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将人与那日的情景对上,他脑海里的形象也更加具体,不由得心生佩服,一个乡下女子,满打满算接触制香不过一年功夫,竟就如此厉害了。

  不知怎的,他突然有些脸红,“阮姑娘真的不回去吗?”与刚才的回去不同,他这句话声音放低,夹杂了些许情感,似乎带了点别的意味。

  若说得明白些,刚才那句纯粹是问她回不回安平镇,这一句倒像是问她跟不跟他一起回去。

  “不必了。”阮柔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嫌弃的。

  田语蓉气急,她想要的别人去弃之如敝履,怎能不叫人生气。

  “乾郎。”她不满娇喝。

  周青远没来得及理会,他正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懊恼,那一刻,也不知是他有一丝丝心动、亦或者是原先的记忆在作祟,亦或者单纯想要有个人陪伴,就这么将话说了出来。

  “周公子,不论你是真死假死,我都已不再是周家人。”既然来了,她索性将话跟人说个清楚,也免得日后再有纠纷,与这种人有情感上的纠葛,只会让她感到恶心。

  “我知道。”周青远点头,从她出现在田家的那一刻,所做的种种事情,都在说明这一点。

  “那就好。但想必你从来没想过,若是我未曾来到府城,你和田三小姐如今会是何等光景。”

  “怎么会。”他惊诧抬头。

  “怎么不会,”阮柔也不知这人真天真还是假天真,“我一个乡下姑娘能来到府城的机会有多小,你难道不知道吗?但凡我差上一丝半点儿,说不得你就和这位田三小姐儿女满堂了,届时将我置于何地。”

  话题中的两人彼此对视一眼,一人欣喜、一人尴尬。

  田语蓉更加怨恨,“所以你为什么要来。”可惜这话她只能在心里想想,不敢当面说出来。

  “对不起。”周青远低头,心绪复杂难言,常理来说,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大,而当木已沉舟后,他回或者不回,对他曾经的妻子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然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对方做下一切的决定,都在不知道他还活着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不管他是真死还是假死,对方都是要离开的,但此时计较这些没有丝毫意义。

  “对不起这句话其实没有一点用处,我也不会接受。”阮柔坦言,“只是我以后会过得很好,比你们所有人都要好,这就足够了。”

  田语蓉不屑嗤笑,“就凭你?”

  “对,就凭我自己。”阮柔无比认真,“我会告诉你,若一个人真的有能耐,她是可以自己拿到的,而不是靠阴谋诡计。”

  这话无异于直接打脸,嘲讽她压根没有有相应的能力,却痴心妄想加上二房的产业。

  “你知道什么?”一个女儿想要继承父母的财产会是多么艰难,她也曾想要做出些什么来证明自己,她去爹娘名下的铺子查看,却被下面的管事账房齐齐堵了回来,她想要收买得力的管事却不得其法。

  太难了,她花费了无数的心思,最后一事无成,才发现,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找一个赘婿,由他来掌管一切,而她依旧是那个能拥有一切权利的田家三小姐。

  那些出现在她身上的刁难,却不会出现在一个远不如她身份贵重、甚至能力可能还不如她的赘婿身上,是不是很可笑?

  “所以你就盯上了别人的夫君?”她好奇道。

  “你懂什么,明明是我先认识的青远,是我不想耽误了他,这才一直默默地在一旁关注,从来不曾去打扰。”

  “是根本就无能为力吧,彼时读书上进、前途正好的周青远,怎么可能会任由自己沦为一介赘婿呢。”

  田语蓉已不知自己是第多少次被这人气到失声,她呆呆想,不是的,明明是她不忍心。

  “不过现在嘛,可就说不好了,你还不知道周家的近况吧?”

  “什么?”她疑惑。

  “勉强算是托你的福吧,周家现在日子很是不好过。田地卖得没剩几亩,马上还得供养两个读书人,你说会怎么样?”

  这话连周清远都给惊着了,他虽然知道家里的条件困难,可却从来没想过,连自己的读书也会成为问题。

  田语蓉却是露出了惊喜的光芒,还有希望吗?

