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30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如此炒了一会儿,茶叶原本淡淡的清香逐渐浓郁,发散出芳香的香气。阮柔大概知道,这是其中茶多酚之类的物质在起作用,更具体的就不太明白,但香气入鼻的一刹那,她犹如被茶香提神醒脑,霎时身心舒畅。

  紧接着,她边翻炒、边揉搓,约莫三刻钟后,茶叶即将炒至成熟,她加快翻炒的速度,猛地,她将锅中茶叶全数倒在一旁早已提前准备好的筛子里。

  前后几乎花了大半个时辰,第一锅茶叶炒制出炉。

  她没有急着炒第二锅,说白了,她是想看看怎么能炒出更好的茶叶,又不是越多越好。

  缓了一会儿,筛子里的茶叶变凉,阮柔连忙让金。瓶冲泡一盏,“娘,女儿第一次炒茶,你可得试试。”泡茶其实又是一项大学问,如今条件有限,只得将就着来。

  “好啊。”阮夫人好不拒绝,她喝过的好茶叶可不少,眼前的茶叶形态完整,在水中舒展的姿态很是自然,色泽、香味都属其中上品,她欣然品尝。

  热水熏染下,杯中茶香袅袅,沁人心脾,阮夫人轻嗅一口,香气纯正细腻、清新浓稠,堪称一种享受。

  待小饮一口,只觉口感细腻、茶水顺着喉咙一路往下,先是微苦然后才觉一丝回甘。

  阮夫人毫不吝啬对女儿的夸奖,“不过,已经比得上一般的大师傅了。”

  夸奖归夸奖,可也正说明了,阮柔这锅茶叶并没有好到让人惊叹的地步,最多只能算茶叶中的上上品,绝对罕有。

  阮柔微微沮丧,果然还得有特殊的手法才行。

  见女儿似乎被打击到,阮夫人有意转开话题,便说起了江南某些茶庄的陋习。

  “其实茶叶的好坏无外乎茶叶以及炒制的手法,茶叶的好坏看土地、也看平时的种植上心,至于炒制,火候时机,这些都好把握,所以真正顶尖茶叶的差别并不是非常大。”这东西不比吃食,味道好是好、坏是坏,几乎一口就能尝出来。

  “所以啊,江南有些茶商家就起了搜主意,搞各种噱头,好为自家茶叶吹捧名声。”

  阮柔脑海立时想起了一种说法,她眼露嫌恶,“不会是叫女孩子去采摘吧。”在娘亲面前她没有说的过于直白,但她的厌恶已经表明了一切。

  阮夫人并不诧异她竟然知道,而是语重心长地道,“这种茶叶其实除了更脏,味道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可就有人喜欢这个,咱们家不走那些歪门邪道,否则,自家喝茶都得提心吊胆了。”

  作为一个正常人,喝燕窝还算正常,可喝陌生人的口水,只要一想,她就觉犯恶心。

  阮柔理解地点点头,“娘,我知道的,茶叶这件事没有捷径可走,可我还是想试试。”

  见状,阮夫人只微叹口气,没再说丧气话。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阮柔都在院子炒制茶叶,这么大的动静,当然没能瞒过侯府上下。

  对此,秦氏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商人习性作祟,好在没有横加阻拦,至于陆文珠等几个小的,好奇之下,特意前来观看了下茶叶的炒制过程,见过程比想象中无趣很多,几乎中途就离开了,阮柔没受丝毫影响,一锅炒完,还没忘记包好给几人一人送一份过去。

  茶是好茶,可也就一般,阮柔炒制了几天,终于彻底接受了事实。

  她仔细回忆后来自己喝过的名贵茶叶,有的光是一两,就价值千金,其中特殊,主要还是在于茶叶。

  批量种植的茶叶固然稳定,可数量多同样说明了它们的普遍,很多时候,多,就意味着廉价,最后,她得出了结论,得找稀缺的茶树才行,不过这不能急于一时,只得派出人去慢慢搜寻。

  刚停下炒茶,阮柔才歇了一天,却接到一封特殊的请帖。

  特殊就特殊在,对方不仅给昌平侯府发了,还特意给自己单发了一份,请帖的主人自然是阮柔前阵子在平国公府唯一聊得来的小姑娘,关楚楚。

  请帖是由陆文珠亲自送来的,同为侯府,可人家宁安侯府的侯爷娶了当朝一位王爷膝下的郡主,勉强算是与皇家搭上了关系,故而混得风生水起,早已非昌平侯府能平起平坐的了。

  陆文珠甫一进望竹轩,一眼就见到了悠然躺在摇椅上的阮家表妹。

  她手中捏着请帖的手微微用力,原本平滑整齐的信笺被捏出一道褶皱,意识到后她又很快松开。

  “夏娘,你可是好生自在。”她玩笑般开口。

  “什么事都没有,我是闲得快要坐不住了。”阮柔实话实说,这绝对她的心里话,在昌平侯府,无事她们不会出望竹轩,更被提走出侯府,无聊透顶,她几次三番想要出去,奈何阮夫人压根不答应。

  陆文珠一噎,怀疑对方是在指责自己没有带人出去,但想到手中请帖,她顿时心安理得。那些送给昌平侯府的请帖,可没说邀请一个外人,她总不好一直带着个商户女进出官宦门第,这不,宁安侯府的请柬一到,她立马亲自送来。

  “夏娘,快看这是什么?”

