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第463章 无人看到的屋内,孔华面色青一阵白一阵,堪称变色龙。 ……
无人看到的屋内,孔华面色青一阵白一阵,堪称变色龙。
若有熟人看见孔华如今的面貌,定然会大吃一惊,无他,实在是如今的孔华看起来太过落魄。
原本三十出头、精神气十足的青年人,如今头发已经长到肩头、乱糟糟犹如水草,油汪汪一片,看着就叫人几欲作呕,再看其脸上,同样油汪汪,遍布大小坑洞,眼下青黑,胡子拉碴,配上乱糟糟的衣物,要说是天桥底下的流浪汉,也不会有人怀疑。
此时,颓废了几个月的孔华,却是双眼冒金光,宛若看见了抱着金砖的幼童,恨不得立即扑上去啃上一口。
也是,丧了几个月,孔华一直找不到工作,概因他其实上了年纪,近三十五的年龄让他在求职市场,颇有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感,一般大厂宁愿花高工资招应届生,也不愿意要这种老员工,而小公司,给的还都是一般程序员的岗位,工资也就那样,孔华自然看不上。
于是,就这么耽误下来,窝在家里几个月,骂天骂地骂空气,就是不知道反省自己。
如今甫一听到阮天的工作室赚到大钱,孔华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发财了,可片刻,他的面色又难看起来。
若是他还没和阮秦离婚,这份富贵自然有他的一份,但可惜的是,两人的的确确已经离婚,这份泼天富贵可以说是他自己往外推出去的。
看着对面发过来的消息,孔华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凉透,借钱,他想的何止借钱,而是分一杯羹。
但显然,对面不会让他如愿。
到底不甘心,孔华试探着发出消息。
【阮秦,这段时间我知道错了,看在我也没对你造成什么伤害的份上,我们就此一笑泯恩仇吧。】
轻飘飘的语气,或许在如今的孔华看来,阮秦生活得很好、一切顺利,所以两人的过节也无伤大雅,但在阮柔看来,孔华所付出的,还远远不够,起码,够不上原主一条命,够不上阮天的前途和人生。
于是她只回了一句,【你脸怎么那么大。】就没再搭理他。
倒是孔华的消息一刻不停地发过来,从愧疚懊悔求挽回,到单纯的借钱,胃口还不小,张口就要三百万,恨不得阮柔替他把房贷都还了。
当然,阮柔根本没有回复,而后,和阮天开心聊起她逗弄孔华的事情,就跟看一个笑话般,令人丝毫想不到,前不久两人还是感情恩爱的夫妻。
姐弟俩说了许久,直到最后,阮柔都有些累了,毕竟,笑话一条丧家之犬其实也挺没意思的。
【好了,说够了,你也早点下班吧。】阮柔打断就此中断这次聊天,正要放下手机,却听对面继续发来消息。
【姐,你要是伤心的话,就跟我说说吧,我永远都有时间。】
贴心弟弟,阮柔心中宽慰,谁的付出都不是毫无目的的,于她而言,不指望从阮天身上获得什么,但看着他按部就班,顺顺利利走上成功的道路,就已然是一种满足,是对原主付出最好的告慰。
于是聊天继续。
【其实没觉得伤心,就是觉得挺浪费时间的,跟这么个东西浪费那么长时间,还险些耽误了你和我自己,如今想来,只觉当初好似身处迷障,难以脱身。】
其实阮天还想问问,她是不是曾经有过后悔,自己如今的小小成就是否对得起她的付出,是否能让她日后能自豪地对外介绍,这是她的弟弟。
但此时,这些已经毫无必要,因为她已经从根子上否定了上一段婚姻,肯定了他。
【姐,你真好。】
【现在才知道啊。】阮柔嫌弃,【既然知道,那就好好工作,以后多赚钱,也好让你姐我享享资本家的福报。】
阮天自然连连应是,其实,他本来就预备工作室走入正轨、能赚钱后,就将自己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分出去一半,因为在他的心里,这份成功是姐弟两人共享的,但发生孙山那一出,两人股份持平,他也就没有提,因为知道对方不会要,只是决心更加努力赚钱,带来更多收益。
聊天正式结束,阮天再次投入工作中,游戏走红,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譬如一开始准备的服务器不够,在游戏人数上来后,他们开始不断增加服务器,就怕因为挤的人多而导致崩溃,引来玩家不好的观感,又比如,游戏里人多了,各种各样的花式bug层出不穷,一有人反馈,他们就得紧跟着后面修bug,可谓忙得废寝忘食。
当然,与之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流水,喜得阮天和陶秋每日加班都不觉得累了。
相较而言,阮柔可谓轻松,毕竟当初说好只负责出钱不出人,如今倒是能躺着数钱了,连阮天都羡慕得有些眼红,再三感慨自己果真就是苦命的打工人。
无聊之余,孔华的骚扰也让人厌烦,阮柔严重怀疑这人就是闲的,忍不住给他找了点小麻烦,闲就是没工作忙,既然如此,她托人给他介绍了几个工作,钱少事多离家远,力图让人充实起来。
这一招见效极快,没几日,听说孔华终于去上班了,月薪一万五,比上家单位低一截,日常996,这份工作税后还不够还房贷的,于是,忙碌的偶尔闲暇,还得兼职接些单子,人嘛,一忙着工作挣钱,果真没心思再来骚扰她,当然,也可能是清楚她这里再无没希望了。
