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第51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系统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等冬冬起床的时候,就闻到了她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骨头粥,这让冬冬去给他爸爸打饭菜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秦瞻下班去食堂的一路上,脑海里一直在想陈正明的话,陈正明说昨天晚饭的时候宁馨给他们家送了一碗豆腐汤,那味道可真是一绝,好喝的他舌头都要掉了。秦瞻很想知道,到底是多好喝的豆腐汤,能让陈正明一直夸。所以早训练一结束,他就马上往食堂跑,打算去问问冬冬。

  可是到了食堂……桌子上饭菜是摆着,但冬冬呢?

第55章 向爸爸告状

  被爸爸念着的冬冬一口骨头粥,一口吸吮一下骨头,吃的可开心了。

  营部食堂的饭菜虽然不错,但是花样不变,冬冬吃了三四个月了,对吃饭已经不期待了。他现在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饭菜了,妈妈不仅会做好吃的菜,做的东西也好看,冬冬看着就想吃。

  可是冬冬吃的开心,不知道他爸爸吃的不开心。

  秦瞻吃好早饭,把饭盒和餐补本放在炊事员这边,就回了办公室,他拉出办公桌最下面的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铁皮盒子并打开,这里面装着一些零散的钱和票。上一次拿票是宁馨和冬冬回老家的时候,他挑了一些日常需要的粮票、肉票、工业卷、糖票等出来给宁馨,现在里面还有不少的票。单身男人工作十余年,一不花钱二不花票,每天吃食堂、穿工作服,除了养儿子,剩下的资产就是这样雄厚。

  秦瞻从里面挑出了一张奶粉票,至于其他的票和存折,他都没看一眼,然后他去了供销社。等他出来的时候,已经抱着一罐奶粉了。随即,他带着一罐奶粉去了育幼园等儿子。

  宁馨今天是和冬冬一起出门的,一个去供销社上班,一个去育幼院。育幼院和供销社不在一处,母子俩走到分叉口就分开了。

  冬冬远远的就看见育幼园门口站着一个人:“爸爸……”原本慢吞吞走着的冬冬赶忙跑了起来,他跑到秦瞻面前,“爸爸,你来找冬冬吗?”

  秦瞻把一罐奶粉递给冬冬:“你的奶粉快喝完了吧?”

  冬冬抱住奶粉:“快喝完了,谢谢爸爸。”

  随即,秦瞻又把冬冬拉到一边:“冬冬,你有什么话要和爸爸说吗?这几天吃的好吗?有没有想念食堂的饭菜?”

  冬冬冬眨眨眼:“我不想念啊,我吃妈妈做的饭菜,可好吃了。”虽然不明白爸爸为什么问这个,但是冬冬乖乖回答了。

  “是吗?那这两天你都吃了什么?”秦瞻很有心机的把话题引到了吃的上面。

  说起吃的,冬冬可有话了:“我吃了妈妈做的蛋炒饭、吃了妈妈做的骨头粥、吃了妈妈做的五角星番薯、还有豆腐汤、萝卜、荷包蛋、茄子,妈妈做的东西可好吃了,比食堂里的叔叔伯伯做的还要好吃。”

  秦瞻是了解的冬冬的,小朋友一直被他妈养的娇贵着呢,什么好吃的没吃过?能让他双眼冒星星的说妈妈做的饭菜好吃,那必然是真的好吃了。毕竟小朋友是个诚实的小朋友。

  所以,陈正明口中的豆腐汤时真的好喝啊。

  秦瞻的心里有点酸,人家陈正明都喝上豆腐汤了,他连豆腐皮都没吃过。再看看眼前这个抱着奶粉罐,只顾着自己的小胖子,他想把奶粉罐抢回来。

  冬冬显然不知道他爸爸的想法,他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事情,马上告状:“爸爸,昨天妈妈被人家欺负了。”

  一听着事情,秦瞻蹙眉,认真了起来:“怎么回事?谁欺负的?”

  冬冬道:“一个叔叔、一个婶婶、一个奶奶。”他用没抱奶粉罐的手伸出三根手指,“三个人。”

  三个人欺负一个人?秦瞻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们为什么欺负你妈妈?”

