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9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在家熬了两年,经历了嫂子不待见,亲爹亲兄长不管,娘亲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金小妹早已不如先前单纯,此时一听工钱,顿时警醒,“大嫂,你问这个做什么?”

  金大嫂端着一张和善笑容的脸,宛如世纪好嫂嫂,亲近道,“你年纪还小,我这不是怕你被阮家骗了,那些地主家,可没一个好东西,别是看你年纪小,咱家没根基,估计诓你去做白工呢。”

  金小妹心道,这是把自己当三岁小孩哄呢,面上也不闹翻,她只是说,“大嫂,还是你说的有理,。”转头朝金母道,“娘,待会吃过饭,你帮我琢磨琢磨,帮工要注意什么,这个工钱合不合适。”

  金母自然没有不应的,金大嫂自讨个没趣,讪讪闭嘴安心吃饭。

  等吃过晚饭,金小妹第一次没帮自家大嫂洗碗,而是一溜烟跟金母回房,嘀嘀咕咕了一晚上,也不知都说了些什么。

  总归,第二天,金小妹就收拾了一个小包裹,昨儿阮娘子可是说了,家里可以安排一间小房间,娘说她不一定要在那住,但得把东西带过去,把位子占住,省得再出变故,她深觉有理,天还没亮,就带着小包裹朝阮家来了。

  

第505章 金娘子态度积极,就是可惜来得实在太早,连一向起的最早的宋氏此刻……

  金娘子态度积极,就是可惜来得实在太早,连一向起的最早的宋氏此刻都还在睡梦中,更别提阮柔母女。

  门扉紧闭,内里没有丝毫动静,金娘子不敢大声敲门,也懒得再跑回去,索性抱着小包裹,直接靠在门上打瞌睡。

  一觉睡醒,等里面传来动静,她揉了揉眼睛,终于敢敲门了。

  “笃笃笃。”

  宋氏正在灶间做饭,听到声音,连忙过来,见是金娘子,欢迎道,“金小娘子来了,快进来,怎么这么早。”

  金娘子没好意思说自己天还没亮就来了,只是笑笑,“宋姨,你喊我小妹就行。”

  “好,小妹。”两人一前一后,宋姨客气,可同为阮家雇佣的帮工,她也没让人闲着的想法,直接带着人回到灶房。

  金小妹在家干惯了活,灶台上的事自是驾轻就熟,一起跟着忙活起来。

  阮柔和阮母是等早饭好了才起来的,此时已经天光大亮。

  阮家的早饭很是简单,一锅粥、一蒸笼包子,配上两个小咸菜,但粥是小米、包子是白面,这年头一般人家就是正午饭也舍不得这么吃,起码金家不舍得,所以金小妹啃着香喷喷的包子,只有满心的满足。

  其实她还有些忐忑来着,觉得自己一个帮工跟主家吃一样的东西,是不是过于僭越,但见宋姨一脸坦然,也就跟着接受了。

  饭毕,她抢着去收拾碗筷,一边洗涮一边跟宋姨搭讪,“姨,我们平常就跟夫人和小姐一起吃饭吗,会不会不太好啊?”

  “没事,阮家都是心善的人,你不用担心,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做活认真点就行。”宋氏在阮家帮工十几年,一直这么过下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阮家人心思仁厚,她们也不能理所当然,别的做不到,做事尽心尽力还是可以的。

  金小妹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做事一定用十成十的力。

  阮家的活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除去一日三餐,洗漱打扫外,还饲养了十几只鸡,和一头牛、一头猪。

  鸡是养了家里吃鸡蛋的,并不用跟村里人一样拿去还钱,公鸡养大了还能宰了吃,猪就纯粹为了吃肉,至于牛,则是下地干活的,阮家小百亩地,下面的佃户每到农忙时节就要来借牛,代价则是要负责牛一年的吃食,当然,就是干草,其他的阮家自己准备。

  所以,宋氏和阮小妹主要负责鸡和猪,伙食嘛,基本就是菜叶拌米糠,要是家里有多余的剩菜剩饭,也都是它们的。

  刚喂完,金小妹正想问问宋姨,还有什么可以自己做的,就听小姐喊她,忙擦了双手走出去。

  “小妹,我和娘待会要出去看看田地,你跟我们一起去吧。”喊上金小妹,主要是这一趟出去不知道多少时间,阮柔计划让她带上一些干粮和水,要是中午回不来,也能解决吃饭的问题。

  因着得了一份挣钱的活计,此刻的金小妹对阮家简直好感度爆棚,此时听小姐要带自己出去,自然没有二话,直接应下,只是,她有些好奇,“小姐,我们出去做什么啊?”

