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第50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系统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这是蒋红娟的声音。

  广播一响起,家属院的家属们都闻到了八卦的气味,纷纷出门去找人讨论了。有的本来就在一起聊天,也同时讨论了起来。

  “不会吧,这是谁啊?竟然把人家的地给种了。”

  “这下丢脸了,广播通告,真给咱们家属丢脸。”

  “嫂子,你知道这68号的地谁家种了吗?”

  “婶子,这68号地的家属也厉害,竟然告到蒋主任那边了。”

  宁馨不知道大家听到广播后都在讨论这件事,她放好蔬菜就去了委员会大院。

  蒋红娟倒是知道这件事会造成的影响,但她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种的,怎么找人?一户一户去问吗?要在最快的时间找到种地的人,只能是广播了。

  宁馨来到委员会大院,发现大院的门口有几个人站着。那几个人是听到广播之后来看情况的,但大家怕蒋红娟也不敢进去看,只能在大院门口站着了。

  宁馨就是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走进大院。

  “那人是谁啊?不会是种68号菜地的人吧?”

  “人家说不定有事情才来大院的。”

  “也有可能是68号菜地的家属。”

  “那是宁同志,烈士家属,前几天通过了供销社的招工。”有人记得宁馨,也认出来了。

  “哦,那就是第一个通过部队招工的家属啊?”

  “你们说她真的把抚慰金上交了吗?”有人听到这件事,好奇了抚慰金的事情。

  “那肯定上交了,抚慰金换的工作,抚慰金不交,就没办法参加招工考试。”

  “那可是大几百的钱啊,她也真舍得拿出来。”

  “那可是供销社的工作,抚慰金再多,也没有工作好。抚慰金总会用光的,但有工作在,工资可以一直挣钱。”有人觉得宁馨有气魄,抚慰金和工作肯定是工作好。

  宁馨听不见大家的话,她已经进了办公室:“蒋姐,人还没来啊。”她见办公室只有蒋红娟一个人,那种菜地的人肯定没来。

  “还没来,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来,要么你再等等,要么你有事情先去忙,对方来了我再来找你,你们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蒋红娟道。

  “那行。”宁馨也没有意见,“那蒋姐我先走了。”她要去买锄头和开柴刀。

  从委员会大院出来,那些看戏的人还在,宁馨直接去了供销社。

  “王同志,我想要买锄头和开柴刀,要多少钱,多少工业券啊?”供销社只有两个售货员,一个是负责卖菜的童萍,还有一个是除了不负责菜,其他都负责的王翠。

  “宁同志来了,锄头和开柴刀各三张工业卷加五块钱。”王翠刀。

  这个年代最贵的还是铁制品啊。

  宁馨拿出十块钱,又数了六张工业券。买好锄头和开柴刀出来,她还有点肉疼,秦瞻给的一些票快没了,她欠的票也越来越多了。

  地里头的事情得缓缓,那她就先去做木框,先把木框做好了,把小青菜种起来。

  不过,宁馨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做木框需要钉子吧?铁制品是需要工业卷的,所以她根本买不到钉子。那也不对啊,木桶、木盆这些东西难道不用钉子吗?这样想着,宁馨赶忙回到家里,她检查了一下木桶和木盆,这些东西还真不用钉子,接连处是用木塞子钉在一起的。

  宁馨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一个大木盆的价钱,她既然自己做不出木框子,还不如多买几个大盆里用来种青菜。或者,她也可以找木匠定两层的长方形木框。不过,木匠哪里找?

  于是,宁馨又去了一趟委员会大院,她不知道这些,总的去问人。

  “木匠?”蒋红娟微愣,“我也不知道哪里有木匠,我们平时用的木盆、木桶都是在供销社买的,供销社是批发来的,至于哪里批发我就不知道了。供销社买木盆木桶之类的都是不用票的。”蒋红娟道。

  于是,宁馨又去了供销社。等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个大木盆,直径70厘米左右,这已经是供销社最大的木盆了,再大就没有了。她倒是想定做两层的长方形木框,可惜这边没有定做的。供销社的东西都是统一采购的,或者从老百姓那边收购的,不负责订购。

  有了大木盆,宁馨又拿着篮子进出菜地好几趟,才拎够了两大木盆的泥土。她把木盆放在堂屋里,然后倒入泥土,再洒下种子。之所以安置在堂屋里,因为她担心下雨。如果放在外面,下雨的时候木盆容易堆积雨水,她又搬不动装满了泥土的大木盆。所以就放在里面了。

  不过青菜能不能在无阳光的地方生长,她就不知道了。按照她的想法,植物不是要光合作用的吗?先试试看吧。

  忙了一个下午了,身体感觉累的瘫痪了。考虑到身体的情况,她每次拎泥土的时候,拎的也是不多的,也因此进出的次数比较多,估计侧门的两个守卫士兵都被她的迷惑行为给迷惑了。

  不过,看着堂屋里的两个大木盆地,她内心还是比较满足的。想要吃好的,就得看自己勤劳不勤劳了。这两大木盆地种的小青菜估计也能让他们母子吃个三四天了。主要还是小青菜小,如果小青菜能种植成功,她就种大白菜,一个大木盆地能种植五颗大白菜,两个大木盆地就能种植十棵大白菜,那如果四个大木盆地呢?六个大木盆地呢?

