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打开了口子,接下来陆陆续续有客人来买栗子,只没一开始那么热闹。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逐渐高悬至头顶,摆摊的摊主们接二连三离开,最后只剩下两三家摊子依旧坚守。
阮大伯娘被晒得头上冒出薄汗,看向两个同样被晒得脸色发白的孩子,有些心疼,便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出去转转躲躲太阳,顺带到布坊扯两尺布料,买两块糖。
阮大伯寡言少语,自来到镇上就在一旁帮衬,大伯娘招呼客人时他就待一旁不吭声,此时闻言微抬头,“嗯”了一声,似是担心她没听见,接着道,“你带孩子去吧,摊子我看着。”
阮大伯娘没什么不放心的,当即带着两个孩子离开,阮柔于是得以第一次在东林镇闲逛。
小镇并不如何繁华,但该有的店铺都有,从街东边一直走到西边,店铺鳞次栉比,茶楼、布庄、酒楼、糕点铺、杂货铺,包子铺,一一路过,看得两小只眼花缭乱。
对镇上熟悉的阮大伯娘对这些店铺可没什么兴趣,她显示先是去杂货铺买了二两糖,紧接着又去布庄扯了两尺布,犹豫半晌,还是没舍得割肉。
东西买完,就要回去,路过点心铺,阮柔心念一动,来不及犹豫,使劲拽住大伯娘的衣袖,指指点心铺。
阮大伯娘见状露出为难之色,“云娘,这是点心铺,咱们不买。”
阮柔点点头又摇摇头,“不买,进去看看。”
大伯娘纠结之下,见孩子面露期盼,想着不买进去给孩子看看也行,遂三人进去。
点心铺的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妇人,约莫二十来岁,身姿曼妙,笑容亲切,见他们是乡下人也不嫌弃,任由他们闲逛,只不许伸手触碰。
阮大伯娘是个老实人,存了不买东西的心思,却还进来闲逛,耽误人家老板时间,一直都是低着头。
阮荣之瞪着眼看糕点看得入神,只有阮柔前后逛一圈,看了个七七八八。
点心铺不大,其内点心却种类齐全,样式精致小巧,闻着香味十分诱人。
看完一圈,阮柔心头更多了几分把握,事实上,经过上午艰难的进镇之旅,她暂时歇了做生意的心思,一心计划将家里的板栗给卖了。
她来到柜台前,仰着小脸露出一个笑脸。
于是落在铺子老板眼中,就是一个干瘦的小姑娘,肤色略黑,唯独一双眸子格外璀璨,看向她充满了期盼。
“姐姐,你要买栗子吗?”
栗子,女子皱了皱眉,问,“你们是来卖板栗的?”
阮大伯娘被唬了一跳,担心老板生气,连忙解释,“孩子年幼不懂事,老板你别介意,我们这就走。”
“等等,”女子犹豫不过片刻,将人喊住,“你们有多少栗子,我正好准备做栗子糕,需要用一点。”
原本被人拖着就要离开,没想到柳暗花明,阮柔一喜,看向大伯娘。
阮大伯娘同样惊喜,没想到原本以为只能当做粮食吃的板栗还真有人要,连忙回答,“一大背篓,一百多斤,不够家里还有。”
“我倒是用不了那么多,这样吧,我要五十斤,一文钱一斤,不过你们得送过来,可有问题?”
