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43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而阮柔作为一个外人,其实看得更清楚。

  作为出气筒的原主很可怜,但阮氏未尝不可怜,整个阮家都由阮氏操持,不仅要管着丈夫和自己的两个女儿,还得操持一大家子的事务,连带后院的妾氏姨娘,不可谓不操心,心情郁郁之下,难免做出些不理智的事。

  

第247章 作为阮氏情绪的发泄口,原主承受了太多,小至日常生活中的……

  作为阮氏情绪的发泄口,原主承受了太多,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忽视,大到精神上的打压,于是长成了怯懦的性子。

  当然,生活上的不顺并非阮氏在精神上一直辱骂打压原主的理由,可对比起来,阮父明显更不是一个东西。

  在妻子艰难诞育下两个女儿后,不仅不关心,反而嫌弃她没能生个儿子,阮氏还没出月子,转头就纳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姨娘进门,简直没良心。

  而原主的心愿,并不是报复任何人,而是希望母女三人能不用管阮家的烂摊子,而是能自由地生活在外面,不必被任何人左右,若是娘亲能真心疼爱她就更好了。

  如此质朴的心愿,兼之让阮柔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思虑了一夜,阮柔发现,不管原主的愿望是什么,她首先都得有足以立身的基础,而脱离阮家独立,同样少不了钱财的支持

  她先是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原主不受宠,但家中份例该有的从来没缺了她,如今足足有一百两银子,对于阮家女儿的身份不多,但在外做一些小生意却是足够。

  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她该怎么才能外出做生意。

  要知道,阮家虽是商户,可对女儿的管教也极严,一般没有阮氏的准许,压根出不了门,她还得再想想办法。

  阮柔在屋里待了没多久,就有丫鬟前来回报,称大小姐到了。

  阮家大小姐,即是原主的双胞姐姐,作为阮家的第一个孩子,阮元娘还算受阮父阮母喜爱,阮母更是为其精挑细选了一门好婚事,只是远在更繁华的省城,一旦嫁出去,轻易回不来。

  “絮娘,你方才怎么那样跟娘说话。”阮元娘皱眉,看向这个不讨喜的胞妹,十分不悦。

  阮柔反问,“我说什么了?”

  “就是那些话,都是娘的伤心事,你还提,不是故意惹她伤心嘛。”

  看着对面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面容,露出一副都是你的错的表情,阮柔只觉一股无名火从心头而起,“那我问你,你也觉得是我害得娘不能再生产,害得爹纳了那么多妾吗?”

  “当然。”阮元娘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回答道,事实上,从她记事起,身边人都是这么说的,上至爹娘,下至丫环,在这种环境长大,自然而然如此认为。

  “我听说镇上南边有一户田家,田家媳妇不能生,那田家人却既没休妻也没纳妾,守着妻子过日子,还从宗族里过继了一个男丁。”

  阮元娘何等聪慧,岂会听不出妹妹的比较,她有些结巴,“那田家肯定是穷人家,怎么能跟咱们家比。”

  “呵。”阮柔只发出了一声冷笑,随后送客,“姐,你还是请走吧,我听不进劝。”

  阮元娘几乎是被赶出了屋子,跨出门槛,外面的丫鬟连忙凑上前来嘘寒问暖,“大小姐,你没事吧。”

  “没事。”尽管不喜妹妹,可阮元娘还是没有对丫鬟说什么抱怨的话,这是她身为阮家大小姐的教养。

  ————-

  那一日姐妹的争吵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阮元娘都没能看见自己这个妹妹,寻常去娘亲那儿请安,听到的也只有抱怨,时间久了,就连抱怨都没了,仿佛家中根本没有这个人一般。

  某一刻,阮元娘忽然就觉得是不是有哪里不对,但长久的观念很难改变,翌日,她去娘亲那里请安后,再次来到妹妹这里。

  几日不见,妹妹没有丝毫变化,依旧安安静静待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足不出户。

  看得她心头升起了一丝寂寥和心疼,或许是两人面容太过相似的缘故吧,阮元娘心想。

  她打发了下人,屋内只剩两姐妹,她带着点疲惫问,“絮娘,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阮柔只觉莫名其妙,“我没做什么呀,你们不喜欢我,我避开不出现在你们面前还不好吗?”

  阮元娘一噎,半晌没能说出话来,最后只得语重心长道,“很快你也是要相看的年纪,在娘家忍一忍,等嫁人后,自然有全新的开始。”

  阮柔只觉得对方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觉得以娘对我的厌恶,会给我找什么好人家,若那人家不靠谱,阮家有愿意替我做主的人吗?”

