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偏僻的清凉山,结果,下了轿子,入眼一看,发现不如自己想象中荒凉,难怪过去一年在京都颇受欢迎呢,这位阮家姑娘,当真是个厉害人物,也不知自己来找她讨办法到底可不可行。
是的,甄氏不是来示弱求和好的,而是想着讨教一个办法,她绝对不想自己以后的人生都沦为商人妻,连带以后的子孙后代都没有出仕为官的资格。
吩咐轿夫在山脚下等候,还好有一间茶水铺子,钱给够了对方也没什么不乐意的,甄氏带着身边的两个丫鬟一起艰难上山,两个丫鬟都是从娘家跟着过来的,算是她真正的心腹,此时少不得替她参谋一二。
“小姐,你真的要和离吗?”丫鬟秋叶颇带几分忐忑问。
一旁的冬阳抢先回答,“昨天是要和离的,以后田家就只是普通百姓,不,比一般人家都不如,小姐不和离,难道要跟着田家一起辛苦操劳看不到出路吗?”
秋叶纠结,“可,可小姐和离了又能去哪里呢,老爷夫人那个样子,怎么会愿意接回小姐,再者,田大郎未必愿意啊。”
两个丫鬟说得都很有道理,甄氏听在耳中,暂且没有回应。
好容易上了山顶,请一位小道士帮忙询问,很快,对方请她们进去详谈。
时隔一年,两人再次相见,彼此都有些唏嘘,尤以甄氏为甚,她瞧着青色的道服的阮家姑娘,正值青春年华,女人最好的年纪,对方没有嫁人生子,没有谈情说爱,而是已经在这荒僻山顶的道观清修,着实叫人唏嘘。
“不知甄夫人来此,有何要事?”阮柔看着甄氏,对方当初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她理解也接受,倒是没什么意见,但也没继续劝说的心思。
甄氏早在来的路上就将要问的话提前斟酌妥当,此时说出口很是流畅。
“阮姑娘,我是来请教一些问题的。”
“你说。”阮柔大方开口,“能回答的我可以说两句。”换言之,不能回答的绝不会多说。
甄氏开门见山,“阮姑娘想必清楚原豫章侯府的下场,我侥幸没受牵连,但难免对未来茫然,还请阮姑娘给我指一条明路。”
阮柔还没说话,一旁的锦绣不由得瘪了瘪嘴,还没忘记当初对方的不听劝。
甄氏显然也有点不好意思,问完这一句就低下了头。
阮柔可比单纯的锦绣看得多,甄氏再次找上门,肯定有了自己的主意,只是需要一个旁人给她一个肯定的答案罢了。
“你不是应该想好了吗,除了和离,难道还有什么好的出路。”
甄氏一时不知该喜还是该悲,女人一旦嫁了人,但凡还能过下去,谁愿意和离再嫁呢,可她着实没有第二条路能走了啊。
一咬牙,她再次询问,“如果田大郎不愿意和离呢,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肯定想要绑住我,还有,我娘家那边也一定不愿意让我回去的,生怕受牵连呢。”
阮柔好笑,“你不是都想到了嘛,既然怕受牵连,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是彻底撇清干系。”
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无论甄父再怎么想,甄氏始终是甄家的女儿,但凡豫章侯府出点什么事,他就得跟着提心吊胆,如此,不如索性和离。
甄氏眼睛一亮,这就解决了她最大的难题,至于田大郎不愿意和离的问题,难道甄侍郎还能连一个平民百姓都搞不定嘛?
第567章 说干就干,甄氏不是愿意坐以待毙的人,故而,从阮氏女这儿……
说干就干,甄氏不是愿意坐以待毙的人,故而,从阮氏女这儿得到主意,很快就归了家,暗中展开与娘家的谈判。
假借马上就要离开京都的名义,甄氏想好说辞后,提出回娘家探望,田大郎压根没多想,更没考虑甄氏向来与娘家关系不好。
不出意料,甄氏带着大包小包,还没踏进甄府,险些被直接拒之门外,还是继母瞧见她带来的礼物,大发善心让她从后门进去,至于为什么是后门,问就是担心跟豫章侯府扯上关系。
要知道,当初两家结亲的时候,豫章侯府仅是有些风雨飘摇,甄家还以为能攀上些好处,哪知道,结亲一年,丁点便宜没占到,还险些因此受牵连,甄父晚上在家想想,都要气得呕血。
“说吧,什么事?”甄父坐在上首,态度十分冷淡。
甄氏先是瞧了瞧甄父,又看了眼继母,没想到在这个家,最后给她打开大门的竟然是一向对她最不关心的继母,一时心绪免不得复杂。
思时来此的目的,甄氏定了定心神,语气坚决道:“爹娘,我想要与田大郎和离。”
“和离?”