  “嗯……”冬冬愣着脑袋想了一下,“他们种了我们家的地,他们想要再种,妈妈说她要种小青菜不给种,然后他们走了。”冬冬毕竟还小,这么复杂的事情他也表达不清楚。

  每户家属有一块半亩的地,这个秦瞻是知道的。但是他不会种地,也就没关注当初属于他的半亩地了,现在宁馨的地被人种了,他一想就明白了,估计这院子还属于他的时候,对方见地一直空着就直接种了。

  “爸爸知道了。”秦瞻摸摸他的小脑袋,“冬冬真棒,现在是男子汉了,会保护妈妈了。”

  听到爸爸夸自己是男子汉了,冬冬挺了挺小胸膛:“嗯,冬冬是男子汉了,要保护妈妈,保护爸爸。”冬冬要保护的名单里,也有爸爸。虽然现在的爸爸比他高大很多,倒是要保护一个人的决心,和这个人的实力没有关系。

  顿时,秦瞻感动了,这感动比喝了一碗豆腐汤还要欣慰。“行了,你去上学吧。”

  “那我去上学了。”冬冬抱着一罐奶粉蹦蹦跳跳的进了育幼园。

  秦瞻见他进去了,也回了营部。

  育幼园的小朋友看见冬冬进来了,怀里还抱着东西,好奇的问:“冬冬,你抱着什么啊?”

  冬冬道:“这是奶粉啊,我的奶粉快喝光了,我爸爸给我买的。”

  “你爸爸真好,我爸爸就不给我买。”小朋友羡慕道。

  家属院里的小朋友一般也都是喝过奶粉的,知道那东西可好喝了,很香很香,和大白兔奶糖一样的好吃。知道冬冬抱着那么大一罐奶粉,他们都很羡慕冬冬。

  “我爸爸最好了,喝奶粉可以长高高,长得快,快点长大。”冬冬卖弄自己知道的知识,“我最喜欢喝奶粉了。”冬冬最喜欢的事情有很多,喝奶粉只是其中之一。

  “羞羞脸。”有个小姑娘道,“小娃娃才喝奶粉的,大孩子是不喝奶粉的,要吃饭。”

  “才不是,我以前在首都育幼园的小伙伴,他们也都是喝奶粉的。”冬冬辩解。他压根儿不记得,许明阳他们喝奶粉还是他带出来的风气,那个时候,大院的大人可被这群小孩子折腾的够够的。但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别人家的孩子有奶粉喝,凭什么我家的孩子就不能喝?同是一个家属院的,谁不比谁差。

  所以冬冬更加不知道,他随军之后,大院里的很多家长想放鞭炮庆祝,家里的孩子都可以断奶粉了,省了一大笔钱了。

  “就是啊,我也会喝奶粉。”魏英豪道。他虽然没有像冬冬这样还没断奶粉,但一个月也能喝上几回的,他爷爷是团政委,奶奶是妇联主任,他在家属院的这群孩子里,可是生活在金字塔水平的。

  “我也喜欢喝奶粉,但是我妈说奶粉很贵,我爸爸的工资只够养我们一家人,没有钱再买奶粉了。”

  “我爸爸的工资也少,我妈妈说我爸爸的工资养我们一家人都不够,还要寄回老家。”别看这群小朋友小,平时在家里可是听了不少闲话的。

  “冬冬,你爸爸是不是有很多工资啊?”有个小朋友问冬冬,“你爸爸都能给你买奶粉,肯定有很多工资的。”

  冬冬不知道啊。“我不知道啊,我问问我爸爸吧。我以前在首都的时候,我奶奶也给我买奶粉,我奶奶也有工资,还有我爷爷,他们都是有工资的。还有我妈妈,她在供销社上班,也有工资的。我前几天回老家了,我太奶奶和亲生奶奶都给我红纸包了,可多可多钱了。”

  “哇,冬冬你家的大人真好,都有工资,那可以给你买很多很多奶粉了。”

