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7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于是,两人你同意我同意下,很快,婚事就提上了日程。

  然而,摆在孔华面前的,还有一项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彩礼。

  大多数人总是觉得,城里的彩礼比乡下要低,但那是看绝对值,压根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工资收入水平。

  乡镇工作机会少,很多留守下来的人学历水平不高,也没有太大的收入追求,所以对于三四千的工资也能怡然自得,而当地的彩礼却要十几万,相当于工作四五年的纯收入,去掉开始,可能要存更久,而对于在城市工作的人来说,哪怕是送外卖开网约车,十来万也不过一年的收入而已。

  如今,王英提出的彩礼其实不算高,十一万一,其实也就孔华半年的收入,但架不住孔华身上还有一大笔贷款,哪里有多余的钱来给彩礼。

  本想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降点儿下来,但王英寸步不让,“村里一婚的姑娘彩礼最低也是十八万八,我这已经是低要了,你若是不愿意给,那就算了。”她愿意跟孔华结婚,但不代表只能跟孔华结婚。

  一时间,局势有些僵持,孔华都想着放弃算了,他要有十几万,不如拿去还贷,还能减轻点压力呢。

  结果,更出人意料的是,孔华的父母见此,竟然直接拿出了压箱底的存款十万,压着孔华出剩下的一万一,于是,婚事就这么成了。

  至于王英,拿到十一万一的彩礼,不等父母和弟弟要索要,干脆一次性全买了保险,保险是买给女儿的教育保险,一次性投入,保本不说,还能保证一定的收益,等到女儿上小学开始,每年能拿到一定的教育金,这笔钱一直能拿到女儿大学毕业,于基本没什么存款的王英母女来说,是一笔很大的保障了。

  晚上一步前来的王英父母,好说歹说,结果女儿就是不愿意拿出钱来。

  “一嫁的彩礼,我只当还了你们的养育之恩,如今二嫁,你们就死了卖我的这条心吧。”

  此话一出,之前一直帮忙跟孔华争取彩礼的王家父母愣了,又是骂、又是上手掐,到了最后,瘫在地上痛哭他们为人父母的不容易,以及宝贝儿子马上要结婚、要买房子、要养孙子,桩桩件件都是巨大的开销。

  对此,王英只一句,“王聪是你们的儿子,不是我的,我还有女儿要养,要不起那么大的儿子。”

  在王家父母继续苦恼前,王英干脆将投保的界面给两人看了,“我已经给女儿投了教育金,这钱现在反正取不出来了,就算我愿意给,也给不出来,更何况我不愿意。”

  王家父母哪里懂这些,还当王英诓骗他们,喊来宝贝儿子一通研究,待发现钱真的拿不出来后,狠狠瞪了一眼王英,再也不多看一眼,还留下一句,“既然如此,你也别在家出嫁,以后我们没你这样的女儿,你趁早收拾东西滚蛋吧。”

  尽管早就知道自己在这个世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家,但娘家好歹在自己离婚后收留了自己,王英之前一直暗暗感激,但现在,一丝一毫的感激都荡然无存,她只觉得心寒,望着一脸凶相毫无挽回余地的父母、以及好似从来没有懂事过、依旧吊儿郎当的王小弟,她深呼吸一口气,给两个在外的妹妹留了消息,随后,收拾了一个小包裹,毅然决然离开这个她曾经生活二十几年的所谓家。

  身后,浑然不觉事态变化的王聪还在追问,“大姐,你带着侄女去哪啊。”

  某一瞬间,王英其实想回头,跟人好好掰扯掰扯道理,但几乎是同时,她放弃了这个念头,无它,太幼稚了。

  难道王聪不知道,他所获得的一切,都是趴在上面三个姐姐身上吸血所得来的吗?

