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471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约摸过了一炷香,有武官一派的官员大咧咧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既位列太子,又有圣上的传位遗诏,我看谁还敢犯上作乱、意图谋反不成?”

  他老鹰一般尖利的眼神在殿内扫视一圈,顿时武官一派纷纷应是。

  至此,太子登基之事算是稳了,因为刚才发话的武官,别看官职不大,可掌管着整个京都的军营和护卫,有他出面保皇后和太子,短时间内无人敢招惹,起码得等边关驻扎军队的武官回朝,可这根本不可能。

  所以,太子注定登基。

  一时间,所有识相的官员们都齐齐跪下,恭迎太子登基。

  臣子们万众一心中,五岁的太子按照母后提前教导的推举了三回,朝臣们又推举了三回,才最终定下太子登基之事。

  很快,五岁的太子成了皇帝,阮柔荣升太后,刚二十岁的年纪就又升了一辈,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前脚,先皇刚下葬,后脚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不仅如此,阮柔作为太后开始垂帘听政,第一件事就是封赏之前三名有功之臣,也即娘家威武大将军府、奸臣谢竹,以及武官项安。

  

第659章 其实,裴景轩死去后,阮柔的任务基本就算完成了,不过,鉴……

  其实,裴景轩死去后,阮柔的任务基本就算完成了,不过,鉴于太子到底是原主的儿子,正所谓送佛送到西,总要护着人安全登基才是。

  小皇帝年方五岁,正是年幼的时候,四书五经都读不明白,更别说上朝,所以,朝堂大部分事都是由阮柔领着小皇帝,跟众大臣一起商议定下来的。

  好在裴景轩存着坏心,但在此之前做的都是好事,整个大徽朝被他两年时间治理得井井有条,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只要边境不犯乱,没有大的天灾,大徽朝就乱不了,如此维持个七八年时间,小皇帝长大也就可以自己料理朝政了。

  至于阮柔自己,帮衬几年还行,要她一直操心是不可能的,任谁穿越那么多年,见识过无数人生,都不愿意再被困于工作一辈子。

  这皇城实在太小,如果有可能,她希望十年后自己能出去看看这界的河山。

  有威武大将军府,也即如今的威武侯府,以及文官谢竹、武官项安三派鼎力支持,阮柔的太后临朝没有太多的困难,些许挑战也很顺利度过。

  自己登上高位,阮柔也没忘记原主。

  她自己死后自然是能入皇陵的,正所谓福及家人,原主心中真正认可的家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养她长大的亲娘,至于威武侯府的往来,不过利益交换,侯府在背后招揽势力支持她和小皇帝,而她则回以足够动人心的爵位财富势力。

  正巧,以前的威武大将军府对原主也并不好,虽然没有刻意苛责打骂,但对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无视就是最大的伤害,所以现在也不用给太多面子,以免侯府心大想多了,前阵子还说要送个六七岁的阮家女进宫陪她呢,沛公之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于是,阮柔以太后之位,惠及生母,直接把原主的娘亲提到了侯夫人的位置,直接占据了威武侯府的一品诰命位置,既是提拔原主生母的地位,也是对阮家的一个震慑。

  且不说威武侯府如何看待这等旨意,之后确实老实了不少。

  如威武侯府这样百般试探的势力还有很多,阮柔多方平衡,这个太后做得可谓劳心劳力。

  闲暇之余,她忍不住想,果真还是身份简单些的好,太复杂了,累的还是自己。

  繁忙中,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是十年。

  十年过去,阮柔的模样带上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当初稚龄的小皇帝如今也已经来到十五岁,是一个翩翩少年郎。

  徽朝女子十五及笄,男子虽则十八才及冠,但十五岁,已经是一个可以娶妻生子的年龄了。

  历来少年天子娶妻都被视为可以亲政的象征,也往往代表着朝堂上的一场场腥风血雨。

  江山代有才人出,十年时间,前朝的人已经换过了三分之一,但最顶端的依旧是十年前那批。

  很多人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站队、分利、拱火、挑拨,但凡想从中得利的,此时都没闲着。