  见她这样,周清远的脸色彻底黑了下去,一个男人再如何也不希望被两个女人当着面说无能。

  他硬邦邦地赶人,“我的事就不劳阮姑娘费心了,田三小姐、阮姑娘还请离开,我们也该走了。”

  “乾郎,你一定要好好的,我会给你写信的,你一定要给我回。”最后离开前,田语蓉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再见。”阮柔轻飘飘落下一句,随即转身离开,丝毫不顾刚才的话会造成什么后果。

  只留下周清远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有些无奈,事情不知怎么就到了如今的境地,好像一切都很糟糕的样子。

  “青远,好了吗?”周母不知何时上了楼梯,在楼梯口喊道。

  “好了。”周清远整整衣裳,给自己打气,在爹娘面前,总不能还是这副鬼模样。

  “青远,慧娘她没说什么吧?”周母小心翼翼地问。

  其实慧娘刚来的时候,她是不想放人上去的,毕竟三人的关系太过尴尬。

  可对方有句话说得好,“你就不担心那俩人在上面做出点什么吗?”

  “他们能做什么?”旋即想到了什么,周母脸色就顿时不好看起来,儿子到底才回来没几天前,没有过去的那些记忆,若是被那女人说动,抛下他们怎么办?

  “你上去吧,不过可不许多说多余的话。”她警告道,脚下却诚实地让开了身子,看着其长驱直入。

  “没什么。”周青远并没打算说刚才的那些话,一来太过难堪,二来也没必要让二老担心。

  行李是早已收拾好的,他跟着周母下楼,三个人大包小包带了一大堆,往提前约好的商队位置赶去。

  钱给的不多,又去得晚,商队留的位置自然也不甚好。

  “总算来了,赶紧上车,再不来我们都准备走了。”商队领头是一个有着络腮胡子的大汉,此刻不满地嚷嚷。

  周父赔着小心,依言上了一辆装载货物的牛车。

  车厢里满满当当挤满了货物,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周母收拾收拾,勉强挪了一点能容下三个人的位置来,只整个人直挺挺地坐着,脚下去一点动弹不得。

  车上也不知装过什么,一股子鱼腥味,挥之不去。

  周清远合上双眼想要眼不见为净,鼻头那股味道却更加浓郁,他郁闷地睁开眼,思绪在矮小的车厢里逐渐失神。

  他没有过去的记忆,在客栈与周家人住的这几天,就是他过过最难过的日子,眼下无疑更为困难,而等回到了周家,还不知有多少事情在等着自己。

  不知为何他就突然想起来在田家的那段日子,一开始确实很是艰难,他谁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熟悉,一点点重新来过。

  好在有田三小姐一直陪伴着他,让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终于对那个地方产生了一点归属感,却又有家人上门找到他,要带他回去。

  在亲人和田家人间,他毫无疑虑的选择了家人,这也意味着他以后要独自面对很多。

  “不过现在嘛,可就说不好了,你还不知道周家的近况吧?”那位阮姑娘的话,浮现在心头,他心骤然一沉,猛地闭上双眼,将一切甩到脑后。

  按照周父周母所言,他是个读书人,只是赶考路上不慎坠崖,否则大有可能取得功名。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回去好好温习功课,将过去一年里落下的都捡回来,然后继续参加科举,让一切走上正轨,只要他考中,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立下了主意,他终于不再那么慌张,对前路也有了憧憬。

  随后,牛车猛地一个趔趄,快速前行,带来阵阵颠簸,与车上的臭味形成双重打击,他很快就没了心思想这些,靠在车厢上,一动不动。

  另一边,阮柔正常回了家,明日就要搬家,今日且还有得忙呢。

  偷跑出来的田语蓉就没那么好运了,她还没进府,就看见了门前满心焦急等待的亲娘。

  “你这孩子,怎么,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田母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大伯下的禁足她也敢违逆。

  “大伯知道了吗?”她心下惴惴。

  “你说呢。”田母没好气道,“赶紧给你大伯认个错,不然你爹都要受牵连。”

