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05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秋雯此时都怀疑这位林主任知道工作出错,不愿意承认,才这般胡搅蛮缠的了。

  “你们,你们,真是胡搅蛮缠,快点给我走,不然我报警了,要知道,扰乱秩序,可是能把你们抓走的。”含糊不过去,林主任开始威胁。

  秋雯还欲要跟他讲道理,却被两个男知青使眼色,一瞬间,她心领神会。

  随即,三人装作被训斥过后蔫蔫的模样,就要离开。

  见此,林主任面上露出一丝得逞的奸笑,同时在心内庆幸,赚点外快可真不容易,若真被揭穿,钱得退回去不说,说不得工作都不保。

  这可不行,眼看着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他这个教学主任眼看着大有可为,要是倒在黎明前夕,他得呕死。

  如此想着,他暗暗揣度收钱的那几户,决定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可要盯好了,不能出任何意外。

  熟料,外面忽然传来了惊叫声,他心里一颤,慌忙赶出去,却见是方才的女知青飞快奔向楼上的身影,至于两个男知青,则手牵着手,将楼梯堵了个严实。

  唰的一下热汗从额头淌落,他往常肥胖笨拙的身影在此刻竟然显出了巨大的潜力,一个猛扑竟然硬生生撞开拦截,死命追了上去。

  然而,已经迟了,面对局长严肃的面容,他心内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随着秋雯绘声绘色的讲述,阮柔几个听众跟着提心吊胆,连带夜晚的寒冷都去了几分。

  来到村委会办公室,阮父取出介绍信,认真填好外出理由,紧接着,又开了一份户籍证明,盖上村委会的公章,转而交给秋雯。

  “多谢村支书。”秋雯喜极而泣,有了这些,明天就能按照教育局长所说的,拿回自己的成绩和大学录取通知书。

  “好了,东西收好,回去好好休息一晚,有人主持公道就好。”阮父免不得安慰几句。

  “嗯。”秋雯重重点头,将两张轻飘飘的纸小心护在怀中,感谢连连。

  趁着人离开,阮柔悄悄赶上前,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一句话,对方诧异一会,只犹豫着点点头。

  等人离开,阮柔跟着阮父往回走,阮父忍不住感慨,“唉,也是可怜,也亏了你运气好,不然咱们还不知道。”

  “爸,恐怕不是运气,”阮柔看得很现实,“那些调换录取通知书的人肯定调查过他们的身份,知道他们无依无靠才敢如此。”

  像是她,本地人、又在县城补习过,亲爸更是村支书,虽然没什么权利,可打听些消息总比一般人方便。

  又如其他两个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知青,考上的大学不算好,且到底是城里人,有些根基,也不敢动手脚。

  唯独在面对秋雯这样,成分上有些欠缺,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才敢下狠手,俗称欺软怕硬。

  “唉,不管那些,能追回成绩就不错了。”阮父倒是知道更多,世间不平事太多,他们可管不了许多。

  “对了,你刚才跟秋知青说什么了?”

  “没什么。”阮柔遮掩,没敢说真话,其实她刚才是劝秋雯去报警,将这事真正地暴露出来,否则,教育局内部将事情暗地里处理了,秋雯是得到了迟来的正义,可其他如秋雯这般被偷走成绩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被偷走了什么。

  

第189章 面对女儿躲闪的小眼神,阮父没有揭穿,猜也能猜到她可能说了什么,小年轻嘛,一腔正义是好事。……

  面对女儿躲闪的小眼神,阮父没有揭穿,猜也能猜到她可能说了什么,小年轻嘛,一腔正义是好事。

  两人前后脚回了家,冷得直哆嗦,没有多说什么就回去睡觉了。

  热水瓶捂着,被窝里暖融融的,阮柔很快睡去,而阮父,则将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勾得阮母揪心不已,“这些挨千刀的,有这功夫自己不好好学,就知道抢人家的。”

  “不过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不要主动往外说,省得惹麻烦。”跟去上大学就能彻底离开这里的知青们不一样,阮家到底土生土长,还是那句,得罪不起人。

  “嗳,这我还能不知道。”阮母给他甩了个白眼,“赶紧睡吧。”

