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443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大儿子走了,留下一个未曾生养的大儿媳,林母除了伤心,最担心的就是大儿媳会离开。

  她和林父老两口年纪大了,逐渐力不从心,家里正是需要人的时候,眼看着二儿子要成婚,三女儿要出嫁,下面还有几个小的都需要扶持,这个大儿媳,她是肯定要想办法留下来的。

  想到此,她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悄悄从床上下来,半晌,腹中打好了说辞,这才来到东厢房。

  “笃笃。”敲门声传来,阮柔有些奇怪,但还是开口,“谁啊?”

  “雁子,是我。”

  阮柔听出林母的声音更是稀奇,她还没找林家麻烦,林家人反而主动找上门,一看就没安好心。

  “娘,门没闩,你直接进来吧。”

  林母闻言,便直接推开门进屋。

  按照提前想好的说辞,林母坐到阮柔床边,抹着帕子,“雁子,有些话我总想跟你唠唠,富儿刚走,你没个孩子,以后要二嫁我不怪你,我只是想着,富儿可能还在边上看着,你好歹替他守上一年。”

  阮柔心内冷笑,林家有什么理由怪责,乡下地方,根本谈不上什么守孝不守孝的,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饭都要吃不饱了,讲究什么礼仪守孝,多的是儿子一死就把儿媳赶出家门的婆家,也多的是媳妇死了没几天就再娶一个的,谁家也不能多说道什么。

  见儿媳没吭声,林母心直直往下坠,“雁子,你娘刚才过来,是不是跟你说什么了?”

  “没啊,”阮柔恍然未觉她的算计,十分单纯说道,“我娘担心我哭坏了身子,过来安慰我的,至于给夫君守上一年,我正要跟娘你说说以后的打算呢,娘,你出去把爹,还有我爹娘都喊过来吧。”

  林母直觉不对,可又想不出能有什么异常,只得依言出去把人喊来。

  阮母刚出去跟阮父把女儿的打算仔细说了,正小声讨论到底可不可行呢,就听见亲家母那边来喊,不由得跟着忐忑不安。

  屋内,阮柔躺在床上,床头床尾,一边是公婆,一边是父母,她方才缓缓道出自己的打算。

  “夫君刚走,公婆担心我改嫁也是正常,正好,我才跟我爹娘说过以后的打算,你们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都多,正好帮着参谋参谋。”

  阮父阮母顿时投来担忧的目光,林父林母则满是不解。

  “我其实没想过改嫁,但公婆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夫君年纪轻轻去了,我膝下没个一儿半女,总觉得不安心。”

  “雁子,没什么不安心的,你虽然喊我一声婆婆,可我打心眼里把你当亲闺女看待,你在家里待着,就跟以前一样。”林母连忙表现情谊。

  阮柔回忆了一下原主以前在林家干的是什么日子,所谓长嫂如母,一个十七岁的姑娘自从嫁进来就忙活上下,就跟伺候祖宗一样,那般累的日子,林母还是留着自己过吧。

  “我自然知道公公婆婆待我的好,只是,没个孩子,夫君他在下面也无人帮忙烧纸孝敬,总是不好的,所以,我就想着收养一个孩子,过到我和夫君名下,以后也有个指望。”

  林母这才明白大儿媳的算盘,原来是想过继一个孩子。

  她思忖起其中的可能性来,从本心来讲,她觉得过不过继不重要,她总共生了四儿一女,没了老大,还有三个儿子,老大没孩子,那以后叫他侄子供奉一分香火,也就够了,但大儿媳显然想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倒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家里还要多养活一个外人,总觉得浪费了自家的粮食,纠结之下,半晌拿不定主意,不由得看向林父。

  林父自己向来是没什么主意的,而且,作为一个男人,他觉得给早逝的大儿子过继一个子嗣是一件好事,于是对着林母点点头。

  “亲家,你们的意思呢?”林母又看向阮父阮母,说不清是想他们阻止还是拒绝。

  阮母实话实说,主要她不觉得女儿跟林家有什么太大矛盾,“亲家母,我也不瞒你们,我本心是想雁子跟我们回去的,可她放不下,我们做爹娘的总不能叫她以后一个人孤零零的过,有个孩子,好歹有个盼头。”

  林母点点头,表示认同,为人父母,做什么不都是为了子女嘛。

  话说到这里,其实也没有林母拒绝的余地,因为阮母的意思很明白,过继不了孩子,那大儿媳就会回娘家另嫁。

  不管出于不想让大儿子的媳妇改嫁的念头,还是希望家中有个劳动力的期望,林母只能选择同意。

  “好,那就过继一个,在村子里族里找找,总有愿意的。”

  这年头,过继可不是随意的事,从宗族礼法上来讲,过继的人一旦认了新父母,哪怕血缘关系还在,却也完全跟原先的父母脱离了关系,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继,想要找到合适的人选,还得细细斟酌。