  反正买大木盆而已,长久考虑,非常划算。到时候辣椒、大蒜等都可以种植,说不定,满堂屋都是她的菜了。

  想归想,目前还是做晚饭重要。

  晚饭的主食和中午一样,米饭加小块的番薯。菜是菌菇豆腐汤,再加凉拌茄子。不过他们母子俩吃的有限,一块豆腐拿来放菌菇汤的话,能做满满的两大汤碗,估计能把他们的肚

  子给撑破。而如果只做半块豆腐,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剩下的半块豆腐估计到明天也会有其他的味道了。

  宁馨可舍不得浪费半块豆腐,她想着等菌菇汤做好了,可以端一碗给蒋红娟,人家下午给了她蔬菜,她送一碗汤过去也合适。

  于是等到菌菇豆腐汤做好,宁馨就先盛了一碗出来,给蒋红娟送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在锅里热着。宁馨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下班的点了,她也是特意这个时间出门的,出门早了蒋红娟还在上班。

  到了蒋红娟家,果然见她在厨房里忙碌。“蒋姐……”

  听到宁馨的声音,蒋红娟在厨房里应了声:“哎……小宁你进来啊。”

  宁馨走了进去:“蒋姐在做饭啊。”说着,她把篮子里的菌菇豆腐汤端了出来,“蒋姐,这是我用从老家带来的干货做的汤,拿来给你们尝尝。”

  “你也太客气了。”蒋红娟赶忙接过汤,还很烫,她马上给放到桌子上,随即又拿来自家的汤碗给倒了进去,再把宁馨的汤碗洗干净递给她,“小宁,你做饭肯定很好吃,我看着这汤就很有胃口。”

  她这话可不是客气话,这菌菇汤不管从颜色还是从香味上,都让人很有胃口。

  宁馨也没有谦虚,玩笑的说了起来:“我是跟着我奶奶长大的,我奶奶以前是厨师,很多人家的红白事都会找我奶奶掌厨,我大概学到了她的三分本事。”

  “那你可太厉害了,就是做厨师也是行的。”蒋红娟没想到她看着瘦瘦的,竟然还是厨师。在她眼里,宁馨的奶奶是厨师,那厨师教出来的孙女,肯定也是厨师了。“有机会得要尝尝你的手艺。”

  “蒋姐过奖了,不过这个机会马上要来了。”宁馨趁机邀请,“我出事的那几年,多亏了秦团长照顾冬冬,过几天我想在家里做饭,请秦团长来吃饭,但我一个女同志也不好接待他,冬冬也还小,所以我想请蒋姐和陈指导员一起来接待,你看行吗?”

  蒋红娟倒是明白她的顾忌,一口答应了:“那行,你安排时间,我们都行的。”

  “那我定好了时间再来和蒋姐说……我先回去了。”

  等宁馨回到家里,看见冬冬坐在屋檐下。看见她回来了,冬冬赶忙站起来:“妈妈,你去哪里了啊?”他跑上前,抬着小脑袋看着她。

  “妈妈去你陈伯伯家里了。”宁馨道,“今天你陈伯伯家的伯母给我们送了南瓜和茄子,妈妈就做了菌菇豆腐汤送过去。你今天怎么回来的那么早?你秦爸爸到食堂了啊?”

  “没有啊。”冬冬道,“我打好饭菜就回来了,等爸爸到了食堂就会看到我打的饭菜的啊。”

  虽然说食堂的座位不是固定的,但是一般人都会坐自己经常坐的位置。

  母子俩的晚饭虽然只有两个菜,但他们吃的很满足。吃好晚饭,两人一起收拾后就开始烧热水,热水还没烧好,就听到院子外面传来声音。“请问有人在吗?”

  是陌生的声音。

  “在的。”宁馨一边回应一边走了出去。

  只见门口站着三个人,分别是一男两女。男的和其中一个女的看着差不多年纪,应该三十几岁的样子,另一个女的是老太太了,和季寡妇差不多大的年纪。

  “你们是谁啊?有事情吗?”宁馨问。

  三个人见有人在,就走进了院子。“同志你好,我们可以里面说话吗?”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同志开口。

  宁馨点点头,这是在部队里,她倒是也不怕出事情,于是带着他们进了厨房。冬冬在里面看着烧水的火苗,见有人来了,他好奇的从灶头后面走了出来。冬冬也不认识这几个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同志你好,我叫张君,是XXXX营的正营长,这是我媳妇张玲,这是我妈。你那块68号地是我妈种的,老人家节约了一辈子,看着68号的地一直空着有些可惜,就来这里打听了情况,得知是秦团长带着孩子住,以为他不种地,就自己在那地里种了冬瓜。我们也是今天下班回来,听我妈说了广播的事情菜知道的。

  很抱歉,我妈不知道这里现在是宁同志你在住,也就没想到地里的事情了。”

  宁馨挑眉:“没事,我当时也不知道86号地在哪里,凑巧蒋主任要去地里摘菜,我们碰上就一起去了,看到地里有菜,但家属院这么多人,我们不知道怎么问起,就用这种办法了。”

  “确实是我的错,同志,真是对不起。”张大娘也道歉,“闺女,现在是这样的,这冬瓜要到7月中旬这样才能收,你看你这边能不能推迟一个半月?”

