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关楚楚点头,“娘,我又不傻,这不是先让你看看人,我看夏娘人性子挺好的,说不得还真能跟表哥说得到一块去。”
关母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下午,淮阳王那边的表嫂约她过去,估摸还是为了二儿子的婚事,她得回屋换身衣服准备出发了。
果不其然,淮阳王府,上首的是满头银发的是她口中的姑母,先皇的后妃,如今被淮阳王接出来荣养,边上时刻照拂的则是淮阳王妃,她的表嫂。
“姑母,表嫂。”关母招呼,意料之内的气氛不大热烈。
牧王妃颇有些没精打采,有气无力地问,“阿敏,可有寻到合适的姑娘。”
关母顿时结巴了,“没,没有。”
近些日子,她带着女人一连参加了好几场宴会,今日甚至让女儿邀了京中不少姑娘家上门做客,她都有悄悄观察,可符合牧之远要求的还真没有,不,要说有,也是有的,但不好真的提出来。
因为心有顾忌,她说起来有些磕巴,落在牧王妃眼中就是有戏,顿时眼神一亮。
“快说说,你也知道,远之在家待不住,指不定哪天就又跑了,下一次再回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厢房内,关楚楚整理了下着装,继而满面笑容回到了宴会厅,与在场的姑娘们交际,力求不忽略每个人。
一场宴会,精疲力尽,将人送走后,关楚楚直接瘫软在了床上,两个丫鬟一左一右给她捶肩按腿,听着自家小姐嘴中的嘀咕,忍不住偷笑。
只听关楚楚念叨,“表哥啊表哥,我为了你的婚姻大事,可是牺牲大了,也不枉费你给我带回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
牧远之从十五岁开始,每年就会外出跑商,世界各地跑,一年最多也就回来两三趟,当然,每次回来都忘不了给他们这些亲朋好友带些各地的稀罕玩意儿,有时是南海价值连城的珍珠,有时就是街头随手买下的某样稀罕的玩具、小零食,不图价值,就是个心意。
作为表兄妹,关楚楚从小到大吃喝玩这位表哥的可不少,故而才如此尽心尽力,奈何娘亲不认同,她只得作罢。算了,表哥的婚事,还是让大人去烦心吧。
-----
在宁安侯府,陆文珠自觉被欺瞒,回到家,对着秦氏自然又是一通告状。
秦氏没搭理女儿那些小儿女心思,她纠结着问,“不会是宁安侯府看上了那丫头吧。”
陆文珠一惊,随即否决,“怎么可能,宁安侯府就三个嫡子,怎么可能看得上夏娘那丫头。”
“倒也是。”秦氏为自己刚才的念头感到好笑,“可若不是为了儿女婚事,你说还能为了什么,总不能也是图阮家的钱财吧,宁安侯府还不至于到这步田地啊。”
两人在这猜来猜去,百思不得其解,连晚上睡觉都不安生。
而作为当事人的阮柔,则没那么多想法,如今勉强算搭上了宁安侯府的路子,在京都不算毫无根基人脉,她便打算说服阮夫人一起搬出昌平侯府。
第227章 “搬出去住?”面对女儿的请求,阮夫人很是纠结。 她又……
“搬出去住?”面对女儿的请求,阮夫人很是纠结。
她又不瞎,自然能看出来昌平侯府毫无诚意,正大光明地晾着她们不说,偶尔眼神中毫不掩饰的鄙夷更是让她心头发紧。
可没办法,求人办事不就是这样,阮夫人只能忍。
她是大人,经的事多,会看人眼色,也能忍耐,然而女儿年纪小,被人这样对待心理不忿很正常,她不会因此责怪女儿,却也难以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见阮夫人为难,阮柔退一步,提出了个小小的请求,“那娘,你可以带我去庄子上散散心吗,天天待在一个小院子里,我都要闷死了。”
简单的抱怨,让阮夫人略感心酸,没多想就答应了,“明天我去跟表姐说一声,过几天咱们就去庄子上住一阵子。”
“太好了,娘。”阮柔面上一副高兴的模样,心内却很是得意,她刚才小小地用了点心机,即常说的天窗效应,果然,很有用。
见到女儿高兴,阮夫人仅存的一点忐忑顿时消失,不过就是出去住几天,能有什么问题呢。
没几日,阮夫人终于找到合适的时机,跟秦氏正式提出这个请求。
说是请求,其实基本等同于通知,名义上,她们还是昌平侯府的客人,又不是奴仆之类人身受限的存在。
秦氏同样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有些错愕,还是很快笑着答应,“当然可以,准备什么时候去,可要府里派护卫过去?”