  就算小时候不知道,长大后,在周边人、在网络的各色讯息中,他难道还能不知道吗?不可能的。但他依旧能保证自己的无辜与善良,因为他从未直接趴在三个姐姐身上吸血,一直以来,都是王家父母吸血三个女儿,而后将新鲜的热乎的血液灌入王聪体内,跟这样一个睁着眼睛装糊涂的人将道理,又哪里讲得通呢。

  没有回头,她只是道,“我走了,以后应该不会再回来,爸妈就靠你了。”说着,牵起女儿的手,母女俩一脚一脚,走向光明。

  孔华回来后,并没有住在乡下的孔家,而是住在镇上的小旅馆,嫌弃之意溢于言表,而王英敢肯定,孔华父母给予孔华的,必然不比王家父母给王聪的少,所以,你看,养儿子也未必有用呢。

  嘲讽一笑,踏入小旅馆,王英跟孔华简单说明了一下经过,孔华略诧异,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那么,咱们回城简单办一场婚礼?”

  王英没有意见,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孔华回乡下的家中,跟父母说了一下不办婚礼,就急匆匆带人离开了。

  而再次看儿子离开的孔家父母,此时有些想不明白,上一个儿媳是城里人,不愿意来乡下办婚礼也就算了,怎么这一个就是隔壁村的人,还不办婚礼呢。

  孔华当然不能解释,上一次是纯粹的嫌弃,看不起乡下,而这次,则是因为身上没钱,按乡下的标准,哪怕最便宜的十桌酒席,前后加起来起码也花出去小几万,而等回了城里,他请上几个自己交好的朋友,至于王英在城里压根不认识什么人,撑死了两桌,五千估计就够了,可不是省下了好大一笔。

  王英对孔华的小心思不大清楚,但她压根不在意这些,当初跟张强的婚礼倒是在村里大办特办,最后不也没过好吗。

  

第465章 孔华结婚的消息一传出来,阮柔立即收到了消息,甚至于孔华……

  孔华结婚的消息一传出来,阮柔立即收到了消息,甚至于孔华还亲自给她发了一份请柬,阮柔只当没看到,更别提去道贺了。

  解决一桩小麻烦,阮柔暂时放下孔华的事,将心思放在正事上。

  首先是阮天的工作室,作为三大股东之一,别看阮柔平时看着没什么事,但等到年底,也有不少工作找上门来。

  全年的财报即将出炉,虽然不需要对外公布,但以免工作室以后有上市之类的需要,这份财报的内容不能含糊,鉴于本职工作原因,阮柔对这方面算是了解,年底需要花费些时间关注这方面。

  另外,工作室成立的第二年,第一款游戏成功上市引流,带来大量的流水,固然有市场玩家的选择,但工作室员工们的努力也功不可没,年底的激励方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熟悉的会议室,熟悉的三名股东,此刻正为了这个问题而争吵激烈。

  阮天和陶秋都倾向于加大激励,理由也很正当,“工作室如今的流水很客观,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咱们的工资不高,为了以后着想,也不能一味提高工资,所以,加大奖金是唯一的选择,既是为了激励,也是为了留人。”

  阮柔瞥了一眼说得激情澎湃的阮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给自己争取奖金呢。

  阮天说完,陶秋接话,“我赞同阮天的提议,未来的工作还需要大家配合,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即时激励,如果年底没有表现,恐怕明年很多人都会选择离职。”

  好吧,都很现实,阮柔没有立即表达意见,激励当然是必要的,可给多少激励,才算是有激励性的正向激励呢。

  一说到这个,两人顿时哑火。

  阮天看向陶秋,正对上陶秋直愣愣的视线,两人面面相觑,都能看见彼此眼中的苦恼,若非在郑重的场合,险些笑出声来。

  阮柔看了两人一眼,有些无奈,问阮天,“你和工作室的员工接触多,你说说看,他们平时有没有聊到未来的期望。”

  阮天严肃起来,“偶尔会聊到,但因为我算是boss,他们不会直接说待遇问题,但也会提到一些麻烦,比如工作室的加班多,虽然我们直接用了企业用车,但打车还是不方便,而且浪费的时间太长,早上又要来上班,回家也就是为了睡个觉。另外,工作室其实还是有一批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他们对目前的薪资待遇等都没有太大意见,但是对工作室的长期发展存疑......”