  一觉睡醒,外面传来爆竹声,阮柔迷迷糊糊起床、洗漱,等到堂屋,一家人都已经在了。

  “恬恬起来了,快去烧纸,烧完咱们就吃饭。”阮母将剩菜端上来,连忙吩咐。

  初一可不能偷懒,否则接下来一年都不会勤快,阮母深信,故而初一早上七点,每年阮家都会准时开饭,然后开门迎客。

  比起昨晚年夜饭的丰盛,今天的早餐就有点寒碜,事实上,阮柔从原主的记忆里,初一不能下生,也就是不能做生食,故而一整天都只能吃剩菜剩饭。

  阮家四人早已习惯,此刻也没有意见,三两口扒完饭菜,将大门打开,瓜子花生糖果等摆上桌,等待村里的孩子们来拜年。

  阮大力吃过饭就跟着村里的小伙伴出去拜年,阮柔和阮父阮母则在家里招待上门的客人。

  结果,从上午八点开始,一直到中午十一点,整整三个小时,客人就没有断过,除去往年都会上门的小孩外,还有不少村人带着孩子来求教学习的技巧。

  论下来,村子里去上学的小孩不算少,只是大多读个小学、认个字就够了,少数男丁能上初中,至于高中,整个村子都凤毛菱角。

  如今,阮柔准大学生的身份,也算是给村里人激励,以实例告诉他们,只要好好读书,乡下人也可以改变命运。

  不管何时,多读书总不是坏事,阮柔便趁机给大家多宣传读书的好处,更是大力鼓励他们送孩子去读书。

  “总之,不管男女,只要能读出来,只要一家供出一个会读书的,以后就不愁了。”可能有点画大饼的嫌疑,可她说的绝对是事实,面对众人信任的目光,阮柔将那丢丢心虚抛到了老远。

  乡下人天生就对读书人多一份信服,兼之阮柔是他们自小看着长大的小辈,故而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不少人家后来咬着牙都要供家里会读书的孩子继续读下去,在若干年后,还真出了不少大学生,他们村子也被外人誉为状元村,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如今,初一迎客、初二跟着阮母回娘家,初三招待阮家的姑奶奶们,初四之后又接连参加亲朋的几场喜宴,几乎一刻不停轴地转,尤其阮柔格外地忙碌,谁叫她如今是周边十里八村的名人,不拘结婚还是生孩子做周岁,几乎家家都以能请她上门为荣。

  阮柔有意配合之下,几乎是能参加的都去参加,如此,一连忙到了初八,终于勉强闲暇下来。

  阮父已经带着儿子及部分村人开始下地干农活,阮母则在家里给闺女准备远行的行李。

  这年头,交通费昂贵,寄包裹的费用同样不低,故而,大多数行李还得靠人坐车搬运。

  阮柔看着阮母辛苦收拾出来的几个大包裹,眼睛都瞪直了,“妈,东西收拾得是不是太多了点?”

  阮母毫不在意,反而有些惋惜,“哪里多了,我看还好了呢,被子都只够带两床,还有衣服衣柜里还剩了几件旧的,吃的很多都带不了,我也就装了几条腊肉、煮鸡蛋,干粮......”

  一连串话语砸得阮柔头晕眼花,渐渐的,脸上挂满了绝望。

  “妈,要不你们跟我一起去吧,还可以看看京城。”

  “我和你爸就算了,还是让大力跟着你去,一路可不安全,没个男人跟着,我可不放心。”

  阮柔见状,眼珠子滴溜溜转得飞快,飞快上前,跟阮母贴在一块儿死命撒娇,“爸妈,你们就跟我去嘛,我第一次出远门,没有你和爸爸看着,只有我和哥,你们能放心吗?”

  “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俩都是大人了,一路坐火车又不用转车。”阮母丝毫不为所动。

  奈何阮柔一个劲缠着,说些一家人齐齐去京城的美好画面,又提到京城的万里长城、故宫和天安门广场,将无比崇拜伟人的阮母说得略为心动。

  “我再想想,再说还得看你爸时间呢,村里这摊子事可离不得他。”

  “嗯,爸那边我去搞定。”阮柔信心满满。

  初九,年关的氛围渐渐散了,而远行的知青终于全部归来。

  知青点的十几个知青,一共只有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也就是说,只有这三人能凭借上大学回城,其他人还得回来继续干农活。

  上一次,阮父给三个考中的知青发电报,不过三人都说亲自回来一趟,顺带收拾行李,阮父也就省了寄快递。

  考中的知青自然十分欣喜,没考中的也在各自想着办法,听阮父说,已经有两名知青预备回去转岗,这一次也是回来收拾行李的。

  初十,知青点饯别宴,他们还特意请了阮柔和梁书生两人,阮柔猜测,是因为他们的大学生身份足以让知青们看得上眼。

  不过知青们也有京城的,阮柔提着一条腊肉欣然上门,不算白吃。

  饭桌上,秋雯气愤不已地再次讲述自己通知书被掉包的经过。

  经过连续几天的调查,在警察帮助下,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你们知道通知书是被卖给谁了吗,是市场部一位主人的儿子,我们找上门的时候,人家正开开心心收拾行李准备去上大学呢,我呸。”或许是实在气急,一向十分文明的秋雯都忍不住啐了一口。

