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果冻
呛萝卜是一根萝卜直接切成长长的四条腌制的,如果这根萝卜实在太长,那么对半切开,再切成长长的四条。这种切法简单,很适合军营食堂这种人多的地方。
“这个是萝卜。”秦瞻道,“要不要吃吃看?”
“爸爸骗人,家里的萝卜不是这样的。”他冬冬可是吃过萝卜的人,才不相信爸爸的话。
秦瞻:“家里的萝卜是切小了再做的,萝卜没切小之前就是这样的。就像鸡蛋,没打碎的时候是圆圆的一个,打碎之后就成了鸡蛋羹了,也和鸡蛋不一样了,是不是?”
冬冬懵懂的眨眨眼:“那这个好吃吗?”
秦瞻:“你吃吃看就知道了。”
“好吧,那要豆腐和这个。”
秦瞻对炊事员道:“就这两个菜。”二两内的主食在这里给钱可以加,但菜不行。军营食堂的菜是固定的,每个人只能选两个菜。
等炊事员打好饭菜,秦瞻把冬冬放下,他拿着饭盒带着冬冬来到放暖水壶的位置。他们才坐下,李光良就来了,他打的是白菜汤和红烧豆腐。“团长,我打了白菜汤,热着呢,给冬冬喝点暖暖身子。”
“行。”秦瞻也没有拒绝。他把自己的主食拿出来,今天的主食是米饭和花卷,他多要的二两炊事员给的是红薯。秦瞻分了一些饭又掰开三分之一的花卷给冬冬,一起生活过两个月,他是知道冬冬的食量的。
然后他又分出一些红烧豆腐倒在冬冬的米饭里,搅拌了一下:“吃吧。”
“哎。”冬冬拿起调羹就吃了起来,这调羹还是从秦家打包过来的。吃了一口饭,他好奇的看着呛萝卜,“爸爸,我要吃这个。”
秦瞻夹了一根呛萝卜给他。
冬冬虽然会用筷子,但是呛萝卜有些长,有些重量,他用筷子夹不住。最后秦瞻道:“用手拿着,没事。”
冬冬抿了一下唇抗议:“奶奶说不卫生,没洗过手就拿吃的,吃进肚子里会长小虫虫,小虫虫会在肚子爬来爬去,这样肚子会痛,我不想肚子痛。”事实上,他也怕肚子里长小虫虫,“爸爸,我刚才没洗手。”
冬天冷了,一向讲卫生的冬冬也不喜欢洗手了。但是在秦家,张奶奶会准备温水给他们洗。
秦瞻:“……那放你饭盒你好吗?”
冬冬看着饭碗,饭碗有红烧豆腐拌饭,再看看萝卜是白白的,觉得放在一起肯定不好吃了。但是他又没有洗过手,那没有办法了。“好吧。”
等秦瞻把萝卜放进他饭盒里后,冬冬拿起饭盒,就着呛萝卜露出来的地方就咬了小小的一口。然后……冬冬的眼睛瞪大了:“爸爸,这个萝卜真好吃。”酸酸甜甜的口感,直接满足了冬冬的味蕾,好好吃啊。
这种口感,很适合当小朋友的零食。
事实上,再过几年,条件好些了之后,很多人家就会呛上萝卜给家里的孩子当零食吃。
冬冬吃了一口之后,迫不及待的吃了第二口,脆脆的,一口一口下去,声音也好听。很快,冬冬吃完了第一根:“爸爸,我还要。”
秦瞻又给他夹了第二根。他也很意外,喜欢吃肉肉的冬冬竟然会喜欢吃呛萝卜。
他们的午饭还没吃好,食堂里就一队又一队的人进来了。
军营食堂又叫营队食堂,一个食堂可以坐一个营的人,约末三四百人。
而三个营构成一个团,像秦瞻这样的团长,哪个营队食堂都可以去。不过秦瞻通常来的这个营队食堂比较多,问原因就是这个食堂最近了。
一些士兵是匆匆跑进来的,本来是冲着干饭去的,可当他们看到他们秦团长在照顾着一个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都不由的好奇了起来。
但士兵可不敢
问,只能纷纷投以注目礼。
“秦瞻。”陈正明往秦瞻平时坐的地方看了一眼,没想到还真看到了,他赶忙去打了饭,然后又端着饭菜过去了。“这是冬冬啊,长这么大了。”
白白嫩嫩又肉嘟嘟的,嘴巴里啃着呛萝卜。
陈正明不由的赞叹一声,秦瞻的父母把他养的可真好。
“陈教导员。”李光良起身敬了个礼,再坐下继续吃饭。
这些年,陈正明也升级了,从原来的连教导员到现在的营教导员了。
原本在专心啃萝卜的冬冬听见有人提他的名字,好奇的看着。还不由的问:“伯伯,你认识冬冬吗?”