  阮柔一眼认出是请帖,脑下一转,她猜出是谁的,却还是假装惊喜地道,“文珠姐姐,你要带我出去吗?”

  “对的。”陆文珠肯定道,“是宁安侯府的请帖,夏娘,你何时认识了她们。”眼中隐带探究。

  阮柔全当没看到,十分开心的样子,“是楚楚的请帖啊。就上次平国公府,我走累了去亭子里坐了会,跟楚楚聊了两句。”

  “你俩聊得很投机吗?”陆文珠问。

  “对啊,楚楚性子好,也不嫌弃我的身份,这还是我在京都收到的第一份请帖呢,可得收好了,以后做个纪念。”阮柔颇为甚至地接过请柬。

  陆文珠有些无言,想说至于么,她一年到头接的请帖,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都收着,那怕是一间屋子都装不下,重要的难道不是出门结交人脉,以及展现自己嘛。

  她不由觉得对方有点傻,只是或许傻人有傻福,一个商户女,竟然还真有人不嫌弃下请帖,害她被娘亲好生训斥了一通。

  当然,她之后也将二妹文月喊过来教训了,却始终不解气。

  回忆起来之前,娘亲对自己的叮嘱,陆文珠立刻收敛多余神色,只展现出友善的一面,“夏娘,请帖的日子就在后天,你提前准备好衣衫,到时候我们一起出门,若有什么缺的,尽管跟我说。”

  阮柔心想她们母女上京的时候,人带的不多,但财物绝对足够多,哪里还能缺什么。

  不过能出门逛街的机会,不去白不去,她便道,“文珠姐姐,我还缺几道出门做客的衣裳,你也知道我从江南过来,带的都是江南那边时兴的,在京都有些不大合适。”

  一地一风俗,阮柔身上的衣裳首饰并不比京都任何人差,却与京都风格不符,很明显表露出她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而在此之前,昌平侯府众人无一人对她提起这一茬。

  陆文珠神色略僵片刻,旋即恢复正常,“是我忘了,你是该置办几身新衣裳首饰,上次出门你没提,我还以为你就喜欢这些衣裳呢。”

  上次指的是侯府几位小姐第一次带她出门逛街,那一次她故意为难陆文珠,在首饰铺谎称自己没带银两,让对方垫付了一笔,后来再逛其他店铺就什么也没买。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阮柔总觉得陆文珠的语气里带有一丝哀怨。

  “没事,哪能事事麻烦文珠姐姐,我明日上街,待会就去跟侯夫人请一下出门的牌子。”

  她们是客,出入侯府得持秦氏那边进出府的令牌,否则,就是插翅也难飞。

  陆文珠连忙接话,“哪里用你去,待会我打发人送过来就是,可我要我或者文月她们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我跟娘一起出去就好。”阮柔连忙拒绝,她是有多想不开,才要一个盯梢的。

  “那也行,不过京都到底与江南不同,这样吧,我让娘派一个大丫鬟跟着你们。”

  阮柔谢过,等人走后,回屋立即告诉了阮夫人这个好消息。

  对此,久不见笑颜的阮夫人勉强露出一个笑来,“你尽管去,玩得开心就好。”

  阮柔是个贴心的好女儿,见娘亲不开心,当即问道,“娘,你怎么了?”

  “没事,”阮夫人有意遮掩,不想打搅女儿的好心情。

  “娘,咱们是亲母女,有什么需要瞒着我的。”阮柔不高兴道,“若遇见什么事,我好歹能帮着出出主意。”

  阮夫人就是担心女儿的婚事,本不欲多说,见女儿上京后愈发懂事,便忍不住多说几句。

  “还是为了你的婚事,原本来之前,你爹和侯爷他们商量好,让你和三公子处处看,只如今来这么长时间,除了第一天来隔着屏风勉强看个人影,后来总不见人,我觉得不大好。”

  阮柔撇嘴,无奈道,“娘,你还没看明白嘛,人家侯府压根就没看上咱们。依我看,何必强求。”

  阮夫人却没办法,“可昌平侯府三公子身份好,才学好,勉强与你称得上一句表兄妹,是你爹能为你寻觅到的最好人家了。”其他有权有势的,不是狮子大张口,要么人品不行,再不就是想要老牛吃嫩草,叫他们如何忍心推女儿进火坑。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道理很明显,可无路可走,昌平侯府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在没看见其他选择之前,阮柔估计很难劝动阮夫人,遂也不再多劝,转而央着她明日陪自己上街逛逛,人总闷在屋里,心情都得出问题。