  “冬冬,你奶奶不是在首都吗?你还有亲生奶奶啊?”有个小朋友稍微年纪大一些了,也早熟,听到冬冬又是奶奶的,又是亲生奶奶的 ,听的有些糊涂。

  冬冬道:“我有两个奶奶啊。”

  “为什么你有两个奶奶,我只有一个啊?难道你爷爷有两个媳妇吗?”魏英豪问。他知道奶奶是爷爷的媳妇,那两个奶奶是不是代表爷爷有两个媳妇?如果是这样的话啊,他爷爷也取两个媳妇好了,这样他也有两个奶奶了,过年了也有两份压岁钱了。

  他奶奶如果知道他这想法,估计一顿竹笋炒肉还不够消气的。

  “因为我有两个爸爸啊。”冬冬道。

  听到冬冬说有两个爸爸,小朋友们都惊呆了。

  “为什么你可以有两个爸爸啊?”张大华问。

  “我知道我知道。”这时候有个小姑娘开口,“一个是干爸爸对不对?我也有一个干爸爸,加上自己的爸爸,就是两个爸爸了。”

  “不是的。”冬冬没事,“我一个是亲生爸爸,他为了打坏人已经牺牲了,还有一个是现在的秦爸爸。我妈说,我亲生爸爸牺牲之后,她也生病了,不能照顾我,是我现在的爸爸把我接走,和我首都的奶奶一起把我养大的,所以现在的爸爸是我养的爸爸。”

  家属院的小朋友对牺牲两个字还是明白的。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冬冬的亲生爸爸已经死了。

  “你把秦爸爸对你真好。”

  “对啊,把你养大,还给你买奶粉,是最好的爸爸了。”

  “嗯,冬冬点头,我秦爸爸就是最好的爸爸了。”

  此时,在办公室办公的秦瞻打了一个喷嚏。打一个喷嚏没什么,继续忙。晚上要去军人学校给大家上课,他要准备上课的内容。

  供销社

  一个上午,宁馨是忙的分身乏力。高洁之前留下的摊子可真乱,从她上岗以来的帐目确实是乱七八糟的。好在帐目虽然乱,但资料都是齐全的。她只要重新归纳、统筹就行了。就是比较细碎。

  大概是太忙了,时间不知不觉都要到下班时间了。

  “宁同志……”高洁来到门口,敲了敲开着的门。

  宁馨的办公室在财务科,高洁已经其他科了,办公室不在这里。

  “高同志……”宁馨抬头,“你找我有事情吗?”

  “没有。”高洁道,“我来问问你,有需要我搭把手的地方吗?我之前留下的事情有些乱,真是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暂时没有。”宁馨道,“有缺少或者不懂的地方,我到时候会来问你。”

  “那行,到时候别和我客气,直接来问我就行。”高洁道,“对了,今天开始可以领员工福利了,可别忘记了。”

  “谢谢提醒,不会忘记的。”

  她记着呢,今天打算把32斤粮食、一斤鸡蛋先领走,她算过,他们母子一个月有三斤鸡蛋,一斤鸡蛋大约有8个,三斤就是24个,一天吃两个,等于三天左右吃一次,还酸不错了。

  只是,这两天买买买的,又花了不少钱了。本来上交了600的抚慰金,只剩下700的钱了,后来造房子给了季寡妇500,但加上冬冬收来的红包,也有230左右了,可这两天买大木盆,买供应量,也有花出去好几块了。这个年代的物资虽然便宜,蔬菜只有3分钱一斤,可同样的,收入也少啊。

  到了下班时间,宁馨就去后勤部领了32斤的商品粮和一斤鸡蛋,还有一张一斤肉免费券,肉要去童萍那里领。

  32斤商品粮种,30%是细粮,70%是粗粮。30%的细粮是9.9斤,宁馨选了3斤的面粉,6.6斤的大米。剩下22.4斤的粗粮她选了15斤的玉米粒、7.4斤的红薯。之所以选择这么多的玉米粒、是因为玉米粒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做菜。

  领来粮食,宁馨去了供销社大厅,把王翠借给她的粮食给还了。王翠接到粮食,就知道宁馨多给了。她不敢说自己的手跟秤一样的准,但作为销售员,她称的东西多了,大概的估量还是能估出来的,宁馨多给了三四两有的。

