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426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孙芸被怼一句,顿时蔫吧,也不敢提要给娘家带份礼物回去的事,讪讪道,“那我明天早上就去,不过人过来了得在家里住一晚。”

  卢母满意了,“家里不是还有一间空房,明天把床铺被子收拾一下就是了。”一般情况下,卢母自认自己还是讲理的。

  孙芸送了一口气,要把人安置在招待所,她可没那个闲钱,住在家里,她待会用私房钱看看买点什么回去就好,也幸亏现在是窝冬时节。

  翌日一早,孙芸去买了十个肉包子,又去供销社带上两包红糖一斤肉,钱花得不多,倒是用掉的票把她心疼得够呛,要知道,卢家就卢长栋一个工作挣钱的,养一家四口日子过得紧巴巴,这还是她还不容易攒起来的。

  很快,随着孙芸的归来,原本沉寂的永安村久违地热闹起来。

  作为整个永安村的出息姑娘,嫁到镇上吃商品粮的孙芸是整个村子上下都交口称赞的人物,一个个在家窝得无聊至极的村民开始出门闲聊唠嗑,原还以为人家是回来探望的,结果,最后听到的竟然是孙芸在镇上吃公家饭的丈夫竟然被人打瘸了。

  当然,实际瘸不瘸不知道,但流言嘛,肯定是越传越离谱的,要不是孙芸没有哭哭啼啼上门,指不定卢长栋被人打死了的消息都有人信。

  孙芸送了礼,又是在娘家好一顿哭惨,最后带走了两个兄弟,承诺一顿好吃好喝招待。

  而等人走后,孙芸的父亲孙柱子却是沉了脸色,女儿不知道那些事,可他作为给村支书孙根和女婿卢长栋牵线的中间人,听见那句“寻仇”,哪里能不慌,一边祈祷最好是女婿自己为非作歹才被人报复,另一方面,等家门口没人了,这才偷偷摸摸往孙根家的方向去。

  冬日难得的八卦,村民们也不嫌冷了,一个个传得热闹,很快连知青点的知青都知道了,其他人都只当个笑话看,而只有郑倩眉眼间一片沉思凝重之色,真的有那么巧合吗,她们前脚嫌那个卢长栋碍事,后脚卢长栋就被人断了腿。

  相较于巧合,郑倩更相信是有人背后出手了,只不知到底是谁,下手挺准的,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

  而与此同时的村支书家,听到孙柱子带来的消息,孙根的想法如出一辙,“你确定卢长栋是被人打击报复了?”

  孙柱子摇摇头,“只听说打他那人是这么说的,但到底谁干的,没人瞧见。”

  “哼。”孙根冷哼一声,“真是个废物。”

  可不是个废物点心吗,他之前已经问过行情,如果真的有实在的录取通知书,一张轻飘飘的纸,可是能换到一千多的钱票,要是考上的学校好,这价格还能再涨涨,哪怕村子里只有一张通知书,能挣的都是他们一年都赚不来的财富。

  而现在,赚钱的大买卖就被卢长栋这个废物轻而易举地破坏了。

  没了卢长栋,他凭什么能从其他邮递员的书上弄到通知书,还能保证消息不泄露出去,孙根简直越想越生气,阴森森问,“你那个好女婿平时也没做什么好事吧?”

  紧张的孙柱子一噎,讷讷答,“不知道,不过我那女婿向来老实,向来不会做什么歹事。”

  孙根又是一声嗤笑,老实人能配合自己做出这种事来,真当他没见过老实人啥样呢。

  可事已至此,再多责怪,也回不到卢长栋腿断之前,他很快想了个法子,“你去问问卢长栋,邮政局还有没有愿意跟他一样,愿意跟着挣一笔的。”

  孙柱子犹豫,“要换人吗,那之前商量好的?”

  “放心,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人,你的那一份还是你的,至于卢长栋的,你就不用管了。”孙根大方说道。

  孙柱子满意了,只要不少了自己这份,那这门“生意”就还能做,至于女婿,他姓卢又不姓孙。

  等离开孙根家,孙柱子就急匆匆回家收拾了点东西,紧跟着追去镇上,问就是他放心不下女儿女婿,特意跟过来看看,而实际上,为了什么,只有他、孙根和卢长栋本人知道。

  翁婿俩见面,卢长栋自打受伤就十分萎靡的精神终于提起来点,把其他人打发走,孙柱子迫不及待问,“长栋啊,你到底是被谁打的,有印象吗,还有,村支书让我来问问你,生意还有其他人能做吗?”