  “我昨儿立了女户,今天出去跟佃户们打声招呼,顺带看下今年播种如何。”

  如今正逢早春,适合播种的时节,阮柔这一趟出去,需要跟各家佃户正式打个招呼,以后各家往来就是由她来负责,再者,还得看看各家佃户粮食播种的情况,是不是有偷奸耍滑、荒废田地的,若是有不靠谱的,明年就得换一家来种植,可不是全然看热闹。

  阮母听了点头,就是有些怜惜,外面风吹日晒的,还要跟各色人打交道,要不是当家的没了,谁家舍得女儿出去干这种苦活累活,她都恨不得自己一个人去,就是女儿非要说什么立了女户就得担起来,唉,怎么劝也不听。

  家里一切收拾好,嘱托宋姨看家,阮柔和阮母带着人出门,金小妹手里还提着一个小木箱,里面是早上剩下来的几个包子和一壶水。

  阮柔昨儿去立女户,就认真研究过地契的位置,了解个大概,加上阮母在一旁指路,很快就来到了第一户农家。

  这是一户姓周的佃户,来赁田的是当家的周老头,如今年四十,是打理庄家的一把好手,就是家里人丁兴旺,宋老头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又给他添了十个孙子,所以,哪怕家里有二十五亩田地,却依旧不够吃,只得去阮家又租了十五亩,凑足四十亩,一家子辛苦一年,勉强混个七成饱。

  数下来,周家已经租阮家的地十年了,田地里的产出中等偏上,为人也老实能干,是能够让主家省心的佃户。

  因着距离最近,阮柔最先到了周家负责的田地里,此时,肉眼可见的,一群周家人正辛苦劳作着,老人、年轻人、小孩,俱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村里的人家都是熟识的,金小妹跑去喊了周老头过来,几人坐在树荫下聊天谈话。

  “周叔,您是种地的老把式,可能看出来今年的气候如何?”

  都说人老成精,周老头见着阮家母女俩,再想到昨儿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立女户消息,当下心中有了计较。

  “我瞧着,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去年冬下了场大雪,是好兆头呢,而且你看,这几天插秧的时候,天气都好,还打了几场雷,不说收成多高,好好伺候,跟去年一样肯定不成问题。”

  阮柔听了,露出满意的笑。

  她为什么没有问今年收成怎么样,那是因为,收成如何不仅得看天、还得看人,周老头回话也说得巧妙,既没有直接回答产量能有多少,避免之后交不上足够的粮食被为难,却又说跟去年一样,去年阮父还在,就算有佃户从中做手脚,空间也不大,完全可以作为阮柔参照的标准。

  两边又聊了几句,知道周家今年种了几亩稻谷、几亩大豆花生芝麻之类后,寻思周家还得忙着播种,阮柔还有好几家佃户要跑,遂很快告辞。

  一个上午,阮柔一共跑了四家佃户,其中三家都很配合,唯有一家同姓阮的族人,张口不大客气,仗着同族人的身份,明明赁着阮家的田地,不说讨好,起码说话得客气点吧,偏还一副他愿意租田地,阮家就该欢喜应着的模样,甚至还说着同为族人,租金是不是应该降低点的言语。

  阮柔早有心理准备,并不为此生气,可阮母却气得够呛,她还记得去年这人在阮父面前老实的模样,结果就是个会见风使舵的。

  “娘,你别生气。”阮柔第一时间安抚了阮母的心情,为此生气没必要,而后对着那被称为阮老三的所谓族叔道,“族叔既然觉得租子高,不如就不租了,正好,今年的种子还没播下去,我还来得及问问其他佃户有没有需要的。”