  宁馨的确多给了,还多给了半斤。大米多给了一两,红薯多给了四两。

  把王翠借给她的粮食还了,她就回家了。但还剩下28.5斤的粮食也是很重的,宁馨决定先拿了一半回家。岂料才出了供销社门口,就看见冬冬胖嘟嘟的身影在外面。

  “冬冬……”

  “妈妈……”冬冬看见妈妈拎着东西出来了,赶忙跑了过去帮忙。“妈妈,冬冬和你一起玲。”小胖手去抓麻袋。

  “谢谢冬冬,有冬冬帮忙,妈妈就轻松很多了,冬冬真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宁馨拎这15斤的商品粮还是没有压力的,但儿子愿意帮忙,她心里更高兴,夸夸的话跟不要钱似的。

  反正冬冬听了这顿夸,小马达更有力量了。那清澈中透着愚蠢的笑,都把他妈妈的眼给闪瞎了。

  “冬冬,你怎么来供销社了?给你秦爸爸打饭了吗?”回家的路上,宁馨问道

  “打了的。”冬冬道,“我还回家了,看到妈妈没回来了,就来供销社等妈妈了。”

  她和秦瞻的下班时间其实一样的,所以冬冬放学的时间也是比她早。“那冬冬肚子饿吗?”

  “一点点饿。”虽然早饭吃的饱饱,但也以上午过去了。

  “那中午我们煮面疙瘩吧,正好早上煮的排骨汤是现成的,煮面疙瘩快。”宁馨本来也是这样打算的,所以才换了三斤面粉。

  “妈妈,面疙瘩是什么啊?也是面条吗?”在首都长大的冬冬没吃过面疙瘩,只吃过面条。

  宁馨:“和面一样,但面疙瘩是圆圆的,一团一团的,面是细细长长的,一条一条的。”

  回到家里,宁馨就开始做面疙瘩了,面不用发酵,揉成一团之后,直接一小块一小块放到已经热的排骨汤里就行,速度非常快。冬冬站在一边看着,尽管个子小小的,也看的目不转睛的。

  “小宁……”

  这时候,门口传来蒋红娟的声音。

  “我在……”宁馨应了一声,又冬冬道。“你蒋伯母来了,你去招待一下。”

  冬冬一听,马上蹦蹦蹦的跑出去了:“伯母。”他乖乖叫了一声,“我妈妈在做面疙瘩。”

  “面疙瘩啊,我们那边也有,这做起来相当省心了。”蒋红娟一边说,一边走进了厨房,“小宁,昨天晚上关于68号地的事情,后来太晚了我就没过来。但昨天晚上张营长带着他妈张大娘来找过我,说68号地是他妈见地空着就种了,也没有和他说过,他也是昨天听了广播之后,他妈才和他说的。

  他还说他们昨天晚上已经和你来说过了,今天会地里的冬瓜收了,你看?”

  “确实来说过了。”宁馨把昨晚上的事情说了一边,“他们一开始说再等一个半月,等冬瓜熟了再收,我没同意,我说一个半月够我丰收半亩的小青菜了。”

  噗嗤……蒋红娟笑出声:“是该说,这不是得寸进尺吗 ?没想到还有这一茬,他们也没和我说。小宁啊,你们母子在部队你也不要怕,只要你在理的,蒋姐会支持你的。”

  蒋红娟是个心细的人,虽然这里是部队的家属院,但谁知道妇女之间有没有糟心事情。也不确定别人见宁馨只有母子俩会不会欺负他们,她作为女同志,对宁馨这样的总是想多照顾一些。再加上宁馨自己也是一个坚强的人,昏迷了五年再醒来,也不自暴自弃,她读书,拿到小学毕业证书,然后考工人,还细心的养孩子。这样坚强的妇女,蒋红娟是佩服的。

  蒋红娟内心也是一个坚强的人,所以格外喜欢和自己同种类型的人。领导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她觉得女同志也应该能顶事。作为军嫂,就要尤其能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