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412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嘀,阮惠娘的心愿已完成,奖励10000积分。”

  一生顺遂,阮柔没费什么心,在系统询问是否继续下一个任务时,直接选择了继续。

  “嘀嘀嘀,任务世界已开启,阮兰娘的心愿。”

  “宿主传输中,传输完成。”

  又是一个古代世界,任务发布者阮兰娘乃隋朝世家大族阮家的嫡出女儿,生得花容月貌,又有一身好才华,名声享誉京都,堪称从一出生就站在了顶点,追求的世家公子能从城东排到城西,如此的人,只待长辈寻一良人,一辈子都会顺遂安康,这样出身的千金小姐,又会有什么过不去的遗憾呢。

  阮柔沉下心神,继续接收原主的记忆。

  

第544章 半晌,躺在床榻上接收完全部记忆的阮柔忍不住翻了个身,哀叹一声。……

  半晌,躺在床榻上接收完全部记忆的阮柔忍不住翻了个身,哀叹一声。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嫁与门当户对豫章侯府的嫡长子田家大郎做世子夫人的原主,硬是被塞给了同样爱慕原主的田家三郎。

  要知道,同是一家兄弟,哪怕同父同母,可出生顺序不同,人生际遇和前程也是天壤之别。田家大郎是豫章侯府的长房嫡长子,从小享受着整个侯府全部的资源和培养,在京都名声斐然,且由圣上面亲自下旨成为侯府世子,铁板钉钉的未来侯爷,嫁给这样的田家大郎,结的是姻亲之好,也是阮家为原主安排的最好的婚姻。

  而田家三郎呢,不过长房嫡出三子,上有出息的嫡兄,中有从军走武官路子的庶出二兄,下还有倍受爹娘疼宠的嫡出弟弟,可以说,不管从才学、人品、相貌、侯府受宠程度乃至未来前程,田家三郎都无法跟田家大郎相比。

  原主本该在娘家的护持下,嫁与豫章侯府世子,成为侯府宗妇,未来顺遂一生,而不是被所谓田家大郎的谦让,硬生生在新婚夜被田家三郎侵犯,不仅给娘家名声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打击,让外人非议诽谤原主是一个勾引丈夫兄弟的**,自己更是在田家被苛待被为难、被辱骂羞辱,年仅二十就郁郁而终,其背后,少不了侯府的推波助澜。

  一切的根源,不过在于田家三郎自以为是的倾慕原主,在亲兄长跟前郁郁寡欢,醉酒耍疯、寻死觅活,凭借所谓深情求得兄长谦让,田家三郎令人恶心,田家大郎同样不遑多让,明明是自己谈婚论嫁的未婚妻子,却在新婚夜让原主盯着盖头被自己的亲弟弟玷污,只能说,都是一窝畜生。

  阮柔想着想着,心情不由得激荡起来,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好似要将她焚烧殆尽。

  她无奈抚摸心口,给原主保证,“你放心吧,我会让田家人付出代价的。”

  之所以是田家人,而不是田家大郎和田家三郎,自然是因为作恶的可不止这两个罪魁祸首,田家的每一个人都是帮凶,前一世,既然能为了两个小畜生的歹毒行径遮掩乃至加害原主,害得原主丧了命,这一世就该付出应有的代价。

  随着她的保证,身体中的愤怒渐渐被平息,但阮柔能感受到,那股愤怒只是蜷缩在身体某处,只等着某日再也抑制不住,亦或者彻底了解这股愤怒。

  耽误了一会儿,原本还漆黑一团的外面,已然露出一抹鱼肚白,外间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想来是下人们在准备侍候她起床。

  果不其然,不多时,阮柔听见一阵极其轻微的敲门声,“小姐,可要起了。”

  说话的是原主的贴身大丫鬟锦绣,前世跟着原主陪嫁到丫鬟之一,田家是个虎狼窝,原主被磋磨死,陪嫁的丫鬟小厮也都没讨着好。

  锦绣对原主十分忠心,当初新婚第二天早上,发现跟原主同房的乃田家三郎,就一力主张原主回阮府告状,跟田家分清界限,给自己寻个公道,可惜,原主当时被田家人连哄带骗,兼之顾虑自己清白已失,故而选择了忍气吞声,孰料一步退步不退,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现在么,阮柔无暇多想,略提高声音回,“起来了,你们进来吧。”