  本来准备占些便宜的阮老三闻言一愣,这是什么情况,他就是想降点租子,可没打算不租啊,不租阮家的,他租谁家的去。

  阮家算是阮氏族中最有钱的一户了,足足八十亩的良田,不知养活了多少农户,而且,因着同族,虽然收的租子是一样的,但寻常阮家并不要他们的孝敬,家里遇上什么困难,去阮家还能借上几两银子应应急,若去旁人家租,准没有这么轻省。

  唬了一跳,他忙道,“嫂子,惠娘,这秧苗都等着下田了,我可没有不租的意思,租子要是不降就算了,我就问问。”

  边说边讪讪的笑,其实四成租子已经不算高了,周围还有不少收五成租子的呢,至于三成租子,他倒是曾经听说过,好像隔壁县有一个在京里当大官的,家里足足几百亩田地,给其族人的就是三成租,但对外人还是四成租,他肯定沾不上这光的。

  见对方服了软,阮柔才满意,“那今年就先不动,等秋收定下一年的租约,我再来问问,要是不愿意租,我们也不勉强。”

  虽然春耕是春天才开始,但一般租约从秋收完就得定下,因为秋收后有经验的农户就得开始翻地、养地,秸秆、卧肥之类的,如此第二年的收成才能好,只有那等懒人家才会收了粮食后就不动弹,每年收的粮食也低。

  “不了,不了。”阮老三拒绝道,自家赁的地他可花了不少功夫打理,才不舍得让给别人。

  不管对方怎么说,阮柔还是留下一句“再说”后离开,让阮老三忍不住心里直打鼓,枉他还以为阮家没了当家人,肯定得势弱几分,没想到小姑娘胆子足气性也大,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得,他还是老实别折腾吧。

  这天中午,果然没来得及回去吃饭,三人在一处田埂下凑合吃了,也没去邀请她们上门的佃户家吃,谁家都不容易,她们仨吃一顿,人自家人就得少吃点,何必呢。

  等到日头渐渐西沉,基本上把五亩以上的佃户都跑了个遍,其中有同周老头一样老实的,也有阮老三那般蠢蠢欲动想要搞事的,更有看她们一区群女人好欺负,压根不服管的,说话还流里流气,叫人见了就心生厌烦的,相较起来,几户阮氏族人在其中竟然还算好的了。

  摸排清楚各家佃户的情况,阮柔一一记在心里,并没有轻举妄动,主要是契约已签,不好直接改掉,左右该说的都说了,今年秋收看收粮就可以看出各家的人品。

  当然,她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但凡不老实的,明年都别想再赁她家的田地,就算吃亏也只这一年,只是可以预想,秋收必定还是一场苦仗,届时还得请人来看着才行。

  

第506章 一圈巡视,少说走了十几里路,等到终于能返程时,阮柔只觉得腿脚都……

  一圈巡视,少说走了十几里路,等到终于能返程时,阮柔只觉得腿脚都不是自个的了,还得一脚一步,赶在天色完全黑下来前,三人终于到家。

  宋氏早已做好了饭菜,此刻见几人精疲力尽归来,连忙先上了一碗糖水,这在乡下也是难得的好东西。

  “咕噜咕噜。”一碗糖水一饮而尽,阮柔坐在餐桌旁,只觉得浑身舒展开来。

  阮母见了,忍不住好笑,更多的还是心疼,“现在知道累了吧。”说到底,还是对女儿立女户有点点小小的质疑。

  阮柔没放心上,“这有什么,以前爹不也是这样过来的,说起来,我这还算轻松的呢。”

  母女俩说着话,金小妹在一旁没吭声,一点点抿着糖水,压根没觉得累,毕竟她是干惯了农活的,走路再累也没下地春选种抢收来的累,要不是来了阮家做帮工,她这会肯定还在家里下地呢。

  四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今天跟各家佃户聊天的情况来。

  阮母蹙眉,道,“你爹在的时候一个个看着都挺老实,现在肯定是见你一个姑娘家,好欺负。”

  这确实是个问题,总有那欺软怕硬的,虽说阮柔并不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软,但架不住旁人觉得,更何况,前些天因着立女户的事儿,跟族里关系还闹得有些僵,看起来就是没靠山的样子。