  看着前朝的风起云涌,看着十五岁的少年帝王日渐带有侵略性的目光,阮柔一时间不知该感叹自己养出了一个白眼狼、还是该庆幸自己貌似养出了一个还算合格的帝王。

  退位让贤的事,阮柔做得很顺溜,谁叫原主的心愿不过摆脱裴景轩的欺骗和控制,活出本来的自己呢。

  阮柔这一退,直接就从皇宫里搬了出去,借口要出去道观为皇家祈福,实则是去云游天下,将朝堂一堆乱摊子直接扔给了十五岁的小皇帝。

  不是急着亲政吗,不是担心自己这个母亲会霸占着权利不放影响他皇帝的地位吗,正好,这个皇朝接下来注定多灾多难,就让小皇帝享受帝王权利的同时,好好体验一下皇帝的不易。

  自己这个太后一走,皇帝临朝,天下就天灾频发,想也知道朝堂内外、天下百姓会怎么议论,这些磋磨就当作是自己小小的报复吧。

  有钱有闲、身边宫女护卫无数的阮柔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云游天下之旅,她要趁着时局尚安赶紧走走看看,否则,真等祸乱将起,再好的风景也没了欣赏的兴致。

  阮柔的祈福足足持续了三年,等实在熬不住回来时,整个徽朝已经陷入一片动乱。

  太后回宫,见到了焦头烂额的皇帝,三年过去,皇帝年长了不少,更具帝王威仪,可惜的是,小小年纪,就成日皱着眉,好似有数不尽的烦心事。

  十八岁的皇帝有了后宫,有了自己的皇后和妃子,甚至还有一位刚出生不满周岁的小公主,可惜的是,孤家寡人说的就是他现在的情形。

  不过,阮柔才不同情他呢,一个被万民供养,享受天底下最好的吃喝玩乐、手握所有人生死大权的皇帝,有什么好值得同情的,是觉得自己过得太好了吗?

  “母后。”时隔三年,亲母子自然生疏不少,更何况有当年的亲政之争,阮柔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在宫里待了三日,就在皇帝皇后满面的挽留中照旧出了宫。

  她在京都隔壁的山头上另建了一座宫殿,成群的下人伺候,有温泉、能跑马,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自己开了一片小菜地,种下自己这些年在外游历寻回来的种子,接下来可也有得忙呢。

  等阮柔的种植大业终于成果,在京郊庄子上的试种也取得喜讯后,阮柔再次回宫,直接宣告了这个好消息。

  自家母后多年来大概忙的是什么,一直留心关注的皇帝其实知道个七八,却不知道竟然是这么大的功绩,他有些惋惜,若是这些功绩能记在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上该有多好啊,正好能巩固自己不太安稳的皇位,而对母后一介女流来说实在太过浪费。

  但他也知道,母子情分早已今非昔比,自己就算提出请求也必定不会被同意,所以干脆没提。

  很快,当朝太后隐居多年,终于寻得高产量作物,可大大解决干旱饥荒的灾情消息,在皇帝派人的有心宣传下,愈传愈广。

  在百姓的半信半疑下,新种作物被播种在略显几分干旱的田地间,需要的水不到正常作物的三分之一,产量却丝毫不少,百姓们欢呼雀跃。

  此后,徽朝尽管有小片地界的混乱,却难生起大片规模的叛乱,概从古至今,百姓们所求不过一个简单的填饱肚子罢了。

  靠着高产量作物的功劳,阮柔在徽朝足足活到了七十高龄成为了皇室的老祖宗,甚至比自己的儿子还要活得久,也不知道谁亏谁赚了。

  

第660章 结束这一生,阮柔带着身边的小光圈回到系统空间。……

  结束这一生,阮柔带着身边的小光圈回到系统空间。

  将这次的意外收获——攻略系统上交系统空间,至于裴景轩,没了系统的保护,早在喝下毒药的时候就死得彻底。

  “嘀,恭喜宿主任务已完成。”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阮红豆的怨恨,主线任务完成奖励10000积分。”

  “上交无证杂牌系统,奖励10000积分。”

  “请问宿主是否继续下一个任务?”

  阮柔选择继续,眨眼间,又是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大约处于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原主阮之遥,是衡源县阮家女儿。

  阮家父母都是城里的工人,阮父在木工厂做重体力活,虽然劳累,可工资不低,一个月足足四十几,阮母在肥皂厂车间,工资三十多,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阮之江,女儿也就是原主。

  原主从小的记忆里,家里虽然时常因为钱票不够导致物资紧缺,可阮父阮母的工资供应加上阮母的精打细算,从没叫一家人饿过肚子。

  作为家中的小女儿,阮父阮母更疼爱儿子,可也没亏待过原主,该有的衣裳裙子、雪花膏、上学费用,原主都有过,比起大部分同时代下的姑娘,原主这样已经算受宠的了——如果,没有遇到知青下乡,没有跟哥哥阮之江比较的话。

  从五十年代初期,上面就开始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下农村,随着城里形势逐渐严峻,号召变成了强制,但凡初高中毕业没工作没结婚的,一家只准留一个,其他的都要下乡。

  若说一开始,还有热心知识青年满怀着激情与梦想,响应建设广大农村的伟人号召,几年下来,等看清下乡知青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所有城里人都不愿意下乡。