陈正明一笑:“认识啊,你出生的时候我还见过呢,那么小一个。”五年前,宁馨转移到军医院的时候他可是去看过的,也看见过小小的一团的冬冬。当日的小团子和今日的小肉墩融合一起,他不由的叹一声,时间过的真快。
听见这个伯伯见过自己小时候,冬冬不由的一愣,随即看向秦瞻:“爸爸,真的吗?伯伯见过我啊?我不记得了啊。”
秦瞻无语头:“这是陈伯伯,是爸爸的好朋友,你出生的时候他来看过你,你当时还小,当然不记得了。不过他还给你带来过奶粉。爸爸以前寄给你的奶粉有些奶粉票也是陈伯伯换给爸爸的,以后你可以和陈伯伯家的哥哥姐姐一起玩。”
他本来也要带冬冬去拜访陈家的,他现在是团长了,出的任务不会很多,但也有任务。他在部队的时候,他可以带冬冬,可他如果出任务了,他就要把冬冬拜托给陈家嫂子了。
这事情秦瞻和陈正明两口子说过,他们也是同意的。
季爱华牺牲的时候,陈正明是连指导员,季爱华就在他的连里,所以也是很熟悉的。现在对冬冬,陈正明自然也是愿意照拂一些的。
陈正明作为在部队里做政治工作,思想教育的人,他的妻子自然也是明白人。再说了,陈正明和秦瞻关系好,在秦瞻出任务的时候照顾一下冬冬,也是给秦瞻面子。
有些人的面子,你就是想给,也没机会给。
听到爸爸这样说,冬冬对这个伯伯的印象就大大的好了:“伯伯好,谢谢你给冬冬的奶粉。”
“不用谢,以后经常来伯伯家玩,伯伯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玩。”
听到有哥哥姐姐,冬冬更加高兴了,他很喜欢哥哥姐姐的,他在家里就有哥哥姐姐,所以对于哥哥姐姐特别特别的喜欢。
“秦团长……秦团长在吗?”正在这时,郑医生急匆匆的跑进了食堂。
第29章 要和妈妈打电话了(第一更)……
郑医生也不知道秦瞻在哪里,他来的时候问了门卫士兵,知道他在的,加上这个时候是饭点,就先来营队食堂找了。
“郑医生。”陈正明朝着门口招了招手。
秦瞻也站了起来,看向门口。
郑医生一脸兴奋的跑来,还一边跑一边忍不住大声道:“秦团长、陈指导员,好消息,好消息啊……”
秦瞻和陈正明面面相视,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是什么事情。
就连食堂里的其他人,也都看着郑医生,很好奇他口中的好消息,难道是好哪个在军医院的战友有关。
等郑医生跑到他们面前,一秒钟都没有耽误的开口:“秦团长、陈指导员,宁同志醒了……她醒来了……”
郑医生太激动了,声音高昂的压抑不住。作为一名医生,任何一个实验的成功都让他高兴不已,这意味着国家的医疗有了一次突破。
秦瞻和陈正明一愣,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太措手不及了。
对于陈正明来说,宁馨醒来了他当然高兴,但如果没醒来,他也只是惋惜,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
可是对秦瞻来说,那是不一样的。季爱华的牺牲,宁同志因为他带去的这个消息导致早产,都让他有深深的自责感。就算别人都说那次的任务不是他的问题,他的安排没有问题,谁知道一个士兵走路的时候没注意,踩到脚下干枯的树枝会引出声响,从而引起敌人的注意,导致季爱华牺牲。
但秦瞻的内心还是认为自己在说计划的时候没有再三的叮嘱,他责任感强,始终带着遗憾。再到后来的宁馨早产,两件事叠在一起,可以说这些年,他是背负着深深的压力在前进的。
而现在,宁馨醒来了,可以说这种压力是一起消散的。包括季爱华的牺牲,他也突然的释然了。
“真……的吗?”秦瞻问出口,声音竟有自己都不曾发现的紧张。想到那两个月,他每个星期跟着冬冬去看她,可只有第一次的时候机器有动静,之后就一点动静也没有了,秦瞻就不敢相信,现在她醒来了,这简直和做梦一样。
“真的,千真万确。”郑医生无比郑重、无比认真的开口。
“太好了。”陈正明忍不住笑出声,他拍拍秦瞻的肩膀。也只有他知道,这些年秦瞻给自己附加的压力有多重,“真是太好了。”这样,秦瞻也能放下了。
冬冬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宁同志就是他妈妈,他此刻正把筷子伸向最后一根呛萝卜。奈何夹了好一会儿没有夹起来,冬冬只好一手拿调羹、一手拿筷子,两只手一起用上了,争取用筷子和调羹一起把呛萝卜夹住。
秦瞻确认了郑医生的话,他看向冬冬,手摸了摸冬冬的头,沉声道:“冬冬,妈妈醒来了,你开心吗?”声音带着一缕显而易见的轻松。
而此时的冬冬,刚刚夹住那根呛萝卜,听到他爸爸的话,手一松,呛萝卜又掉回了饭盒里。他抬起迷茫的脸蛋,愣愣的问:“真……真的吗?”妈妈醒来了?爸爸的话在他的小脑袋里一边又一边的过滤,终于,冬冬明白了爸爸的话,整张脸生动了起来,眼神更是亮了,像黑夜瞬间被黎明取代。“爸爸,妈妈真的醒了吗?”他激动的抓住秦瞻的手。
