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101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随即,边上有婆子凑上来,附耳不知说了什么,管夫人便要离开。

  “我还有些事,丽君,你陪素娘说会儿话,我先去了。”

  “娘您慢走。”管少夫人起身相送。

  阮柔亦是起身。

  等人走远,多余的下人都撤了,屋内只剩下管少夫人和阮柔以及身后的四个丫鬟。

  “素娘,你可种出什么花来了,也给我说说。”离了长辈,管少夫人明显活泼了不少,凑近打听。

  阮柔心头浮现对方的身世背景,钟丽君,出自府城名门钟家,亦是官家千金,与管大少爷管乐瑾乃门当户对,夫妻恩爱,至今育有一子一女。

  对方释放了善意,阮柔也没有拒绝的道理,当下绘声绘色给人说起了七棵可爱的植株,听得钟丽君眸中神采奕奕,一个劲说一定要上门看看。

  她家中虽有堂弟同为天赋者,可二婶性子刁钻,因此她与堂弟关系不甚亲近,更别提近距离接触。

  外人面前,她不会露出这般性子,如此,也算是把阮柔当成自己人了。

  事实上也的确是,看着眼前姑娘娇媚的容颜,钟丽君难得生出些许同情,说不上对错,只能说人生如戏。

  思绪不由得回到昨夜,管府召开了一场属于嫡出两房的会议。

  却说管乐章满怀忧虑回来,就跟管夫人说了素娘想要求见的事情。

  管夫人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派人去打听了其售出花卉的数量及特性,又喊了管大人、大房夫妻,以及管乐章本人,这便是管家嫡出一脉所有人了。

  管夫人愿意和家人商量,本就代表了她态度的转变。

  大房夫妻不愿意做这个恶人,在被问及意见时,只说随小弟的心意,大不了以后多分他一成家产。

  作为管家的嫡出大儿子,管乐瑾天然占有管家六成家产,愿意分出一成,已是极为大方,不过钟丽君倒并不在意,一来她嫁妆不少,加上管家的家产,一双儿女绝对不必为钱财发愁,二来,夫君功名有成,将来自可自己去挣,不必非指着这三瓜俩枣,三来嘛,就是想跟婆母搞好关系,分家不知是多少年后的事,而跟婆母相处才是眼前事。

  收获了小叔子的感激眼神,钟丽君心下满意非常。

  听完大儿子夫妻的意思,管夫人又将视线投向管大人,他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你给我说说,这孩子的性子如何?”

  管夫人没有故意抹黑,而是实话实说,“性子不错,在阮家闹腾了几日,就安生出来,找到咱们府上来了。”

  管大人皱眉,“是个心眼多的?”

  “倒也不是,或许是经了事,性子沉稳不少,也算活络,又觉醒了天赋,与乐章勉强相配。”说话间,她瞄了一眼小儿子,就见其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啧啧,简直没眼看。

  悄无声息将视线挪开,管夫人问,“老爷,您怎么说?”

  “悔婚,好像不大好?”管大人视线扫视一眼在场人,见他们纷纷点头,收回视线,不知是否满意。

  “不过,继续嘛,阮家前后两位千金,这婚事到底是和谁呢?”

  不待人回答,管乐章慌张开口,“当然是跟素娘,我看中的只有她。”

  管大人嫌弃的看了一眼儿子,一个大男人,如此儿女情长,看着就不像有大出息,虽然本来就没甚出息。

  管夫人没搭理小儿子,仔细斟酌道,“跟素娘的婚约还算说得过去,可跟那阮家姑娘算怎么回事。”

  管大人点头,不知有没有定论。

  家庭会议到此结束,回房后,她跟夫君也仔细商量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随爹娘和小弟的决定,他们不发表意见。

  心神回笼,钟丽君看着眼前言笑晏晏的小姑娘,忍不住感叹,倒是有福气。

  可不就是有福气,一个乡下姑娘,硬是被抱错成了富商阮家的千金,娇生惯养几十年,还结了自家这门好婚事,身份曝光后,离开阮家又觉醒天赋,婚事眼看着还能继续,简直天大的福气。

  不过嘛,最重要的还是觉醒天赋,种花者的身份不同常人,公婆有所动摇也是应当。

  先前,婆婆可是长吁短叹,为自家小儿子不值,就差将小叔子关在家中闭门反思了。

  可见,不管如何,女人家有家世自然好,若没有,也得有一项依仗,才不至于被婆家嫌弃。

  两人相谈甚欢,甚至约定好,过阵子她有空就上门去瞧瞧几株花卉。

  期间,管乐章一直乐呵呵看着,也不插声。

  最后,阮柔被送到了二门处,管大少夫人留步,管乐章又送了一程,直至门前。

  将下人打发去一边,管乐章含羞道,“素娘,你等我去娶你。”

