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好在阮柔替林富过继了一个儿子,所以,虽然林富死了,但阮柔带着林松作为大房还是能继承一分财产的,尽管林父林母很不乐意把家中财产给一个外人就是了。
对林父林母来说,林松是外人,可对于林氏宗族来说,都是族里的孩子,且因为林松如今是个读书人,加上林松的兄嫂使劲,最后,阮柔成功分走了林家五分之一的财产,那叫一个高兴。
倒不是贪图这么点东西,而是能让林家不痛快,她就开心了。
阮柔离开林家后,林家的事就很少找她,一来当初分家闹得不痛快,二来也知道阮柔靠着娘家生活,自己手头并没有钱。
倒是她一直关注着林家,知道到林老四成婚后,林家就彻底分家了。
林家的家产不多,分到每一户头上都没多少,偏偏每一房都有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紧巴巴,比起林父林母当初养家还不如。
因为三个儿子家中都生活困难,林父林母的养老都没了保障,为了宝贝的大孙子,两人选择跟了二房,看护着大孙子的同时,一大把年纪依旧给二房当牛做马养家,一直到死都没能轻松一日。
等到临死时回想起来,竟只有大儿子儿媳还在的时候,他们难得轻松过几年,可惜最后一切都被毁了。
林松这书一读就是十年,十三岁时,面容尚带着几分稚嫩的少年郎就踏上了考场,直接摘下童生的桂冠,又两年,下场考中秀才,阮柔也就成了众人口中的秀才娘。
也是这时,消息传出去,林家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那是整个林家跟着鸡犬升天的希望啊。
孙子不是亲生的又怎么样,那可是十五岁的秀才,以后或许还会是举人、进士、当官的啊,林家人后悔不及,可惜,十几年没有接触,林父林母和其他林家人再想拉近关系的小心思压根没能达成,只能看着以前没怎么放在心上的大儿媳/大嫂跟着飞黄腾达。
比之林家心绪更复杂的则是林松的兄嫂,本以为这是个拖累,可谁能想到竟是读书的天才,怅然若失之余,其实心内有几分名悟,就算早就知道这一点,可谁愿意对弟弟比对自己的孩子更好,又哪里舍得花费读书需要的大笔银钱呢。
几十年过后,林父林母缠绵病榻,说起来好笑,林母在原主任劳任怨的时候一直病歪歪着,但没了原主的辛劳,不得不自己出来操持干活的时候,却能一直努力干活,跟林父活到一样的岁数。
阮柔作为名义上的儿媳,不得不带着林松回去奔丧,成全孝顺之名,等这两人走了,以后他们跟林家就真的再无关系了。
双方见面的那一刻,林父林母早已病得昏昏沉沉,却仍不忘恳求阮柔帮衬一把家里的三房。
对此,阮柔只回了一句无能为力。
丧事一办完,阮柔立刻带着林松离开,丝毫没给任何林家人一点沾上来的机会。
以后的时间,就让林家人一点点看着自己越走越远、逐渐向上,而他们永远只能挣扎在田地见的日子吧。
等五年后,林松二十岁,考中进士功名,衣锦还乡,阮柔直接买下一百亩地赠给阮家。
林家人找上门来讨要说法,阮柔只嗤笑一声,林家什么都没付出,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有收货呢。
第640章 林松考上进士后被授官,阮柔跟着踏遍大江南北,直到很多年后,逐渐……
林松考上进士后被授官,阮柔跟着踏遍大江南北,直到很多年后,逐渐年迈,这才选择回到故乡落叶归根。
不过,阮柔没有回林家所在的孔兴村,而是选择了遂宁村跟阮家人比邻而居,成了周围十里八村有名的诰命夫人。
这些年来,林松当官后所享受的权利和银钱丝毫没有让林家沾到分毫,所以,林家人依旧过着贫穷困苦的日子。
林家人因此心生嫉妒,对林松多有诋毁之言,更何况林松向来有清正廉洁的名声在外,林家人的诋毁反而更成了林松清廉的见证。
与此同时,林氏宗族不是吃素的,就算没有占到便宜,族里有一个当官的也是对外人的震慑,见林家如此不识趣,直接将林家半软禁了起来,林家人寻常都出不了村子,即便听到阮柔回来的消息,除去懊悔羡慕,也做不了什么。
与之相反的则是阮家,因为有阮柔的帮衬,家中添了一百亩田地,靠着这些田地,家中下一代的子弟都被送去读书。
可惜,阮家人大多没有读书的天分,差一点的,认全了字就从学堂退了学,好一点的,读到举人,在省城县城靠着关系谋了个九品官的位置,至于更往上的位置,就只能看更下一代了。
阮柔此番回来,堪称阮家的姑祖奶奶,受尽小辈的疼爱。
这一辈子,阮柔没有如原主一般供养林家,少了一个老黄牛加上贪心不足,林家人这辈子都活在困苦贫穷中,从没有一天舒心日子。她代替原主过继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她养林松小,林松养她老,母子和睦,堪称佳话。