  但其实,阮柔早就有了自己的选择。

  原主在林家足足待了几十年,知晓不少关于后世的记忆,阮柔挑中的,是林氏宗族一个小孤儿,叫林松,算下来,今年应该才三岁,从辈分上来说,属于原主的侄子辈。

  林松命苦,一岁死了爹,三岁死了娘,偏是父母的老来子,爹娘走了后,兄嫂都不愿意养,一年后就被送给其他村一户生不出孩子的夫妻,一开始日子还能过得去,如珠如宝地养着,还送去读了几年书,可后来人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这小娃就开始了泡在苦水里的日子,饭都吃不饱,还要天天挨打做活,倒不是那户人家缺钱,而是嫌他碍眼担心占了自己孩子的财产,所以故意苛待想把人送走。

  林松不是个不知趣的,小的时候不知道,等上了十岁,知晓自己的身世,就辞别了养父母回到了孔兴村,一穷二白的,除了身上补丁烙补丁的旧衣裳,什么都没有,还是林氏族人一户没了后人的荒屋里过活。

  这般艰苦的环境,林松自己养活自己的同时,竟还考中了秀才,可惜,常年来的饥饿劳累伤了身,考中秀才没两年一场风寒去了。

  阮柔想选他,一来,是因为对方的读书天分,都是养,何不养一个天分好回报高的,二来嘛,这孩子着实可怜、年纪合适,也是两人的缘分到了。

  “娘,我听说,望秋叔留下的那个小儿准备送人,要不我去问问吧。”

  林母神色复杂,竟连人选都想好了,也不知考虑多久,不会儿子还在的时候,两人就商量好了吧。

  

第617章 事实上,林富在世的死后,原主夫妻还真没有考虑过继的事,主要两人……

  事实上,林富在世的死后,原主夫妻还真没有考虑过继的事,主要两人都还年轻,又不是到了不能生的时候。

  但架不住现在两人都不在,这话就全由着阮柔怎么说。

  “娘,之前林富在的时候,我们就想过,还特意去看过林松,这孩子是个可怜的、看着也聪明伶俐,我们收养了他,以后他也一定会孝顺我们的。”见两人还在犹豫,阮柔又加了剂猛药,“你们就当满足林富的遗愿吧。”

  此话一处,现场氛围顿时之一静,甚至于林母都感觉屋内起了一阵冷风。

  她忽然想到,不会是大儿子真的还在吧,乡下有传言说,死了的人头七才会被黑白无常勾走,在此之前,死者都会一直留在生前有所眷恋的地方。

  显然,有相同想法的不止林母,还有林父这个平时不大吭声的,都觉得周身阴森森的,莫名瘆得慌。

  “当家的,你觉得呢?”林母心虚之下,再次问起林父的意见。

  林父这会态度倒是坚定了,“要不,就听大儿子的过继林松吧,都是同族,不算外人。”他是疼爱大儿子,可不想大儿子死了之后还来梦里找自己。

  林母这会没再拒绝,“那过几日,我们去看看林松,他兄嫂应当是愿意的。”

  这意思便是同意了,阮柔心内高兴,面上也表现出来,“谢谢爹娘,我代夫君谢谢爹娘了。”

  林父林母齐齐一抖,随意糊弄了几句后,慌不迭地离开了东厢房。

  等没了外人,阮母随即狠狠瞪了一眼大女儿,“刚说的让我和你爹先商量一下呢。”

  阮柔理亏,只得撒娇道,“娘,这不是公婆逼得太紧了吗,我也没办法。”

  木已成舟,揪着这件事说也没什么用,反而会伤了母女感情,阮母现在最关系的是女儿所说的过继对象,“你说的那个林松,具体什么情况,你给我说说。”

  阮柔遂将有关林松的情况一一道来,重点强调道,“这孩子挺机灵的,收养个聪明的总比蠢笨的好。”

  阮父阮母都不大放心,只悄悄道,“待会我们先去看看,要是不合适,还来得及换。”

  阮柔连连点头,一个三岁就失去父母、被兄嫂欺压的小可怜,能有什么不合适的。

  也的确如阮柔所想,等阮父阮母背着人,悄悄来到女儿所说的人家,远远的就见院子里有个小小的身影正在院子里洗衣裳。

  阮母为人母心软,顿时看不下去了,“听说才五岁呢,能做什么,就算想要人干活,也好歹等孩子长大点啊。”

  阮柔所说的五岁是周岁,若按照虚岁来算有七岁了,在乡下也是能干活的年纪了。

  见院子里没人,阮父朝里面招手,等小人儿跑近,方才问道,“小娃儿,你在家里过得怎么样,要是给你换个娘,你愿意吗?”

  黑瘦黑瘦的小身子顿时一抖,眼中包着一团泪,满是惊恐地问,“你要卖了我吗?”