  “惠娘啊,”阮母说话支支吾吾,好半晌没能开口叫闺女服软。

  “娘,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如今家里就这几个人,互相商量着还能拿个主意。”阮柔劝,怎么说她现在都是当家人,就怕阮母一直不拿自己当大人。

  “那娘就直说了,惠娘啊,你爹在的时候跟族里偶有争吵,可也没有闹出过大矛盾,可能你年纪还小,眼里掺不得沙子,可大人眼里不是非黑即白,说到底,族里逼着过继,可也没真闹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阮母犹犹豫豫说着,一边还偷觑女儿的面色,见没有不悦,这才敢说完。

  阮柔没有如阮母所猜测的生气,而是有些叹息,她不是一无所知的小孩子,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心里憋的那口气让她不愿意轻易低头。

  诚然,跟宗族完全闹翻不可取,但她又没做错什么,凭什么叫她先低头,所以,她想着让族里低头,自己再顺势原谅,双方和好,如此,阮家不至于没了宗族照应,也不会叫族里觉得她们阮家好欺负,再鼓捣些有的没的。

  “娘,我知道,只是再等几天吧,否则还叫旁人以为咱们好欺负呢。”阮柔宽慰道。

  眼见闺女没有置气的意思,阮母这才放心,至于时间上倒是不着急,左右不着急这一天两天的。

  母女俩说着话,桌上的饭菜都快空了,阮柔正准备放下手中的碗,就听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宋氏皱眉,以前阮父还在的时候,家里的大门是不锁的,但自从家里没个男人后,但凡进出都要紧锁,担心有人打歪主意。

  “宋姨,是我。”

  熟悉的声音传来,阮母纳闷道,“是小秦氏,她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宋氏犹豫片刻,问,“小姐,要去开门吗?”两日的功夫,足够她认清谁是当家做主的人。

  阮柔想了想,回,“宋姨,你去开门吧,看看她到底闹腾什么。”

  宋氏便去开了门,果真是小秦氏,遂直接问她,“小秦,你来做什么?”

  秦氏心里正一肚子火,见门开了,顾不得跟宋氏寒暄,直接一股脑冲了进去,直到堂屋,眼见一桌四副碗筷,心火更旺,“婶娘,你这是什么意思。”

  一句话把阮母直接问懵了,“我怎么了?”

  秦氏见她丝毫心虚都没有的模样,原本七分的怒火都变成十二分,压根没考虑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发出质问,“婶娘,你们怎么能不跟我说,直接另雇了帮工来。”

  阮母没脾气,不代表阮柔没脾气,她斜靠在座位上,看向秦氏的目光带着讥嘲,“你是什么人,我阮家请帮工还要你同意了?”

  “我,我........”理不直气也壮的秦氏愣住了。

  是啊,她是什么身份,说的亲近点,她是阮母的同族侄媳妇,惠娘的同族他堂嫂,说的远一点,她就是阮家花钱请来的帮工,不管从哪层身份,她都没有立场在这里闹腾。

  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她在阮家当了好几年的帮工,自认情分非常人可比,而且,有着同族的情分在,那金家又有什么值得说道的,怎么就让阮家看在了眼中呢。

  狠狠瞪了一眼金小妹,秦氏伸手就要过来扯阮柔的袖子,“惠娘。”

  阮柔躲开,一副疏离的模样,“堂嫂,时辰不早了,若没事,你就尽早回去吧。”

  秦氏又气又急,只觉自己一个人只能在这儿被欺负,遂跺跺脚,一扭头往外去。

  阮柔顿时无语,这都什么人啊,转头吩咐宋氏把大门重新关上,一番折腾,桌上的饭菜早就凉透,也没了胃口,索性撤下去。

  晚上,宋氏和金小妹各自有自己的活计要干,而阮柔则在屋内,跟阮母对着今日去过的田地,一一记录下对佃户的评价,靠谱的明年若无意外还得续约,有的还要观察,还有小部分,则压根不用考虑,明年定然不能再合作的。

  一切完毕,阮柔就歇下了。

  本想着好不容易能休息几日,顺带理理家里的木工坊,却不料再次有人上门,不是别人,正是秦氏带着一家老小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