“和离!”
两道意味不明,却同样震惊中带着疑惑的声音响起,叫甄氏霎时不由得反思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甄父一脸怒色,正要发火,却被妻子按住,继母面上依旧带着万年不变的温和笑容,曾几何时,这毫无温度与真心的笑曾是甄氏的噩梦,如今嫁为人父,经历种种,甄氏突然就看开了,结发夫妻尚且不能走到最后,更何况继母与继子女呢。
“爹娘,豫章侯府被夺爵,如今田大郎与其他庶出虽然尚且安好,可圣意难测,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来翻旧账,女儿实在担心,”说着,她微抬眼看上首两人的神情,继续道,“若女儿独身一人也就罢了,就担心圣上牵连甄家,届时女儿实在无颜面对爹娘和兄弟姊妹们啊。”
一番话,甄氏自认该讲的都讲了,至于话漂不漂亮不重要,全看甄父和继母怎么想。
甄父有些不大乐意,“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既嫁入豫......田家,就该把自己当做田家妇。”方才他险些脱口而出豫章侯府,甄父心中暗自警醒自己,万不可有下次了,同时心中不由暗恼,果真这个女儿就是个祸害。
甄氏垂眸,“爹,您如此说,就是在剜女儿的心啊。”
甄家继母眼珠子转了几圈,微微蹙眉,这话看似有些道理,可其中破绽也很大,女儿和离落在旁人眼中如何看,会不会背后说甄家嫌贫爱富,会不会影响自己女儿的婚事以及甄父的差事,其中种种,都要细细思量,一时竟难以下定主意。
“事关重大,你且容我和你爹好好想想。”
没拒绝,就比甄氏预想的结果要好,没强要一个答案,她只是如同过去很多次一般,低下了头,“女儿明白,若女儿和离,定然会给甄家、给爹娘带来不好的影响,不敢强求。”
甄家继母松了口气,甄父也莫名轻松不少,“这样,你原先闺阁的院落还在,先去看看吧,正好我让你几个弟弟妹妹去跟你说说话。”
甄氏闻言,顺从地离开,只是耳边隐约听到几句父亲与继母的争论声,不由得忐忑,还是希望能得一个好结果吧,其实关于田大郎决定离开京都回族地的消息,则是她特意隐下,以免两人以为豫章侯府的事已经了结,也是她为了和离耍的小小心机吧。
回到熟悉的闺阁,甄氏颇有些怀念,她在娘家不受宠,住的小院当然很普通,可在娘家顶多为爹娘不喜欢自己烦忧,嫁人后的烦恼更多,却无人倾诉她竟分不清哪个更好些。
方才歇息了片刻,下面丫鬟就来通传,说是几位小姐少爷来了,想来是继母特意吩咐的。
别看甄父官不大,后院丝毫不简单,甄氏早死的母亲乃甄父的正妻,如今继母为续弦,除此外府中还有三四位侍妾、好几个通房,府中子女七八个,甄父基本没几个上心的。
如今一串人乌泱泱的来,一瞬间衬得甄氏的小院都有些拥挤起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群人总算散去,期间甄氏温柔小意,做足了一个大姐姐的好形象,只希望爹娘能看在此多考虑几分。
出嫁女子回娘家到底不好久待,眼见时间不早,甄氏只得无奈提出告辞,临走前依旧没能得到肯定的回答,不由得沮丧。
本以为事情不成,结果没想到,天遂人愿,朝堂上消停一阵后,又有人弹劾几家与广川侯府关系匪浅的官员,恰巧豫章侯府与广川侯府的关系网密切重合,一时间叫甄父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唯恐被人弹劾了去。
毕竟,如今当官的哪有几个清廉的,没人查还好,若特意去查,一查一个准,他铁定跑不掉,说不定还能赶上秋天田家人流放那一波呢。
越想越是惶恐,甄父少不得四处打点,钱财珍宝送出去一堆,最后只得到一句,尽量跟前豫章侯府撇开干系,可女儿都嫁过去了,还能怎么撇清,纵是他表明不认这个女儿,也得有人信啊,况且这么没廉耻的事儿,他也不好意思干得这么赤。裸裸。
于是,前阵子女儿归家提出的和离,就成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女儿都和离了,总不能说他还和前豫章侯府有什么密切往来吧。
只是,和离可以,怎么才能把和离办得漂亮才是大问题。
