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却另有一桩叫阮柔哭笑不得的事情——曹娘子郑重其事地提出给她涨工钱。

  “涨工钱?”她心中惊讶,心中暗道,莫不是陈家挖墙脚的行为给了他们危机感。

  曹娘子笑意盈盈,“其实这件事早就该提,只我忙糊涂忘记了。”

  “金姐姐不必客气,我才疏学浅,还有的学呢。”

  “一码归一码。你给店里制出了这么受欢迎的芝兰香,仅这一点你就值得。”

  闻言她就不再谦虚,功劳该领还得领。

  “我是这么打算的,你听听有什么不合适的,咱们还可以再商量。”

  阮柔认真听着。

  “每个月的月钱呢,先给你涨到十两一个月,这样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曹娘子扳着手指细细给她数,“另外呢,按照行规,芝兰香的研制应该给你一笔报酬。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你且选一选。”

  “一个呢,是我们用三千两把这方子买下来,这样以后芝兰香就归春林香斋所属,你不能再对外售卖、更不能把告诉别人,也就是所谓的买断。

  还有一个呢,我们一次性先给你三百两,剩下的芝兰香每卖出一份给你一百钱,相当于分成。

  两个方案你看如何?”

  阮柔心中忖度,两个方案各有优劣。前者的好处是她能一次性拿到三千两。这价钱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价格了,毕竟隋大师的宣和香也才卖了五千两。

  有了这三千两就可以解决她目前经济上的所有困境,阮家的条件也会大为改善。

  而后者,坏处是短时间内拿到手的只有这两三两,但从长远来看,芝兰香能拿到的分成绝对不止这三千两,且也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买卖,不必担心一笔横财反倒引来灾祸。

  “我选择分成吧。”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后者。

  “还是慧娘你有见地,你放心,这能赚的绝对不止三千两。”

  交情归交情,口说无凭,还得立字据为证。

  按照方才所言,曹娘子写了一份极为妥帖的契书,双方各自签字、按下手印,然后拿去衙门备份,这件事就算了了。

  一切结束,阮柔的手中有了足足四百二十两银,其中多出的一百二十六是提前预约给她的一年工钱。

  有了这笔钱,她暂时也可以在府城安置一个小宅子,顺带将阮父阮母还有小石头三人接过来,只不知他们是否愿意。

  在府城寻摸宅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托了牙人帮忙,又去信说明此事,问他们是否要过来。

  想象着阮父阮母会有的惊讶表情,她忍不住心生愉悦。

  事实也的确如此,估摸着时间差不多,阮母去镇上采买,顺手就把信带回来了。

  她不认得字,信还是交由小石头来读的。

  “什么?”

  “什么!”

  阮父阮母脸上露出了同款震惊表情,张大嘴巴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就连读信的小石头此刻也忍不住停下来,瞪圆了一双眼睛。

  “姐姐这么厉害的吗?”他前阵子才立下的伟大目标,这还没有开始行动,就被他姐给实现了。

  “继续。”阮母最先恢复了镇定,拍拍他的脑袋,示意继续。

  “娘,姐问我们要不要搬家去府城。”

  “那怎么行?”阮父率先反对。

  “怎么就不行了?”阮母一听顿时不乐意,她闺女买的房子让她去住,她怎么就不能去?

  “去了咱们吃啥喝啥,”他皱着眉头,老大不乐意,“咱俩都还年轻,小石头又还小,总不能都让慧娘一个人养着吧。”

  “这倒也是。”阮母刚才没想到这一茬,此刻也觉得不妥,但转瞬她就改了主意,“我们都有手有脚,去了府城,怎么就不能养活自己。而且慧娘一个人在府城,你放得下心吗?”

  其实她最担心的还是后者,近一个月的时间,她每次去拿信都忐忑不安,生怕听到什么坏消息。

  府城啊,那么遥远的距离,她一辈子都没去过的地方,闺女一个人孤零零地去了。

  如今得知女儿在府城过得很好,她依旧放心不下,总要亲眼看看才放心。

  看着兴奋的妻子,阮父沉默,他的木工活尚算可以,去了府城说不定能接到活、或者找一家木材铺子,总归能养活自己,无非辛苦点。

  而且府城的日子总归比安平镇要好,再不济还有家里的田地兜底,总归饿不死,只是人离乡贱,阮家几代在安平镇居住,离了这里总觉得缺了什么似的。

  可妻子说的也有道理,慧娘一个人在府城,到底不叫人安心。

  想了又想,他道:“要不我们先去府城看看。”

  “好主意。”阮母赞同,一说到这里她立马兴奋起来,“我明天就去镇上问问有没有到府城的商队,咱们跟着一起去。”

  阮父还想说什么,却见她已经欢快地走开。

  “我得抓紧把给慧娘做的衣服赶出来,本来不着急的,地里的庄稼得托人照看,家里的鸡犬豕也得有人喂养,真是越想事情越多。”