  不说还好,这一说,阮天顿时觉得全是问题。

  阮柔抬手示意他先暂停,“陶秋,阮天说的时候,我和你也要想一想,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又能怎么解决。”

  陶秋点头表示明白,随后阮天继续,简直越说越多。

  当然,工作室目前的问题也切实存在,譬如规模小,结构扁平化,就代表上升的机会小,是,做动画特效是能赚钱,但谁也不想到了四十岁还在这做文件,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和创造力都跟不上,走向管理岗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严重的加班,只有绩效奖金,没有加班费,员工们心里有意见,工作室也承担一定的风险,还有加班晚上打车,不说打车和费用问题,路上的安全就是大麻烦。

  只有解决了日常的这些“小”问题,年底激励的奖金才有实在的效用。

  三人一边讨论,一边研究明年公司配套制度的修订。

  首先是工作室规模,有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必须分出部分人来,专门负责维护游戏的运营,原先都是谁有空谁上,人员混乱还难以管理,阮天和陶秋对人员熟悉,便当场开始划拨人员。经过一年的发展,原本七八十人的工作室已经扩充到近两百号人,阮天直接划了四十号人给游戏,剩下的人再做其他安排。

  由工作到人员,最后,阮柔干脆做主,在工作室设立起了负责各个专项业务的小工作室,专门负责游戏运营的,负责外包业务的,负责新游戏开发与设计的,梳理得井井有条,三人看着,顿觉舒心不少。

  “这一分,结构就出来了,等明年先观察三个月,谁能升上来、谁能扛事儿,很快就能看出来了。”阮柔总结,“另外,以后业务再增加,按照这个模式继续改革,若单纯规模扩大,工作室内再划小组,等工作室扩到五百人,就要看看,是不是能继续扩充。”

  养人是有成本的,尤其如今的人力成本还格外高,除去工资外,还有配套的六险一金,额外的意外保险,交补饭补等等,原本员工所感受到的到手工资要高昂得多,哪怕工作室再挣钱,也不能随意嚯嚯,否则,工作室哪一天撑不下去再说,也祸害了工作室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公司的加班问题,其实跟第一个问题也有些关联,人数升不上去,就只能靠现有人员加班,但也不是说,他们就拿员工当来黄牛了,而是动画游戏行业一年内就有自己的淡旺季,旺季的时候天天加班加到怀疑人生,闲的时候在公司摸鱼能摸到了无生趣,恨不得找点工作干干。

  “所以,咱们的加班,除去法定工作日必须结算加班工资外,其他加班超过一个小时的,按小时累计,等到工作室空闲,就给他们放假!”阮柔再次替阮天和陶秋下了决定。

  阮天犹豫半晌,还是提出抗议,“要是工作室突然来活了呢。”

  “那就把人召回来啊,只要不出国,提前打声招呼,要不了两天就能回来吧。”阮柔疑惑问。

  陶秋见他靠不住,自己补充道,“可是这么放假,也不是一个办法啊,人在公司和在外面玩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阮柔无语,“合着你们知道人闲着,还不愿意给人放假呗。”什么资本家行为啊,她在心中默默吐槽,碍于自己当前也是资本家中的一员,她就不出声吐槽了。

  顿时,阮天和陶秋都低头不语,最后,陶秋争取,“真的不能全放跑了,工作室的活有时候说来就来,总不能为此不接业务吧。”

  “那规定就再细致点,根据假期长度,对放假的人员有一定要求,保证他们到岗的时间,这总行了吧。”阮柔妥协一步,主要业务方面,她是真不大懂。

  综合一下,这个做法陶秋勉强接受,毕竟不接受也没办法,真要几倍的付加班费,除非坐拥金疙瘩的国企才扛得住。

  “至于打车和往返时间的问题,其实长远来看,我是希望咱们自己买块地,工作区外,能有配套的住宿和生活区,当然,这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现在条件还不允许,那能不能在公司附近长期租几个房间,供人暂时歇歇的,省得人来回跑。”

  陶秋举手,“阮姐,这件事我来办,看能不能租房,或者跟酒店谈一下长租的优惠价格。”

