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83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阮老黑听完忖度片刻,道,“给月娘改一身新衣裳吧,总不好穿这身去。”

  阮苏氏点头,“我早想到了,李氏那边我记得有一套半新的衣裳,等回去我让她改一改,一会儿功夫,不耽误事儿。”

  “嗯,还有,若老大他们有活计,就我来回送,若没有,就让老大送,也是她亲闺女。”

  “这我都知道。”阮苏氏嗔他一眼,才问,“宅基地看得如何,可定下来了,需要多少银子?”

  “定了,就在周寡妇家南边,卢泰和苏村长家中间。”

  “这位置可不错。”阮苏氏不会看别的,可周围住的都是熟人,多少安心几分。

  “大概占两亩地,五两银子。”阮老黑继续说着,宅基地的银子比起正经的田地便宜很多,若省着点盖房,还能耕出几分地种菜,已经很划算了。

  “对了,明日我去周口村看看老根和老钱,你准备两斤盐。”

  阮苏氏点头,“正巧今儿买的有多,包两包就是。”

  阮老黑想了想,见没有什么遗漏,方才作罢。

  两边各回各处,阮苏氏回到家,又叮嘱了好些东西,诸如去了外面要嘴甜,面对老板和客人态度都要足够恭敬,千万不能出错等等,听得阮柔险些起茧子。

  就一会儿功夫,待在家中的阮田氏已经得知了这个好消息,心中唯有羡慕,毕竟自家女儿才五六岁,怎么都不到外出打工的年纪,况且她也舍不得。

  只不知,若是大侄女成功留在铺子里,那工钱如何算,又是否会归到公中。

  但如今能不能留下来尚且不知,提这些为时过早,且还容易招致大嫂的埋怨,委实没必要,故而她心中念想纷杂,面上却半句不提。

  要说心情最复杂的,当属阮李氏。

  按理,出息的是自家女儿,她应该自豪高兴,甚至在两个妯娌面前嘚瑟两句才算正常,偏她跟这个女儿也处不好,不过点小矛盾,月娘愣是跟她怄气许久,难不成还要她一个当娘的低头道歉不成。

  所以,如今依旧别别扭扭,正遇上婆婆喊她给女儿改一件衣裳,再不舍得也应了,全当自己的弥补了。

  她手脚麻利,不过两刻钟,原本成年人的衣裳就被她改得像模像样,她招招手,“月娘,过来试试。”

  阮柔也没非要人道歉,因为压根强求不来,走上前,试了下,她应着,“很合适,谢谢娘。”

  语气缓和,不见多少怨气,阮李氏这才心安,想起这个女儿即将大有出息,忍不住教导一二,“那日娘是急了些,但也是因为担心你弟弟,你不要怪娘,以后你和二妹,不还要靠弟弟撑腰。”

  阮柔沉默以对,无法往自己清醒的大脑灌水,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故而只有沉默。

  “我先回去了。”半晌后,她低声道。

  望着貌似生气离去的大女儿,阮李氏不解,“这又是闹得哪门子脾气,莫不是自觉有出息,就不把爹娘当回事了,哼。”

  阮柔可不知道阮母的所思所想,不过即使知道也不在意就是了。

  带着新衣服回屋,迎面对上阮二妹羡慕的眼神,“大姐,你真在城里找到活了!”她刚才可是听了个七七八八,此时望向大姐的眼神满是憧憬,“我也想去城里住。”

  好吧,阮柔发现自己高估她了,还以为她羡慕自己找到活计了,结果,是向往城里。

  “嗯。”众所周知的事,她没否认。

  “哇,这不是娘的衣裳嘛,送给你了。”阮二妹的心情酸得跟柠檬一样,“娘对你可真好。”

  阮柔拒绝鸡汤,清醒告诉她,“若我能留在城里做工,可是有工钱的。”所以,不管是阮老黑阮苏氏、阮父阮母亦或其他人,大多惦记的也不过这份可能的工钱。

  “哦。”阮二妹显然很了解亲娘,十二分的羡慕去掉一般,剩下一半则是对城里的恐慌。

  “大姐,城里是什么样的啊,你要做些什么,客人会很难应付吗,你会不会被打啊?”越说越恐怖,阮柔听得好笑,对这个妹妹难得改观,解释道,“我是去做工,又不是卖身,怎么会被打。做的活计就是招待客人,帮着掌柜的把布料之类的卖出去吧。”

  “哦,那还行吧。”阮二妹放心了,转而眼冒小星星,“大姐,以后你在城里扎根了,可千万不要忘了小妹我啊。”

  “嗯嗯,不会忘记你的,我若能站稳,也想办法给你找个活计。”

  阮二妹一听,拍马屁的谄媚神情都消去几分,结结巴巴,“大姐,这,这就不用了吧......”对上大姐揶揄的神情,她不由得气虚。

  

第312章 阮柔熟练地给阮二妹画了一堆大饼,诸如能自己挣钱就可以买……

  阮柔熟练地给阮二妹画了一堆大饼,诸如能自己挣钱就可以买零嘴、新衣等,将个小姑娘馋得不行,无比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

  但旋即,她看着自己的小身板,清醒过来,靠自己不如靠大姐,所以,“大姐,你的工钱能给我用一点吗?”