“不用麻烦了,我们自己去就行。”阮夫人见她没有异样,心中稍安,婉拒了要派护卫跟随的帮助。
毕竟说是帮忙,其实可能是盯梢、约束,本就是为了出去散心,还搞这些,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说完这些,阮夫人其实还想问一下两个孩子之间的亲事,也不是说非要成,但明明当初昌平侯府透露过联姻的意思,故而她才会带着女儿千里迢迢进京,如今这样到底有些尴尬,女儿年纪不小,若是昌平侯府这边不成,她就得想其他的办法,或者干脆给女儿挑一户简单人家。
只是纠结许久,她到底没能开口,作为女方,主动开口倒显得像是催促,失了女方的矜持。
暂时将婚事抛在脑后,阮夫人一回来就告诉了女儿这个好消息,“怎么样,明天收拾收拾,后天咱们就动身。”
阮柔靠在阮夫人身上,“娘,你对我真好。”这话是真心的,过去十几年原主受到的疼爱不是假的,能力范围内,他们确实宠爱这个女儿。
“傻孩子,娘不对你好对谁好。”阮夫人满眼柔意,如同小时候般,轻轻拍着女儿的背,“等到了庄子上,正好你跟着我看看庄子上的账目,指不定还能赶上春耕,不要求你会,多少知道一点。”
别看女子执掌中馈容易,小至女红、厨艺、账目,大到琴棋书画,农桑生意,样样都得会,不比男子学得少。
阮柔闻言,软软倒在一旁的床铺,假装没听见,天可怜见,原本她出去就是为了放松,结果现在就跟出去春游还布置了几篇作文一样,简直心累。
但能出去总比窝在小院子里要好,丧了一会儿,阮柔精神满满开始收拾行李。
满打满算,她们来到京都也不过才一个多月,东西其实还真没多少,几架马车就能把行李通通带走,还不确定会在庄子上住多久,如此一想,阮柔干脆一样没留,全打包带走。
或许是母女同心,阮夫人的想法也差不多,本来就是来做客,留那么一点不如干脆都带走,最后,整个望竹轩完全恢复到她们来之前的状态,多余的东西一样没有,除了干净了点,基本没有变化。
至于带来的下人本就不多,自然也是一起带走,反正原本院子里就有昌平侯府的婆子看守,也没什么东西,更不需要担心。
第二天,收拾好东西,阮柔兴致勃勃期盼着出门。
结果,陆文珠领着几个妹妹上门来送别,她依依不舍道,“夏娘,你怎么就要走了,我们会想你的,你可要早点回来。”
对此,阮柔心内半点不信,面上依旧和善,“文珠姐姐,我就是去庄子上住几天,肯定很快就回来了,你要是想我了,也可以来庄子上看我,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出去赏花游玩。”
“那就麻烦夏娘招待了。”陆文珠笑着应下,倒是文兰和文月撇撇嘴,很是不屑。她们可打听过了,阮家的庄子说是在京郊,实则距离京都很远,光是去庄子上就得花费半天时间,来回最少也得一天,远远比不得昌平侯府在京郊附近的庄子。
看在自己就要离开的份上,阮柔尽管看见也没有多做理会,反正明天就能眼不见为净。
友好的告别后,陆文珠几个很快离开。
此时的她们都没想到,这一别,再回来已是几个月后,彼时,局面已经截然不同。
第三天,阮柔早早起来,天还未亮,望竹轩早已忙得热火朝天。
“夏娘,东西可整理好了,没落下什么吧,到了庄子上,买东西可不方便。”阮夫人安排仆从的间隙,抽空来叮嘱女儿一句。
“都收拾好了。”阮柔转身,露出空荡荡的房间,只见整个屋子内,除了微微摇晃的床幔,以及本就有的桌椅柜子,空无一物。
不知怎的,阮夫人忽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很快止住笑声,因为她突然想到,等自己离开,若那位表姐派人过来查看,会不会很惊讶,是不是要以为她们就此离开,再也不回来了。
不管以后如何,这一刻她确实很畅快。
上下忙活一通,赶在天微微亮,几架马车静悄悄从后门出了昌平侯府,直奔城门处去。
而此时的昌平侯府,男人们刚刚起身,整装预备上朝,而女人们大多都还睡着,丝毫不知煮熟的鸭子就此飞了。
踏出昌平侯府的那一刻,阮柔长呼出一口气,“娘,真好。”
“是啊,真好。”阮夫人何尝不是感觉一阵轻松,两人回头,看向昌平侯府,来时觉得无比气派尊贵的地方,此刻再看,却像一个巨大的牢笼,生生将她们困住了一个月。
“娘,我都不敢想,如果以后都要住在昌平侯府,会是个什么模样。”阮柔故意哀怨道,不是为了抱怨什么,而是尽可能在阮夫人脑海中加深昌平侯府不是个好去处的想法。
