎百玉出面,说江南的富商都是捐银子给朝廷,而石文炳只是借,有借就有还。

  如果把他逼急了,也让捐款,谁敢站住出来反抗?

  毕竟他是福州将军,多年抗击倭寇,保一方平安,手握重兵。而且他手底下兵,可不是软脚虾,都是上战场搏过命狠角色。

  当时黎百玉已经超越她曾经的婆家,成为当地首富,有她这一番吓唬,很多富商都乖乖借了银子。

  她带头借钱,还第一个表示不要子息。听说她不要,其他商贾也纷纷表示不要。

  可等到还钱的时候,石文炳又犯了难。黎百玉得知,主动上门,给他两个选择。

  要么如期还钱,要么跟她在一起,她替他还钱。

  还明确表示,自己不要名分。

  石文炳被逼到墙角,也被她的真情打动,一顶小轿把人抬进府,与她做了夫妻。

  从此,福州大营再不缺粮饷,把倭寇打得落花流水,船都不敢靠岸。

  “你阿玛去年的赫赫战功,有他爱兵如子,统领有方功劳,也离不开黎百玉背后的全力支持。”

  胤礽最后总结道:“京官外放,通常官升一级,调回则要降。你阿玛之所以能平调回京城,主要是因为他赫赫战功,让皇上非常看重。”

  大清以弓马得天下,早期重武轻文,皇上自然更看重武官,也更防备武官。

  胤礽是储君,日日跟在皇上身边,他对福州那边的事如指掌,石静半点都不奇怪。

  “若当真如你所说,我倒是不着急了。”有现成的正好,石静又喝下一口汤说。

  黎百玉出身猎户人家,身上有功夫,是见过血,并非她原来预想的那种柔弱女子。

  与汉人做生意,想必不存在语言障碍。善经商,打理石家中馈绰绰有余。在民风彪悍的福建商圈混得风生水起,对付二房一家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正是石静想为长房寻找主母。

  “她性情如何?”对比过条件之后,石静只担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