  阮元娘迟疑半晌,终究没说庶出弟弟会替她们做主的话来,因为阮家没有嫡子,所以下面那些庶出的弟弟都盯着阮家未来家主的位子,没一个好惹的,捧高踩低是常事,对她这个长姐还好,可对妹妹就时常冷嘲热讽,很不待见。

  如此情况,她实在说不出违心话,更说不出娘会用心给她寻个好人家。

  明明同一天出生的同胞姐妹,娘在她十二岁那年就开始为她图谋婚事,终于在十四岁那年为她寻了个省城的好人家,只待年纪到了就可以出嫁。

  而妹妹,如今十五的年纪,依旧没毫无动静,实在很难让人不担心。

  第一次,面对这个妹妹,阮元娘只得沉默,从方才的对话中,她仿佛看见了妹妹的未来。

  都说物伤其类,这几日妹妹没有以前的尖锐刻薄,变得沉默了很多,却开始让人心疼。

  缓了好一会,阮元娘才开口,“你整日这么窝在院子里也不是事,后日岳家那边有一场宴会,你跟我一起去吧?”既然娘亲不带她出去,那由她这个姐姐来也一样。

  阮柔想了想,方才道“好”,作为不讨喜的孩子,阮氏很少主动带她出去交际,外人知道她不受阮家喜爱,更是不会凑上前来,可以说,原主一个交心的朋友都没有。

  无事可做的几天,阮柔彻底将原主的财产扒拉清楚,除了一百两银子外,或许是不受宠交际少,原主的衣裳和首饰都不多,只那么固定的几套。

  于是,岳家的宴会也不需要做额外的准备,只要跟着阮元娘出门就行。

  阮元娘也是从来没有带过妹妹出门,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些,等到宴会的那一天,见到的就是穿着一身旧衣服的阮柔。

  她愣了下,想让她别闹脾气,却忽然反应过来,闭口不言,只默默想着等回来后,一定要给妹妹多置办几身新衣裳。

  小姑娘间的宴会,阮氏并不用跟着一起去,而是留在家中搭理庶务,见到阮柔跟没见到一样,只对着大女儿叮嘱一番,听得阮柔连连哈欠,最后收获一个大白眼。

  趁两人争吵前,阮元娘连忙将妹妹带走,出了门,却是忍不住笑了,如今的妹妹看起来更加刺头,可却多了很多以往没有的活力呢。

  

第248章 岳家与阮家一样,是白台镇上的小商户,经营着镇上及周边七……

  岳家与阮家一样,是白台镇上的小商户,经营着镇上及周边七八家商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般的宴会,代表的自然不止小姑娘家的情谊,更多还是联系彼此的关系,与阮家只有两个女儿不同,岳家从嫡出到庶出足足有五个女儿,摆出来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阮元娘作为同龄小姑娘间的翘楚,与谁都说的上几句话,原身就不大行了,阮柔来到后,只勉强跟人打了招呼,就在一旁无人理会,只能听着旁人的说话声。

  作为即将出嫁的姑娘,阮元娘与几个同样的姑娘很有话题,其中免不了提到嫁妆,一般商户人家嫁女嫁妆都少不了,但也分受宠和不受宠的。

  就如岳家五个女儿,公中出的都是一定份额,剩下的就得亲娘想办法,这一点上,阮元娘还是颇占便宜的,她的未来夫婿在省城,家里便计划给她在省城置办一间铺子,以作将来安身立命的本钱,除此外,因为是高嫁,陪嫁银也少不了。

  听着听着,阮柔忽然来了精神,没道理两人一般年纪,只给一个人嫁妆,反正阮家的东西,不给她们两姐妹,就得留给下面的姨娘和庶出弟弟,想必阮氏应当心里有数。

  宴会很无趣,全程没阮柔什么事,哪怕阮元娘几次三番想要将她带入话题,都没什么成效。

  回去的路上,阮元娘看着妹妹很是发愁,心道妹妹不知未来要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而阮柔,则全然没顾这些,下马车前,她突然问,“姐,你说我要是现在找娘要嫁妆,能要的到吗?”

  这个问题显然对方回答不了,阮柔也没强求答案,眼见到了阮家门前,径直下了马车,独留阮元娘在马车上瞠目结舌。

  岳家的宴会后,很长一段时间,阮元娘都在闺房绣嫁衣,连带阮柔也没了出门的机会,很是无聊。

  又过了几天,阮氏将姐妹两人叫来,言说她们的外家来接人,让她们俩回去住一阵子,联络联络感情。

  阮氏出自隔壁化坪镇秦家,阮母原名秦雅,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但在嫁入阮家后,外人对她的称呼便自然转成了阮氏,阮夫人,至于原先的姓名乃至姓氏就被忘在脑后。

  秦家在化坪镇约莫跟阮家在白台镇的地位等同,故而俩家称得上门当户对,唯一让秦家抬不起头的便是女儿没能给阮家生个儿子,故而只要阮母一回去,面对的就是秦家爹娘的指责,久而久之她自己不大愿意回去,却时常将两个女儿送过去联络感情,这一次也是一样。

  闻言,阮元娘直接应了,随即问道,“娘,这次去外家要带什么吗?”