阮夫人听见了,又好似没有听见。
马车晃悠着排队出了城门,接着又是两个时辰,终于来到一处位置偏僻的农庄。
第228章 “夫人,小姐,到了。”随着车夫“吁”一声马车就此停下。……
“夫人,小姐,到了。”随着车夫“吁”一声马车就此停下。
阮柔和阮夫人对视一眼,两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农庄,此刻生疏看向轿帘外面的一片田野。
“走吧。”阮夫人招呼着先下去,阮柔随后。
庄子上的管事提前收到消息,早已提前等候在一旁,这时忙赶上前,满面笑容,“夫人,小姐,累了吧,快请进去歇歇。”
阮柔看向庄头,浅浅蹙了眉头。庄头虽说是庄子上的管事,可一般也要负责庄子上的农桑事宜,可眼前的管事肥头大耳,白白胖胖,哪像一个会下地的农人,倒更似京都里那些富户家的老爷,一看就没少捞好处。
阮夫人不动声色冲她摇了摇头,示意暂时不要有动作。
尽管是阮家名下的庄子,可两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若一不小心惹怒了对方,反倒容易吃亏。最多不过贪污了些庄子的产出,之后再慢慢处理不迟。
对面庄头不知有没有察觉她们的小动作,但始终没有做出别的反应,只恭敬侯在一旁小心照看。
阮柔见状只得作罢,两人跟在庄头后面进入农庄。
很快,眼前的景象让她们一改初见面的坏印象。
引入眼帘的是一排齐整干净的茅草屋,屋前一条小道收拾得干干净净,丝毫不显杂乱,更远处的田地,可见庄民们在其中辛勤劳作。
一路走来,她们见到过不少其他人家的庄子,只能说中规中矩,而眼前的田地,却格外地欣欣向荣,青绿的秧苗随风轻轻摇摆,微风带来浅浅的花香,就连庄民的身影,都透着春天的干劲。
“娘,这庄子里的风景可真不错,庄稼看着也好。”
“小姐好眼力。”庄头一张大圆脸上愣是挤出谄媚的笑,衬得他本狭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几乎要看不见。
阮柔做腼腆状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庄子里早已提前准备好歇息的地方,整座庄子除了田地外,还额外留有一片用来给庄子上的农户居住的地方,其中,则有单独给庄子主人居住的一处小院子。
阮家人从来没来过这处院子,可下面的管事每隔几年还是会来视察一趟,故而院子维护地尚且完好,庄头只是负责把院子打扫干净,铺上崭新的床单被套等。
走了半日,又逛了一圈,时间很快来到了中午。
“夫人,午膳准备好了,可要现在用膳。”
“嗯。”阮夫人应下,奔波半个上午,好像是有点饿了。
庄子里的吃食自然没有在昌平侯府的好,起码做饭的手艺就不在一个水平上,但庄子上有一点好,那就是食材都是直接从地里现取的,新鲜可口,吃着吃着,阮柔竟吃出了春天的味道。
第一天用于休整,第二天开始,阮柔就开始了在庄子上撒欢的日子。
庄子的位置偏僻,面积却很大,除了偌大的田地外,位于庄子东边还有一条小溪,小溪过去是一处小山,阮柔问过庄头,好像山头也是阮家名下的,不过山头没有人特意经营,完全自由生长,一般也就庄子上的人家砍柴,秋日摘些野果。
一日,阮柔照常来到山脚,却突然突发奇想——要不,将这座小山改成茶山。
是的,茶山,但她想要造座茶山,倒并不是为了卖茶,而是为了卖采茶的名额。
在京都一个多月功夫,看着昌平侯府女眷们的日常,阮柔十分确定,京都女眷们都太太太闲了。
理由很简单,出身官宦人家的她们不必为生活烦忧,每日最大的工作就是教养子女,主持中馈,至于闲下来的时间,则用来跟同阶层的女眷交际,搞好夫人外家。
大部分时候,她们都在举办各种宴会,至于地点,多数在各家府邸,偶尔也会到京郊的庄子散心赏景。
阮家的庄子虽说位置偏了点,可风景好,这座山头开发一下,作为开放式的茶园,绝对不缺客人,最重要的是,作为庄子主人,就可以借此机会变相与京都一些有权势的人家搭上关系,不求大开后门,只希望方便的时候帮忙说句话,对阮家这样没有靠山的商户来说,就是大大的机缘了。
逛了大半日,几乎绕着小山头走了一圈,阮柔踏着夕阳的余光,回到院子里,将这个想法跟阮夫人一提。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