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你哪有钱啊,还是我来吧。”
“再没钱,吃一顿饭的钱总是有的。”
……
说着话,小姐妹俩叽叽喳喳走远了。
第661章 跟柳芝芝在国营饭店吃过饭,两人分别回家。 如今已经是……
跟柳芝芝在国营饭店吃过饭,两人分别回家。
如今已经是六月底,再过几天,知青办已经开始频繁上门催促,就是想拖也拖不了多久了。
好在纺织厂的动作很快,说是三天内出结果,实际上第二天就张贴了录取告示,一共招十个人,阮柔和柳芝芝的名字都赫然在列。
考上了工作,自然要第一时间把名额占住。
两人相视一笑,掉头就往家里狂奔,赶着回去拿户口本呢。
阮家此时无人,不过阮家人都知道她去考纺织厂工作的事,阮母早就把户口本的位置跟她说了,让她需要就自己拿。
此时的阮之江还没有说家里说他谈了对象的事,阮家自然也不会防范这个小女儿,倒正好方便了阮柔动作。
她拿上户口本,跟柳芝芝去厂里,直接把自己的户籍和粮油关系直接转到了纺织厂,厂里的人虽觉得诧异倒也没说不行。
于是,等阮柔从纺织厂出来,她的户籍关系就已经挂在了纺织厂。
“之遥,你家里是出了什么事吗?”柳芝芝问。
虽然说,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户籍在家跟在厂子里其实没什么区别,毕竟还有厂就是家的宣传语,但到底不一样。
“没什么,就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工作,担心家里出幺蛾子。”闻言,柳芝芝顿时不吭声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需要好朋友小心防范的,肯定是阮家的环境本身就不好。
“走,上次你请我吃饭,今天我请你吃。”柳芝芝转了话题,热情开口。
“别了吧,我们一天班都还没上了,就连着吃两顿国营饭店,就是真上班拿工资也经不住这么花啊。”阮柔连忙拒绝。
柳芝芝想起国营饭店的价格,缩了缩脖子,“也是,有这钱不如买点肉回去让我妈做呢,不比国营饭店差。”
遂一起吃饭的主意被打消,不过两人还是去买了根冰棍,炎热的夏天,一人一根,吃得可欢快。
吃过冰棍,两人各自回家吃午饭。
阮家,早一步从厂子回来的阮母手脚麻利做了三个菜,等阮父和阮之江回来,便正式开饭。
饭桌上,少不了问起阮柔的工作来。
“之遥,你的工作可办好了?”阮母问。
“办好了,等下午我去学校拿个毕业证,明天就去上班。”阮柔回。
“那可太好了。”阮母开心道,“还以为你只能下乡了,没想到你出息,自己考上了。”
阮母这话说得实在不讨喜,花大钱买工作的儿子还杵在跟前呢,至少阮柔听了就不大高兴,阮之江也有几分尴尬,好似在说自己没出息似的。
气氛凝滞了几秒,阮母看看不见喜色的女儿,又看看面色阴沉的儿子,讪讪闭了嘴。
阮父作为大家长开口,“之遥靠自己考上了工作,可是一件大喜事,咱们一家四口四份工作,以后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就是,最重要的是,咱们一家四口都在一起,不用下乡。”阮母笑眯眯给出息的女儿夹菜。
阮之江瞧了心里有几分不自在,低下头来只顾闷头吃饭。
明明是一件大好事,可这份饭却吃得几人都不大痛快。
下午,其他三人继续去上班,阮柔则约了柳芝芝去学校拿毕业证书。
其实现在距离正式毕业还差一阵子,尤其还有个毕业考,可这节骨眼,学校里的校长老师都夹着尾巴做人,只要读到高二,不管考不考得过最后都是要给毕业证的,早晚没什么区别,也不给自己揽麻烦。
学校里,一群同学相见,听见两人都考上了工作,恭喜有之,羡慕嫉妒有之,甚至还有直接埋怨柳芝芝同学一场半点消息不透露实在够小气的。
对前者,两人皆笑着应了,并安慰对方,对后者,两人则连搭理都懒得。
不过一会儿工夫,班上的同学们,谁要接班,谁家买工作,谁要相亲结婚、谁要下乡,基本都有了定数。