一种是直接跟田家撕破脸,总归侯府的爵位都没了,还是圣上以及朝堂百官的眼中钉,越是结仇越能撇清干系,可甄父摸不清田家还有多少姻亲故旧保持往来的,不好轻易下决定;还有一种则是略显温和些,与田家好好谈判,可问题也很明显,田家都这幅光景,以后娶妻还能娶到什么官家姑娘,说句大言不惭的,如今谁高攀谁还说不好呢,甄父颇为自得地想。
最后,还是妻子帮他下定了决心——先礼后兵,若田家讲究礼节,两家和离再无关系自是最好,可若田家不愿意,他甄家也不是吃素的,给如今的田家添点小障碍还是可以的。
思及此,甄父便让妻子遣人唤女儿归家,此时还得再看看她的意思。
而等到甄家人上门,甄氏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还好局势如预料般,她的和离向来问题不大,至于田大郎,到时候她还得做一场戏,不能叫他记恨上,田大郎的小心眼和心机深沉,成婚这一年她可是深有所感。
第568章 甄氏与家人商量好,便特意拧着帕子,哭哭啼啼回了她与田大……
甄氏与家人商量好,便特意拧着帕子,哭哭啼啼回了她与田大郎目前居住的小院子。
二进的院子着实算不上大,得亏住的人少,勉强还能挤得开,甄氏几乎刚进正门,那边的田大郎就已经收到消息。
“这是怎么了?”田大郎眼中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怜惜,甄氏却根本分不清其中几分真几分假。
“大郎,我,我爹娘让我跟你和离。”甄氏哭哭啼啼说道,哭了一路,此时的她双眼红彤彤,似一双兔子眼,可怜极了。
“和离!”田大郎震惊,第一时间想发火,可看见甄氏的神情,那股子火气硬生生憋了下去,“你爹和继母的意思,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当然是不想和离的,从小继母一向待我不亲近,爹爹也最喜欢一双弟妹,我一直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家,”甄氏抽泣着,仰头看向田大郎的目光带着仰慕和亲近,“直到和大郎你成亲,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家,才知道不看他人眼色的日子,我怎么会想要和离呢。”
“那咱们就不和离,我们趁早收拾行李,早点离京吧。”田大郎本是怀疑的,可瞧见甄氏心向自己的模样,当下便信了七八分,忍下火气开始思考怎么解决这件事,最后冒出来的唯一想法就是惹不起,躲得起。
“真的吗,可我爹一直担心广川侯府的事会牵连甄家,方才把我喊回去威逼利诱,就要强压着我与你和离,说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殃及娘家,若我们走了,我爹和继母会不会使坏啊?”甄氏又是欣喜又是担忧,“我那继母最是个狠心的,说不定会用什么下作手段。”
田大郎心中冷笑,定是他那老丈人心思多才想的坏主意,还特意推了继妻出来做这个恶人,也就自家这个被继母忽视惯了、也没正经学过后宅阴私手段的人才会这么简单就信了。
甄氏被唬了一跳,还以为田大郎看出来她在做戏,好在并没有。
要说田大郎为何这么容易就相信了呢,一来是长久以来的自信,做了十几年的豫章侯府世子,他自认不管是相貌、人品、学识还是家世,都是同辈中的翘楚,如今失了家世,可其他的依旧还在,对上甄氏这样的小官千金,自然不觉得对方会嫌弃自己。
二来,就是甄氏的戏做得格外好了,没有用被容易拆穿的姜,可以说,她流出的每一滴泪都是实打实的,在甄家,她就特意给自己的眼睛来了一下,有了痛感眼泪顿时哗哗不绝,加上一路硬是把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伤心事都想了一遍,这才能维持住一副伤心落寞的模样。
田大郎咬咬牙,“这事你别管,也别应,我明日上门去跟你爹谈。”连一声爹和老丈人都不愿意喊,明显真生气了。
翌日,田大郎叮嘱甄氏在家中收拾行李后,一个人出门去往甄家。
甄氏不知双方具体谈得如何,只得在家一边神思不属地收拾,一边心中想法纷纷,终于,半上午出的门,到晌午前回来。
田大郎回来就气喘吁吁,瞧见甄氏条理分明地指挥下人收拾,半晌没吭声。
甄氏只能主动问,“大郎,你跟我爹娘可谈好了?”
