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阮父的神色更为奇怪,“你燕婶家的女婿已经搬回了知青所,看着是要散了。倒是壮子媳妇,如今瞧着还好。”
阮柔不置可否,时代的浪花面前,任何个人的选择,其实外人都很难去论对错。
“对了,先前你说结婚证的事,我跟村里人都打了声招呼,有的去补了结婚证,不过还有很多人家懒得去。”
阮母乐滋滋取来她刚补的结婚证,如今办理结婚证并不要钱,也无需照片,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小册子,上面书写着XX与XX缔结婚姻。
成婚几十年,可如今看到结婚证,尤其知道这是国家认可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爸妈,你们这可是以身作则。”阮柔给他们比了个大拇指。
“唉,你说这上面人不说,我们乡下哪里知道,想都没想过。”阮母感慨,“所以,还是要多读书。”
阮父赞同,“可不是,恬恬本来就是高中毕业,如今又要高考,我是不担心的,倒是大力,从小上学就不用心,就拿了个初中毕业证。”语气中不掩嫌弃。
阮大力万没料到读书的事还能扯上自己,顿时苦巴了一张脸,“爸,我现在开拖拉机、下地不也挺好的吗?”
天可怜见,他是遇见书就要打瞌睡的体质,小学简单的四则运算和语文课文尚好,等到初中,看见公式就头痛,遇到阅读理解就头大,可谓学渣中的学渣。
就连阮父嫌弃的初中学历,也多亏了当时学校管理不严,只要读两年初中,连考试都不需要就能拿到毕业证,至于学识,他自己估摸,顶多就比小学毕业好那么一丁点。
“好什么好,”阮父瞪他一眼,“依我看,还是趁早想办法去城里找个工作。”
阮柔闻言,有些迟疑,最后还是说了,“爸,这世上的路也不是都要读书,哥他喜欢车子,不如找找门路,让他学学开车。”
这里说的车可不是乡下的拖拉机,而是正经的四轮车。
后世,即便达到一户一辆车的时代,也没缺了司机的饭碗,更何况,等日后汽车行业发达,不拘开4S店还是维修店,都不失为一门好营生。
偏如今四轮车极为金贵,他们乡下是一辆都没有,就连县上,也就官方有一辆小轿车,倒是货车还有可能。
阮父皱着眉,搜索自己能找的关系,最后也没能找到一家,只得暂且放下。
吃过饭,阮柔想要帮忙,再次被阮母拒绝,“就这大半个月,以后你想闲着,我都得给你派活儿。”
于是,她只得继续回房复习。
经过补习班长达一个月的课程,阮柔已经很熟悉这种整日学习的状态,并不觉得枯燥,相反,学习得兴致盎然。
第184章 时间匆匆,随着枯黄的树叶逐渐飘落,晨间枝头挂上一层白霜,冬天悄然来临。 十……
时间匆匆,随着枯黄的树叶逐渐飘落,晨间枝头挂上一层白霜,冬天悄然来临。
十二月的时节,已经是伸手出来都会被冻到的寒冷。
阮柔伸出通红的双手,再次检查了一番备考要用的东西,笔、草稿纸、橡皮、尺子等,一应准备了双份,身份证明和准考证更是被小心珍藏。
“恬恬,再看一遍,没少什么吧。”阮母紧张兮兮问道。
“都齐了。”阮柔回答,将散乱的东西收好。
“嗳,那就好,那就好。”不知为何,以前闺女考试她也没那么紧张,大概是这次高考格外重要的缘故吧。
“收拾好了就快去,你爸他们组织好了,今天带你们一起去县里。”
他们镇上甚至没有一所像样的高中,更别提用来布置高考考场,故而,最近的考点都是在县里。
知青们为了方便,提前跟村里申请,托这一天提前把他们集体送过去,他们住在县里招待所,等考完再回来。