“真的,这是郑医生,也就是你杨爷爷的学生,杨爷爷打电话给他,说妈妈醒了。”秦瞻指了指郑医生道。
“你是冬冬啊?你妈妈真的醒了,很快就能来看你了。”从杨教授的描述中郑医生知道,宁同志是因为一个月没见冬冬去看她了,所以才因为担心冬冬激动的醒来的。想到这个,郑医生又笑着继续道,“冬冬,你妈妈特别特别想你,想着想着,她就醒来了。”
郑医生也佩服这个小孩子,五年来,每个星期都坚持不懈的去看宁同志。根据老师说的,他去看的时候,能和宁同志说上一整天的话,这样有毅力又懂事的孩子,真的是从来没见过。
冬冬也跟着笑了,笑着笑着,他的眼眶红了,泪水滴答滴答的流了出来,妈妈醒来了,妈妈终于醒来了,他也像大院里的小朋友一样有妈妈了,他可以和妈妈一起睡觉了,也可以让妈妈抱抱他亲亲他了。
他再也不用和别人解释,他不是没有妈妈,他妈妈只是生病了,睡着了。
“呜呜呜……”冬冬再也控制不住的哭了起来。
原本就因为郑医生的大喊声安静下来的营队食堂里,此时只有冬冬的哭声。小孩子的哭声那么大,要把食堂的屋顶给掀翻了似得,谁也无法想象,他小小的身体里藏着这么大的能量。可是谁也没觉得烦,只从声音里听出了无限委屈。
整个营队食堂,300多个士兵,连一点打扰他哭泣的动静都不敢发出来。
秦瞻把他抱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
冬冬只哭了一会儿就停了,高兴的哭泣和伤心的哭泣是不一样的,伤心的哭泣能哭上好久,可高兴的哭泣不会。“爸爸,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接妈妈啊?”
说停就停的哭泣,大概是每个小朋友的本事吧。
秦瞻看向郑医生:“郑医生,那宁同志什么时候可以出来?”进了研究所,要出来也需要一些手续。
“暂时还不行,她刚刚醒来,加上五年没有说话运动了,她
的声带和嘴巴的肌肉都有些退化了,她的四肢还没有什么力量,行动也不行。现在她说话有些慢,还坐着轮椅。
不过老师说了,她虽然说话慢,可语言组织能力还是非常清晰的,只要多沟通沟通,她很快就能正常的说话。至于行走,研究所那边会安排她复健。
不过她的这种复健会恢复的比较快,和那种伤了脚需要的复健不一样。“郑医生把宁馨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也让他们心里有个底。站在医生的角度,在他看来,宁同志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只是时间问题,会百分百痊愈的。
听到郑医生的话,秦瞻的心里也有数了,他对冬冬道:“冬冬,妈妈刚醒来,身体还有些不好,需要好好的补补,等补好了,妈妈就回来了。”什么复健,声带退化,冬冬是不会明白的。
“啊?那妈妈不可以来这里补补吗?冬冬有奶粉,可以都给妈妈喝,冬冬以后也不吃鸡蛋了,也都给妈妈补,这样也不行吗?”冬冬有些委屈,声音又不自觉的哽咽了起来。
秦瞻道:“如果冬冬的奶粉和鸡蛋都给妈妈补了,那冬冬没有了,妈妈也会难过的。而且妈妈刚醒来,还要杨爷爷看病。”安慰小孩子真不是秦瞻的拿手的,“那这样,爸爸带你给妈妈打个电话,我们冬冬在电话里和妈妈说说话,好吗?”
“可以吗?”冬冬一听,之前的那点委屈也没有了,这一刻,和妈妈打电话说话是最重要的。冬冬虽然没有打过电话,可冬冬是看过电影的人,他知道打电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这个年代,像秦父这样的干部家庭是可以安装电话的。当时,国家也提出过给他安装电话,但是被秦父拒绝了。电话的造价太贵了,在这个勤俭节约的年代,家家户户都没有电话,给他家安装一个,也没有人可以打,这不是铺张浪费吗?
再说了,要打电话的话,可以直接去邮政局,或者去街道办事处,都近着呢。
“可以的。”秦瞻保证道。
“那爸爸,我们吃好饭去吧,我吃饭很快的。”冬冬坐下,呛萝卜也不吃了,开始扒饭。
秦瞻:“……”
陈正明:“……”
众人:“……”
秦瞻看向郑医生:“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和杨教授打个招呼?”
“我待会儿给老师打电话。”郑医生道。冬冬能和宁同志通电话,对宁同志的康复肯定也有作用。宁同志能因为一个月看不到冬冬突然醒来了,可见她对冬冬的感情有多深,那自然也能因为冬冬的鼓励而增加复健的决心和毅力。
复健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像宁同志这样使不上力道的,也是需要强大的决心的。
秦瞻:“嗯,多谢。”
上一篇: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