阮柔心知有了工作的她们在一群彷徨无依间确实有些打眼,略聊了几句,借口找老师拿毕业证,很快就溜了。
等走出学校后,柳芝芝有些感慨,“前几天大家还都是同学,可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
“总有机会的。”阮柔宽慰,“对了,纺织厂那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你跟我讲讲,我家里还没有纺织厂上班的呢。”
柳芝芝听到熟悉的话题,顿时滔滔不绝讲开了,“你问我就对了,我妈可是纺织厂的老员工,她可是说了,我们这一批新职工都要安排在车间的,有点辛苦,不过,倒不用直接做力气活,已经算好的了。”
这年头可不讲究男女分工不同,在主席男女各顶半边天的情况下,可是冒出了不少铁娘子,在行行业业争当第一,但能有轻省活谁愿意做重体力活呢。
阮柔同样庆幸道,“那可太好了,我家连个缝纫机都没有,也不知道学不学得会。”
柳芝芝毛遂自荐,“没事,我会使,你要是学不会,我来教你,多练练肯定就会了。”
“多谢你了,芝芝。”
等回到家,时间还早,阮柔熟练淘米做饭,在阮父阮母下班前做好晚饭,只等人回来就能吃上饭。
这会儿阮父阮母还不知道她把户口一起迁去了纺织厂,不过其实也瞒不了太久,等下个月初去街道领供应粮,就瞒不住了,到时候恐怕又是一场大仗。
不过,阮柔也不怕就是了。
户口另开,有自己的工作,粮食和钱票都不缺,就连住宿都可以去纺织厂申请职工宿舍,只有阮家舍不得她的钱票的份,万没有自己害怕的道理,大不了一拍两散,反正阮父阮母离需要养老的年纪且早着呢。
平静度过一晚,第二天,阮柔去纺织厂报到。
果然,新招的十个人都要下车间,有缝纫机基础的被分到一个小组长手底下,可以直接上机操作,如阮柔这些没基础的则被分到另一个小组长手下从头开始学习。
阮柔也就此和柳芝芝被迫分开。
沉浸在工作,尤其学习中的时间过得很快,中午,柳芝芝跟她妈一起在纺织厂食堂吃饭,还约了阮柔一起来着,不过,还没发工资,阮柔身上没有钱票,只得继续回家去吃。
眨眼就是小半个月过去,时间迈入七月。
挣扎着留城不下乡的青年们简直都要急疯了,光纺织厂里,这半个月的婚礼就不下十场,可见大家不下乡的决心之强。
而阮之江那边,也遇到了新的困难。
第662章 阮之江因为没考上高中,读完初中就被托了关系送进木工厂,今年将将……
阮之江因为没考上高中,读完初中就被托了关系送进木工厂,今年将将十八岁,阮柔这具身体的原主今年十七。
如今过去三年,他之前的一个初中同学郝春红刚好高中毕业,如今也正面临没有工作就要下乡的境地。
郝春红家里父母都有工作,但不管谁的都不可能留给郝春红这个女儿,因为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郝家父母给儿子留着呢,既是担心两个儿子以后的前程,也是不想两个儿子下乡,任凭郝春红一双巧嘴说出花来都没用。
郝春红是个聪明且漂亮的姑娘,纠缠着父母一阵子,见他们就是咬死了工作留给儿子接班,家里的钱要留着给两个儿子出彩礼娶媳妇后,就彻底歇了心思。
她也没跟父母闹僵,转而立刻开始找起了相亲对象,总归就几个选择,有工作、下乡,以及结婚留城,她因为长得漂亮,身材高挑,性格爽朗,其实在高中也有过对她示好的人,但真正的谈对象还从没有过。
相亲跟自己谈对象可不一样,毕竟是冲着结婚去的,少不得就得一起过一辈子,郝春红在自己认识的人群里仔细扒拉了又扒拉,试图找到一个条件最好、最适合自己的。
先筛选了一遍的郝春红最终在自己认识的人里挑出了三个有意的。
其中,家里条件最好的是肥皂厂副厂长的独子杜江,靠着副厂长爹和妇联干事娘,杜家的条件在整个衡源县都是数得着的,也是郝春红认识的条件最好的人家。
她跟杜江有过几次接触,一个学校的,杜江比她高一个年级,去年毕业后就在杜父的安排下进了肥皂厂的宣传科,是一个工资高、还活儿轻省的好工作。