  好家伙,半点寒暄没有,卢长栋看见对方那副谄媚的老脸,内心嫌恶,第一次对自己竟然娶了一个乡下女人有个丝后悔。

  “没看见,不知道。”卢长栋主打一个消极对抗。

  “哎呀,长栋啊,爹知道你受伤心情不好,但是,之前商量好的事,该做的还是要做的啊,大不了,我的那份分你一半。”孙柱子有点着急,卢长栋是镇上人,无所谓,可自己得罪了孙根,哪怕同族,日后也没好果子吃。

  分成是之前商量好的,整个调换通知书的环节中,只有卢长栋、孙柱子、以及孙根三个人参与,其中,孙根人脉广,是牵头提出、且负责卖出通知书的人,占五成。

  而卢长栋作用最大,作为邮政员,他需要经手不少通知书,届时,随便抽几个,假装送出去就能顺利瞒下,分四成。

  而孙柱子,完全就是看在维系关系的基础上,能拿一成,在两人中间帮忙传递消息。可以说,只要三方瞒得好,就能保证整件事不会泄露。

  可现在,卢长栋那份肯定没了,孙柱子那一份虽然不多,可按一张通知书一千算,半成也有五十,顶卢长栋平时一个半月的工资了。

  果不其然,在利诱之下,卢长栋总算动心了,“我也不确定,得去试探一下,不过你看我现在,肯定没办法的。”

  孙柱子看着瘸腿女婿,不由有些犯愁,不提通知书这门生意,女婿要是真瘸了,女儿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白瞎了他辛苦算计给女儿上的高中。

  不过,他转念一想,真瘸了说不定女儿还能借女婿的工作,以后自家几个儿子都能跟着沾光,说不定更好呢,顿时这份愁也暗暗换成了莫名的期待。

  

第581章 孙柱子再多小心思,在卢长栋连动弹都没法动弹的此时,只能……

  孙柱子再多小心思,在卢长栋连动弹都没法动弹的此时,只能是无用功。

  一群人在卢家待了近两天,终于等到县城汽车过来。被担架抬着的卢长栋,第一次出门面对众多邻居异样的眼光,只觉羞臊得慌,心中愈发把那害自己的歹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担架上汽车,自然又是好一通说和,好在卢长栋不想受罪提前商量过给司机和售票员塞好处,卢母最为心疼儿子,趁着孙芸跟人求情的功夫,悄悄把提前准备好的送厚礼递给司机师傅,于是卢长栋总算得以在汽车上安顿下来。

  这一行去的人委实不少,最后留下来没有上车的也就孙柱子父女两人。

  孙柱子是老岳丈,自认为是长辈,没道理为了一个女婿的事情跑前跑后的,再者,他已经派出了两个儿子,足够了。

  而孙芸这边,一来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女儿需要照顾,二来家中也需要人看守,最近几年的治安一直不大好,哪怕就是在卢家所住的巷子里,都时常传来谁家被偷盗了东西之类的事情发生,要是人都走了,指不定过几天回来后,卢家人面对的会是什么。

  返程的途中,父女俩结伴,孙柱子忍不住打起了小心思,“小芸啊,长栋现在受伤了,他的工作可有说怎么处理?”

  孙芸摇摇头,“没呢,长栋刚受伤,只来得及往邮政局请了几天假,其他事情暂时都没有商量。”

  “哦,这样啊,以爹的看法,这工作不如你先顶上去,不说长栋治疗所需的医药费,就光一大家子四个人的生活费,总归长栋需要不短的恢复时间,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吧,孙芸苦笑,“我那婆婆不会同意的。”

  卢母带着儿子孤儿寡母的长大,其为人处世说谨慎非常都不为过,简直是把其他所有外人当做贼一样来防范,而她孙芸云这个儿媳就是实打实的外人。

  卢长栋的工作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卢母找一个外人去替班,把工资给一部分对方,卢家也能留存一部分工资,加上之前存下来的存款,足以度过卢长栋接下来的恢复期,孙芸只能是被动接受的那个。