总而言之,阮柔难得清静,其实她也可以一劳永逸将人拉黑,可那样又怎么够解恨呢,自然要看着人一点点的沉浸痛苦却无法解脱,照孔华这个工作法,眼下几年还有得撑,但等年纪再大点,精力不够,等着他的极大可能,还是断供后房子被收回,除非再找到一个跟原主一样的冤大头,但阮柔怎么会容许这种事发生呢。
孔华的确好几次累到支撑不下去,都起了再次结婚的念头,别的不说,哪怕月收入多个万儿八千,他的压力也能迎刃而解,但不知为何,每每跟人介绍认识后,总是没了下文,几次过后,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自己名声坏了,且那些介绍人看着自己的目光都格外地诡异,就好像在看一个变态。
事实证明,变态在正常人面前也是要脸的,或者说,没有多少变态敢在太阳底下暴露自己的行径,孔华自打知道自己的名声后,就断绝了在城里找个冤大头结婚的念头。
恰在此时,老家那边的父母再三催促他结婚。
说起来,他这都是二婚了,可一婚没孩子,又是在大城市工作,有着一份不菲的薪水,在城里算不得多好,在乡下地方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当初孔华和原主结婚没回乡下村子办酒席,如今孔家父母对媒人的要求,就是不能说他们家儿子是二婚德
媒人为了贪图那份谢媒钱,本就两头说瞎话,诓住一个是一个,眼见孔家给的谢媒钱比其他人家多一倍,自是出足了力,在孔家周边的十里八村卖劲吆喝起来。
阮柔早就让人盯着,眼见此情景,忍不住出来搞破坏,也不用别的,只消说,孔华不仅是个冤大头,如今工资缩水,擎等着冤大头来接盘一起还贷款和房贷呢。
若单只是房贷,或许还有人乐意,但加上对外的贷款,这是刚结婚就要一起背债,谁家的好女儿乐意,于是乎,原本还算热闹的想看,就跟那阳春三月遇上倒春寒般,冷清得紧。
知道内情的孔华心知有人捣乱,而那个人选,不用作他想,定然是阮秦无疑,毕竟他活了一辈子,能称呼得上仇人的,也就这一位。
要说甘心吗,当然不甘心,几次三番好事被搅和,就是泥人还要有三分火气,更何况他孔华并不是一个善人。
但架不住对方所作所为,完全踩在人的雷点上蹦跶,却又没触犯法律的红线,孔华几乎都能预料,若是他报警,会得到怎样的回复,定然是阮秦认真的回复,“我也是不想有人上当受骗啊,这叫自己淋过雨,就想给别人撑把伞。”
明知无用,所以孔华从自始至终没有动过报警的心思,以免吃鸡不成蚀把米,反把自己诓进去。
有心想求和,发去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孔华的心一寸凉过一寸,对方这是想彻底斩断自己的后路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尽管艰难,但老家父母那边还是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终于有人愿意想看了,对方是隔壁村的,同样二婚,带着个女娃,听说还有个男娃被男方那边带着,按孔父孔母的话来说,就这样的二婚,在乡下地界还吃香得紧呢,不停催促孔华赶紧回来相看。
孔华当然不想娶个二婚女,不为别的,就为了那点该死的所谓男人自尊心,要是被人知晓私下议论,他哪还有面子可言。
若阮柔得知他的想法,定然会嗤笑出声,就孔华这样的,还要想面子,他的面子早被自己丢到地上践踏过不知多少轮了。
不过,饶是不知道,阮柔也请人将孔华的真实情况告知,就怕女方被媒人和孔家坑骗了去。
熟料,对方也不是个吃素的,谢过她的好意后,还是选择了跟孔华相看。
阮柔回忆起那个女孩模样,依旧忍不住心头酸涩。
那女孩年纪不大,还不到三十,正是年轻的时候,可在乡下地界,早已是一对儿女的妈,读书不多、没有稳定的工作,当婚姻遇挫,她们的生活就全然没有了保障。
王英正是无数乡下女孩中的一个。
第464章 “阮小姐,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可是,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阮小姐,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可是,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王英说着,眼中满是真诚。
阮柔心想,如果自己问她为什么,会不会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呢,所以她没问。
对面的女孩却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一般,絮絮叨叨说起了自己的人生。
女孩叫王英,出生于农村一户普普通通的家庭,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可想而知,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还要养育四个孩子,在小王英的记忆中,家里一直是穷大的。