然而,郝春红看好,不代表对方也能看上她。
两家条件本就不匹配,尤其杜江因为条件好,在学校跟不少漂亮的女孩子闹过绯闻,郝春红没有绝对的把握前,并不想凑上前去被当作一个笑话。
第二个人选宋华,亲爸也是肥皂厂的,不过不是什么干部,而是车间的一位小组长,待遇比普通工人要好一点,每个月多五块钱补助,宋母原本也是肥皂厂的,不过为了儿子不下乡就让宋华接班了,宋华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不过不怎么受宠。
郝春红看重他的原因,不在于对方家里的条件有多好,而是因为宋华跟她隐约表白过,说要跟她处对象的事,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宋华十分听父母的话,这让郝春红有点犹豫,担心真嫁过去后吃公婆的苦。
第三个阮之江,也是郝春红最近新加入名单的人选,加入的原因在于,听说对方的妹妹考上了纺织厂的工作,她对那个工作感兴趣。
至于什么对方辛苦考上的,自己不应该去抢,这话跟她说没用,到时候她提出的彩礼就是一份工作,至于人家到底同不同意、跟自家女儿又是怎么协商的,她就管不着了。
真论起来,杜家的条件最好,一家四口,三个工作,就算她空着手嫁过去也不用担心没饭吃,但问题在于,如果她真嫁过去了就意味着可能要承担对方家里大部分的家务劳动,且还可能讨到半点好,远不如自己手上有份工作实在。
第二个宋华,如果不是实在没得选择,郝春红打算先放放,目前她最动心的还是阮家这份突然多出来的工作。
她思考再三,决定先接触一下阮之江本人,探一探他的口风,如果能确保拿到工作,那就他了。
于是,阮之江开始频繁遇见初中时曾经暗恋过的同学郝春红。
两人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接触起来彼此心知肚明,连续半个月后,阮之江主动提出见家长。
而听后的郝春红沉默了,她半晌没应声,把等待的阮之江吓得七想八想,“春红,是我有哪里不好吗?”
郝春红摇摇头,而后又点点头,“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总想着要一份工作。”
阮之江闻言也就跟着沉默了。
他自己的工作都靠着阮父阮母花大价钱买,先不说还能不能找到能买的工作,就说家里不可能花那么多钱给一个外来的儿媳妇买工作。
他犹豫看看郝春红,想说什么,却到底没说出来,最后只是艰难开口,“我回去问问,春红,你等我。”
两人都没有说交换这份工作的条件,因为,没有什么能比结婚成为一家人更牢靠。
阮之江回家,开头没有提对方彩礼要一份工作的事,而是说自己谈了个对象。
已经十八岁的儿子自己谈了对象,阮父阮母只有高兴的份,阮母欣喜地不住问两人谈了多久,对方家里什么条件以及什么时候能结婚。
前面的问题,阮之江都很快回答,而最后一个问题,阮之江没有回答。
在阮母焦急的询问中,阮之江有些愧疚地低下头,“妈,春红她家不要彩礼,但是她要一份工作,结婚的时候会带过来。”
闻言,阮父阮母对视一眼,满是茫然。
阮母不解,“咱们家里哪来的条件再搞一份工作来啊,我的工作可不能让出去。”不仅是工作的问题,还在于她正年青着,要是这么早就没了工作不能干活,以后在家可不得被嫌弃,要知道儿子当初毕业她都没让出去,而是花大几百买了一份工作回来。
阮之江没吭声,他其实也想到了妹妹的那份工作,可他作为兄长,实在不该主动开口。
阮母急得放下了筷子,被阮父咳嗽一声示意,两人同时看了眼女儿,暂且没多说。
等到吃过晚饭,阮父阮母就商量开了。
阮母问,“你刚才跟我示意啥呢,要我说,这什么春红的胃口也太大了些,一份工作,她也敢想!”
阮父眨了眨眼,镇静道,“她应该是看到了之遥的工作。”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