  顿时,一群丫鬟鱼贯而入,光是一个起床,抬水盆毛巾洗漱的,穿衣服、叠被子的,梳头化妆的,总之,两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但凡能进屋伺候的,没一个闲着,要不说阮家世家大族规矩多呢。

  要说阮家,虽没有公候伯爵的背景,却是从前朝传承几百年至今的世家大族,光是本朝,皇后贵妃就出了两位,在偌大的京都朝堂,姻亲故旧遍布,原主亲爹阮父乃礼部尚书,虽瞧着不起眼,可却是皇宫里圣上皇后跟前的常客,二叔在江南富庶地任一地知府,三叔是国子监祭酒,半个京都的学子都得称呼一声座师,四叔是吏部侍郎,官不大,权利不小,阮家这般家世且欣欣向荣走上坡路的,在整个京都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而原主,则是阮家这一代第一个女儿,长房嫡长女,享受着家中长辈的看重疼爱,本人也极其出色,幼时跟着兄长一起读四书五经,才学见识出众,跟着娘亲阮夫人学女工和管家理事,样样料理妥当,可以说,这样的原主,完全配得上豫章侯府的世子,就是可惜心不够坚、不够狠,才叫田家的歹毒行径得逞。

  足足两刻钟,一群丫鬟的簇拥下,阮柔才算收拾妥当,到了能简单出门的地步。

  锦绣是原主身边最能做主的大丫鬟,原主不发话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她做主,此时,见差不多了,她便道,“小姐,可以去给老爷夫人请安了。”

  多说多错,阮柔有原主的记忆,却很难保证一些小细节都与原主保持得一模一样,故而,只轻微颔首,“嗯,爹娘怕是等着了。”

  一群人转战大房用饭的膳堂,阮家人丁兴旺,除去二房一家在外做官外,上有祖父祖母,下有大房三房四房,每一房人都不少,凑一起吃饭得坐满三大桌子,不仅主子们吃饭费劲,下面的下人做菜上菜也是个麻烦,故而,一般阮家几房吃饭都是分开的,唯有每月初一会一起吃顿饭,以及去府中祖父祖母的院子吃饭会凑到一起吃饭,平素想要见面就是彼此串门子,去府中学堂或者后院玩耍等,总而言之,不整日凑一起。

  远香近臭,四房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兼之都得靠自己和家族奔前程,故而四兄弟之间没什么矛盾,连带着四房人也和和气气没什么矛盾。

  阮家长房,原主是嫡长女,上面还有个嫡长兄,下面还有个庶弟,大房一般吃饭的也就阮父阮母和三个儿女,至于软辅旁的侍妾同房,阮母不刻意磋磨她们,叫她们在一旁侍候,却也轻易不会让其掺和一家子的聚会联络,存在感其实挺低的。

  来到饭桌旁,阮柔跟阮父阮母和阮大哥见礼,阮大哥是个看起来十分温和谦逊的读书人,如今年方十九,只是举人功名,依旧被阮父压着在国子监读书,只等明年春闱奔前程,为了安心读书,也还没有成婚,倒是定了一门亲事。

  阮小弟是庶出,性格有些怯懦,怯怯跟阮柔问了声好,随后就把自己当蘑菇缩在角落,阮柔应了声,也没怎么放心上。

  阮母见着女儿,满心的欢喜,只觉得女儿一日日出落得漂亮,忍不住感慨,“没想到兰娘一眨眼也到了出嫁的年纪。”

  阮柔原本好不容易平复出来的好心情顿时被毁了个彻底,却还得不叫阮母看出异样,勉强装出羞涩的模样,“娘,你说什么呢,女儿只想一辈子在家陪着你。”

  “傻兰娘,说什么瞎话呢,娘也希望你一辈子不出门子,可田家大郎是个好的,年纪轻轻已经展露头角,性子也好,有你爹和几个叔叔在,将来肯定会待你好的。”