“没问题,没问题。”阮大伯娘连连应着,“您放心,那板栗都是晒干了的,个个饱满,绝对不叫您吃亏。”
“嗯,天黑前要送过来。”老板叮嘱,等东西到了,她还要查验一遍,确保干净细腻,做点心要想味道好,万万不能图省事。
“好嘞,那我待会就送过来。”他们今天带来的板栗生的熟的都有,熟的卖出去不少,生的还没动过呢,足有七八十斤,足够了。
得了喜讯,阮大伯娘提着篮子,飞快回到原来的摊位,喜笑颜开对阮大伯道,“点心铺老板要五十斤生板栗,你称了我赶紧走过去。”
“点心铺要买咱们的板栗?”阮大伯疑惑,可丝毫没影响手下动作,三下两除二将背篓下面的生板栗挪出来,称了准准的五十斤,阮大伯娘心情好,见状又往里塞了一大把,秤的尾端高高翘起,显得分量十足。
“行了,你看着两个孩子,我给人送过去。”阮大伯娘见准备好,直接背着背篓过去,十分积极。
阮大伯应了,见人走远,问两个孩子怎么回事。
阮柔没吭声,听小堂兄在那叽叽喳喳个不停。
他先指了指妹妹,“云娘要去点心铺,然后我们就进去了,我看糕点,妹妹问老板要不要板栗,老板说要。”
到底是十岁上下的孩子,说话已经能说得很清楚,将事情讲个差不离。
阮大伯听完,惊诧地看向小侄女,“云娘,你怎么想到去点心铺的。”云娘懂事,定然不会吵嚷着吃点心,如此,其去点心铺定然是早就想着卖板栗,前后一思量,他就想明白了,却更心惊。
阮柔不好意思地笑笑,“先前在田家我听田小雅说过吃栗子糕,路过的时候想起来就问了问。”
孩子表现得十分自然,可阮大伯依旧惊叹,只觉得这小侄女是个聪明且有胆量的,最重要的是善心,这么大点孩子就惦记着家里。
他给两个孩子塞了几个板栗,“吃几个歇会儿吧。”为了卖板栗,四人连饭都没吃,就囫囵垫了点家中带来的糙饼,着实为难两个孩子。
没什么客人,三人的眼神便都紧盯着点心铺的方向,远远地见阮大伯娘背着背篓进去,不见了身影。
另一厢,阮大伯娘进了点心铺,将背筐里的板栗倒到老板拿出来的箩筐,期间,老板娘翻查着看了两三遍,见果然颗颗饱满、没有坏的瘪的,心下满意,估摸着数量有的多,便取了五十文钱,想了想,又从柜子里拿了两块绿豆糕给人带上。
阮大伯娘连声道谢,来时背篓沉重无比,回时轻飘飘,兜里却多了五十文钱,心中美滋滋。
再次回到摊前,阮大伯娘看着清空大半的背筐,三两下算清楚今天挣了多少钱,顿觉满意。
又等了一会儿,再没有客人上门,时候不早,牛车可不等人,她只得道,“今天就到这人吧,该回去了。”
阮大伯便收拾了东西,挑着胆子往回后,路过肉摊,阮大伯娘咬咬牙,到底去割了一斤肉。
一日收获满满,虽然还挑着背篓,但连阮大伯的脚步都是轻快的,来到镇子入口,幸好牛车还在。
“秦大爷,还是我们四个,没来晚吧。”
“没,上车吧。”秦大爷懒洋洋道,往来一趟路程不远,他便一直在镇口这边,等得直打瞌睡。
依旧是三文钱,阮大伯娘这会子利索交了钱,再没了先前的不情愿。
略等了一会儿,等来时的那群人聚齐,秦大爷牵了牵绳,老牛会意,循着来时的路慢悠悠往回。
到锦绣村下了牛车,还有老远一大段路要走,阮柔走了三分之一,疲惫席卷而来,脚下生疼,力气跟不上,最后越走越慢,逐渐落在了末尾。
迷糊中,她只觉得自己被阮大伯装进背篓,在晃荡中昏昏欲睡回到阮家。
第204章 “叮铃铃。”是铜板被倒在桌上的声音,阮柔周身被什么束缚……
“叮铃铃。”是铜板被倒在桌上的声音,阮柔周身被什么束缚着,闻听声音霎时清醒。
小堂兄一路精力满满,早已凑到桌前,惊叹地看先桌子上的铜板,手下蠢蠢欲动,被亲娘打断。
显然没费什么力气,小堂兄见摸不到,只得眼巴巴趴在桌上。
阮柔从背篓里出来,两只脑袋并一起仔细看大伯娘数铜板。
一枚、两枚、三枚......不一会,小堂兄的眼睛就满是茫然,他忘记数到哪了。
而阮柔则数得清楚,一共九十六文,除去来回路费六文,也就是赚了九十一文,不多,但也不少,看大伯娘面上的笑意就可知。
乡下人赚钱不易,距离镇上近的可以时常去镇上寻寻短工的活计,而如锦绣村这般偏僻位置的,来回都得耗去半天,若找不到活计,还得搭上一天的伙食路费,着实不划算。
故而,村中人人贫困,连个地主老财都无。
“不错,九十一文。”阮大伯娘将今日赚来的铜板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要归入公中做花销,另一半则属于他们大房私有。
转眼瞧见两小只,她心情甚好,掏出点心铺老板送的绿豆糕,“喏,就两块,一人一块先垫垫肚子。”
阮奶奶正端着饭菜上桌,连忙道,“马上吃饭了,糕点先放着,等晚上再吃。”
面对递过来的银子,阮奶奶没推辞直接收下,这钱也不是她存着,往后家中置办东西,往来走礼,都得从这里出。
到嘴的糕点飞了,不过几乎饿了一天,味道十分普通的饭菜也变得格外美味。
两大两小皆吃得喷香,阮奶奶便问起今日去镇上的情况,“看样子卖得还不错?”