  其他知青一边安慰一边跟着骂,尤其没考上的几位,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通知书也被掉包了,并暗暗决定,要去县教育局查个究竟。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在秋雯去报警后,通知书被教育局的干事偷卖的消息到底传了出去,且有越传越广的趋势。

  不说更远的地方,起码十里八村参加高考没收到通知书的人成群结队去教育局查成绩,愣是在新年期间把教育局闹的比先前上班还要累。

  但也没办法,谁叫他们理亏,教育局的人偷了学生通知书去卖钱,态度再不好点,教育局长也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饯别宴过后,阮柔与其中几位知青交换了联系方式和地址,约定好以后常联系,便各自散去。

  正月十一,阮柔到底磨得阮父阮母心动,答应跟着一起去京城,为此,阮母心疼之下哀怨地盯了她好几日。

  阮母将家里的鸡和猪委托给邻居照顾,阮父更是叮嘱村里的队长和记分员好好安排,好在如今地里的活不多,还没到春耕,否则阮父再如何都不敢远行。

  这一日清晨,阮家人大小包裹收拾了一堆,阮父和阮大力一人提了两只大的,阮柔和阮母则各提了两个小包裹,上了牛车,又转汽车去省城,终于在绿皮车呜呜的尖鸣中本着京城前进。

  一家四口都是没出过远门的土包子,坐火车就够稀奇,尤其中途在瑞省短暂下车,见识到大城市的繁华,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果然还是得出来看看。”阮父忍不住感慨,缩在小村子了,一天到晚为了地里的粮食发愁,还真以为外面的世界都一样呢,其实不然。

  “那可不,爸妈,等到了京城,咱们再好好转转。”阮柔热情邀请,迎来阮母的几个大白眼,“吃住不要花钱啊。”

  “怕什么,我以后可就是领补贴的大学生了,这点子钱还是有的。”

  阮母见了牙根痒痒,没忍住敲了敲她脑门,“还没到学校呢,就开始飘了,我告诉你阮恬恬,上了大学就给我好好学习,不准做些乱七八糟的。”

  “嗯嗯。”阮柔点头如捣蒜,再不敢耍宝。

  一连几天,随着一阵巨大的刹车,火车在京城停下。

  “各位乘客你们好,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京城南,请到站的乘客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到了。”“到了。”

  车上的乘客陆陆续续叫嚷起来,一个个忍不住站起来向窗外看去,阮家四人亦是如此。

  “京城可真鲜亮啊。”阮母感叹,在她看来,京城无疑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红黄蓝绿鲜明澄澈,不比小地方的灰扑扑,似是刚被雨水冲刷过一般。

  “大力,提好行李。”阮父招呼着,几人起身,准备下车。

  阮父看着有条有理,实则出了车站,面对东西纵横的宽敞大道,却是两眼茫然,不知该去哪

  还是阮柔找了个本地人,问了下大学的方向,又在车站口找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连人带行李一起载走。

  “京水大学!”看着学校的门牌,阮柔喃喃出声,这就是她考上的大学,亦是国内顶尖学府之一。

  学校很是热闹,进进出出全是人,有学生、有老师,皆脚步匆匆、忙碌非常。

  “老阮,咱们可是跟着闺女长见识了。”

  阮父说不出直白的夸赞,便只跟着笑,看向女儿的眼神满是慈爱。

  倒是阮大力大大咧咧,闷头往里进,其他三人连忙跟上。

  

第190章 “可真气派啊。”一边走,阮母一边感慨,洋气的三层小楼、宽阔的操场和跑道,清澈的池塘里金鱼……

  “可真气派啊。”一边走,阮母一边感慨,洋气的三层小楼、宽阔的操场和跑道,清澈的池塘里金鱼欢快地甩着尾巴,看起来与粗糙的小县城截然不同。

  绕过了几道弯,报到的地方近在眼前,阮柔递交了户籍证明以及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收到一张引导纸。

  “欢迎小学妹,你照着地图先去宿舍楼安顿好,明天早上在教学口集合,老师会先将一下新学期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