  孙柱子暗暗嘀咕了一句,“真是没用。”见女儿那一副委屈小媳妇的神情,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今儿天色还早,孙柱子懒怠继续待在镇上,又挂心家里,干脆直接拎着包裹走了。

  就在孙柱子回村的同时,永安村的郑倩终于找到了机会,趁着没人的时候跟阮家姑娘碰了个头。

  她目光颇有些复杂地看向对面的姑娘,乍一看不过一个简简单单很普通的小姑娘,最多也就是心思复杂了一点,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下手竟然这么狠,干脆直接断了卢长栋的腿,断绝他后续调换通知书的行径。

  当然有这种感慨,并不是郑倩对于阮柔这般做法有什么异样的看法,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敬佩,以及对于自己当初曲折来回,却没有想到这种一劳永逸做法的一种懊悔,她距离爸妈口中的境界差得还远着呢。

  “郑倩知青,你说什么呢,我实在听不懂。”不管郑倩如何打量,左右阮柔自己是不认的,她又不傻,承认自己打人伤人,但凡泄露出去分毫,就是被警察局逮走的命。

  郑倩也不强求,和一个没坏心思、又有一定能力的人,还是尽量交好为主。

  “是我想多了,不说这些了,你说,卢长栋腿断了,接下来的通知书能顺利到我们手上吗?”

  阮柔也说不准,“不好说,七成可能性吧,剩下三成就看孙根那边怎么做了。”

  郑倩眼神先是一黯,而后亮起来,“你说,要是孙根也,”郑倩比了个手刀砍向膝盖位置的动作,“是不是事情就解决了?”

  阮柔一惊,随后摇头,理智回答,“事情是能解决,可嫌疑也会很大。”也是,两个人一齐被人算计出事,但凡有脑子的梳理下关系网,孙根再透露些消息,她们这些知青就跑不了。

  郑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不知有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几日后,就阮柔听到的消息,显然,郑倩确实听进去了,但是吧,她并没有放弃危险的想法,而是选择了曲折达成,因为,孙根,在一个冬日夜晚外出喝酒归家的路上栽倒在了路上,要不是孙家人及时出去寻找,人指不定就彻底凉了,就现在,孙根也是直接冻伤晕厥,至今还在家里晕晕乎乎养身体呢。

  

第582章 两人再次会面,阮柔认真看着郑倩竖起大拇指,很是敬佩,当……

  两人再次会面,阮柔认真看着郑倩竖起大拇指,很是敬佩,当然,这等事不好说出口,郑倩也只意会,双方都没有说出口。

  卢长栋倒下,通知书的事未必会一番顺利,但作为主事人的孙根倒下,如今还躺在床上昏迷着,危机彻底解除。

  原先预设了许多的计划,如今一身轻松,阮柔都觉神奇。

  如此几日,听说孙根一日勉强能醒过来一会儿,只精神气依旧没恢复过来。

  作为村中的村支书,孙根的面子还是很大的,就这几日功夫,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上门探望,多的两斤肉一斤糖,少的两个鸡蛋一把青菜,也是个心意,知青点的人少不得同样跟风,清静的唯有阮家这边三户人家。

  没过几日,村中陆续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其中就有前世没有收到通知书的林涵,如今孙强家正闹得不可开交。

  当初两人婚事本就是孙强使了手段促成的,林涵做梦都想着回城,好不容易高考能去上大学,哪里愿意留在永安村这么个山疙瘩里,而孙强一家同样不愿意放人离开。

  孙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小小的永安村,只要不喝酒不赌牌,愿意下地花几分气力干活,加上不打老婆孩子,就是顶好的男人了,孙强就是这样一个永安村人人都愿意夸两句的“好男人”。

  但是林涵不愿意,凭什么呢,她自认自己不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学她考上了,凭什么还要将就孙强这么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男人,她就该去上大学,去奔向更好的前途,那本就是她该得的。

  “孙强,当初的结婚是怎么回事你我都心知肚明,那时候我以为回城无望才跟你结婚,如今我能去读大学,你们一家当初都同意的,不能出尔反尔。”

  孙强苦巴着一张脸,很是可怜兮兮要被妻子抛弃的模样,“林涵,我们都已经结婚了,你是我的媳妇儿,你去读大学了,我怎么办,家里怎么办。”