  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可以说,田家大郎是阮父阮母用心寻到的好亲事,若没有意外,靠着阮家的权势,原主确实能过上如阮母所说的生活,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好了,吃饭呢,说这些做什么,依我看,兰娘最好在家再陪我几年,我可舍不得乖乖女儿嫁出去。”阮父见女儿不大自在,打了个圆场,一家子开始用膳。

  

第545章 用完早膳,阮父自去上衙,最近朝堂无事,阮父去上值时心情极佳,阮……

  用完早膳,阮父自去上衙,最近朝堂无事,阮父去上值时心情极佳,阮母则领着三个儿子去长房给婆婆请安。

  阮家祖母是位慈和的老人,如今年五十六,一头青丝已成白发,只依旧梳得齐整,脸蛋圆圆,可见年轻时定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大约人年纪大了,耐心就少了,阮祖母不过听大儿媳说了府中的几件小事,便不耐烦挥挥手,“行了,这些事素来都是你管,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且先去忙吧,还有小子们,该去读书的读书,让兰娘她们几个姑娘陪我会子。”

  闻言,阮母和两个妯娌,连带一串的小子皆纷纷行礼作别,前后不到一刻钟。

  等一大屋子的人去了大半,阮祖母才算松了口气,人多她连喘口气都觉得累,下次还是要跟几个儿媳说说,不必每日过来请安了。

  想法不过一闪而逝,阮祖母一眼瞧见一群孙女中最亮眼的大孙女,慈眉善目地朝她招招手,“兰娘,过来,到祖母身边来。”

  阮柔见状,起身到了祖母身侧的小几上,紧紧挨着祖母坐下,颇为依恋地喊了一声,“祖母。”

  “嗳。”阮家祖母应着,想起大孙女不日就要出嫁,免不了几分伤心。但凡女子出了门子,再回娘家可就难了,就算夫家不介意,外界的流言蜚语也会攻击人,她一大把年纪,随着成婚日子逐渐临近,跟大孙女是见一面少一面,故而格外珍惜。

  今日距离大孙女成婚不足十天,该准备的都准备差不多了,嫁妆添妆早已准备好,只等着良辰吉日出嫁。

  但阮家祖母有点私心,总想给家里第一个出嫁的姑娘添一些好东西,只是,眼下其她几房的姑娘都在,她不好当着面说,免得传出她不公的埋怨来,不过却是打定了主意待会把人留下来偷偷交代几句。

  阮家是个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外面那些旁支且先不说,光论府里的四房,因着如今老太爷老太太尚在,阮家并未分家,四房人住在一起。

  阮家大房育有二子一女,二房夫妻同样两子一女,两个儿子都是嫡出,女儿为庶出,如今都跟着阮二叔在任上,三房只一对嫡出兄妹,四房人可就多了,足足三双儿女,其中,长子和三女为嫡出,另有两儿两女庶出,总的下来,阮家下一代共有十四人,堪称人丁兴旺。

  如今,留在老太太房里的,就有大房三房和四房的五个姑娘们。

  原主如今年方十七,不日即将成婚,下面的几个妹妹有的已经定亲,有的则则还在相看,唯有四房两个最小的将将十岁,还不着急。

  几个姊妹们围着祖母说笑,聊些最近的趣事,偶有几个妹妹凑到阮柔跟前说些悄悄话,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出自不同房,但几个姑娘间没什么矛盾,关系很是不错,想来这也是原主被田家摆了一道后,不愿意回娘家伤了阮家女儿名声的缘故。

  说笑了一阵,阮家祖母便借口累了,让其她几房的孙女回去,唯独留下了阮柔。

  等房间内只剩两人,阮祖母这才搂着孙女的肩膀,声音很是怜惜,“兰娘,你过不了几日就要出门子,人选是你爹娘挑的好人家,豫章侯府家世没得说,田小子人品也好,我再没有该担心的,可姑娘家嫁人,总是去旁人家生活,少不得受委屈,祖母做不了什么,唯独压箱底还有几件好东西,待会你去挑几件。”

  “祖母,先前您都给过孙女不少好东西,现在孙女怎么还能要你的东西,而且,下面还有一堆弟弟妹妹,我都怕把祖母您的箱底掏空了呢。”阮柔带着俏皮话的拒绝出来,顿时把阮祖母逗笑。