  再看小儿子,同样高兴地在原地蹦起了圈。

  阮父见状,只得把想说的话咽回去。

  罢了,去就去吧,他也担心呢,挣了这么大一笔银钱明明是好事,可他怎么越想越害怕呢。

  在阮母的心急如焚下,次日就约好了第三日去府城的商队,人直接去,索性也省得带信了。

  家里的一切托给阮大伯家照看,自没有不放心的,约定的时间一到,一家子大包小包奔赴府城。

  ————-

  阮家的动静,身在府城的阮柔一无所知,信寄回去就暂时忘在脑后,此时的她正在为三日后的调香大赛做准备。

  日前,她以春林香斋制香师的身份提交了报名申请,除她这样背靠店铺或者世家的,也有闲散制香师以个人名义参加。

  一般前者居多,无他,不仅可以扬自己的名,还可以宣传店铺或者世家,带来大量的客人,甚至有店铺愿意支付高额的费用请人挂名参加。

  青州府的调香大赛在整个大夏朝都非常有名气,早几个月全国各地三十岁一下的制香师就开始出发赶往青州府,前些时日也陆陆续续到达。

  他们倒不全是为了参加比赛,有些纯粹就是来涨些见识。

  原本就十分繁华的青州府愈发热闹,客栈几乎爆满,尤其城内的数家香料店,几乎每日里都会有陌生的制香师上门,名曰清缴,实则踢馆子。

  当然,调香师的较量总是悄无声息。

  外来的制香师拿出自己得意的成香,店铺拿出自己的,两相较量,只是香这种东西,各人品味不同,并不总能比出胜负,只能等大赛再分个高下。

  短短几日功夫,小小的春林香斋就来了好几波人,多是慕名而来,赢的多,比平的也有好几拨,至于负暂时还没有过。

  阮柔为此颇为头疼,因为只要有人上门,她这个制香人就必须得出面,一次两次是新鲜,八次十次那就只剩厌烦了。

  倒是曹娘子十分高兴,欢欢喜喜招待上门来看热闹的客人,打着算盘翘起的嘴角压都压不住。

  好在调香大赛近在眼前,届时是输是赢总有个清静。

  为着店里的形象,曹娘子还提前请人定制了新衣服,衣服乍一看十分正常,只在衣角与袖口处有小小的春林香斋印记。

  唯一让阮柔遗憾的是,大赛到来前,她到底没能再研制出好香,故而此次参加调香大赛的还是以芝兰香为主,那款味道清淡的荷香为辅,再随意选上一款,勉强凑齐。

  比赛日期愈发临近,或许是受紧绷的气氛感染,她竟也慢慢开始紧张起来,尤其前一天,她几乎是手忙脚乱。

  “怎么,担心了?”曹娘子见她心神不明,拍拍她的手。

  阮柔赧然,主要大家都很重视,身为制香师的她难免跟着忐忑。

  “不用担心,咱们本就是新开的店,能参赛出个名就好了,多的暂时不用想。”她安慰着。

  “嗯。”说是这么说,可既然参加,哪有不想拿奖的,尤其芝兰香倾注了她很多心血,又受大家欢迎。

  “你就放宽心,什么也不用想,也不要待在后院,就到前面来帮我招待招待客人吧。”

  闻言,阮柔连忙摇头,她可被弄怕了。

  曹娘子捧腹,“行,那咱们今天早点回去,休息好了,明天才有参加比赛。”

  说着果真带她回去,连店里的生意都不顾了,她颇为不好意思。

  待回到了宅子,曹娘子利利索索,安排她去泡了个半个时辰的热水澡,紧接着又是吃饭、睡觉,愣是没给一点担心的空闲。

  天还未黑透,阮柔就被躺在了床上,只觉好笑。

  奈何她翻来覆去始终睡不着,最后还是爬起来,制香间将三种香又调制了一遍,确定不会出问题后,这才赶在月上中天时回到房间。

  至此,她终于安稳,几乎是沾枕就睡。

  ————-

  三月二十五,春日融融、乍暖还寒,青州府调香大赛开始。

  比赛的地点安排在府城东边的畅春园,听说是借的知府夫人家的院子,院子正中央一个高高的阁楼,阁楼有一个十分应景的名字,叫益香阁,大赛正是在此举办。

  也是报名后,阮柔才知道今年比赛的流程,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阶段是辨别香料,集青州府之力,几乎容纳了整个大夏朝能找到的香料,从易到难,每人差不多要识别一百多种香料,并详细描述香料的原始形状、生长特性、香味特点、以及简单的炮制方法。

  这一关只取前一百名,基本能够排除绝大多数凑热闹或者浑水摸鱼的。

  留下的一百名就要考验真功夫了。

  第二关是按照举办方给出的香方制香,一共三次,香越好,成绩越高,最后前三十名方能晋级第三关。

  第三关要求更高,要求每个人制出自己最拿手的三种香,最后在九十份香抉出前十。

  赛方给出的奖励也十分丰厚,前三名都有珍贵香方赠送,且还有名贵香料、珍贵典籍赠送,更别说随之而来的扬名天下了。而前十名几乎都会得到世家的招揽,对于有心寻个主顾的制香师来说也是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

  阮柔和曹娘子凭着名帖进入园子,人眼就是数不清的人。

  光参赛的恐怕就有四五百人,而主办方和前来观赛的也得有个百来人,更别提每隔几步就侍立一旁的丫鬟小厮。

  曹娘子不知是不是怕她紧张,特地帮她缓和情绪,“怎么样,这阵仗。”

  阮柔回道,“很厉害。”

  倒不是她没见识,而是没想到区区一个府城举办的大赛,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前来参加。

  “厉害那就好好比,咱们店包括你都是新人,头一回参加长长见识,等到明年有把握了咱们再来。”

  她点头,芝兰香虽是难得的好香,可她也不敢保证,前面两关就能顺利过关,还是如曹娘子所言,她积累的时间太短了。

  进入比赛场地,阮柔被引至比赛专用的木桌前,前后左右都是跟她一样的参赛者,远远看不到头,可谓蔚为壮观。

  曹娘子离开前则是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她的心便忽地安定下来。

  台上是大夏朝兼青州府的香料商会会长,一顿老生长谈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一众人齐齐朝着声音发来的方向望去,才见十来个小厮抬着几大木盒的香料走来。

  再之后每个人的桌上都被放了十种香料,顺序随机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