  阮夫人其实没这份心情,只是女儿高兴,便跟着应下。

  

第224章 思及明天外出,阮夫人便想着给家里去封书信,忙交代女儿,……

  思及明天外出,阮夫人便想着给家里去封书信,忙交代女儿,“夏娘,我准备给你爹写信,你有什么要说的话,一起写了给我,我让人托驿站送回去。”

  “好,那我要给爹爹和兄长都写一封,娘,你可不能偷看。”阮柔应着,心想定要将在京都发生的事情变本加厉告诉阮父。

  阮夫人多少有些优柔寡断,可能还觉得昌平侯府看在钱的面子上会弯腰,可其实这种权贵自觉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只希望阮父能看懂吧。

  分别给阮父和阮家兄长写了一封信,阮夫人果真没看,直接装进信封。

  翌日,阮柔随着阮夫人出门,衣服、首饰等各种物品,堪称一场大采购。

  如此大的动静落在昌平侯府眼中,却是一场赤裸裸的炫耀。

  陆文珠在闺房,听到下面丫鬟传的消息,险些撕碎了手帕,思虑再三,到底还是心动占了上风,起身便往正屋去。

  而与此同时,昌平侯夫人秦氏的心情也不大平静。

  她在娘家的身份并不算特别高,三品官的女儿,状似风光,实则在偌大的京都,一捏一大把。

  后来嫁入昌平侯府称得上高嫁,婚后侯爷虽风流,却也给了她足够的体面,操持中馈、生儿育女,一辈子顺顺利利,哪想到侯府走下坡路,她这个侯府当家夫人的日子也跟着难过起来。

  不仅日常的生活缩手缩脚,连儿女婚嫁上都左支右绌,如今竟连个商户夫人都不如了呢,想当初,她还曾顶看不起这个出身一般的远方表妹。

  “娘。”还没等她想得更多,女儿熟悉的声音传来,带着浓浓的委屈。

  “怎么了?”

  “娘,为何我一个侯门闺女,竟然还不如一个商户家的丫头。”陆文珠咬着牙齿,十分不甘。

  秦氏一惊,险些以为自己的小心思被女儿看出来了,结果仔细一看,却见女儿满眼的愤恨,使得其面容都有些扭曲变形,不复先前的温婉大方。

  “文珠,冷静!”秦氏不悦地呵斥,“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了,真是枉费多年对你的教养。”

  陆文珠一怔,反应过来自己的状态不对,立即开始调整。深呼吸几口气,她勉强压下心中的嫉妒,笑着道,“娘亲,没事了。”

  秦氏见她冷静下来,才淡淡问,“说吧,什么事至于你大惊小怪的。”

  陆文珠此刻已然镇定,故意用着漫不经心的态度,“没事,就是听说表妹回来了。”

  秦氏了然,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到底还是因为嫁妆的事情急了,越是嫁入高门,嫁妆越不能少了,她在这件事上到底亏钱女儿。

  其实侯府经济不至于困难到这个程度,让女儿的嫁妆箱子一般虚着,可谁叫她有三个孩子呢。

  侯府其他的庶出子女且不论,两个儿子都要娶妻生子,大儿媳同样是勋贵家的女儿家,万没有花人家嫁妆的道理,至于小儿子,是个金贵的读书人,将来肯定得娶个清流人家的闺女,清流大多数时候便意味着对方没有钱,以后更是少不得她补贴。

  如此一算下来,她也就只能在女儿的嫁妆上省省,毕竟嫁妆少些,女儿嫁入平国公府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听女儿这么说,愧疚的同时,也有几分恨铁不成钢。

  “文珠,嫁妆的事我都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急,不要急,娘会给你想办法,可你是怎么做的,在丫鬟跟前气成这样,生怕人家不知道我昌平侯府的嫡女眼皮子浅吗?”

  被骂到羞愧红了脸,陆文珠讷讷,“娘,对不起,是我错了。”

  秦氏无奈,“也是娘以前跟你说太多了。你要记住,这年头,夫荣妻贵,你嫁的是平国公府,就胜过世上多少女子,至于嫁妆,多点是锦上添花,就是没有,平国公府难道还能轻怠了你。”

  陆文珠不吭声,道理她哪里不懂,可眼看着肥肉在跟前晃,怎么会不动心。

  说了许多道理,见女儿始终没有回应,秦氏那股子怒其不争的心态去了些许。

  她将女儿扯到跟前,如女儿小时候一般,慢慢跟她讲着道理。

  “刚才娘跟你说的要记在心里,作为昌平侯府的女儿,你任何时候都可以挺直了脊梁,就是在皇家人跟前,也没必要弯了腰。”

  陆文珠点点头,微微挺直了腰,又是那个往常骄傲的侯府大小姐。

  “至于嫁妆,娘会想办法解决的,任何事情,心里再急,也不能表露在面上叫人看出来,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