  一般的冬瓜六月下旬差不多可以丰收了,但张大娘这冬瓜种的晚了,要到7月中旬才能丰收。今天下午听到委员会大院的广播,她当时可吓死了,也不敢去委员会大院,只想等儿子回来。

  宁馨:“……”如果说对方过来道歉让她印象还行的话,那么现在这话有些得寸进尺了。

  冬瓜要到七月中旬才丰收,但并不代表现在不能丰收,只不过不够大而已,冬瓜提前丰收了也是能吃的。

  “那恐怕不行。”宁馨直接拒绝,“一个月半月我可以丰收一波小青菜了。”半亩地的小青菜,可不少了。真不知道她怎么敢提出这样的要求的。

  听到宁馨果断的拒绝,来的三人一愣,显然也是没有想到宁馨会拒绝的这么干脆。

  “那宁同志可以给我们一天的时间吗?明天我们会把这些冬瓜都丰收了。”张营长开口。

  宁馨:“那可以的。”

  张大娘听到张营长这么说,心在滴血,她依然不放弃的开口:“闺女,这一个半月是冬瓜长成最快的时候,现在丰收了是真的很可惜。”

  宁馨微微一笑:“是的,现在天气热了,地里的庄稼长势都很好,一个半月说不定我能丰收两波小青菜了。”

  “妈……”张玲叫了一声,但她没有继续说。

  张大娘没再继续说了:“那我明天就把冬瓜收了。那蒋主任那边……”她犹犹豫豫的看着宁馨。

  宁馨道:“蒋主任如果来找我,我会如实说的,你们放心。”

  张大娘:“那好那好,那我们先走了。”她也不想继续留着,有些丢脸。

  “真是不好意思。”张营长再次道歉,才带着张玲和张大娘一起离开。

  宁馨送他们到厨房门口,转身差点撞到小尾巴冬冬:“你干嘛啊?”

  冬冬问:“妈妈,他们是谁啊?来干嘛啊?”他觉得刚才那三个人好像在欺负妈妈似的,他要去告诉爸爸。

  宁馨倒是没有瞒着他:“妈妈今天打算去种咱们家的地的,但是发现家里的地被人种着冬瓜……”她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所以刚才他们就来承认这件事了。”借用这件事,宁馨又教育儿子,“冬冬,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是不能碰的,也不能拿的,知道吗?”

  “我知道的。”冬冬点点头,“奶奶说过,喜欢什么东西可以和她说,她会买给冬冬的,但是不能拿小朋友的东西。”

  宁馨:“……”秦家婶子说话就是有魄力。

  第二天

  今天是六月份的第一天,宁馨起床的很早,一是要去买这个月的供应量,二是要去上班。以防像第一天那样排不少时间的队伍,今天的宁馨起床的更早了,她也没有去叫醒冬冬。等她到供销社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人了,但是也没几个。

  只是她没排上一会儿,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而供销社的门口像菜市场一样的热闹了,如果不是看天还才微微亮,还在睡觉的人听到这动静,以为太阳晒屁股了呢。

  等到供销社开门之后,排在前面的人先进去买菜了。不得不说,这里的规矩还是挺好的,大家不会插队,都是规规矩矩的按照循序进去。轮到宁馨的时候,她直接把自己那15斤蔬菜的供应量先买了,分别要了黄瓜、白菜、萝卜、茄子、冬瓜。白菜和萝卜都是耐放的,其他的菜这几天他们母子也是要吃的。

  看到猪肉的时候,宁馨问:“童姐,我如果不要猪肉要猪骨头呢?也是一斤的供应量吗?

  听到宁馨不要猪肉要猪骨头,一起在买的人还奇怪的看了她一眼,猪骨头的肉很少,有什么好吃的?多浪费啊。

  童萍:“你不要猪肉的话可以给你三斤猪骨头。”

  宁馨眼睛一亮:“我

  要猪骨头。“那都是肥肉的猪肉她真不爱吃。猪骨头的话她可以熬汤,对她的身体来说,喝汤更能吸收。对冬冬来说……他的身体够补了,还没断奶粉呢。不过宁馨也不准备断冬冬的奶粉,这次的如果喝光了,她自己花钱给冬冬买。

  接着是属于她供应量的一斤猪肉换成了三斤猪骨头,之后她又买了一斤鸡蛋、两块豆腐。

  至于冬冬的肉、蔬菜和鸡蛋的供应量,留到下半个月。

  买好这些东西,宁馨辛苦的拎回家了。而粮食的供应量随时可以来买的,她打算中午再来。

  回到家里,宁馨开始做早饭了,做的当然是排骨粥了。时间还早,排骨粥可以慢慢熬。宁馨光是想着,都要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