  “怎么办,我们结婚才半年,你就忘记了之前怎么吃饭干活的了?”面对不想让自己去上大学的孙强,林涵简直跟看仇人一样,哪里能有好脸色。

  两人争吵不休,村里不少自认为长辈的人都上门去劝林涵以家庭为重,只林涵都不予理会,坚定自己的坚持。

  阮柔听说后,只想着若林涵能坚定点趁早回城才好,若再拖下去,保不齐孙家会做出什么。

  而事实证明,林涵是个脑子十分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她跟孙强僵持了两天,结果突然有一天消失不见,孙强家想去找人,却发现除去知道林涵的户籍在何城市外,竟然对林涵家一无所知,找人自然无从谈起。

  林涵离开后,村里起了好一阵议论纷纷,都是骂林涵没良心、夸孙强老实能干,以后一定还能娶到一个好媳妇的,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心知肚明,以孙强的条件,条件好如林涵那般基本不可能。

  在林涵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村中另有几个知青也收到了通知书,其中就包括阮柔和郑倩的。

  捏着录取通知书,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激动,终于能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永安村,奔向光明的未来了。

  郑倩收到通知书后就预备归家,这是她早就跟家中父母商量好的,她家世不凡,孙根不敢招惹,轻松放行。

  临走之前,郑倩最后来了一次阮家,“我明日就要回城了,我在湖市等你。”

  她的语气有些惋惜,虽则短短时日相处,可郑倩就是莫名喜欢这位阮姑娘,为人处事有决断,很是合她胃口,当然,此时的她其实还暗暗想明白了一件事——这便是当初阮柔上门所说的有人扔了一张纸条通风报信。

  一开始,郑倩半信半疑,等确认孙根图谋不轨后,十打十相信了,然而,等到事情结束,她习惯性地回头反思总结,却发现了问题——阮家在村里压根没有亲近的人,就算通风报信谁会来找她,而且,永安村基本不存在所谓心怀好意的淳朴乡下人,所谓的纸条从头开始就是一个谎言,对方不过假借纸条之口,说出了不知从哪里得知的消息罢了。

  但分别在即,有些事自己明白便是,何必追根究底问个明白呢。

  阮柔还不知郑倩想到了这一层,见她表情似有惋惜不舍,她很是爽快道,“将来都在湖市,见面的机会多着呢,你等我去找你就是。”

  好吧,郑倩原本的几分伤感顿时没了,在永安村,跟村民们根本没有所谓的感情,她只与阮柔以及知青点几个交好的知青互换了地址联系方式,便背着一个大背包潇洒离开。

  而阮柔,哪怕考上了大学,哪怕阮家本就在湖市,可当年阮父荆母下放,房子估计早就不知道叫哪个官位上的给占了,还得等到平反时才有机会拿回,无处可去,她只能等快开学再出发,而且,她也放心不下阮父荆母。

  阮父倒是很看得开,郑倩走后,他就跟着劝,“都说了你先走,我和你。妈不用你操心,安心去上大学就好。”

  “不,我想再多陪陪你们,去了湖市我又不认识什么人了,不如多留几天,还能多干点活儿。”阮柔是真担心,阮父荆母两个人身体都不大好,以前很多事都是原主帮衬着,如今她一走,两个老人铁定要多受不少罪。

  “行,那就等开学报到再去。”荆母看着女儿录取通知书上面熟悉的大学名,一时间又是怅然,又是怀念,但最后都化为了对女儿深切的祝福,她虽然还在泥沼里,可女儿已经能展翅高飞了。

  如此,阮柔果真多留在了永安村半个多月。

  期间,她努力把家里上下能提前做的事都处理了,尤其需要跑腿去镇上采买的东西更是提前置办妥当,力求让阮父荆母之后能轻松点。

  好在永安村的人都知道她已经考上大学,不管什么时候,能读书上学的人总是引人羡慕尊敬的,之前为难过阮家的人如今见到她最多也就是不搭理,而不是阴阳怪气嘲讽甚至直接抢她家的东西,阮柔对这些人的改变没什么想法,唯一的好处是阮父荆母之后大概不会被特意针对为难。

  将阮父荆母的事处理好,阮柔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拖孙根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