  “小丫头。”阮祖母嗔怪一声,却还是不容拒绝,掏出一张旧旧的嫁妆单子,这还是几十年前她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如今几十年过去,有的东西更值钱,也有的物件因为时间久远,反而没什么价值。

  之前,阮家祖母就从中挑出过两对花瓶,四幅头面,一小匣子宝石翡翠之类的,另明面上的添妆银三千两,暗地里其实还加了七千两,总归她老人家私房丰厚,不差这一万两,其实给的已经很多了。

  如今,阮祖母仔细看着嫁妆单子,差的东西肯定送不出去,倒是还有几套上好的头面,还是御赐之物,她一个老人家戴不了,不如给年岁正好的大孙女。

  阮柔推辞不过,到底接了,只是十分依恋靠在阮祖母的怀里,“祖母,要是可以,我真想一辈子陪在您和爹娘身边。”

  “傻孩子,”阮祖母摸摸孙女柔顺的头发,“祖母和你爹娘都会渐渐老去,你嫁了人,起码有个人陪伴,就是男人靠不住,总有子女可以依靠和交心。”

  阮祖母说的是心里话,她自己一生顺遂,嫁给阮家祖父,夫妻俩感情好,生了四女,没有庶出子女在跟前碍眼,哪怕后辈们有些小矛盾,也闹不到她跟前,故而对孙女当前的担忧,虽有理解,却并不赞同。

  阮柔便也没多说,她自己也知道,一个姑娘家不出嫁,除非常伴青灯古佛,否则,哪怕有皇家女儿,即便娘家人不嫌弃,也是要被外人碎嘴子,影响姐妹名声的。

  只是,如何对付田家,她已有了自己的想法,注定是要用自己去陪田家折腾一番,她会尽力减小自己婚事对姊妹们的不良影响,届时,还希望阮家长辈们不要太过责怪他才好。

  带着几幅头面,以及阮祖母强塞过来的五千两,阮柔回了房,拆掉头上略显繁复的发饰,直接可前面待客厅帮着阮母处理内宅琐事。

  这也是大户人家女子出嫁前必备的流程,管家理事,祭祀礼法,乃至忽悠宗族老小等等,都是即将嫁到豫章侯府的原主需要学的,从三年前,原主基本就跟在阮母身后学习这些了,如今距离出嫁不久,也算学了**成。

  见女儿过来,阮母关心几句后,索性直接当个甩手掌柜,在一旁看着女儿处理起这些事来。

  阮柔有原主的记忆,也有一套自己的处事原则,眼下不过一下内宅的小事,办的很是得心应手,看得一旁的阮母嘴角露出满意的笑来。

  等几个来汇报的管事们依次退下,母女俩有了点相处的时间,阮大哥去国子监,中午不回来,阮小弟还在府里学堂读书,但阮母不耐烦跟他装母慈子孝,只叫人回去跟自个姨娘一起吃饭,全当全了母子情分,那两人倒没什么不乐意的。

  

第546章 午饭的间隙,阮柔一脸忧愁,跟阮母胡诌了一番自己的感受,“娘,不……

  午饭的间隙,阮柔一脸忧愁,跟阮母胡诌了一番自己的感受,“娘,不知为何,我今日起来,总有些不好的预感,心脏砰砰直跳......”

  阮母先是一惊,她这人向来有些信神神鬼鬼的,唯恐女儿染上什么不好的东西,但旋即想起,可能是女儿出嫁在即,忧思过重带来的错觉,遥想她当年临出嫁前,不也是忐忑不安,连着几晚都闹着要娘亲陪自己睡。

  再如何宽慰自己,阮母也始终放不心来,摸摸女儿的手脸,没察觉什么异常,又让人去请府里养着的大夫,阮家上下几十口人,小孩子还多,故而府里常年养着一名大夫。

  被召唤的常大夫很快提着小药箱过来,一番望闻问切,愣是没看出什么问题,只是道,“恐是忧思过度,夜里没能睡好,我先开些安神药试试。”

  阮母便明白自己想的没错,有些无奈,又有些心疼,生为女儿家,嫁人之后就要开始吃苦受累,叫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忍心,可又不能不嫁,真真是左右为难。