至于阮柔,则早跟杜表姐家打过招呼,再借住几天,对方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妈,我走了。”阮柔斜挎着小布包,连忙跑出去。
及至到了村口,拖拉机已经等着,原地满满当当都是知青。
她略微瞄了一眼,村里的知青基本都来了,包括那位还怀着孕的女知青。
不过,除了她之外,倒是还有两位本村人,不过都是男生,一位二十三四,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睛,衬得整个人都有股子书卷气,是村里著名的梁书呆子。
还有一位,刚巧今年高中毕业,十八九岁,看着十分跳脱,不见丁点紧张之色。
村里人来人往,都是互相熟识的,阮柔与他们打过招呼,率先上来拖拉机,寻了一个角落的位置站好,坐在前面的阮大力,趁无人注意递过来一个小板凳,阮柔悄悄接过,顿时觉得轻松不少。
吵吵嚷嚷一会儿,人终于到齐,拖拉机启动发出剧烈的嗡鸣,一瞬间,阮柔只觉得震耳欲聋。
从车上往后看,是寥寥几个选择不参加高考的知青,面上露出落寞的寂寥,而更多的,则是村中的男女老少,嘀嘀咕咕瞧个热闹,她伸出手,跟远处沉默注视她离开的阮父阮母打招呼。
拖拉机的颠簸实在折磨人,刚出了村子,阮柔就觉得头晕乎乎得不成样子。
靠在角落,她闭上眼,尽力祛除震荡带来的眩晕,不知不觉,她迷迷糊糊似是睡过去,等被人摇醒,人已经到了县里、
“恬恬,醒醒。”阮大力从前面驾驶座轻巧地跳下来,担忧地看向她。
阮柔似醒非醒,怔愣了好一会,方才醒神,“哥,我没事,咱们走吧。”
这种拖拉机开不进县里细小的街道,只能暂时放在原地,好在有专门的人保管,不至于担心车子丢了。
“嗯。”阮大力提过妹妹的行李,两人向着记忆中的方向走去。
等到杜表姐家,不过才上午十点,时间还早,不过阮柔此时已经无力去做最后的复习冲刺,勉强寒暄过一阵,就被安置到了床铺,阖眼昏睡过去。
“姐,恬恬她这几天麻烦你了。”阮大力挠着脑袋,对上这位不大熟悉的城里表姐,他显然有些拘谨。
“没事儿,恬恬是个好孩子,又是高考这么大的事,能帮上忙我很高兴。”杜表姐不是客气话,而是真心如此认为,几近没有娘家的她,很乐于维护一些良好的亲戚关系,当然,对方也没有厚脸皮让自己白白帮忙也是重要的一点。
看向对方提过来的粮食和一匹布料,她嘴角路露出善意的微笑,尽管他们不缺这一点东西。
再三表示了感谢,阮大力再是担心,依旧在对方热情留饭时坚决离开。
人总得有点脸色,如今粮食紧张,不拘城里还是乡下,口粮都得抠搜着过,送妹妹来是没有办法,他就不留在这里招人嫌了。
离开杜家,阮大力还是不大放心,他想了想,去供销社称了十颗大白兔奶糖,花了身上仅剩的钱票。
摊下来,一颗奶糖就得几分钱,可真金贵,鼻边飘荡着奶糖的浓郁奶香,阮大力吸了吸鼻子,狠狠心揣进兜里。
正是中午,肚子发出咕噜的抗议声,他取出阮母早上预备好的干粮,一张白面饼子,吭哧吃得香甜。
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餐,时间仍有点早,左右无事,他溜达着到了招待所。
此时的招待所早已人满为患,他到的时候,知青和那两个乡下人正坐在一楼的打听,面色焦躁,不甚愉悦。
“怎么了这是?”想起老爹的身份,阮大力还是主动上前询问。
“大力哥。“梁书生起身,为难道,“招待所房子不大够。”
“不大够?”阮大力纳罕,“有那么多人吗?”