“谈好了。”田大郎回应的声音有气无力,“你爹实在顽固不化,区区一个三品官,竟还在我面前耍起威风来了,他是忘记当初成亲时点头哈腰的卑微模样了吧。”
这话着实不客气,甄氏哪怕跟娘家不亲近,也颇觉受辱,正巧作出一副生气的模样,“什么,他还嫌弃起你来了,你这么优秀,合该是我配不上你。”
闻言,田大郎心中略觉舒坦,果然,甄氏是向着自己的,可惜,两人有缘无分,只能和离了,“甄氏,是我对不住你,我们,怕是要和离了。”
“什么。”甄氏泪眼涟涟,“我爹他说什么了?”
“你爹冥顽不灵,一直拿我们田氏一族和我娘三弟那边的流放威胁,是我护不住你。”
田大郎满心愧疚,不只为和离之事,还因着甄父威逼利诱百般好话讲尽,他见有利可图,这才同意和离,毕竟甄氏也就甄家不受宠的嫡女,胜在省心、家世还行,要说真能提供什么实质帮忙,那还真没有,远没有甄父许诺的好处大。
“呜呜呜。”甄氏忍不住捂脸痛哭起来,“和离了我可怎么办啊,不会被我爹和继母送到山上的寺庙吧,还有你,和离了你是不是就要续娶......”
一连串呜咽夹杂着埋怨,偶还有几句对娘家的咒骂,听得人极其不舒坦。
田大郎本欲发火,却又觉无能为力,若搁以往,身为侯府世子,他何至于为如此小利而牺牲自己的婚事,可没办法,甄父允诺只要和离,他会介绍族地一位地方官的女儿下嫁,现官不如现管,甄父再是京官,不愿帮衬,远不如地方官管用,届时,他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其背后隐形的幕僚,起码有路可走。
就这么等着,直等到甄氏哭累了,田大朗一边颇觉负担地心想自己竟然做个一个负心汉,一边不忘盘算家中的盘缠,甄氏的嫁妆他肯定拿不走,可属于他的也不会叫甄氏多拿了去。
两人谈话折腾间,一个下午匆匆过去,等到晚膳时分,两人都已平复好心绪,能心平气和地说话,基本都是甄氏在悉心叮嘱,“等和离了我就归家,等你离了京都再说,至于行李,我都收拾得差不多了,本也不多,不少东西要等到了地儿再置办,还有,娘和三弟那边需要准备的盘缠我也单独理了一份出来......”
田大郎听得有些心酸,虽然他对甄氏谈不上多少深情,可瞧见这样一个心心念念牵挂自己的女人如此,心内着实有些不是滋味,便也忍不住叮嘱几句,“你归家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若是可以,你就跟那阮氏女一样,捏紧嫁妆,找个道观,起码落个清净,我这边你不用担心,等我在那边安置好了,如果有机会,我再让人来接你。”
甄氏心中冷笑,既然决定和离,双方肯定再无牵扯,田大郎说这些话还不知安的什么心,幸好,她跟爹和继母已经商量好,会尽快从去年的进士中挑一个靠得住的嫁了,作为补偿,娘家那边会给一定的扶持,而她,则彻底跟豫章侯府再无关系,更不会因此牵连娘家。
其实仔细算下来,三方其实都得了自己想要的好处,至于其中多方算计,好像又不那么重要了。
第569章 在甄父派人看管之下,甄氏与田大郎到底和离。 ……
在甄父派人看管之下,甄氏与田大郎到底和离。
既已没了关系,甄氏自然要搬离田大郎的院子,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回到甄家,不提其他,作为一个和离妇人,有娘家人庇护起码以后的安全不用太过担心。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