“还行吧,”阮大伯娘回,“熟板栗只卖出去二十来斤,倒是生板栗卖出去大半。”
“嗯,那明日可还要去?”
“不去了。”阮大伯娘犹豫会儿回答,“今天多亏云娘聪明,问点心铺的老板卖了五十斤生板栗,明日就没这么好的买卖。”
今天熟板栗也就卖了二十多斤,再去掉路费,虽说生意也能做,可谁也保不准明天能跟今天一样,索性不耽误时间。
“那就再晒两天磨粉吧。”
“好。”
阮柔边吃饭边竖起耳朵听,闻言也不失望,无他,今日的收获着实不大,却累得够呛,她还得想点别的法子。
一日辛苦,哪怕阮柔没做什么,第二天同样腰酸背痛,连向来精力充沛的小堂兄都蔫蔫的,待在院子里数蚂蚁。
见妹妹起来,他欢喜道,“云娘你起来啦,看我挖的蚯蚓。”
阮柔伸头一看,顿时后悔不已,只见一个小黑坛子里,密密麻麻如筷子粗细的蚯蚓爬来爬去,形容恐怖,惊得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悄悄后退两步,她飞也似地离开,“我出去玩了。”
“哎,妹妹你等等我啊。”还没意识自己被嫌弃了,阮荣之起身,将蚯蚓往鸡圈里一倒,几只鸡飞快啄食,他傻笑着乐呵,“都吃点,多下几个蛋。”
说着,脚下便往外面追去。
阮柔正是无聊地在村里四处闲逛,懒得去寻村里的小伙伴玩耍。主要玩归玩,偏小孩子不知轻重,总要当着她的面问些有的没的,诸如她这个拖油瓶怎么又回来了,她娘是不是也不要她了之类的话,对她造不成什么伤害,就挺烦的。
没一会,阮荣之就追上了妹妹,他笑呵呵领着妹妹往山上去,“走,哥带你去山上摸好吃的。”
山脚下长大的孩子,也擅长在山上找吃食,只是,等到了熟悉的地方,一看,顿时傻眼了。
只见原本人并不多的山脚,好多小孩子在四处扒拉,甚至夹杂着几个大人,探寻的眼光将各处看得一清二楚,便是真有什么可以吃的,肯定早被搜刮干净。
他们来的这处山脚并不直面村子,而是在村东侧,平常没什么人来此,都是小孩子们割猪草以及玩耍的地方,阮柔一想,便知他们先前找到栗子树的事情暴露了,虽说本就没特意遮掩,可还是不大高兴。
倒是阮荣之想了一会,又拉着她七拐八拐,进了一处小林子。
“嘘。”他比划着,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阮柔配合地放轻脚步,只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他,那意思分明在问,要做什么呀?
阮荣之并不回答,叮嘱妹妹留在原地,他则轻手轻脚靠近一个小山包,利索堵住几个小孔,随即将随身背着的小水囊咕噜噜朝最后一个洞中倒去,脚下飞快来到最后一个特意留下来的小洞,脱下外面的衣裳蓄势待发。
尽管没说话,阮柔大概也看明白,这是要逮兔子,不得不说,小堂兄还是有些本事的。
没等会儿,洞口冒出一对灰扑扑的兔耳朵,机灵地查看四处,惨遭洪水淹家的小兔子没发觉什么异常,飞速往外奔跑,结果,就被兜头迎来的布衣扑个正着。
“云娘,快来帮忙。”
阮柔赶紧上前,帮着捂严实,她方才好像看见好几只,不知具体数量。
“回去再说。”阮荣之没多解释,顺着原路悄默默回了家,找了个背篓,将兔子扣住,方才松了口气。
隔着背篓的缝隙,阮柔终于瞧清一共多少只兔子。
“哥,一共五只呢。”说着还吹捧了下小堂兄,“你怎么这么厉害。”
阮荣之高高抬起下巴,做出骄傲状,“我早发现那有个兔子洞,大兔子早就不在了,都是小兔子,懒得抓回来罢了。”
说完有些失落,补充解释道,“今天那么多人,迟早会摸到位置,到时连小兔子都没了,还不如抓回来给你玩玩。”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