她作为家中老大,从小带着弟弟妹妹,洗衣做饭、喂鸡喂猪,什么活都干,好在她当时还有一条希望,读书,她的成绩在学校算中等偏上,努把力或许能考上大学,但世界总不会叫人一切顺心。
王英读到高二的时候,家中唯一的弟弟开始进入学习读书,与王家上面几个从小懂事能干的姐姐相比,王家小弟王聪就显得调皮捣蛋,尤其在开始上学后,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就这样,考试考了16分的王聪,依旧还是王家父母眼中的未来希望,王家姐妹未来的倚仗。
为了唯一的儿子,王家父母决定外出打工赚钱,为儿子攒将来上大学、买房子结婚的钱,于是,原本在校成绩不错、即将参加高考的王英被迫辍学,她对学校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高二那年,再后来,她只在同届同学参加高考的那一天,偷偷去学校看了一眼。
从学校退学后,王英就留在家中照应家中一应大小事,王家爷奶年纪大了,王英不仅要忙着下田种菜,洗衣做饭、还要照顾下面三个弟弟,出身这样家庭的她,彼时甚至连为自己争取都不会,只知道听从家中父母的安排。
再后来,又过了几年,下面的王家二妹年纪大了,她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就读不下去,不想浪费钱,索性自己退了学,跟着帮衬家里大姐。
十八岁的大姑娘,虽然领不了结婚证,但在村里也算是可以结婚的年纪,摆个酒、等怀孕生孩子了,再去补个结婚证,王英就有很多小姐妹是这样的,她记得自己刚考上高中时,就有同学办酒了,她没敢去,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害怕听到这样的消息。
辍学后,被直接安排相亲结婚是王英最害怕的事,幸而,王家事多,劳力少,王家父母不想唯一成年的女儿嫁出去,平白给别人家添一份劳力,硬是等到王英二十二才开始相看。
乡下的相看历来是很快的,几乎都是附近相熟的人家,不存在隐瞒,双方父母看过,一方出得起聘礼,身体没有大毛病,基本就算定下来了,王英从相看到结婚,也不过半年时间。
她结婚的对象是相看的第三任,名字叫张强,王家爷奶和父母看过后,她自己其实也悄悄看了眼,人也是高中毕业的,长得高高大大,在南方小城算得上高个子了,有几分痞帅,性子开朗,爱调侃人,知晓自己总归要嫁人,她也就没有反对。
结婚于王英而言,其实不算一件大喜事,从熟悉的王家,去往陌生的张家,而后继续操劳。
张强不是个老实性子,从婚前她就看出来了,彼时,她只以为这份机灵会为他们的小家带来更多的机会,开始也确实如此,婚后,张强开始摆弄些东西,在镇上摆摊,从小摊位一点点做起,直到后来,在市中心拥有了一家门面。
有一句老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但王英觉得这句话不对,应该说,男人有钱就有了变坏的物质条件,夫妻俩一起从艰辛的小摊努力,直到有了自己的门面,几年的时间,王英终于怀孕,被送回老家养胎,再后来,发展就可以预料了。
在孕期第一次发现张强怀孕时,王英想过离婚,可是不行,她肚子里的胎儿已经六个月,打胎基本不可行,而怀孕的她压根没有养活自己和孩子的能力,于是,在张强忏悔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后,王英选择了原谅。
张强也确实老实了一段时间,跟之前的莺莺燕燕都断了个干净,两人带着孩子安心过日子。
两年后,王英再次怀孕,等生下孩子后,她却发现,张强再次跟几个女人们纠缠在了一起,这一次,她没有再选择忍耐,而是顶着亲身父母的责骂,以及张强及其父母的种种非议谴责,闹着要离婚。
以往还会退让几分的张强,却厌恶极了这种拿腔作调,甚至动起了手,甚至在两人离婚后,还再三逼上王家,拖拽着要把人带回去。
离婚固然现实,却也艰难,她选择放弃婚内财产,这才得来带走女儿的机会,她不愿意女儿继续自己曾经的命运,至于儿子,她没能力、也没有财力去管,总归张家会看在男孩的份上好好照看。
“所以你看,”王英的语气平静而淡然,抬手露出长袖遮掩下,乌青一片的手腕,好似谈论的不是自己的曾经,以及即将面对的未来,“阮小姐,你可以有很多选择,我没有,离婚脱离了一个泥潭,我也只有选择一个看起来还可以的泥潭跳下去。”
阮柔看着对方怀里的小女孩,才三四岁的模样,很是安静乖巧,带着这么大的一个孩子,没有父母长辈的帮衬,身上没有多少财产,更没有足够在职场生存能力的王英只能选择再结一次婚,而这一次的对象,孔华,起码就条件而言,比起先前的丈夫张强,总归要强点的吧,更能带她脱离原本的农村老家,摆脱那些纠缠不休的人和事。
“大学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听你说,应该还是要脸的,不会打人骂人,至于什么精神打击,我这样的人,还怕什么呢,至于燕子,我会好好保护她,看着她读书、考大学,她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么说着的时候,她脸上微微带笑,仿佛能发光般。
沉默良久,阮柔到底没有再多劝,她转而问道,“你当初有拿到高中文凭吗?”