  两个问题都解决,三人再次商量起年底奖金的事来。

  只是商量来,商量去,奖金的金额始终定不下来。

  阮天觉得,可以拿出今年利润的十分之一出来,专门发奖金,但陶秋和阮柔都不同意,一来,这就是好几百万,摊到个人头上,金额太大。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次性发这么多奖金,明天人还是可能会跑?”阮柔试探问。

  结果,就见两人呆愣愣看着自己,显然没想过这种可能,在他们想法里,打工人嘛,只要钱给谁,谁会愿意去其他公司再折腾。

  但人工作又不是只图钱,说到底他们工作室规模还小,比不上外面那些大厂,而工作室有了一款成功游戏的经验,去其他大厂面试是很有利的,保不齐人就跑了。

  “姐,那你说怎么办?”阮天和陶秋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说完,三人相视一笑,原本有些严肃的场合,顿时欢快多了。

  “你们说,发股份怎么样?”

  “股份!”两人全然吃惊,工作室蒸蒸日上,在他们看来,发股份还不如直接发现金呢,而且,股份应该怎么分才合适,也是个麻烦。

  严格来说,股份是根据公司估值来的,也就是说,公司估值越高,股份就越值钱,作为一家初兴公司,去年的这个时候,公司股份还一文不值,但如今,有了稳定的流水,股份可就值钱多了。

  再者,有了股份,基本上员工就跟公司有了一定程度的捆绑,除非特别大的利益趋势,否则不一定会轻易选择离开公司,总的来说,以如今的公司估值派发股份,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只赚不亏。

  阮天和陶秋同时向阮柔投来一个看奸商的眼神。

  阮柔摸摸鼻子,作为打工人的良心还在隐隐作痛,她轻轻咳嗽一声,假装没看到两人谴责的视线,“所以,你们觉得怎么样,我想着,愿意要股份的,以市值的九成来派发份额,如果要奖金的,正常派送,但以后需要提拔的话尽量从这些选择股份的员工中挑选?”

  “好,特别好!”两人再次异口同声。

  陶秋谄媚着拍马屁,“阮姐,你可真厉害,以后工作室的发展可就全靠你了。”

  阮天顿时急了,跟着说好话,“姐,我可是你亲弟,以后还是靠你罩着。”

  “哈哈哈。”阮柔被逗得前仰后合,之后,三人继续约谈员工,全当年底的绩效面谈了。

  这一谈就是一个星期,等约谈结束,阮柔都有些恍惚,“这活可真不是人干的。”她还是个兼职呢!

  

第466章 兼职的阮柔表示很苦逼,年底本职工作本就够忙的,还要抽出……

  兼职的阮柔表示很苦逼,年底本职工作本就够忙的,还要抽出时间忙活工作室的事,可忙也没办法,阮天跟陶秋就两个人,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她只能挤出时间来。

  从年底一直到一月中旬,总算忙得差不多,赶在年前,该理清楚的账理清楚,该发的奖金发出去,热热闹闹的年会后,还给工作室的三名员工分了股份,才总算是忙完。

  好在一切顺利,春节前,事事妥当,阮柔和阮天也有了时间,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这是阮柔离婚后的第一个年,阮天当属最高兴的,毕竟头一年的新年,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家过,别提多凄惨了,今年姐弟一起倒是热闹许多。

  阮家的亲戚不少,真正亲近的却只有阮姑姑一家,原因概因当年阮父阮母年纪轻轻离世,多少所谓亲友上门来打秋风、占便宜,叫当时年幼的阮秦和阮天看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伺候再不跟那些人互相来往,就此断了亲。

  故而,阮家的年着实有些冷清,不过今年有两个人,阮天表示很满足。

  阮天勉强算得上一个良心资本家,法定假期是从除夕到初七,后面还要调班两天,阮天直接提前两天给员工放了假,全当春节福利。

  故而,腊月二十七这天,阮柔和阮天两人就开始在家准备打扫卫生、采购年货。

  阮家的房子三室一厅,套内面积约莫一百来平,两人住的都是次卧,主卧一直空置。

  两人日常忙碌,也会固定请人来打扫,家中还算干净,只是墙上的积灰以及常年关闭的主卧需要重点打扫。

  打开尘封的主卧大门,姐弟俩都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