“可不是,我才知道,原来整座县里有这么多的知青。”语气隐隐有埋怨,显然是觉得知青占用了他们的位置。
阮大力回想了下,一般一个村子里基本就七八个知青,最多也就十来个,平常不觉得有什么,可十几个村子凑到一起,立马看出知青的数量之多。
不过嘛,这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庆幸爸妈聪明,将妹妹送到了杜表姐家的同时,不免安慰几句,“也就这几天,挤一挤就是了。”
梁书生却很难接受这番劝慰。
的确,招待所房子不少,挤一挤总能住下,可重点也就在挤一挤。
要知道,他们可是都要参加高考的,要是晚上休息不好,影响白天的高考,那就亏大了。
“不行,我得想办法找一户人家借住。”梁书生嘀咕着,急匆匆往外走,阮大力想拦都没拦住。
正犹豫要不要追上去,身后有人说道,“大力哥,由他去吧。”
“你不担心嘛?”见是村里另一个来参加高考的钱洪宇,他奇怪问,“你不担心吗?”
“我?”钱洪宇自嘲,“我就是来凑个数,考给我家里人看看,压根没想过考上大学,就不费那个劲了。”
阮大力恍然,又去安慰了几个知青一番,得到一连串的唉声叹气,眼见就要有人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他连忙脚下抹油溜了。
天可怜见,他在县里可不认识什么人,去哪里给他们找人家借住。
这年头,不是真熟悉且信任的人,可不敢让人住到家里去,否则丢了少了什么都是说不清的事。
离了招待所,估摸着杜家吃过午饭,他这才再次上门。
“姐。”他不好意思笑笑,“恬恬不舒服,我不大放心,过来看看,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我今天正好轮休,一天都闲着,不碍事。”杜表姐倒了杯水问,“吃过了吗,要我说,你刚才就应该留下来,再缺也不缺你这一口。”
杜表姐见他做事如此周到,对待妹妹也诚心,不由生出几分羡慕来,只有嫁人了,才知道有个靠谱的娘家有多么重要,起码跟夫家人吵架了,还能有个地方去,如她娘家那般,真要回去了,只有往外推的,哪里还能指望给自己撑腰。
阮大力憨憨笑笑,不应话,掏出买的奶糖,“姐,我买了几颗奶糖,你给孩子分点儿。”
杜表姐见只有十颗,心下了然,又是叹息,又是赞赏,城里还好,只要有城镇户口总能领一份口粮,不算吃白饭,乡下的女孩子就可怜了,如阮家这般愿意花大钱供女儿高考的,即便县里也不多见。
“我家那个最近牙口不好,可吃不得糖,你给恬恬吃就行。”
阮大力没依,愣是分了五颗出去,将剩下的放在妹妹床头,这才真的离开。
第185章 阮柔这一觉一直睡到傍晚,醒来时神清气爽,坐拖拉机带来的眩晕感一扫而空,整个人尽?
阮柔这一觉一直睡到傍晚,醒来时神清气爽,坐拖拉机带来的眩晕感一扫而空,整个人精神得不行,脑子也前所未有地清明。
起身下床,整理床铺时,她第一时间发现了五颗糖块。
开始还想着莫不是杜表姐给的,可随即想到没必要趁着她睡着时放床上,这才推测出大概是阮大哥给买的。
心中熨帖,心情更是好上几分,阮家人对自己的好,她都记着,日后总有机会报答。
出来房间,厨房里的炒菜声立马映入耳帘。
不得不说,杜表姐家这套房子是真不错,三室一厅,另外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供一家三口哪怕四口住都绰绰有余。
“杜表姐。”
“哟,起来了啊,饿了吗,中午看你睡得香,就没喊你,等等,马上晚饭就好。”
“没事,还不饿。”阮柔感受着即将汩汩作响的肚子,不由得期待起来。
饭菜还没好,杜表姐夫和孩子先回来了。
早前在这里住过一个月,早已熟识,阮柔跟他们打过招呼,再三感谢,随后跟表姐夫聊着天。
主题还是在明天即将到来的高考,对方很是欣慰,不停叮嘱她这几天好好考试,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阮柔自然欣然应诺。
不一会,晚饭上桌,阮柔快速吃完,急急回了房间,趁最后的时间对几门科目进行最后的复习。
这一晚上,杜表姐一家没人再打扰她,几乎将所有书本都翻过了一遍,重新在脑中构架了知识体系,日上三更,实在撑不住,她才躺倒,酣睡过去。
第二天,无需人招呼,她自己就起身,洗漱穿衣。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