  落在阮家身上,一儿一女的年纪都刚好赶上。

  唯一的儿子,自然是不可能让下乡的。

  三年前,阮之江十六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阮家掏了老本,花了足足八百块给儿子买了一份钢铁厂的临时工,总算把人留在了城里。

  三年后,即将高中毕业的原主也面临下乡的抉择,要么有份工作、要么找人结婚,否则等到七月,知青办就会挨家挨户上门督促,死倔着不下乡的,不仅影响本人的名声,还会影响一家在国营厂的待遇,基本没多少人能承受这个后果。

  才刚到五月,整个城里就开始躁动起来,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不论男女但凡没着落的,都急慌慌开始病急乱投医。

  有人脉有钱的或找或买工作,找不到又想留城的,就开始闹着要继承父母辈的工作,有的应了,大部分却应不了。

  有相亲相到吐的,为了留城盲婚哑嫁奔赴同样未知的命运,有狮子大张口要高彩礼高嫁妆的,人性的复杂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原主心知父母不可能把工作让给自己,早就做好了努力找工作,找不到就认命相亲或者下乡的准备。

  好在原主十分幸运,她有一个玩得好的同学,她母亲是纺织厂的人事科主任,衡源县纺织厂今年效益不错,又从国外进口了一条二手生产线,接了不少订单,故而,三年来第一次招人,恰巧被原主赶上。

  天时地利人和下,原主被交好的同学一起带去报名参加考试。

  纺织厂哪怕对外招工,做得也十分小心翼翼,或者说偷偷摸摸,早上五点贴的招工告示,不到半个小时就揭开了,饶是如此,纺织厂里亲戚带亲戚的,报名的也有一百多号人。

  好在原主学习成绩不错,跟同学两人一起顺利过关考上纺织厂的工作。

  眼看着就能摆脱下乡的危机,然而,此时阮家闹幺蛾子了,原因在于阮之江在外自己谈了个对象郝春红,也是衡源县本地人,然而,家里同样没能给她找份工作,正急着想办法留城。

  这一来二去,可不就盯上了原主的这份工作。

  于是,阮父阮母一副心疼女儿的模样,可表现出来的却是为儿子日夜操心叹气的姿态来,惹得原主暗自心疼不已,可再心疼,她也没舍得让出自己的工作。

  直到郝春红爆出自己怀孕的消息,威胁阮家要是不给她安排工作,她就去举报阮之江耍流氓,直接把阮家所有人震住,阮父阮母商量过后,直接带着户口本去给原主报了下乡,人下乡去了,工作自然留给了郝春红。

  原主被迫下乡,刚开始,阮父阮母还装模作样寄点东西过来,结果不出三月,儿子跟郝春红结婚,老两口又忙着去照顾自己的宝贝儿子和未出生的宝贝孙子,早把下乡的原主忘了个精光。

  原主城里出身,从小到大都没干过繁重的体力活,下乡后面临的却是繁重的体力活,根本适应不了,不到一年就生了场大病一命呜呼,消息传回城里阮父阮母那,也就得了一句真晦气。

  原主阮之遥不明白,自己是女儿,就活该被迫让出自己的工作,被迫下乡吗?

  她悔,她恨,怎么就轻易被父母的虚情假意蒙骗,如果她能早做防范,或许就不用下乡乃至丢了命。

  所以,阮之遥的愿望就是,再来一次,她再也不要下乡,留在城里过好自己的日子。

  至于亲生父母,等老了后她有能力自然会孝敬,就跟父母养她长大一样,至于亲生兄长,就当再也没了这个亲人。

  接收完原主全部的记忆,阮柔轻叹一声,“放心吧,我会完成你的愿望。”

  阮柔穿过来时,时机正巧,她正坐在一片类似教室的地方,实则是纺织厂安排的考试场所,面前桌上的试卷已经写完,就等交卷了。

  随着叮铃一声响,阮柔跟其他人一样走上交卷,而后离开教室。

  “喂,之遥,你考得怎么样?”来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很是活泼好动的样子。

  “还行,芝芝你呢?”

  对方是柳之之,小名芝芝,原主最好的朋友,更是带她来参加招工考试的贵人。

  “嘿嘿,我考得很好哦,估计问题不大。”

  这话不假,上一世,两人都是考上了的。

  “那个太好了,要是我们都能考上,以后还能继续在一起呢。”阮柔学着原主的模样,欢快道。

  “走,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饭,考了一上午,我早就饿了。”

  “该我请你的,多亏了你告诉我招工的消息。”阮柔忙要请客,毕竟承了对方好大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