  林松在家里时常听兄嫂骂自己是赔钱货,动辄就是要把自己卖了,所以林松很是害怕。

  “不是卖了你,是有娘亲喜欢你,想要你做自己的孩子。”阮母瞪了阮父一眼,温声软语给人解释清楚,别搞得自己跟人贩子似的。

  阮父摸摸鼻子,他长得高大,面相也有点严肃,吓到小孩子可不是故意的。

  小孩子就是好糊弄,刚才还十分害怕的林松,听到有喜欢自己的娘亲,顿时眼睛亮晶晶,“真的有娘亲喜欢松儿吗?”

  林松如今五岁,其实已经对娘亲没什么印象了,可他有眼睛也有脑子,平常看着兄嫂对侄子侄女温和的模样,也见过村子里其他娘亲抱着孩子哄劝的模样,十分向往,还无数次想过,要是自己的娘亲还在就好了。

  “嗯,你要是愿意的话,就能有。”阮母话语中特意带着点诱哄。

  林松连连点头,表示愿意。

  对上小孩子澄澈的双眼,阮父阮母都有点愿意了,阮母便道,“那你好好在家等着,过不了几日,新娘亲就可以来接你。”

  林松乖巧点头,正要说点什么,就听里面有一道略显尖酸刻薄的声音在喊,顿时半点功夫不敢耽搁,急忙往洗衣服的木盆边跑,唯恐慢了一步就会被打一样。

  不想被人发现,阮父阮母随即隐去身形,等走远了些,阮母忍不住感叹,“倒也是一个可怜的娃儿。”

  阮父也点点头,搁他家,就是最懂事的大女儿也是七岁后才正经开始干活的。

  三方都没意见,于是过继的事很快定下。

  阮柔借口林富头七的时候还能看一眼后继有人,赶着第六天就催着林父林母去了林松兄嫂家中,提出过继的事来。

  林松兄嫂是一对快三十岁的夫妻,膝下儿子都将要成婚的年龄了,偏偏几年前公婆给自己添了一个弟弟不说,自己还短命,没几年就去了,留下个小兔崽子给他们养。

  就算亲兄弟,可相差这么多岁,养一个人光是给口饭吃对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操心的且多着呢,所以,两人是真心对这个才五岁的弟弟喜欢不到哪里去,更准确的说,是厌恶非常。

  厌恶归厌恶,两个都是普通人,到底血缘亲人,想着勉强给口饭吃、使唤着养大,多余的,他们给不了,也不愿意给。

  就在这种扭曲的心理下,突然有族人上门提出过继,林松兄嫂简直一万个愿意。

  “林三叔公,你放心,我家这弟弟是个乖巧懂事的,婶子愿意过继,是他的福气,松儿,以后去了三叔公家,可要好好听话,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知道吗?”

  或许是过去被恐吓威胁怕了,听见这话的林松再没了前几日听见新娘亲的欢喜,反而整个身子抖了抖,瑟缩着连连点头。

  对于外人家的崽子,林父林母向来是没什么怜惜的,见状并未多说什么,反而是阮柔将孩子揽过来,向林松兄嫂保证道,“你们放心,我既然过继了林松,就一定会好好养大他,不会叫他天上的爹娘不放心。”

  林松兄嫂不关心便宜弟弟以后过得怎么样,只高兴能名正言顺甩掉拖油瓶,当即保证,“你们放心,只要过继了,以后林松就是你们家的孩子,不管以后他过得怎么样,我们都不会多管。”

  于理,这话没什么问题,可于情,未免太过狠心,但在场双方都有没有点破这点的意思,左右都要过继了,没联系反而是最好的。

  只有懵懂的林松,还不知大人们说的是以后决定自己一生的大事。

  

第618章 过继的事,双方商量好,都是林氏族人,之后的事办起来都很顺利。

  ……

  过继的事,双方商量好,都是林氏族人,之后的事办起来都很顺利。

  正式过继要从族谱上直接将林松从原本的户头改到阮柔名下,族长族老们都知道林松这孩子在兄嫂手底下过着什么日子,故而,确认了一遍,没多问就大手一挥同意了,甚至都没要阮柔送礼疏通。

  阮柔和林父林母三人早上从家出发,等到中午的时候,阮柔名下就多了一个便宜儿子,四人一起回了林家。

  林松从头到尾紧紧跟着愿意对自己散发善意的阮柔,大人步子大走得快,他就小跑着跟上,半点不敢远离,阮柔便直接把人带到了自己所在的东厢房。

  林家房屋紧张,东厢房已经是除去主屋外面积最大的了,虽说两人如今是名义上的母子,可真要住一起,阮柔心里也不自在,就想着把屋子做一个内隔,彻底分成两间更小的屋子。

  动工的事情,阮柔一个人肯定干不来,索性把难题扔给了林父林母,这不也是他们的便宜孙子。

  于是,当天晚饭的桌上,林父林母就听到了这个要求。

  林母不耐烦道,“费那个劲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