王英摇头,“没念完高三,学校不给毕业证。”所以,从文凭上来看,她的学历才止步初中。
“也行。”阮柔想了想,查了些资料,对她道,“你可以试着自考大专,可以拿到成人大专学历,将来,如果需要找工作,总算有个敲门砖,而且,你还年轻,梦想总不能这么早就交给小辈。”
“自考大专,我可以吗?”王英又惊又喜,自从高中退学后,她就很少再关注这些,只偶尔督促弟妹们好好学习。
可惜的是,她下面三个弟妹都不是学习的料子,二妹初中毕业后去读了个不要钱的中专,服装专业,将来毕业了学校直接就能安排进厂,三妹则在初中毕业选择外出打工,至今还在外漂泊,放过话不会再回来,气得父母直嚷嚷白养了个赔钱货。
至于下面的王家小弟,被王家父母花了大笔择校费进入镇上最好的高中,希冀人能考上一个本科,奈何最后只勉强报上本地一所垃圾大专,光是学费一年就要两三万,跟花钱买学历没太大区别,就这样,王家父母对外也喜气洋洋宣告自家出了个大学生。
微摇头,王英将无用的思绪抛在脑后,认真道,“阮小姐,谢谢你,好人是有好报的。”
直至王英离开,服务员过来问她,要不要添咖啡,阮柔摇摇头,结了账,离开咖啡店时,耳边依旧是那句“好人会有好报的”,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包含了王英最淳朴的道德观。
脚步略停留了会儿,阮柔给王英发去一份阮天工作室的招生信息,因为业务激增,少的动画艺术家又要花大价钱挖,阮天就起了自己培训一批学生的心思。
说是招生,其实就是培训再上岗,不收培训费,但会要求两年的就业时间,动画行业简单上手的要求并不高,基本上半年到一年的培训,之后到岗位有人带,基本就能做下去,她发给王英,其实是有点担心对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大专学历,那么这份招生或许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当然,原本的工作室当然是不招这种社会闲散人员,而是定向面对大学生的,刚出炉的大学生学历知识足够,上手较快,也能吃苦耐劳,但架不住阮柔自己是股东能给人开后门,她傲娇地想着,拿起手机提前给阮天打了声招呼,以免日后王英找上门被拒绝。
阮天问起详情,阮柔将事情一说,阮天自然立即答应下来,顺带感怀了一下姐弟俩的曾经,虽然幼年就失去了父母,但因为有了长辈的庇护,生长在文明的城市里,原主和弟弟阮天才得以开朗乐观地长大,当然,阮天少不得一番感谢,阮柔便又是惋惜,可惜原主看不见听不见了。
处理完王英这档子事,明白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阮柔也就没有再继续关注,只要王英带着女儿不吃亏就行。
另一厢,孔华与王英在媒人的介绍下,相看后开始接触熟悉。
王英对孔华还算满意,过去的她寄人篱下,在娘家是,在婆家也是,她希望以后能离开落后的乡村,去到更繁华的大都市,哪怕婚姻依旧是一摊泥泞,可起码她有了追求向上的机会,阮小姐说的成人大专,她会努力去考去读的。
孔华对王英的观感也不错,相较于上一任堪称大小姐的前妻,王英存在感极低,且作为家中长姐,自有一股体贴照顾人的气质,让颇为自矜的孔华很是满意,当然,最不满意的就是其娘家,但等结婚后两人到城里生活,也不必顾及那么多。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