  闻言,田语蓉苦巴了一张脸,大伯那一关可不好过。

  从田家愿意招揽外人就可见一二,在田大老爷眼里,不得用的族人还不如得用的外人,她虽然是亲侄女,可田大老爷难道还缺侄女不成,亲女儿都有两个呢。

  “你说你都是图什么。”押着女儿进去,田母忍不住小声念叨。

  田语蓉又气又委屈,“就图青远他比你们给我找的人都好。”

  田母被埋怨,火气也上来了,“人再好,不乐意入赘都是白瞎,可是你自己说不愿意嫁人的。”

  田语蓉顿时蔫了,是啊,青远他不愿意。此刻多想无益,还是多想想怎么应付眼前吧,大伯本就看不惯自己非要招赘婿,这一关怕是难过了。

  

第31章 周家人离开后,阮柔没有再打听田家的消息,却仍在曹娘子的口中听到,不过这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眼……

  周家人离开后,阮柔没有再打听田家的消息,却仍在曹娘子的口中听到,不过这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眼下,她正和阮父阮母一起忙着搬家。

  清晨,路上行人不多,也没要别人帮忙,收拾了一马车的行李,阮父自己赶着马车,阮母、阮柔和小石头三人跟在后面,一路慢慢悠悠。

  两处宅子相隔不远,约莫两刻钟的时间,他们就来到了新宅子。

  原先的下人们已经提前被撤出去,如今空空荡荡,正等着新主人的入住。

  特制的牌匾被阮父挂上去,红底配金的“阮府”两个大字格外喜庆。

  “真好啊。”阮母抹抹眼睛,“慧娘,你也算在府城扎了根。”

  “娘,大好的日子哭什么,”阮柔安慰着,“进去吧,还有的忙呢。”

  “对对对,瞧我,高兴的。”阮母复又露出笑容来。

  推开大门,宅子是早已收拾好的,院子整洁干净、屋子门扉紧锁,安静中透着井然有序。

  阮柔住主屋,阮父阮母和小石头分别住东西的侧卧,除此外,宅子还有很大一排房间,她也早已规划好了用途。

  其中一间做书房,等后面添置些笔墨纸砚,再摆上些常见的书本,她和小石头都能用。

  还有一间工具间,专门给她在家制香,另还有一间则用来放成品和珍贵的香料,将她做过的香都一一展示出来。其实她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但之前在旁人屋檐下总不好要求过多。

  最后,是给阮父准备的木工房,砖瓦砌就的房屋无疑比乡下简易的木工房好上很多,不透风不透雨的,阮父看着笑得合不拢嘴。

  前院种着各色花卉树木,他们并没有动,可后院,则被改造成了一大片菜地,此刻一片荒芜,阮母已经踌躇满志计划着要撒上种子,争取尽快吃上自家种的菜。

  阮母将被子全部铺好,今儿一天请了假,不用去铺子里,阮柔躺倒在上面,感受着棉被的温软,满足地发出叹息。

  所以说啊,还是自己的宅子住着好。

  搬家第一天,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阮父阮母也不招呼她,自顾出了门,不一会大筐小筐地回了来。

  “慧娘,你记得晚上请曹东家和铺子里的伙计过来吃饭。”

  “知道,提前说过了。”阮柔应着,他们在府城认识的人着实不多,一个暖房饭也请不到什么人,就铺子里的那些熟面孔。

  “下午再去请一下。”阮母埋怨看着她,“你如今能有这些,多亏了曹娘子,人对你好,你也要对人好,这关系才处得下去。”

  这些简单的道理,阮柔自然懂的,只是两人的关系,阮母还不是太清楚,她和曹娘子算是都在替陈问舟打工。。

  为了准备晚上的大餐,中午一顿只简单吃过,阮父阮母热火朝天地忙活着,阮柔和小石头帮忙择菜,一家人和乐融融。

  阮柔见气氛正好,顺势提起,“爹娘,你们既然要来府城住,家里的事情是不是要处理一下。”

  “是啊,”阮母叹息,“还有好多东西要搬过来,你是不知道,府城这东西是真贵,我和你爹看了都咂舌。”

  “府城嘛,”阮柔接话,“钱还够吗,要不要我再给你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