-----
闭眼,睁眼,新的任务到来。
阮柔睁开眼,见左右四下无人,迅速接收了原主的记忆。
原主名为阮晴空,晴朗的天空,代表了原主父母对女儿最大的期望。
十岁之前,原主都是一个十分幸福快乐的小姑娘,父母疼爱、家中殷实,可惜天不遂人愿,十岁这年,阮父阮母去公司路上出现车祸,不幸车祸身亡,十岁的原主成为孤女,自此孤苦无依。
阮父是个孤儿,身边并没有什么亲人,而阮母的娘家还有一个哥哥,阮母小时候被家中重男轻女当做小丫鬟般养着长大,长大后不愿被卖,早早离开阮家独自生存,后遇到阮父相识相知相爱,一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这才慢慢治愈童年的创伤。
车祸发生后,两人当场身亡,没有亲人依靠,原主不得不被送到了这个血缘上的舅舅家。
舅舅名为董建,从小被父母溺爱长大,读书读书不会,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混个中专到成年后就回到家里啃老,靠着家里父母的养老钱娶了个媳妇,三十来岁的年纪,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一大家子依旧靠着父母养活,等父母病逝后一年,家中存款彻底耗尽,一家子懒货差点没饿死。
就在董建跟妻子互相推脱对方出去工作挣钱时,阮父阮母车祸身亡,还得了一大笔赔偿金,两个吸血的蚂蟥顿时趴了上来。
靠着原主父母辛苦十几年的存款和拿命换来的赔偿金,董建一家重新过上了不用工作的滋润生活,只有原主一个无人做主的孤女从小被当做丫鬟养大,在家什么活都干,却连饭也吃不饱,明明考上了大学却不被允许去读,直接被贪图财产的舅舅诓骗签字,把大笔家产无偿赠送出去,最后更是被董建直接嫁了出去,说是嫁,其实就是卖了。
此时,阮柔回到的就是原主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前夕,同时也是原主成年的前一天。
原主是个软和的性子,哪怕董建这个舅舅对自己并不好,可内心其实还是信任这个舅舅的,因为董建经常说家里条件差,养活自家都困难,更何况养她这么个外人,所以原主知道自己被苛待也没太多怨言。
十岁的小姑娘不知道父母给自己留下来了足以养活自己一生的财产,寄人篱下加上常年被洗脑,就这么洗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小可怜。
就在明天,原主成年的第一天,同时也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一天,董建这个舅舅就会拿来一份文件给原主签了,那是原主父母名的房子和存款转移同意书,之前原主未成年,董建只能每个月从存款里取出一部分用来供给日常生活,至于大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接收完记忆,阮柔立刻行动起来。
她之前因为高考已经办了身份证,董建为了糊弄原主,并没有收走身份证,但户口本和有巨额存款的银行卡却是被收走了的,借口是帮她保管。
所以,现在的阮柔手头只有一张身份证,但这也足够了,至于户口本,随时可以去补办,并不重要。
于是,为了不引起董建一家人的主意,阮柔拿了二十块的零钱说是去菜市场买菜,没有一个人怀疑。
离开董建家,阮柔第一时间去了政务局,当场拿到了补办的户口本和房产证,而后又转道银行,把被董建收走的银行卡办了挂失,身份证件俱全,柜台直接帮她新办了一张卡,卡上转入一百八十万的巨款。
钱到手,阮柔想起被董建一家霸占的市中心的三室一厅,在费劲拿回来和直接卖了间,选择了后者,她还要去考大学,没空跟董家人纠缠,而且,她也很乐于看见董家被赶出去居无定所的凄惨日子。
其实原本董家是有自己的房子的,只不过位置比原主家的偏僻,且面积小只有两室一厅,后来借着照顾原主的名义,直接登堂入室,霸占了属于原主的家,至于原来的小房子被卖了几十万,卖的钱也早已挥霍一空。
因为董家人早就把属于原主的财产视为自己的财产,一百八十万存款和价值三百万的房子,压根不在意那小小的几十万。
可以说,只要阮柔把董建一家四口赶出去,董家人就会彻底流落街头。
快刀斩乱麻,阮柔的动作十分快速,按比市场价低一城的价格,把房子挂上了第三方中介平台。
当天晚上,阮柔直接没回董家,直接找了个酒店住了一晚,等第二天一早,去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直接去了未来大学所在的西省。
至于董家人什么反应,她才不在意。
西省是一线大城市,十分繁华,人流众多,阮柔照旧找了个酒店住下。