  一份谢礼送走常大夫,阮母看向女儿,眼神中有着明显的担忧,“兰娘,你是怎么想的,告诉娘。”

  阮柔靠在她的怀里,“娘,我就是担心,都说田家好、田家大郎好,可我跟他也不过见过三两面,根本不知人品性格如何,马上就要嫁过去,我实在担忧。”

  女儿几句话顿时叫阮母揪起了心,但这年代就是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的,且外面对女子名声看重得很,即便未婚男女也不能经常见面以免坏了名声,明明她出嫁时还不是如此,十几年过去,对女人倒是越来越苛刻了,怪不得女儿如此忧心。

  心中怜惜之下,阮母压根没怀疑女儿故意作假,下午也不要女儿继续处理家事,而是催着人回屋好生休息。

  阮柔回到房里,无事可做,索性继续研究自己的主意。

  她没准备提前毁婚,否则,不仅会毁了原主的名声,田家更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太过憋屈,她预备直接在婚礼当天直接拆穿田家的阴谋,维护自己名声的同时,顺带泼田家一盆脏水,保管让田家上下男丁再也找不到同等家世门第的媳妇。

  接下来的几天,阮柔都无甚事可做,便在脑海中一步步完善自己的计划,届时该如何应对,说些什么话,怎么对付田家等等诸如此类,提前在心中打好预稿,至于身边的丫鬟们,依旧不敢透露什么,担心被阮父阮母知道阻拦她的计划。

  十天时间眨眼而过,很快,就到了阮柔出嫁的前日。

  这一日晚上,阮母干脆直接到女儿的房里一起睡,有一些话要叮嘱,再就是实在不舍得想多相处会儿。

  晚上,阮柔依旧没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听着阮母的殷殷叮咛,体会着这份温暖的母爱。

  翌日,尚是五更天(早上4:48),阮柔便被丫鬟们叫起,洗漱净身,全福嬷嬷动作利索地帮着绞了面,化上时下流行的新娘妆,乃至发髻、婚服,最后盖上盖头,等一切结束,她已经成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新娘子。

  前后拢共花了两个多时辰,眼见快到两家请高人算出来的吉时,阮柔整装待发,在正堂正式拜别过祖父祖母、阮父阮母以及兄弟姊妹,田大郎早已乘着高头大马,闯过阮家儿郎们设置的几道文武关卡,前来迎亲。

  阮柔牵着红绳,顺从地跟着上了花轿,喜娘和丫鬟们都跟在轿子外面,走得极慢,不必担心被人看见,阮柔一把掀开盖头,取下靴子里的一根簪子,擦拭一番后,试了下锋利程度,很是满意,方才簪到头上,在头顶一群珠玉翠石中,颇有些突兀。

  这根簪子灰扑扑的,既不是金银,也非玉石,看着很不显眼的模样,却是阮柔花了大价钱请铁匠铺加急赶制出来的,最大的效果就是锋利,她试过,以簪头的锋利,稍一用力就能划伤一个人的皮肤,若用力些,趁其不备,便是真捅死一个人也不是大问题,能很大程度弥补她在体力方面的差距。

  喜轿后面跟着的是长长的一台台嫁妆,阮家疼爱女儿,却没准备大出风头,嫁妆塞得硬实,只有七十二台,却是实实在在都能用得上和值钱的珍贵之物,前后相隔足有几条街道。

  京都的百姓们闲来无事看热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不时有艳羡的声音传来,前头高头大马上坐着的田家大郎不由得更加停止了背脊,衬得身子越发清秀俊朗。

  也不知走了多久,等马车的行进速度逐渐放缓,阮柔便知道豫章侯府到了。

  阮家五进的大宅院已是十分壮观,更别提眼前的豫章侯府,作为昔年御赐的府邸,豫章侯府占地极大,与之相对的,其内居住的田家人也极多,听说老侯爷的几个嫡庶兄弟都还住在侯府,对外以侯府的名义往来交际,更别提这一辈侯爷的兄弟们,加上下一代下下一代,四世同堂,估摸得有上百人,可比阮家要热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