  阮柔直接甩了个白眼,意思是自己领会,阮二妹顿时蔫了,“那算了吧。”

  或许是这段时间关系好了,阮柔对她多上几分耐心,语气很是温和,“其实你总在家里闹腾,也挺好的,可那是因为你年纪还小,再过几年,就没人让着你了。”说到底,阮父阮母乃至阮家人眼中,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见对方陷入沉思,显然有将自己的话听进去,阮柔微微一笑,继而试一试新衣裳。

  这身衣裳是难得的细布衣裳,豆绿色,看着很是清新,当然,最重要的是,五成新,即便去布庄想必也撑得住场子。

  满意颔首,她将衣服脱下来,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明日再正式穿上。

  姐妹俩没说几句话,外面就传来阮李氏的声音,“二妹,快出来择菜。”

  阮二妹嘴一瘪,不甘不愿朝外面喊,“娘,我身体不大舒服,先歇会儿。”

  这是对方偷懒惯用的招数,以前也很好用,阮母看在她撒娇耍赖的份上,总会轻轻放过,然后,那些活顺利成章落到原主的头上,毕竟她为长。

  然而,如今这招可没那么好用了,阮柔嘴角掀起一个浅笑,家里的活那么多总得有人做,没了原主,接下来可不就轮到阮二妹这个老二么。

  果不其然,外面是阮母的咆哮声,“什么不舒服,我看你就是懒劲犯了,还不快出来帮忙。”

  原本懒洋洋半躺在床上的阮二妹吃惊地坐起身,碍于阮母的威胁不得不起身,出门之前,瞅了眼大姐,却没有多说什么,她可不是没良心的人,自己躲懒,然后阮母使唤大姐,在她看来是对方不懂得争取,但若自己直接将活推给大姐,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蔫头耷脑的出去,就见今日摘的一大篮子野菜正等着择,阮二妹认命搬来一个小木凳,手上飞快动作起来。

  其实论起来,她干活也还算利索,就是老躲懒,阮母见了下判断,随后教导着,“二妹,以前你躲懒,我和你爹都惯着,但你大姐马上要去城里做工,你年纪不小,家里那么多活多伸手,别躲懒,女孩子家多干点活,将来去了婆家才得看重。”

  一番大道理,早已是阮二妹听习惯了的,她向来不放在心上,却被眼前形势打击到不行——所以,以前大姐干的活,以后不会都是自己的吧?

  “呜呜呜。”内心替自己哭泣了三秒钟,阮二妹认真考虑自己大姐方才的提议,去镇上干活好歹能领工钱,在家干活只有挨骂的份,想也知道哪个好,看来还得讨好大姐,这才是粗大腿啊。

  阮柔可不知道阮二妹的小心思,当天,是她在阮家过得最轻松的一天,家里根本没有人使唤她,除了吃饭,她几乎都待在房间里休息,顺带收拾行李。

  说是收拾行李,其实她在家中的个人物品少得可怜,洗漱的毛巾是公用的,好在每天刷牙都是现从柳树上折下来的树枝,等赚了钱,阮柔第一个打算就是给自己买上一整套,与其他人分开。

  白日匆匆而过,冬日天黑得早,待太阳落下地平线,阮父等人依旧还没回来。

  阮苏氏正准备带着几个儿媳开火做饭,估摸着儿子们大概在镇上找到了活计,便打算只做家里这几个人的,结果,锅里的杂粮粥还没好,就见三人披星戴月地回来了。

  她眉眼瞬间耷拉下来,“老大家的,再加一把米。”

  阮李氏依言照做,见婆婆没主意,愣是多加了两把,她也心疼自家男人呢。

  阮苏氏担心,出了家门,往隔壁去,阮老黑以及阮父三人正在说着话。

  “老大,怎么这个点回来了,没找到活吗?”