距离大学开学还有一整个暑假,阮柔寻思着总不能就这样住在酒店坐吃山空,便想着在西省买一处房子。
她仔细算了一下,原本的房子卖掉后大概能到手三百来万,加上存款一百八十万,足够在学校边买下一处不错的房子,还能剩下几十万用于大学开支,现在要做的就是等房子卖掉。
好在中介十分给力,低于市场一城的价格,不出一个星期,房子就被卖了,阮柔账户上直接到账三百二十万,直接暴富。
至于原本住在房子里的董家人,中介也忍不住提了一句。
“原本住在里面的那家人一开始还不想搬,我报警好几次才总算把人赶走。”
中介纯粹就是抱怨一句,毕竟,开始阮柔来挂房子的时候就说明了房子的情况,被辈分大的亲戚吃绝户霸占住了,不然也不可能便宜那么多出售。
听见问题解决,董家人被赶走,阮柔十分高兴。
高兴之余,她就打开了原本手机号的通讯软件,进去看了眼消息。
果不其然,几千条消息,直接把手机卡住了。
其中,董家四个人正在陆续不停地给自己发消息,问自己在哪,凭什么卖房子。
一开始还只是简单的询问,等后来,就是咒骂,咒骂无用又是哀求,循环往复,叫阮柔不在现场,却生动见识了他们狗急跳墙的情绪之变化。
对此,阮柔只回了董建一条消息。
【我走了,以后你们自求多福吧。】
而后,就把董家四人全部拉黑。
等董家人发现她回了消息,正商量着要怎么拿捏她时,陡然发现自己被拉黑,心情那叫一个酸爽。
“这个贱人。”董建油腻肥胖的脸上满是怒气,眼中迸射着奸诈的光。
董建的妻子崔红同样生气,“枉我们做舅舅舅妈的好不容易把人养大,她却丧良心把我们的钱和房子都卷跑了。”
这么说着的两人丝毫没想到,他们口中的钱和房子从来都不是他们的。
当然,现场也没人愿意提醒这一点罢了。
无处可去,董建不得不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住到了附近的小宾馆,以至于很多东西宾馆放不下,不得不扔了,此刻一个个生气得快要喷火。
董建和崔红育有一儿一女,儿子董轩二十三,正在省城读大专,女儿董多多跟原主同岁,同样刚高考结束,正值暑假,所以两人都在家里。
自从得知阮柔卷着钱财跑了,董轩一张口骂人的脏话就没停过,而董多多一开始跟着骂了几句,而后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第641章 “爸妈,要不我们报警吧,这死丫头还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把表妹有……
“爸妈,要不我们报警吧,这死丫头还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把表妹有可能会去找的同学、老师那都找了个遍儿,实在找不到人,董轩忍不住提议。
“不行。”董建听后,却是没第一时间同意,原因在于他到底只是个舅舅,虽然都说娘亲舅大,可外甥女跑了,他一个做舅舅的去报警,警察肯定要问原因,一问这不就暴露了嘛。
而且,鉴于那么多年的洗脑,董建其实还是倾向于外甥女只是一时想不开,或者被谁不小心点拨了,只要找到人好好哄几句就行了,毕竟,那就是个好忽悠的傻子。
董建夫妻俩商量一番,任凭他们怎么发消息,红色感叹号始终提醒着他们,被拉黑了。
最后,董建不得不同意报警。
两个人假装收拾了下自己,做出一副惊慌担忧的模样,匆匆赶去最近的警察局报警。
“警察,我们的外甥女不见了,也联系不上,我们怀疑她被拐卖了。”
警察一听已经消失一个星期,顿时也急了,“人都消息一个星期了,怎么才过来报警。”
董建支支吾吾想不出好的借口,崔红只得抹了抹泪,哭哭啼啼道,“孩子到了叛逆期,总觉得我们做舅舅舅妈的苛待了她,一直嚷嚷着离家出走,我们还以为她是去同学家住几天,哪想到就是联系不上呢。”
警察处理案件,见多了熊孩子,压根没怀疑,立刻登记了案件,开始给董建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
一连两次都无人接通,直到第三次,对面才传来接通声。
董建见状,激动道,“总算接通了,这个死丫头。”
警察理性询问,“你好,请问是阮晴空吗,我们这边是安城警察局,你舅舅董建报你失踪,所以我们需要确认一下你的情况。”
被警察找上门在意料之中,阮柔早就准备好了应答,此刻一五一十解释,“我没失踪,而是躲去了其他城市。”
表明自己并未失踪,阮柔接着解释其中缘由,“董建和崔红是我血缘上的舅舅和舅妈,可他们觊觎我早死的爸妈给我留下的财产,只等着我一成年就转移财产,所以我才赶紧跑了。”
双方说辞不一致,警察光凭言语不能确认哪一方说的是真的,说不定电话对面的年轻姑娘是被挟持威胁了呢。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