  秦氏便道,“不年不节的,还是跟之前一样吧,你来准备,我替你看着。”眼看着要出嫁,掌管中馈可不止家中这点子内务,还有与人交际往来收礼送礼等。

  阮元娘便依着过去的单子列了一份,得到阮母的肯定后,方才带着礼物和妹妹,一起前往隔壁镇的秦家。

  ————-

  出于某种小心思,阮柔将自己全部家当的一百两银子全部带上,足足十枚大银锭,占了包裹很大一部分,惹得阮元娘频频投来奇怪的目光。

  两家距离不近,坐马车便足足走了大半日,从清晨出发,直到半下午才到了地方。

  秦家下人们早已熟门熟路,将人带到专属于阮家姐妹的客房,两人收拾妥当后,便去前面给外祖母请安。

  秦家外祖母如今年约五十,打扮得干净利落,面容很是慈祥,她的日子比女儿阮母过得要顺心很多,一介农家女的的身份靠着美貌嫁入秦家,接连生下来三子一女,顺理成章在秦家站稳了脚,更是见秦家外祖父拿捏得死死的,后院除了两个空有名分的姨娘,再无其他庶出子女。

  若说有什么不顺的,那就是有一个不争气的女儿,当然,不止是说阮母不能生儿子,更不满她生了两个女儿也没养好,好好的前途搅得乱七八糟,看了就糟心。

  秦家外祖母前几年自觉年纪大了,将掌家权转给了大儿媳,对方也是个会做事的,对这个肯放权的婆婆态度很是恭敬,如此,秦家外祖母可以说是万事不操心。

  于是阮柔两姐妹来到秦家,也没那么污糟事,表兄弟姐妹们都很是和气,见过秦外祖母,得了礼,便跟几个表姐妹一起玩耍。

  秦家三兄弟一母同胞,感情很好,虽则前几年就分了户,但依旧没分家,坐卧起居都还在一处,也显得热闹。

  这一代秦家一共有六个女孩,其中已经有是三个嫁了出去,还有三个留在家中,其中最大的是二房的四表姐,如今十六,早已定亲,只等明年的好日子出嫁。

  见她捂着嘴偷偷看向自己,阮柔很是奇怪,问,“四表姐,你看我做什么。”

  四表姐连忙止住偷笑,悄悄问,“絮娘,你知道祖母为什么喊你们过来吗?”

  阮柔哪里知道,她还以为是阮母做主让她们过来的呢。

  还不等阮柔想个明白,阮元娘便猜到了,问,“可是为着絮娘的事?”

  四表姐立即点头,“可不是。”

  阮柔便也隐约猜到,秦家和阮家有生意上的合作,上一代阮父和阮母的结合不大顺畅,两家便想着下一代再联姻,维系关系。

  一开始,阮父提议让家里儿子娶秦家的女儿,可阮家都是庶出子,秦外祖母担心女儿难做,便没同意,后来又想着让秦家的儿子娶阮家的闺女,但不知怎地一直没成,直到阮元娘许了省城的人家,联姻的事依旧没有音讯。

  这么婚事若想要继续,就只能落在原主身上。

  但婚姻之事,既要结两姓之好,更得当事人乐意,原主长得没有长姐好看,性子也怯弱,还爱比较,总之,在自家人眼中都是一堆毛病,更别提在外人眼中,秦家虽说不嫌弃外孙女,可也得考虑阮父的重视程度,始终没能拿定主意。

  这回,估摸是秦家外祖母想要把这门婚事定下来,特意把她们叫过来。

  想清楚其中关节,阮柔心中微沉,很是担心事情没经过自己就直接决定,明明原主那辈子没这一出,也不知事情怎么就有了变化。

  而一旁,阮元娘看向妹妹,思忖一番觉得这门婚事还不错,妹妹的性格嫁到谁家都保不齐受欺负,秦家却不一样,不看在阮家的份上,还有外孙女的身份,怎么都不会亏待了去。

  “可知道是哪位表兄?”阮元娘压低声音打听,秦家年纪相仿的表兄弟还有三位,就是不知定的谁。

  “还没定呢,说是要絮娘自己挑。”四表姐稍微透露了消息,倒不是她非要说,而是娘亲吩咐她探探表妹的口风,她怀疑是担心表妹看中自家五弟。

  顿时,在场四双眼睛的视线一齐投了过来,看得阮柔很有压力。

  四表姐笑嘻嘻问,“絮娘,你看是你三表兄好,还是五表兄和六表弟好。”

  阮柔扶额,她看谁都不好,不为别的,就因彼此是表兄弟,她可是知道的,近亲结婚后代容易有病,但这一点没经过证实,且时下表亲联姻最为常见,说出来容易得罪人,故而她没吭声,只提起岳家宴会上时兴的衣裳首饰。

  不能随意出门,女孩子家的话题无外乎就是这些,很快几人就兴致勃勃商量着要打什么新首饰,再没人提婚事的话题。

  

第249章 等外人走了,阮元娘才问起妹妹,“几个表兄弟,你更喜欢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