  阮父低头,讷讷,“没。”

  阮苏氏都无语了,“白耽误一天功夫就算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差点没做你们的饭,”

  阮父声音更低了,“只想着再找一找,就耽误了时间。”他哪里敢说,自己就是担心回来的这通责怪,才一直不敢回来,捱到天快黑了才出城。

  事已至此,阮苏氏懒得计较,挥挥手,“罢了,待会我让你媳妇把饭菜送过来,吃了饭,明儿记得早起送月娘去城里。”

  “好嘞。”想到出息的女儿,阮父顿时又生龙活虎了。

  ————-

  一夜无事,第二天,卯初(早上五点),阮柔正睡得香甜,就被一道不轻不重的力道推醒,还有小小的声音响在耳边,“月娘,起来了。”

  阮柔迷蒙着睁眼,瞧瞧外面,依旧一片漆黑,她揉了揉眼睛,穿衣起身,囫囵着洗漱完。

  “奶,怎么这么早啊。”阮柔无奈,冬日天亮得晚,左右无事可做,一般都会睡到天大亮,还能省点粮食。

  “不早了。”阮苏氏忙忙碌碌,“你起来吃点儿东西,你爹也已经起来了,待会就出门,第一天上工,早点到,给掌柜留个好印象,知道吗?”

  “知道了。”阮柔应下,转头发现今天的早饭可着实不错,竟然是玉米面烙饼,她都不记得有多久没吃过这种实打实的粮食了。

  “奶,怎么做了馅饼,你们还有吗?”

  “没,都在家里不干活,吃干的有什么用。”阮苏氏的态度无比和蔼,笑呵呵道,“你多吃点,一天都要忙呢,可不能饿着肚子。”

  阮柔再次无言,默默吃了馅饼,沉默着出门。

  门前,阮父的身影果然已经在了,“奶,我走了,你进去吧。”转头对阮父,“爹,走吧。”

  “嗯。”阮父没有阮苏氏和阮母那一堆大道理,一路很是沉默,只在半路上问她渴不渴,要不要喝水,被阮柔拒了,不为旁的,喝多了水容易上茅房。

  半个时辰,双脚都到酸痛,终于到了城门前,照例交了三文入城费,阮父一路将人送到布庄门前,亲眼看着她进去,方才转身离开。

  阮柔估摸了下,距离辰初估计还有两刻钟,布庄刚刚开门,里面还黑着,从外面依稀能看到有小伙计穿行其中,搬运着货物。

  “来了。”阮柔正往里走着,忽然一道身影在自己耳旁响起,愣是将她吓得够呛。

  半晌,她才反应过来,唤道,“掌柜的?”

  “嗯。”掌柜的手持一根蜡烛,烛光明明灭灭,这场景,着实有些恐怖了。

  “既然来了,就去帮忙吧,把库房里的布料搬到货架上。”掌柜的随意使唤道。

  阮柔只能听话照做,跟上其中一个伙计的脚步,往后面库房去。

  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一切才终于准备就绪,原本良性扑闪的蜡烛被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几盏油灯。

  店内终于亮了,阮柔眼睛不自觉闪了下,缓了会儿才恢复过来。

  “手脚倒是还算麻利,就是力气小了点。”掌柜的嘀咕两句,随即道,“你跟着小尾先熟悉铺子里的活计,有客人来了机灵点小心招待着,有弄不懂的就问人,知道了吗?”

  “知道,掌柜的。”阮柔依旧顺从地应着。

  “时间还早,我先跟你讲讲铺子里的规矩吧,我这铺子在城里开了几十年,是我爹当时传下来的,我管着也有好多年了......”

  掌柜的介绍中,阮柔大概明白了布庄的历史。

  这布庄名叫杜氏布庄,掌柜的就是姓杜,杜家是同辉城一家小商户,在其他小地方或许称得上富裕,但在人才济济的同辉城,不过再普通的小商户,而杜氏布庄,则是杜家给女儿杜晓红的嫁妆,哦,杜晓红就是掌柜的原名,不过对方显然很嫌弃这个名字,再三强调称呼她杜掌柜。

  杜掌柜及笄之年嫁给了城里的穷秀才卞柯林,如今为卞家妇,不过因着卞家实在贫穷,一家子上下全靠杜掌柜这家布庄养活,故而杜掌柜才能以一介女子之身在外打交道。

  跟几个活计八卦时,阮柔听说卞家人几次三番想要接管铺子,都被杜掌柜给喷了回去,可见其性子不是个会受欺负的。

  “总之,好好干,咱们铺子可不经常招人,你这位置还是先前一个女活计到了年龄回家嫁人,才空出来的。”

  半天时间,八卦听了一箩筐,正事却没干一件,阮柔不免有些心虚。

  好在不一会就来了客人,其他人都在忙,她便自己上去招待,给人介绍铺子里的布料和价格,瞅准人的喜好推荐,眨眼功夫就卖出去一匹布料,虽是便宜的麻布,可也算不错了。

  送走客人,阮柔转头迎上杜掌柜满意的目光,“掌柜的,我刚才没做错什么吧?”

  “没,做得很好,倒一点看不出你是个村里出来的姑娘。”

  阮柔听了,憨憨笑了下,这一瞅,又是无比淳朴的乡下姑娘,杜掌柜心想,这丫头倒是天生做生意的好苗子,不过一上午,刚熟悉了布料就能介绍得头头是道,看来是吃这碗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