  阮柔低低“嗯”了一声,她其实不太确定,自己能否回应少年炙热的感情,可她会尽力,护他一生安乐。

  出来管家,离开的那一刻,阮柔便知道,这一桩婚事应是稳了。

  管家的态度不难猜,愿意让她上门本就说明了什么,再加上今日氛围和煦,结果很明显了。

  嘴角勾起一个笑,她准备明日就回农户阮家,总不能再以府城阮家女儿的身份成婚吧。

  回了宅院,祝管事的态度越发恭敬,显然已经得到消息。

  她也不在意,吩咐了一声,明日安排辆马车,便又回去钻研自己的天赋。

  种花者,这可是项好本事,原本种花的最多不过能称呼一句花匠,与农户、铁匠并无不同,如今却能有一个专门的名号,不努力都对不起自己。

  祝管事可谓殷勤备至,又想办法搜罗了几盆植株,他考虑周到,特意提及这并未府上所有,而是他自己花钱买来的。

  意思是,这是他的孝敬,即使将来她搬出去,也是可以带走的。

  阮柔领了心意,又结了一大串花朵,想着明日先给纪中人送去,再回阮家。

  不过一日功夫,再次见面,纪中人越发恭维,递过一个荷包。

  阮柔捏了下,当场打开。

  纪中人介绍,“昨日的花卖出去一大半,其中石榴花最为受欢迎,小姐您有多少,小人就可以卖出去多少。”

  阮柔顿时精神了,石榴一次开花不少,而且,她有点好奇,“是卖去了何处。”

  纪中人有些为难,“别污了贵人的耳。”

  阮柔挥手表示不在意,纪中人这才悄悄上前两步,轻声道,“送去了秦楼楚馆。”到底不好直说是送给了风尘女子。

  “是她们自己买的,还是馆里买的。”

  “自然是她们自己。”纪中人失笑,到底还是太年轻了,那些老鸨才不会在意,给女子灌绝育药有什么问题,便宜还省事。

  至于女子伤了身体,花期变短,则更不需要在意,当下女子命如草芥,窑子里的女人就跟地里的野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阮柔点头,大概想明白。

  收了银子,这次花卉数量多,她拢共得了五十两,果真是来钱快。

  不过,她蹙眉,“以后石榴花就卖的便宜些吧。”都是苦命女子,她拯救不了她们,可起码能给她们留一丝希望,虽然这希望不一定会到来,可也许呢。

  “小姐心善。”纪中人恭维,等人走了,眉头舒展,跟好心人打交道,总比跟那等睚眦必报、锱铢必较的人要好。

  阮柔不知纪中人的想法,她并非多么良善,只是同为女子,总有种兔死狐悲之感,想着回去再督促小石榴开花,反正它好像挺喜欢开花,就是不愿意,她想办法再弄两盆就是。

  从牙行离开,马车转向,从西城门出去,走上半个时辰,就到了一处小村庄。

  根据祝管事提前打听的消息,农户阮家就在这里。

  阮家一家三口有着七八亩地,称不上多么贫困,可也并不富裕,在乡下算是殷实人家。

  马车一路慢行,吸引了不少村人的目光。

  隔着轿子,阮柔依稀听见有人问,“怎么又有马车来了?”

  “别不是阮家闺女回来了吧。”

  “怎么可能,人家可是去当富商的千金,怎么愿意回来。”

  “说不定呢,雨桐那孩子懂事孝顺,老阮家养她一场,总得顾念养育之恩。”

  “呸,什么恩情,要不是抱错,人家指不定金尊玉贵长大,哪里会跟着老阮家过苦日子。”

  “我看你就是瞧不得阮家好。”

  ......

  随着马车行进,村人说话声被渐渐抛在耳后,阮柔全不在意。

  倏而,马车停下。

  安秀掀开帘子,确定到达地方,方才搀扶人下来。

  阮柔打量眼前的青砖瓦房,于府城不值一提,可对乡下已是很好。

  安静客气上前敲门,屋内传来妇人的问话,“谁啊?”

  安静不知如何作答,三人最后都没吭声。

  不一会,一位四五十的妇人开门,疑惑问道,“请问你们是?”

  恰在此时,有八卦的村人跟上,奇怪道,“原来不是雨桐啊。”

  阮母更加疑惑,她瞧着对面的女孩有些熟悉,只是长得太好看了,好看的不像这片土地能长出来的,虽然也确实不是。

  相较而言,雨桐长相清秀,反倒更像乡下姑娘。

  “我是阮素娘。”

  阮柔只觉好笑,说是亲生父母,可其实原主连这对夫妻的面都没见过,有何感情可言。

  阮母惊慌一瞬,讷讷道,“你怎么来了?”

  “前些日子的信你没收到吗?”

  “收,收到了。”他们还特意请村里的读书人读了一遍,却只听懂亲生女儿大概不回来了。

  失望谈不上,毕竟压根没见过,可总有几分被嫌弃的感觉。

  “进来喝口水吧。”阮母看了眼两个丫鬟,方才想起将人请进来。

  而外面的村人,此刻就如炸了窝的麻雀,叽叽喳喳个不停。

  阮柔坐下,看着阮母忙里忙外,那恭敬的态度,不像母女,更像一个陌生的农妇招待城里来的贵客。

  农户阮家只有一子一女,原身是大女儿,下面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弟弟,跟着阮父下田去了。

  不过,很快,就有热心的村人去将两人喊回。

  两人刚劳作完,裤子上、胳膊上都沾着泥土,本没什么,可阮小弟莫名觉得羞愧。

  他们说是亲姐弟,可其实云泥之别。

  阮父关上大门,隔绝村人的视线,却依旧挡不住有人趴在围墙上,伸头探望。

  阮父无奈,又进了堂屋,再次关门,这下,再没外人能看到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